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的疯狂应付洋人的计划 若是实施必定步入明朝的老路
【千问解读】
还不知道:帝的疯狂计划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858年5月,英法联军攻破大沽炮台,直抵天津城下。咸丰帝忙派桂良前往天津,与英法议和。
经过一系列的谈判,最终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
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随即撤退,咸丰帝很不甘心,他决心采取一个疯狂的计划,来对付那些洋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英《天津条约》共有56款,中法《天津条约》共有42款,中美《天津条约》有30款,中俄《天津条约》有12款。
条约内容虽然有不同之处,但也有四点相同之处。
其一,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其二,增加通商口岸;其三,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传教;其四,修改海关税则。
咸丰帝对条约的内容非常不满意,特别是对第一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长期以来,中国的都以天朝自居,其他国家都是,根本没有平等的外交关系可言,来中国的外国使者,都属于朝贡来的,换言之是到天朝进贡的。
倘若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天朝的颜面何存呢? 还有一点很重要,条约还规定,外国的使者在觐见皇帝时,完全采用西方礼节,也就是说不用!当年,英国使者马嘎尔尼来到中国,都对帝行跪拜之礼,后来的阿美士德来华,因不愿下跪,被帝赶走。
如今,洋人要站着拜见清朝皇帝,咸丰帝哪里对得起列祖列宗呢? 咸丰帝极力抵制公使驻京,不愿见西方使者,不是他天性害羞,而是不愿意将天朝的颜面毁在自己的手里。
为此咸丰帝想出了一个非常疯狂的计划,想以此来阻止公使驻京。
咸丰帝派桂良等人前往上海,想趁着与英国商谈关税的机会,提出取消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开放通商以及占据广州等四件事。
作为补偿,咸丰帝开出的优惠条件非常优厚,清朝对英法等国完全免除关税!咸丰帝甚至在圣旨里面讲授谈判策略,先宣布免除关税政策,洋人必然会感恩,然后再提取消公使驻京这四件事。
负责谈判的桂良以及两江总督何桂清在接到咸丰帝的旨意后,感到非常震惊,认为事情非常严重。
他们没有向洋人提出关税全面的政策,反而不断向咸丰帝上书,解释这件事的后果。
桂良先后四次联名上书,力陈免税有十可虑,绝不可行。
最终,咸丰帝也放弃了这个疯狂的计划。
关税的重要性,对于晚清来说,更是清朝统治的经济命脉。
当时,清朝面临着运动,财政十分困难。
而当时每年关税的收入有数百万两白银,堪称是支撑清朝的经济命脉。
此后,关税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到晚清时期,关税年入白银三千万两,占清朝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
假如当时的真的取消关税,恐怕清朝早就走上了的老路,灭亡也只在眼前,根本坚持不到1912年! 参考资料:1.《第二次鸦片战争》;2.《近代的尺度》;3.《实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