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吴姓最大的官分别都有谁

【千问解读】
说到这个吴姓历史上的比较大的官员分别是谁,这个问题还挺复杂的,毕竟一个人有的时候知识面还真的没有那么广,所以真的不太好给列举出来,但是问题都不大,最近不少人都说了,想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那么分别都有谁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
1、吴道子
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
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约生于公元680年(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后。
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
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
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
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2、吴昌硕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
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
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集有《缶庐集》。
3、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
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
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4、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
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
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
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
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阳病逝。
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
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解析到底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会赚钱的名将呢?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帮助落难的勾践励精图治,把的越国重新拉回的正轨,甚至具备一举灭吴的强大国力。
作为一个男人他怀抱千古美人,与泛舟湖上,灭吴之后,甚至有两人远走高飞,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美丽传说。
看到范蠡这样的经历,后世的男子也就只有眼红的份儿了。
但范蠡这一生最传奇的事迹无疑是他归隐之后化名为的商旅经历,如果说世界上有天才,那么无疑范蠡绝对算的上是一个,无论是出将入相还是纵横商场,范蠡都是得心应手,并且都取得了该领域的最高成就。
作为商人的范蠡,用他的计然之术,握商旅大道,积累的财富足以敌国。
更难得的是范蠡还是义商的开创者,不仅生意讲究诚信,还是一个大慈善家。
对于他三次散尽家财救济穷人的做法,后人敬佩不已,而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无疑是他在散尽家财之后仍然能迅速的恢复元气,回到当世首富地位的奇迹。
估计看到范蠡这样的传奇经历,知道范蠡在商界的不朽成就和他的慈善界的义举之后,巴菲特呀,盖茨呀都要自愧不如了。
范蠡生平: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
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随机文章二战德军战斗机大全,ME109击落敌机数量全球最多地球上13.8亿立方公里的海水从何而来,岩石中水分被重力挤出来恐龙时代后是什么时代,哺乳动物时代的来临/人类祖先的开始未确认生物之猛犸鱼,战斗力与两头虎鲸相当/鼻子像猛犸尾巴像虾真足蛇一条能卖多少钱,真足蛇现在还有吗/9200万年前灭绝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历史上的豫妃为什么30岁才入宫?
只要是乾隆看上的没有不纳入后宫的,可是历史上乾隆竟然也娶了为二婚女子,并且对其宠爱有加。
没错她就是豫妃,豫妃年仅三十才被送入宫中,去世后乾隆还为她罢朝三天,她究竟是位什么样的女子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古代的女子一般十二三岁就嫁人,而皇帝选拔妃子大部分都是来自于选秀,在清朝只有身份和年龄达到要求的美女才有资格参加选秀,没有选入的一半都会回家自行配婚,如果20岁还没有嫁出去,就会被挂上“老女人”的称号。
豫妃进宫时已经三十岁了,而且他还是蒙古人,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乾隆放着黄花大闺女不娶,偏偏要娶这位大龄剩女呢?其实豫妃之前在蒙古有一位夫君了,但是无法生育,当时蒙古与大清关系甚好,而豫妃又是的后裔,有着贵族血统,加上豫妃姿色过人,便成了进贡美女的最佳人选,她就这样被当做贡品嫁给了乾隆。
虽然当时豫妃已经接近30岁了,但是肤白貌美,唇红齿白,一点也不输其他年轻女子。
她刚入宫就被封为贵人,深受乾隆宠爱,次年她被封为豫嫔,四年后直接晋升为贵妃,其晋升的速度极快,可见她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还是很大的。
据说其受宠程度可以和寒香见容妃相提并论。
但是古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最大”。
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豫妃,偏偏不能生育,没嗣,即便是再受宠也不会有机会晋升。
所以她这一生都只能成为妃子,作为一个二婚的女人,还不能生育,却能受到皇帝无比的宠爱,不得不说豫妃真是很幸运! 据历载豫妃比小19岁,豫妃入宫时乾隆已经年近五旬了,而三十岁的豫妃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成熟的魅力,能够被乾隆认可也不足为奇。
《》中的豫妃嚣张跋扈,经常藐视如懿,一心想取代如懿在乾隆心中的地位。
后来被乾隆发现她使用凉药固宠,被摘下了头牌,虽然还是贵妃,但却失去了侍寝的资格,后期的豫妃被禁足于自己的殿阁,从未出去一步。
自古以来红颜薄命,随着豫妃容颜老去便不再受宠,她逐渐被冷落,后期抑郁寡欢,孤独终老,也是相当可怜。
豫妃的寿命不长,仅活了45岁。
豫妃去世后,乾隆十分难过,因为她生前无子,乾隆特意让八阿哥和十二阿哥为她戴孝,自己也因为伤心整整三日没有上朝,可见乾隆对豫妃的爱是很深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