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七品芝麻官”的墓中或存有完整古尸

其中一座古墓的主人,是泰兴黄桥的“七品芝麻官”,曾在南京任职。
开棺之前,专家将先帮他把“家”搬到南京博物院位于句容的实验室内。
去年12月,南京
【千问解读】
其中一座古墓的主人,是泰兴黄桥的“七品芝麻官”,曾在南京任职。
开棺之前,专家将先帮他把“家”搬到南京博物院位于句容的实验室内。
去年12月,南京博物院与泰州市博物馆、泰兴市博物馆联合对泰兴黄桥镇一工地进行了考古勘探。
共清理发掘出明代墓葬13座(组),这些墓葬距今500多年。
网络配图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马永强队长介绍,一般来说,古墓都在现场直接开棺,但其中两座浇浆墓难住了考古人员——它们的封闭性特别好:稍大的古墓,一共分为4层,最外层是砖头,其次是浇浆层,再往里是木椁,最后才是棺。
而稍微小一点的古墓,为三层浇浆墓,最里面是棺,中间是椁,最外层是浇浆层。
“所谓浇浆墓,就是指中间的浇浆层。
它是用糯米汁、蛋清和石灰等搅拌而成,这些古法制作的特殊材料,使得棺椁被封得严严实实,500多年过后,它们的硬度堪比水泥。
” 马永强介绍,他们在局部解剖稍大的浇浆墓时,铁锤砸下只留一个坑,铁镐刨下只留一个印,强度堪比混凝土,防盗和防腐功能都一流。
专家们决定把它们运到南博设在句容的苏南考古工作站内,制定好具体方案后再清理。
两座古墓的“体重”都不轻,大的浇浆墓11吨重,小的6吨。
在起重机的帮助下,两座500多岁古墓被整体“打包”,然后送到句容。
目前,南京博物院苏南考古工作站已经建了一个高5米的“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屋顶有航车,保证对大型文物可以方便吊移。
同时,“实验室”内的操作台则至少可以承受15吨的重量。
网络配图 为了两座浇浆墓的顺利清理,目前,专家们正在拟方案。
而在开棺之前,考古人员将在古墓上,先钻开一个小洞,然后把内窥镜放进去,看看墓葬内大致有什么,之后制定一个详细的开棺方案。
“这就好比给人体做胃镜或者肠镜,先探个大概,然后才好制定更详细的方案。
”专家说,内窥镜探测应该就在最近几日内进行。
追问墓主人是谁? 马永强介绍说,他们在现场找到了墓志。
大的浇浆墓,墓志上写着:“明故何孺人之墓。
”通过正文可以得知,墓主名叫张妙广,泰兴人,她的父亲是扬州卫指挥。
张妙广生于宣德甲寅年(1434年),死于正德己巳年(1509年),享年75岁。
她的老公何峦,曾在四川叙州担任过山西道监察御史。
而稍小一些的浇浆墓,墓主叫何嵩。
何嵩生于宣德戊申年(1428年),死于成化甲辰年(1484年),享年56岁。
何嵩曾被封为儒林院郎,应天府推官。
在、金、元时的推官相当于现在地方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明和清初还兼有审计局长的职能。
与张妙广相比,何嵩的辈分要低一些。
网络配图 据介绍,何嵩墓曾被施工机械抓破一角,从缺口处望进去,可见黑漆棺木油光发亮,就像新的一样。
之前,考古现场曾经出土一批鎏金耳坠、铜簪、铜耳勺、釉陶罐、釉陶壶、铜钱等随葬品。
专家分析,古代为了防腐还可能使用一些药物和香料,墓主人的遗体和衣物很可能保存完好。
考古人员希望能了解时中下级官员家族的生活状况,并由此了解明中期泰州一带的社会生活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畠显家:日本南北朝时期的少年将军与“花将军”
他不仅是当时公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更以其“花将军”的美誉,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
一、出身显赫,年少有为 北畠显家出身于村上源氏庶流北畠氏,其父北畠亲房是后醍醐天皇的近侍,与万里小路宣房、吉田定房并称“后三房”,在朝廷中地位显赫。
显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学识渊博,而且酷爱军事,尤其喜欢研读《兵法》。
17岁时,显家被后醍醐天皇任命为镇守府将军,镇守陆奥,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二、勤王抗敌,屡建奇功 北畠显家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勤王抗敌中的卓越表现。
建武元年(1334年),权臣足利尊氏在镰仓起兵造反,兵锋直指京都。
显家闻讯后,立即率领奥州兵南下勤王,与新田义贞、楠木正成等将领并肩作战,大败足利军,迫使足利尊氏逃往九州。
这一战,不仅彰显了显家的军事才能,也为他赢得了“花将军”的美誉。
此后,显家多次率军讨伐足利尊氏,屡建奇功,成为后醍醐天皇的得力助手。
三、风林火山,阵旗独树 在讨伐足利尊氏的战争中,北畠显家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战术——以“风林火山”为阵旗。
这一战术灵感来源于《》中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显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了战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战果。
这一战术后来也被的武田信玄所借鉴,成为了日本军事史上的一段佳话。
四、悲壮结局,英年早逝 然而,北畠显家的命运却是悲壮的。
建武五年(1338年),显家再次率军南下讨伐足利尊氏,虽然一开始获得胜绩,但由于长途奔袭,兵疲马困,最终在和泉国堺浦的石津之战中败北。
显家力战而死,年仅21岁。
他的英年早逝,不仅让后醍醐天皇痛失爱将,也让后世无数人为之。
五、后世传颂,英名永存 尽管北畠显家英年早逝,但他的英名和事迹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年轻有为的形象,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
他的“花将军”美誉不仅是对他英俊外貌的赞美,更是对他英勇善战、忠诚爱国的肯定。
在北畠显家去世后,他的事迹被后人不断传颂和演绎,成为了日本历史和文化中的一段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盖公”之“盖”:读音探秘——是“gai&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