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葬在皇陵的太监 顺治竟为其亲自书写碑文

【千问解读】
网络配图 一直到李自成即将攻进京师时,崇祯皇帝命王承恩提领京师守军,此时的大明朝已经,在三月十九日的早上,李自成的部队攻破了城门,崇祯皇帝已然绝望,在周皇后和其她嫔妃自缢后,崇祯皇帝刺杀了,又刺伤了,最后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搀扶下,登上了煤山,看着硝烟四起满目疮痍的紫禁城,崇祯皇帝已然生无可恋。
于是崇祯皇帝咬破了手指,用血写下了遗诏:“朕凉德貌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此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
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随后崇祯皇帝披头散发的在一颗歪脖子老槐树上自缢而亡,而王承恩一直都陪伴在崇祯皇帝身边,此时的王承恩才是真正明朝灭亡的见证人。
网络配图 王承恩亲眼目睹了崇祯的逝去,本可以逃生的王承恩对崇祯行完了最后的跪拜之礼后,选择了以身殉社稷,王承恩在另外一颗树上也随着崇祯自缢而亡了,李自成攻进京师后,迟迟没有找到崇祯的下落,还扬言抓到崇祯者赏万金,直到几天后才有人在煤山上找到了崇祯和王承恩主仆二人,李自成看到崇祯的悲情下场后也不免心软了,所以李自成便让人将崇祯和周皇后好生收殓了起来,埋葬在了明朝皇陵内,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的思陵。
王承恩因为忠心殉国,也被安葬在了思陵的旁边,成为了明朝唯一葬在皇陵的宦官,后来清军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为褒奖王承恩的忠心殉主,便亲自为王承恩撰写了碑文,崇祯和王承恩虽然都成为了明朝灭亡的牺牲品,但是他们主仆二人悲情殉国的举动却很受世人的称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