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刘肥认妹妹做干妈,汉惠帝立外甥女为皇后背后原因揭秘

【千问解读】
说到齐王刘肥和汉惠帝其实他们在历史上也是有有意思的两位了,话说齐王刘肥他很奇葩,他奇葩到把自己的妹妹认做干妈,这其实也不算是,汉惠帝呢也奇葩,他奇葩到把自己的外孙女竟然立为皇后,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背后又有什么原因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不要错过了!
这两宗奇葩事件都发生在西汉,而总导演都是汉高帝那跋扈嚣张的老婆吕雉。
1.先说刘肥拜自己亲妹妹为干妈的事儿
刘邦共有八子,长子刘肥是他早年与情妇曹氏的私生子。
后来刘邦明媒正娶吕雉,生下鲁元公主与汉惠帝刘盈。
刘邦称帝后,刘肥因是庶出,不能继承皇位。
刘邦出于政治与情感的双重考量,封刘肥为齐王,统辖七十三城。
还派大将曹参担任齐国丞相,辅佐刘肥。
刘邦病死后,汉惠帝刘盈即位。
齐王刘肥入长安朝见汉惠帝。
生性柔善的汉惠帝十分高兴,将这位异母兄视为亲兄长,在宫中设宴招待,按照家人聚会礼节,让大哥坐在上首。
刘肥也没在意,但这让坐在旁边的吕后大为不悦。
吕后命人倒了两杯酒,让刘肥起身用此酒向她敬酒。
刘肥连忙起身准备敬酒。
汉惠帝站起身端起另外一杯酒,准备与兄长一同向母亲祝酒。
吕后十分紧张,打翻了汉惠帝手中的酒杯。
刘肥对吕后举动产生怀疑,因此不敢喝下手中的这杯酒,假装醉酒匆匆离去。
后来刘肥才知道,那是两杯鸩酒。
刘肥如坐针毡,担心自己会像三弟赵王刘如意那样被吕后毒死,在劫难逃了。
此时齐国内史士向刘肥献计:“太后独有帝与鲁元公主。
今王有七十馀城,而公主乃食数城。
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必无忧。
”为了保命,刘肥采纳了内史士的建议,把城阳郡献给吕后,请求将该地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并尊奉鲁元公主为齐太后。
也就是说他把城阳郡的十几座城交出,作为鲁元公主的封地,而且认自己的妹妹鲁元公主为“干妈”,自己是齐王,鲁元公主是齐国的太后!吕后果然十分高兴,还在刘肥的府邸设宴,众人痛饮一番后,吕后才放刘肥回到封国。
此后刘肥又惊又惧,四年后,郁郁寡欢的刘肥病死,年仅32岁。
“认妹为母”的闹剧完全是吕后专权的结果。
吕后病死后,刘肥的几个儿子,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都直接参与诛吕的政变中,吕后一族几乎被全部诛灭,也算是儿子给老子当年装孙子报了仇、出了口恶气。
2.再看汉惠帝立外甥女为皇后的事儿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与吕后之子,继位后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汉朝经济的繁荣; 提倡黄老哲学,促进了汉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不过他生性善良却又懦弱,一生都活在母亲吕太后的淫威之下,没有做出太大的成绩。
刘盈幼时,家境并不富裕,经常跟随母亲姐姐劳动。
刘邦起兵反秦后,刘盈就与家人过起了四处漂泊的日子。
楚汉相争时,刘邦战败逃跑,不顾老父妻儿,结果刘太公与吕雉被楚军俘虏,刘盈和姐姐得滕公夏候婴冒死相救,才逃得性命。
刘邦得了天下,9岁的刘盈才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他虽然顺利做了皇太子,但帝王之路也走得十分不易,幸亏有他的母亲吕雉支持。
刘邦认为刘盈性格柔弱,而吕后也年老色衰。
刘邦最宠爱的是戚夫人和她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几乎废刘盈而改立如意。
吕后得张良点拨,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刘邦病逝,17岁的刘盈登上帝位。
刘盈虽然是一个有为的好皇帝,但是母亲吕太后专权,他处处受制,精神上很抑郁。
吕雉恨刘邦薄情,首先对赵王如意母子展开报复泄愤,戚姬惨遭人彘之祸,如意被毒死。
齐王刘肥总算聪明,装孙子躲过一劫。
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不被新的外戚分享,吕雉做了一件更荒唐的事。
惠帝四年,她让刘盈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刘盈为皇后。
刘盈对这种舅舅娶亲外甥女的荒唐婚姻极力反对,但最后还是被迫接受了。
不过刘盈实在不愿接受,就只与张皇后做挂名夫妻。
而吕太后却想张皇后生子,好确保吕氏的地位。
吕后见张皇后始终没有怀孕,就让她假装怀孕,然后夺了后宫美人生的儿子,又杀其生母,立为太子。
3.皇帝性格懦弱造就了这样的悲剧
母亲的残忍狠毒,让刘盈遭受沉重的精神打击,进而疾病不断。
汉惠帝七年,在位不到7年的刘盈病逝,终年24岁。
他性格懦弱,不敢冲破母后的专权,结果盛年而殁,没有作出太大的成就,实在令人惋惜。
一个私生子,为什么无故被封爵为齐王?
在那个时候,他是一位十分杰出的英雄人物,虽然他是一位英雄人物,但是他早年的经历其实也不算很好,他出生在一个十分贫穷的家庭,贫穷并没有限定他的想象力,他没有因为没有钱,就变得十分的抠门,过分的看重物质生活,他是一个十分大度的男人,很多时候他喜欢去给予别人帮助,而不是去索取别人的帮助。
但是那个时候,他的家里确实很贫穷,经常会吃不上饭,为了改变家庭的情况,他很勤奋,不管家务劳动,还是学习知识方面,这些改变让他也得到了丰厚的收获,在一开始他任职在沛县,成为了沛县泗水的一个亭长,原本官当得好好的,但是后来由于他把一些囚禁的犯人给放了,让他也招到了很多的麻烦。
在这之后天下发生了一件惊人的动乱,那就是农民起义,农民群聚起来,他们想把残暴的秦国给推翻,刘邦这时候也被逼无奈,他不反也只会是死路一条,因而他也带领了三千子弟,带着这些人一切想要干一番功业,因为他很有能力,依靠他自己的能力,很容易他就把沛县等地给攻下来了,攻下了这个地方,他就把自己命名为沛公。
之后依靠他优秀的军事人力和深得民心的手腕,他成为了天下的霸主,统一了天下,此等成就足以见得他能力不同一般,他统一了天下之后,与一个叫做的人成了亲,成为了他的原配妻子,其实在取吕后之前,他就与一个女子发生了关系,这个女子其实名声不算很好,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我国古代,其实人们特别注重体面,那之前的那个女子是一个寡妇,因而才说那个女子名声不好。
他们还产下了一儿子,这个儿子叫做刘肥,此人是私生子,为何无故被册封为齐王?只因其父亲是刘邦,确实如此,虽然他出生比较早,但是他的母亲一直没有一个名分,所以即使他出生比较得早,但介于他是刘邦的孩子,最后还是被册封了,在那个时候,他什么也没做,就被册封了。
其实他也算是幸运的了,因为在古代,其实很多人每天都是吃不饱,面临很多危难的,他无辜就得到了这么多,确实算得上是他的福分,在被册封之后,他也进到了宫中,和宫中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相遇了,他的弟弟就是,因为受了父亲的册封,所以他被称作齐王,在宫中也经常和汉惠帝共同用餐,两个人时不时就喜欢小酌几杯,两人相见时,也不需要通过用有贵贱之分的礼节来行礼,两个人关系也很好,就像是亲生兄弟一般。
但是这种行为,让汉惠帝的生母多有不痛,他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和这个野种一起厮混,于是想用计策把齐王给杀了,于是她就安排了一次宴会,要求齐王来给自己祝寿,在酒中下毒,弄了两杯放到齐王的面前,还好汉惠帝拿起了一杯毒酒,准备和齐王一同向母亲敬酒,吕后害怕自己的亲生儿子被毒杀。
于是就把亲生儿子手中的酒杯故意给弄撒了,这也让齐王产生了怀疑,所以也没有去喝这杯酒,其实吕后之所以想毒害他,还是因为她不喜欢这个人,因为这是他丈夫的私生子,无故就让他当齐王,他有什么资格当齐王,确实因此,就是因为他是汉高祖的儿子,汉高祖有资格让他的儿子在朝为官。
很多时候,在我国古代就是这般,没有无故不无故就册封他,因为我国古代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为官都要靠上一辈的人,他的父亲是一国之君,有资格去册封他的儿子,因为毕竟他是君王,天下之事还是他说的算,私生子虽然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可是他的父亲就是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现在回过头去看待这件事情,其实我们必须得承认,在我国古代为大官,确实很多需要有人推着你上位,就算是私生子又如何,推他上位,他就可以为官,即使是一个无能的人。
随机文章弟子规的由来及典故他们为什么把纽约变成美国的首都?广州不明飞行物悬浮湖面,引8万人讨论10%的人相信是真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处破产边缘,硅谷钢铁侠火星移民计划将破碎神奇的过度学习效应,天才没有99%的汗水那不是天才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溥仪有多少个妹妹?为什么她们称“格格”却不称“公主”?
虽然1912年大清灭亡,但是在紫禁城内的那个小天地里,他这个皇帝还是做到了1924年,满打满算,有16个年头呢。
溥仪的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载沣,他有三个弟弟(其中二弟幼年夭折)、七个妹妹。
今天咱们就说说溥仪的妹妹们。
她们分别是:韫媖(1909年-1925年),韫龢(1911年-2001年),韫颖(1913年-1992年),韫娴(1914年-2003年),韫馨(1917年-1998年),韫娱(1919年-1982年),韫欢(1921年-2004年)。
溥仪的大妹妹韫媖。
有一个历史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溥仪身为皇帝,他的妹妹难道不应该是公主吗?而实际上,他的这些妹妹个个都是格格,大格格、二格格、三格格……依次排下去。
其实这跟清朝皇宫里的体制紧密相关。
清朝行政法大全《大清会典》明确规定:“皇女由中宫出者,封固伦公主;由妃嫔出者,封和硕公主。
” 也就是说,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封为公主,皇后所生封固伦公主、嫔妃所生封和硕公主。
“固伦”和“和硕”两词都是满语,前者有“国家”之意,后者有“一方”之意。
两种封号,强调了嫡庶之别。
溥仪的三妹韫颖。
话说回来,溥仪兄妹的父亲是醇亲王载沣,那亲王的女儿就是“和硕格格”,只能封郡主。
在此等级之下,郡王的女儿称“多罗格格”,封县主;贝勒的女儿亦称“多罗格格”,封郡君;贝子的女儿称“固山格格”,封县君;镇国公、辅国公的女儿称“格格”,封乡君。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大清会典》还规定:“如中宫抚宗室女,下嫁亦封和硕公主。
”上述那几种格格,由皇后抚养长大的,可以封为和硕公主。
溥仪和他的兄弟姐妹。
晚清时期,慈禧太后把恭亲王奕訢的长女接入宫中抚养,破格封为“荣寿固伦公主”(即溥仪的堂姑妈)。
溥仪的妹妹既然没有哪个皇后抚养,也就没有被封为公主的资格。
哪怕兄长做了皇帝,也只能安安稳稳做格格。
再说了,溥仪能登基称帝,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作为亲王的儿子,帝驾崩后,按说他是继承不了皇位的,但是慈禧看中他的出身(帝的曾孙、自己妹妹的),让他“承继、兼祧光绪”,同时做了同治帝和的嗣子,从而获得了做皇帝的机会。
溥仪与父亲载沣、弟弟妹妹在一起。
溥仪做了皇帝,固然让妹妹们有了荣光,不过已没有办法给她们以奉赠。
当然了,大清灭亡之后,这些名号、封号也已不重要,谁还会在乎呢? 另外有一事应当澄清。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德龄公主”这个人。
她在1903年-1905年间曾在陪伴慈禧太后,出国后自称被慈禧封为“公主”(有时候说是“郡主”)。
事实上,清宫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封德龄为公主或郡主的记录。
德龄属于汉军旗人,与皇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慈禧再任性,也不会荒唐到封皇室之外的女子为公主的。
随机文章法国不屈级导弹核潜艇,携带弹头相当于100颗广岛原子弹黑龙江不明飞行物砸出10多米大坑,专家证实为人工制造菠菜法则的意义,能明确责任减少矛盾(生活中可以减少夫妻误解)美国发现了一条火龙,特工秘密运回国做实验(找到飞行喷火真相)人类起源于3次地球浩劫,三次浩劫后人类幸存发展出现代文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