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周王室的权威为什么最后会荡然无存?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简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周王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

【千问解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周王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春秋时期,虽然周王室的权威有所下降,比如等大国,就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但是,对于大部分诸侯国来说,还是不敢和周王室直接抗衡的,特别是、等中原霸主,更是经常需要借助于周王室的旗号,以此来争霸中原。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还具有一定地位。

但是,进入到战国时期,先是三家分晋和代齐,然后是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最后则是秦国消灭了东周,这不仅意味着周王室的权威最终荡然无存,更促使东周在之前就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

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期,周王室的权威最终荡然无存,哪一任周王该为此负责? 首先,在笔者看来,战国时期,周王室面临的困局,显然始于周平王这位君主。

虽然周平王不是战国时期的天子,但是,正是因为周平王将周朝的都城,从四塞之国的关中地区迁移到无险可守的洛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周王室的衰落。

周平王(?―公元前720年),,名宜臼(一作宜咎),之子,母王后申后(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

西周末年,周幽王这位君主比较昏庸,其在位期间,于后宫得以后,生子伯服。

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甚至发生了周幽王这样的荒唐事情。

在此背景下,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均被犬戎所杀。

对于西周末年的这场内乱,不仅对周朝,也对整个春秋时期的诸侯格局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周幽王被杀之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

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虽然迁都洛邑,也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是当时比较合适的选择。

不过,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利于周王室维持地位的选择。

众所周知,对于东周的都城洛邑,虽然地处中原之地,地势平坦,人口众多,不过,因为无险可守,这让周王室面对周边的大国,根本没有什么优势而言。

换而言之,对于、等大国来说,完全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程度无法和挟持的情况相提并论,但是,因为地处周边大国的包夹之下,周王室已经呈现出成为傀儡天子的趋势了。

而在迁都之前,也即西周的都城镐京,则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

对此,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中之地的特点。

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用“”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定都关中。

战国时期,向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很多。

因此,如果周朝没有离开关中的话,那么,周朝的整体实力还是能够压制众多诸侯国的。

但是,在迁都洛邑之后,周王室不仅失去了关中之地,更没有压制周边诸侯国的能力了。

比如郑庄公所在的,就敢直接和周王室兵戎相见,这也是因为周王室所在地区无险可守,让郑国没有感到惧怕。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自周洛邑之后,周王室逐渐走向了衰微,秦国、晋国、楚国、齐国等诸侯国得以壮大。

而这就周平王这位君主,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

另一方面,对于周王室地位的下滑,除了周平王,还有一位周朝君主也需要承担责任,这就是承认三家分晋的周威烈王。

周威烈午(?—前402年):是东周第20代君主,周考王之子。

在位24年(前425年—前402年),病死。

葬于今河南洛阳。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此即“三家分晋”。

众所周知,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紧接着是战国时代的来临,也即三家分晋是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

在三家分晋之前,晋国作为姬侯国,显然和周王室具有比较亲近的关系。

最后,在三家分晋之后,战国时期正式开始。

正是因为三家分晋,为田氏代齐提供了模板。

在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后,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这七个诸侯国。

战国七雄之间互相征伐,已经完全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

也即在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等诸侯之间的作战,往往会打着周王室的旗号。

可是,在战国时期,不管是,还是五国伐齐,基本上都和周王室没有关系了。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春秋末期,天子号召力已弱,但仍可号令鲁、燕、宋、郑等诸侯,使齐楚不敢欺周。

周威烈王承认三家分晋后,后来周王室所在的君主,也承认田氏齐国取代齐国,齐晋皆为西周开国时的重要成员。

作为天子的周威烈王支持三家分掉晋国,使周王室少了一座靠山,又引发了田氏代齐,自此燕、楚、魏、赵、韩、齐、秦纷纷称王,不复尊王攘夷之事。

换而言之,正是因为周威烈王不敢拒绝三家分晋,导致周王室从此再无翻身之日。

当然,对于周威烈王,当时也没有拒绝三家分晋的底气和实力,不过,面对三家分晋这一违背宗法制、分封制的行为,周威烈王一点也不敢仗义发声,显然让其他诸侯国更加看轻周王室。

最终,伴随着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周王室的天子权威最终在战国中期荡然无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平公的生平

(?―公元前532年),,名彪,晋悼公之子,春秋时期国君,公元前557年―公元前532年在位。

晋平公即位之初,与发生湛阪之战,获得胜利。

公元前552年,同宋、卫等国结盟,再度恢复晋国的霸业。

在位后期由于、不务政事,致使大权旁落至六卿。

公元前532年,晋平公去世,"平",其子公子夷继位,是为晋昭公。

晋悼公十五年(鲁襄公十五年,公元前558年)十一月癸亥日,晋悼公去世 ,公子彪继位,是为晋平公。

晋平公元年(鲁襄公十六年,公元前557年)正月,晋平公安葬父亲晋悼公。

同年,晋平公派兵攻打。

齐国国君与晋军在靡下交战,齐军败退。

晋军追逐齐军,围困齐国都城临淄,烧光外城房屋,杀尽外城军民。

向东攻到胶水,向南攻到沂水,齐国都是据城防守,不与晋军恋战,晋军于是退兵返回。

晋平公元年(鲁襄公十六年,公元前557年),许国国君许灵公向晋国请求迁都。

晋国允许许国迁移,许国的大夫不同意迁都,许国内乱,晋国单独出兵进攻许国。

的子蟜听到晋国将要进攻许国,就辅佐郑简公跟从晋国的军队。

齐灵公率领军队会见晋国荀偃。

同年六月,晋国军队驻扎在棫林。

六月初九日,晋军驻扎在函氏,攻进许国。

此时晋国的荀偃、栾黡带兵进攻楚国,报复在扬梁的那一次战役。

楚国的公子格带兵,和晋军在湛坂作战。

楚军大败。

晋军就侵袭方城山的外边,再次进攻许国然后回国。

晋平公六年(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齐国国君到澶渊(今河南濮阳西北)同晋平公及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结盟,承认晋国的盟主地位,晋国的霸业再度得到恢复。

同年,鲁襄公朝拜晋国。

晋国大臣栾逞因犯罪,逃亡齐国。

晋平公八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暗中派遣栾逞到曲沃,并以兵跟随在后。

齐兵上了太行山,栾逞在曲沃内造反,袭击绛城。

绛城没有防备,晋平公被逼的想自杀,范献子制止了他并带领自己部下反击栾逞,栾逞败回曲沃。

曲沃人攻击栾逞,栾逞战死,曲沃人灭了家族。

齐庄公听说栾逞失败,在返回齐国时攻取晋国的朝歌才离去,以报复临淄之役的大仇。

晋平公十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庄公被齐国大臣杀害,晋国趁齐国内乱之际在高唐打败齐军,以报复太行一战的大仇。

晋平公十四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延陵季子出使来晋国,与赵文子、韩宣子、会谈说:"晋国的政权,早晚将归于赵、魏、韩这三家。

" 晋平公十九年(鲁昭公三年,公元前539年),齐国派到晋国,与叔向会见。

叔向说:"晋国处于末世。

晋平公加重赋税、修建池台楼阁,却不务政事,政务落在私家门下,晋国还能长久吗?"觉得这话很对。

晋平公二十六年(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晋平公去世,其子夷继位,是为晋昭公。

随机文章宛如雕像的欧洲沼泽木乃伊,相貌清晰内脏都还在日本二战战斗机排名分析,96舰载机仅位列第2巡航导弹的制导过程分析,惯性/GPS/地形匹配混合制导揭秘世界上最漂亮的美人鱼,超模Hannah化身绝色美人鱼(海洋斗士)法国起死回生的圣泉是真的吗,就连癌症都可以治愈(产生了67次奇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东周时期晋国六卿之一:中行氏的进展史

中行(háng)氏,东周时期六卿之一,前632年成立,前490年败亡。

的直系先祖是中行桓子。

中行桓子,,中行氏,名林父,因中行氏出于,故多称(生卒年不详),曰桓,史称中行桓子。

荀林父为纯臣荀息长孙,大夫逝敖之长子,智氏始祖智庄子的兄长。

由来 晋文公称霸,设三军三行,,荀林父为晋文公御,一年后,文公作三行以备胡,以荀林父为中行将,自此产生新的支系--中行氏。

荀林父(前632年-前594年)几经升迁,至公元前622年,佐下军,始入六正。

盾独擅晋政,权势熏天之时,荀林父凭借着自己的杰出才干,为赵盾所倚重;同时,荀林父为人正直,忠直厚道,对赵盾并非一味逢迎,而且对赵盾的专权又略有不满。

前601年,赵盾逝世,破格提拔为人处事圆滑却不失原则的上军将郤缺为正卿,荀林父佐之。

至公元前597年郤缺逝世,趁晋国权利交接之机,率师北伐,荀林父,仓促重组三军即南下与楚庄王争霸。

在中,由于荀林父刚刚接收执政,在晋军中并无绝对的权威,加之荀林父忠厚木讷的本性,中军佐先毂与荀林父军前意见不一,于邲之战中惨败于楚庄王。

晋师归国,荀林父并未降罪,官居原职。

其后几年,兢兢业业为晋国的复兴而奋斗。

荀林父执政的几年是晋国几十年来最严峻的时刻,但他没有丧失斗志,在这样的艰难中顽强不屈,晋国也渐渐恢复了些许元气和自信。

公元前593年,荀林父自觉部分弥补了邲之战的过失,宣布告老,士会执政,荀林父之子荀庚代父入六卿。

荀庚(?-前576年),荀林父之子,公元前593年继承父亲的爵位为晋国六卿之一,公元前576年卒。

其子荀偃即位。

荀偃(?-前554年),姬姓,中行氏,名偃,字伯游,因中行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偃。

晋国卿大夫,荀庚之子。

荀庚死后任上军佐,参加等战役。

时骄奢,多用亲信,诛杀不当。

公元前574年,栾书鼓动中行偃乘厉公游于匠丽氏而执之。

次年,与栾书弑厉公,拥立悼公。

公元前572年,他与率诸侯之师伐郑,破郑外城,败郑步兵于洧水。

因弑君之事为悼公压制,职位先后被韩厥、荀罃、士匄超越,荀罃死后方升任执政。

公元前560年,晋国中军帅荀罃卒,中行偃继为中军帅,得以执政。

次年,他率晋军会诸侯师伐秦,因下军帅栾黡抗命,此役无功而返,晋人谓之"迁延之役"。

公元前555年,会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之君伐齐。

此役中行偃率军取齐之险隘京兹(今山东平阴东南),进而与众军围临淄,焚西郭、南郭、东郭、北郭,攻扬门(西北门)、东闾(东门),齐师不敢出。

次年,班师时梦见厉公索命,头生恶疮而死。

死不瞑目,栾盈等起誓将伐齐之事进行到底,荀偃才闭眼。

其子荀吴继位,是为中行穆子。

荀吴(?-前519年):姬姓,中行氏,名吴,谥号曰"穆"。

因中行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吴,史料中称之中行穆子。

春秋晋国六卿之一,军事家。

前555年,晋军在中行偃的率领下,大举伐齐,一度攻至齐都临淄。

中行偃于第二年因等原因而病危,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

临终前,中行偃托孤于士匄,口述遗嘱,立荀吴为中行氏之主,中行吴因此成为中行氏家族的第四代领导人。

中行吴为人耿直,有里克、先轸的领军才能,却略疏文采,相对木讷,甚至有些憨厚。

在士匄、士鞅父子的协助及拉拢下,稳居六卿。

前548年,正卿士匄寿终,其副手执政,偃成为晋国全新的执政纲领,前546年,正卿赵武与令尹子木在结盟,结束,好战的中行吴也因此在中原失去了用武之地,不得不将其杰出的军事才干主要用于与晋国四周的间的战场上。

中行吴不同于、士鞅之流只知道瓜分、榨取、掏空国家的财产,而是选择将戎狄的土地、势力定为中行氏的战略目标。

中行吴是春秋时期的名将,时常带领晋军讨伐戎狄,攻略鲜虞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中立有大功,消除了晋国的外患,为晋国六卿实现封建制蜕变创造了稳定的外部条件。

同时,中行吴所攻占的大量戎狄土地被并入中行氏家族,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终其一生,虽从未担任国家执政(韩起的寿命太长),却依然是晋国在春秋后期一位举足轻重的政客。

公元前519年,中行吴猝死,其子荀寅继之为中行氏之主,是为中行文子。

荀寅,荀吴之子。

时,因被楚国欺负,以子为质,请求晋国伐楚,已经纠合了17国的军队。

但在晋国执政的中行文子寅和范献子鞅都是贪赂之徒,向蔡昭侯索贿,蔡昭侯据理力争没有答应,最终导致17国伐楚流产,最后蔡昭侯转央吴王,才重创了楚国。

灭亡 后来,晋国卿族内部争斗加剧。

中行氏和相睦,结为姻亲。

公元前497年,因为在对进贡的500户平民的安置问题上有分歧,赵简子杀了自己的族子邯郸大夫赵午,而赵午是中行寅的外甥。

于是中行氏、范氏和邯郸一同攻打赵氏于晋阳。

但智氏想让自己的爱臣梁婴父为卿取代中行寅,、也和中行氏、范氏不和,于是这三家取得晋定公的命令,率兵帮赵氏解了围。

中行氏和范氏战败,占据朝歌,得到包括周天子在内的晋国敌对势力的支持,直到8年后,中行氏和范氏逃到到。

中行氏的统治灭亡。

随机文章杨延德杨五郎在哪里出家的?俄罗斯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公里覆盖美国所有城市法国斯卡普eg巡航导弹,射程400公里可打击机库和重要人物揭秘希腊文物费斯托斯圆盘,4000年前老古董拥有241个神秘符号达芬奇在历史上消失2年,穿越到未来/传说达芬奇是外星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战国时期,周王室的权威为什么最后会荡然无存?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