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她的写作风格是怎么样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8 点击数:
简介:作品主题 爱情 有人说,杜拉斯的作品表现了淫妇荡女的世界,其实并不尽然。

在通常谓况下,杜拉斯所写的人物都是一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几乎没有正当职业的之人。

对绝对

【千问解读】

作品主题 爱情 有人说,杜拉斯的作品表现了淫妇荡女的世界,其实并不尽然。

在通常谓况下,杜拉斯所写的人物都是一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几乎没有正当职业的之人。

对绝对爱情的追求,是杜拉斯文学作品中的最主要的主题,而且其他许多主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为之服务的。

尽管杜拉斯曾经宣称,她已经一点不喜欢谈论爱情了,爱情已不再使她感兴趣了。

但我们发现,为爱所困的杜拉斯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对绝对爱情的寻求。

在她后期的文学创作中,尤其是在《情人》里,绝对爱情似乎完全被性爱、肉欲所取代。

杜拉斯的爱情观是独特的,在她的精神世界里、爱情能够照亮人的精神和感官,能够通过“我”对他者的开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张扬自我。

杜拉斯心里明白爱情是不会主动送上门的、必须自己去寻求,尤其是绝对爱情有时只有“第一次”。

性爱 杜拉斯选择了对欲望本原的回归,试图通过性爱的宣泄,剥离出爱的原欲,将爱情最原始的快乐交还给人类。

在杜拉斯看来,也许这种没有了道德束缚的近乎纯洁的欲望,才是爱最核心助本质。

杜拉斯对身体言说的坦率不仅体现在男女性爱,还涉足了其他更为严格的禁忌,在内容上呈现出极为先锋的姿态。

如对同性的欲望。

尽管杜拉斯对欲望的追寻最终走向了虚无,但她的深刻之处,在于人格从紧紧束缚欲望的道德中解放出来,交还给绝望却永恒的欲望本身,使人退却、惊惧的犯罪感被纯洁而自然地打碎,人得以回归原本属于自己的欢乐,地继续生命的探求。

真正的痛苦不是欲望,而是人类把恶赋予了欲望。

在作家中,描写欲望的并不少;金钱、情欲,但大都陷于疏常,缺乏杜拉斯对人性的深层探索,她写出的是纯沽无辜的欲望,它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美。

确实,人首先是具有肉身实在的人,而生命的存在首先且一直是肉身的存在。

控制生命之放,只会让生命枯萎,灭绝肉身的欲望便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因而,杜拉斯的小说中同时透射着厚颜无耻与纯洁无理的光耀,回避着思维中惯有的理解,却在它所贯通的深度达到了广泛的接纳。

女权 杜拉斯本人虽然在谈话中否认自己是女权运动的领袖,但她确实参加过争取女性权利的各种活动。

“我写作不是为了写女人,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自己,写那个穿越了多少个世纪中的我自己”。

从她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典型的完全的女权主义作家,但是她确实在书中写了众多跟她一样的女人,她“总是作为女人来面对一切,来看待无论什么问题”。

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强烈的女性意识是吸引大量女性批评目光的主要原因。

孤独 当人感受到孤独时,第一个反应便是远避,不假思索的逃避,因为人是群体性的动物。

杜拉斯不回避人面对孤独时的恐慌,她抓住了人面对孤独时那种急欲逃脱的心理,对孤独的回避方式进行了夸张的展现。

她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无法克服的孤独时常常表现得异常的极端,这种极端的方式有遗忘、嗜睡等等,饱受孤独折磨的人经常表现出魂不守舍的样子,如,更甚者就是完全的癫疯。

杜拉斯的作品无一例外的使人感到压抑,情节的扑朔迷离,结构的支离破碎,语言的晦涩难懂,使得她的作品荣上了阴森恐怖的面纱,然而杜拉斯的黑色小说却带给人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杜拉斯的小说认可了人类不可逃避孤独的宿命,她认为孤独是个具有吸引力的老东西,积极乐观的面对它。

使得被动的感受转换成为积权主动的生命体验。

杜拉斯让一群身处孤独中的人们在精神上颠覆了孤独,使得那被认为是压抑的孤独感受转变成主动感知生命的内驱力。

人在孤独中变得赋有生命力和战斗力,孤独像兴奋剂,刺激人们努力去寻求和接近生命的本质。

责任 殖民,战争,种族歧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直是杜拉斯关注的焦点。

杜拉斯虽然很早就退出了法国共产党,但是她从来不忘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向世界上所有不公正的现象发出正义的谴责。

艺术特色 对于传统的小说来说,叙述意味着情节的产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一切都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而这些在杜拉斯的小说中都不具备,情节淡化到几乎没有,而且往往是破碎的、无序的,彻底远离了传统的“全知全能式”的叙述方式。

杜拉斯的作品时就会发现,故事极其平淡简单,寥寥几句话就可概括。

淡化故事情节的结果,必然是强化人物的心灵刻画和心理分析。

杜拉斯的作品中,电影化手法的运用,加强了作品的画面感,却可能带来支离破碎的感觉。

但杜拉斯凭借着她在小说中成功营造的某种情绪和气氛,赋予了貌似残缺、不连续的画面后一种内在的流畅。

除了电影化手段的运用外,多重的叙述视角也是杜拉斯小说的一大特点。

杜拉斯的作品不是由情节和冲突来贯穿的,而是由无数的意念拼贴而成。

逻辑性的叙事被反逻辑性的心理意象所取代,在看似零乱无序中却有一种内在的连贯。

这种模糊、不确定、非线性的叙事,呈现出强烈的后现代风格。

但这种不确定、不完整的形式反而使作品有诗的品性。

模糊、不确定容易使人联想,零碎、断裂、不完整造成了情感的悬置、紧张,再加上作家短小的句子、音乐一样反复出现的象征性事物、场景,都使读者仿佛置于诗、音乐的氛围。

杜拉斯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为了表达作品主题而存在的,为了深刻挖掘人物的内心,她的人物形象就保持在模糊状态,但作家自己对每一个人物的内心都,没有名字或者只有字母拼成的名字只是为了尽可能地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表达作品主题。

杜拉斯的人物貌似于其他当代小说中的人物,空洞、扁平、模糊,缺乏鲜明形象,但他们内心充满欲望、渴望激情,受过生活的伤痛,精神游离于周围的人、物,沉浸在非理性的世界中,想象、睡眠、哭泣,叫喊是他们的非理性语言。

他们是作家观念的代言人,正如诗歌中的意象,他们的存在赋予了文本简约、抽象却含蓄、深沉的风格,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诗化品格。

对杜拉斯而言,背景的设置更多地是为了映衬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其小说特有的浓重氛围。

但是杜拉斯小说的背景已经失去了传统小说的完整性统一性,而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倾向,并且描写非常简洁,常常只是一个事物、几句话,是完全写意的表达,但由于作家的语言具有极浓的情感饱和度,因而,只言片语就可能构成人物的心理背景,令人震动。

单音节词和简单句构成了杜拉斯作品的主要句式框架,并且用的是平淡的并列手法,但由此却使短句之间产生了很强的意义生成能力,正如同诗歌的语言一般,留有充分想象空间的短句使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营造了简洁却丰饶的故事氛围。

另外,杜拉斯还善于运用重复叙述为小说创造诗的意境,正如音诗歌中的复沓手法,将那些关键的甚至是最重要的指向作者心头之结的场景,一次次反复描写,使文本产生诗的节奏和韵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张抡《烛影摇红·上元有怀》:南宋词咏叹上元节中的佳作

张抡[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

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绍兴末前后在世。

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

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

《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抡的《烛影摇红·上元有怀》,一起来看看吧!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宋代〕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

玉殿珠帘尽卷。

拥群仙、蓬壶阆苑。

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

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

可是尘缘未断。

谩惆怅、梦短。

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此词为上元节感怀之作,通过今昔对比在感伤个人身世遭遇之时抒发亡国之痛。

上阕极言往日宫中繁华欢乐的盛况,下阕抚今追昔,写南渡后第一个上元节的冷落,令人有隔世之感,表现了深深的故国之思。

结句以“数点寒灯,几声归雁”,与上阕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

一荣一枯,盛衰异象,使人读之不忍。

此词风神摇曳,上阕辞采华丽,境与情谐,下阕语含悲酸,情致凄婉,是词咏叹上元节作品中的佳作。

上阕描绘往日宫中元宵节的热闹繁盛,写景叙事极其华艳。

起头二句极写宫廷殿宇的壮丽,宫城的双阙高入云天,凤院里楼阁弥漫着淡淡的春寒气息。

接着五句写宫中宴饮,恍若游于仙境,去年的上元夜陪伴在君王左右,侍候他出席豪华的盛宴,玉殿里的珠帘高高卷起,宫女如仙,舞姿翩翩,此情此景,只应天上才有。

“瑶池”、“玉殿”、“蓬壶”、“阆苑”均喻宫苑有着仙境般的豪华和气派。

“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继续浓墨描写,那呈现着五色祥云的深处,的烛光中,音乐的声音直上九天,这里极写上元夜君臣沉溺歌舞、声乐彻天的盛况。

下阕抚今追昔,表现了深深的故国之思,语含悲酸,情致凄婉。

“驰隙流年”二句由浓情回忆转入人世的慨叹。

时光如白驹般飞逝,在一瞬之间又是一年。

“驰隙”、“星霜”均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悟。

接着是“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谁念”二字,极哀婉凄楚,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土的沉痛之情。

“可是尘缘未断,漫惆怅、华胥梦短。

”词义又转进一层,可惜词人的尘心未断,依然不停地怀念故国,那过去的时光就像一场场春梦一样短暂,想起这些令人产生无边的惆怅。

末三句“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表现出梦破后的凄凉冷寂,如今却只能满怀幽恨,一个人相伴寒灯,听着归雁叫声。

三个短句,极传神。

此词上阕浓艳,下阕凄婉,极写盛衰异象,诚挚真切,在南宋词咏叹上元的作品中算得上一篇佳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徐灿《永遇乐·病中》:读此词,难免会想起宋代词人李清照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

江县(今苏州市西南)人。

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

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海宁陈之遴继妻。

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

工诗,尤长于词学。

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

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

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徐灿的《永遇乐·病中》,一起来看看吧! 永遇乐·病中 徐灿〔清代〕 翠帐春寒,玉炉香细,病怀如许。

永昼恹恹,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

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

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

曲曲阑干,沉沉帘幕,嫩草王孙归路。

短梦飞云,冷香侵佩,别有伤心处。

半暖微寒,欲晴还雨,消得许多愁否。

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

诗是志的凝结,只有身处无可奈何之境,怀有之情,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时,才能写出好诗。

徐灿身遭国变,家事复有难言之隐,而己身又在病中,以其善感之心,如何能堪!因而写下这首优秀的《永遇乐》。

清晨,小雨未停,气温变冷,帐中的主人公抱着衰病之身,更加感受到节候的无常。

她是一夜未睡,还是临明惊醒,词中并未明说,只用“病怀如许”一句轻轻带过,随即详为叙写其情。

主人公整整一天都感觉到愁病之深,直到黄昏,未得纾解,那华美的博山炉,香气袅袅,也只是徒增愁怀而已。

恹恹,《定风波》有“年年三月病恹恹”语;悄悄,则出自《诗·庸风·柏舟》:“忧心悄悄。

”但是,令词人忧心的是什么呢?又打断不说,转为写景。

杨花轻浮无根,所以为薄幸;燕子不忘旧巢,所以为多情。

二者本非同类,不仅自然属性不同,人类所赋予它们的品质也不同,但现在却一齐来到了词人的窗前,细语低诉。

看似矛盾,联系作者的身世,正见出其万感横集,五中无主的状态,确是“剪不断,理还乱”,于是仍集中笔力写伤春。

红雨,喻落花。

《百舌吟》:“花枝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

”但“几番”二字,却具见词人观察之细,感怀之深。

一夜风雨,摧折花落,原在意想中,不过,词人却在一样狼藉的落花中,发现凋零的时间还有长短的不同,因而更加感到夜间风雨之威,不管枝头花朵多么具有生命力,仍然是不堪摧残。

所以有“无端”之感,所以要“怨”。

过片由景到情,抒发主人公心中的感受。

起首三句,刻画了深闺中盼归的女子形象。

“嫩草”句出自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招隐之说,向有二解。

或曰招致山谷潜伏之士,或曰含有离开朝廷,避祸远引之意。

今取后者。

徐灿的丈夫陈之遴原为显宦,人清再仕,有亏品节。

徐灿虽然心中不满,格于身份,无以表之,所以在用典时,赋予微言大义。

可是,夜长梦短,连梦中都无法充分表达此中幽情,只有像一样,“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这也就是“冷香浸佩”的意思。

在这样的感情形态中,自然逗出“别有伤心处”一句。

接下来三句,有两层意思。

天气阴晴寒暖不定,就病中的主人公来说,当然是难以将息;但反清复明之大业渺茫难知,努力总是伴随着失望,不也使人感到愁之无极吗?于是末三句就专门写愁。

渊源所自,见于赵德庄《鹊桥仙》“春愁元自逐春来,却不肯随春归去”以及《祝映台近·晚春》“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但翻进一层,又有发展。

赵、辛仅说到春天带来春愁,因而希望春归之时,再把原样的愁带走。

徐灿却认为,愁并不是静态的。

它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到来,也随着春天的发展而增长。

它增长到这种程度,甚至连春天也不肯放走,意即主人公的心里将永远为春天而感伤,永远有排遣不尽的春愁。

这一写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又翻出了新意。

读徐灿此词,难免让我们想起杰出的女词人。

的确,徐词化用李词之处甚多。

如“怨东风”数句,出自李《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永昼恹恹”数句,出自李《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半暖微寒”数句,出自李《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词中的叠字,也和李清照的《声声慢》颇有渊源。

宋代以后的女词人,在创作时,心目中往往有李清照在,这首词也可以提供一个例证。

但徐灿和李清照虽然时代和身世有相同之处,但徐由于丈夫的仕清,显然有更多的难言之隐。

像“嫩草王孙归路”这样的感受,李清照的词中就不曾出现过。

因此,这两位不同时代的杰出女词人在对各自生活的感情体味上,仍然有不少非常个性化的东西,不独艺术上各出机杼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她的写作风格是怎么样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