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内外朝制”是什么?解析“内外朝制”的产生与进展

直到如今,依然有不
【千问解读】
直到如今,依然有不少历史学家对这项新的官僚政治制度做研究。
何为内外朝制度呢?内朝是以皇帝亲信、宾客为主的官僚群体,主要职能是商量决议国家大事;外朝则是以丞相为首的九卿,以及其他官员构成的政治群体。
不少人对此有疑问,汉武帝之前可从未有皇帝在中央的管理集权上做过文章,大多奉行前人管辖国家的理念,对于官僚政治制度多属于传承,少有阔斧搞改革的,那么是什么让汉武帝磨刀霍霍向政治制度呢? 一、“内外朝制”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背景只有两个:地方层面、中央层面。
先说地方层面,追溯起背景,就不得不提到建国的了。
汉朝建立之初,国家局势并不安稳,为巩固自己皇帝的权利,也为进一步达到大一统的目的,刘邦不得不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一套异侯王的分封系统。
然而,随着汉朝注定稳定,皇族权利逐渐集中,曾经那些独立于中央管辖外的诸侯王就成了刘邦的一块心病。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刘邦和使出强硬的手段,将诸侯王手中的权利一一瓦解掉,并将瓦解的势力全部封给了宗亲。
刘邦的行为显然并不能服众,尤其是一再斩杀开国功臣,太过心黑。
本以为形成一家独大的中央集权就能让自己高枕无忧,殊不知这却是为国家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战乱从未停止也并未改善,尤其是到了景帝时期,提出的削藩政策,更是直接引起吴楚的罪魁祸首。
一旦全部人联合起来对抗中央,中央统治势必落入下风。
的做法历朝历代都有,但在景帝时期这套做法却是尤为艰难,甚至到最后差点葬送了刘氏江山。
而也正是这样惨痛的教训和后果,成为了悬在后世中央集权者头顶上的一把刀。
地方层面的日子不好过,制度带来的后果巨大,在中央层面亦是如此。
汉承秦制是汉朝最初的官僚制度和行政运行体系。
何为秦制?时期,国家在行政运行体系上,制定了以丞相为百官之首机制,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这句话也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丞相对国家的各大版块都有着决策权和建议权。
相比较于皇帝掌舵国家方向的作用,丞相的权利似乎更大。
皇帝可以提供一个方向,但是具体的操作和实施步骤却是丞相最为清楚。
其实,这样的运行机制在如今看来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众人皆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做到对国家大小事情都,几乎是。
然而,这仅仅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以现代的国家体制为基础来分析。
在古代,随着这套机制运行的时间越来越久,皇帝的心理便会逐渐失衡,原因无他,皇帝会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利太过分散,如果丞相和自己是志同道合之人还好,但如果是一个总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皇帝就当得糟心了。
在汉武帝之前,天下是皇帝、诸侯、大臣共治的局面,这并不能从根本意义上形成皇帝理想中的皇权集中制的美好愿景。
是每一个皇帝的目标,一言堂更是皇帝崇尚的人生信条。
在这两种政治背景下,汉武帝不得不做出改变,抓到了症结所在,自然就要对症下药了。
二、皇帝与丞相的权利较量 背景上来看,似乎还不足以彻底让汉武帝下定决心从根本的政治制度着手,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大搞改革呢?皇帝和丞相的权利较量。
之前说过,在中央层面上,官僚体系的核心人物并不是皇帝而是百官之首的丞相,丞相对朝中大小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权和建议权。
人对于权利的欲望永无止境,一家独大且没有天敌的地位存在,让不少丞相逐渐迷失了本心,成为权利下的奴隶。
很难想象,原本皇帝才是一国之主的位置,逐渐成为被丞相牵着鼻子走的跟随者。
丞相的绝对权力在春秋末期达到了顶峰。
“”“代齐”的例子可谓是比比皆是,诸侯国的大夫不仅以丞相马首是瞻,实力更是可以将天子取而代之。
通常丞相才是决定大臣生死的人,汉初祖制规定,丞相对四百石以下的中都官和郡国官有直接任命权,并对六百石到二千石的重臣有着决定性的举荐权。
这样的祖制规定,直接从源头上削弱了皇帝的权利,将权利直接分给了丞相一人。
一家独大,远比皇帝身边出现奸佞小人更为可怕。
比如时期,因丞相不同意给皇后哥哥王信封侯的建议,汉景帝非但不敢训斥周亚夫,甚至还只能顺从。
丞相心术正,一心为国且有能力也就罢了,但就怕丞相心术不正,皇帝可就倒了大霉。
而汉武帝就是这个倒了大霉的皇帝,此话怎讲? 汉武帝时期的丞相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丞相之一,田蚡随意举荐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与汉武帝想要留用一些自己看好的官员都要与田蚡商量,这两件事情一对比,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到底谁才是皇帝?到底谁才是这个国家的当家人?” 汉武帝可不是位逆来顺受的帝王,他的才能怎能被一国丞相所埋没呢。
加强中央集权,将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这是田蚡用自己作死的行为给汉武帝的政治生涯中上的最重要一课。
三、内外朝制度 既然要搞改革,那么就要将影响皇权集中的所有因素通通连根拔起。
于是,汉武帝彻底建立了一个新的官僚政治制度。
之所以丞相一家独大,是因为朝中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没有一个对立面的镜子,这种状况下,丞相的初心就容易走偏。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在此基础上独立出了一个内朝。
以此来牵制丞相的专断专权。
内朝官员主要包括这三类官员:皇帝身边的近臣,通常是服侍皇帝,并深得皇帝信任的人,皇帝赋予他们比以往更大的权利;少府官员,原本少府是掌管皇帝吃穿住行的部门,少府属员尚书令原本也只是单纯为皇帝管理奏章文书的人,内外朝制度的出现,直接让少府部门成为参与重大决策的政治机构,其领头人更被赋予处理政务、出纳奏章的绝对实权掌握者;皇帝的心腹大臣,这一点不用多加解释,自然是有着参与中枢决策的权利。
从内朝官员的组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直观的问题,这些人的命运已经牢牢与皇帝绑在了一起,成为的皇帝派系,打上了皇帝标签。
而他们所拥有的权利显然就是针对丞相的实权去的。
不得不说,这套新的官僚管理制度的出现,汉武帝成为了直接受益人。
此后,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并将盐铁及铸币权收归中央;思想上,独尊儒术;人才市选拔上创立举察制;军事上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等重大成就,也都是在内外朝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的。
可以说,没有这项制度的建成,大汉国想要做到威名远扬还有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其实,汉武帝时期丞相独揽大权的局面,以及后续改革政治制度的做法,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不论是最初的汉武帝建立内外朝官僚政治制度,还是隋唐创立制,亦或是设立枢密使、三司使,再者是废除丞相设立内阁等等,都是皇权逐渐扩大自身权力范围的调整,也是地方权力、大臣权利逐渐向皇权集中的过程。
不过,汉武帝确实是开了皇帝探索君主专制制度的先河,他为后来的皇帝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和典型思想,彻底打破了皇帝被丞相牵着走的局面。
这一点,相信后来的皇帝都得感谢他。
毕竟没有他,想要完全地实现皇帝一言堂,还需要很久的时间。
小结: 汉武帝时期,政治的改革,直接让丞相的位置从人人的香饽饽,变为了烫手的山芋,人人自危。
54年的执政生涯,汉武帝更换过12任丞相,但却仅有7人得以善终。
在这场权利的较量中,汉武帝成为最终的赢家,但同时这项制度也为后续的专权、埋下了祸根。
当然,话题就扯得有点远了,单说内外朝制度的出现,也确实比之前丞相的一言堂要好上不少,至少在这一时期而言,这项制度确实为国家的发展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施特劳斯家族有多少人?全部都是拉小提琴的吗
可是,谁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理查·施特劳斯...这些你都分的清楚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我不认识约翰他们 首先要分清楚的一个人是理查·施特劳斯,他是德国人,他和施特劳斯家族没有关系,他比施特劳斯家族最小的成员差不多晚了四十年,他和马勒和布鲁克纳是同时代的作曲家指挥家,风格也比较相似,喜欢大编制的乐队,喜欢写漫长的旋律线条。
理查·施特劳斯的代表作有《唐璜》、《英雄生涯》等等。
他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头部分,被许多电影引用。
但理查·施特劳斯是一位具有争议的人,他既写具有哲学高度的作品,同时也会写一些自然到庸俗的曲子,比如《锅碗瓢盆交响曲》和《蒂尔的》。
《蒂尔的恶作剧》是一首比较具体的曲子,音乐里面充满了各种活泼的节奏,起伏的音阶,描绘蒂尔在集市上一会牵走了谁的马,一会打翻了谁的小摊子,所以就比较好理解,成为了流传最广的古典曲目之一。
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我们都爱圆舞曲 说完了理查·施特劳斯,再来说说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先来看看他们的一张家谱。
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圆舞曲之父”老约翰和“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他们是重名的两父子,后人为了区分,加了老和小的称谓。
左一是老爸 在维也纳,每逢新年人们都要以音乐会来庆祝,据说最早的新年音乐会是在1847年,开创者正是老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在一个露天舞台上,一边拉着小提琴,一边指挥着乐队,先是演奏了海顿的作品,接着开始演奏舞曲。
那时候的舞曲有波尔卡,圆舞曲,加洛普等等,人们在这样的音乐里跳个通宵。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的作品,一般是每年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曲目。
我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家里的长子 维也纳金色大厅在1873年落成,那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为了庆祝这个仪式,小约翰·施特劳斯写了一首《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在金色大厅演奏,大获成功。
在过去,人们跳的是端庄的小步舞曲,而华尔兹让整个维也纳旋转了起来。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小约翰的作品,目前也是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传说中,老约翰自己的童年绝对称不上幸福,是小提琴让他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后来,老约翰生了小约翰,但是沉迷演出不能自拔,而且对小约翰可不怎么好,甚至有一段时间相当畏惧小约翰的才华。
至于他俩谁比较厉害,也许维也纳的小金人雕像能说明一点问题,那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无论如何,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成为新年音乐会必演曲目,是他们整个家族努力的结果。
除了上面说过的两位,还有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兄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据说前者把贝多芬的音乐写作手法融入了圆舞曲里,后者带着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圆舞曲带给了全世界的爱好者。
随机文章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简介明朝皇帝朱允是谁?从月亮上看地球好恐怖,能够弄瞎你的双眼(地球亮闪闪)盘点美国NASA近年重大发现,另一个地球/外星人/UFO粉墨登场aidma销售法则简析,消费者心理过程总结出的最佳销售策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推荐:历史类2所,物理类1所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展示全国各个高考省份:202分可以上的师范大学名单,历史类有2所,物理类有1所。
一、历史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历史类202分,在全国各个高考省份能上的师范大学名单不一样,请2025年历史类202分的考生,在下表直接找到自己的高考省份进行查阅。
例如,在安徽高考历史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有1所,包含新疆和田学院等学校。
在广西高考,历史类202分能上的师范大学有: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安徽新疆和田学院003组202135073广西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01专业组202128066二、物理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物理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在全国各个高考省市一共有1所。
其中,在黑龙江高考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202分的师范大学有1所,分别是新疆和田学院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黑龙江新疆和田学院第019组20212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