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中复习与能力训练副卷(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

(16分) 活动一 搜集资料 1. 下面是小组成员搜集纪录片时听记下的文字,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各题。
瓯江,一条始于百山祖的yuān( )源之河,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沿途气候景象变
【千问解读】
2022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
“诗话丽水”学习小组邀请你加人“瓯江山水诗路”主题短片制作团队,请参加下面的活动。
(16分)
活动一 搜集资料
1. 下面是小组成员搜集纪录片时听记下的文字,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各题。
瓯江,一条始于百山祖的yuān( )源之河,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沿途气候景象变□出奇。
________孕大含深,从古至今引发无数文人墨客jìng( )相吟诵,为承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提供了广阔语境。
(摘自求索纪录频道《山水诗话丽水人》)
(1)听记
同学遇到两个不会写的字,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yuān( )源 ②jìng( )相
(2)两位同学对“变□出奇”一词的写法产生分歧,请为□处选出恰当的汉字。
( )
A. 换 B. 幻
(3)听记的同学没听清楚“__________”这一处的短语,请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短语。
( )
A. 秀山丽水 B. 山清水秀
活动二撰写文案
2. 学习相关纪录片后,小组成员拟写了一段文案,请将其中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
八百里瓯江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可谓“奇山异水,(1)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登临处州烟雨楼,会遥想“(2)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风雅;翘望景宁敕木山,能心生“(3)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豪兴;穿渡云和浮云溪,可意会“浮云游子意,(4)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的绵邈。
瓯江山水,隐藏着文人墨客的心灵密码。
活动三学习取景
3. 小组用下边这幅摄影作品学习如何选取有情韵的景致。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首诗,默写与这幅作品相匹配的一联诗句,并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
A.王湾《次北固山下》
B.李白《渡荆门送别》
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活动四学习取名
4. 小组用下列名著学习如何巧妙地设计短片的名称。
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名著的内容与主题分析其书名的妙处。
A.《朝花夕拾》 B.《海底两万里》 C.《红星照耀中国》
人文诗脉
“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龙泉溪流域开展“文学创作研讨”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莫言:我一直牵挂着龙泉的父老乡亲!
——专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龙泉管氏后裔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据高密管氏族谱记载,高密管氏是从龙泉迁过去的。
2010年,莫言到龙泉寻根问祖时表示,自己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祖上是北宋名臣、龙泉人管师仁。
莫言曾题诗表达对龙泉之行的感想:“龙泉祖居地,山水呈瑞祥。
诗成白云岩,根系石马岗。
宝剑生紫气、青瓷吐幽光。
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
”
首届世界丽水人大会龙泉分会举办在即,记者专程去北京采访了莫言。
(一)龙泉之行印象深刻
记者:莫言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够在北京采访您。
2010年您曾赴龙泉寻根问祖,一晃七年过去了,龙泉在您的记忆当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莫言:回头一想七年了,但是感觉没那么长时间,好像也就两三年前的事情。
上次龙泉之行,整个过程历历在目,去的一些地方,比如说石马村。
石马村也是我的家谱里面所记载的,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龙泉落脚的地方。
后来他们都迁到后甸村,我去过后甸管师仁故居、管氏祠堂。
当然还参观过青瓷古窑址,去过下樟村、白云岩,管师复隐居的地方,还深入到宝剑铸造铺里,跟陈阿金师傅现场体验铸剑的过程。
总之,这一行内容丰富,印象深刻,所以我才感觉到仿佛没那么长时间。
(二)龙泉是江南很美的风景
记者:您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农村度过的,刚刚您也提到了石马村、后甸村、下樟村,有没有跟您儿时的记忆有重叠,或者勾起您似曾相识的印象?
莫言:龙泉和高密完全不一样。
你们那边都是名山大川,绿树蓊郁,清泉淙淙,是江南山明水秀很美的风景。
我的故乡高密就是一马平川,完全是平原,高密最高的制高点,所谓的南山,海拔只不过五六十米。
最近这几年北方连续干旱,水也很缺。
我印象中的高密是很平坦的,到了冬天,北方万物肃杀以后,也很难看到一点绿色,所以和龙泉对比非常强烈,因此印象也是非常鲜明。
(三)龙泉之行在为创作做准备
记者:2012年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龙泉老乡都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大家都很喜欢您的作品,也很期待和关注您的新作,更想在您的作品当中看到龙泉的故事,您有这方面的打算么?
莫言:这可能要慢慢地来吧,因为不可能说我到了一个地方立刻就变成我小说里的素材,但是写散文也许会更快一些。
我来到龙泉看了两天,写一个龙泉游;去了温州,就有个温州之游,爬上哪座山也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样记录记载性的文章当然随时可以写。
但真的要把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写到小说里去,第一要长期积累,第二要等待时机。
也许某一天我写到某一篇小说的时候,突然会记起在龙泉行当中的细节,改头换面变成了小说素材。
总而言之,一个作家的生活都是在为创作做准备,我2010年龙泉之行也是在为创作做准备,这一切都不会浪费的,总有一天会转化成我文学作品里的东西。
(选自《今日龙泉》2017年8月7日,有删节)
小组准备邀请莫言参加本次研讨活动,请结合专访为他量身定制一封请柬。
配诗
5. 小组准备给请柬配上莫言的题诗,但成员们对“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这两句是否合适产生了分歧,请发表你的意见。
插图
6. 请给请柬设计一幅关于莫言龙泉印象的插图,用文字对画面加以描述。
拟题
7. 小组准备邀请莫言在研讨活动中发表演讲,请结合专访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拟一个适合莫言演讲的话题,并说明理由。
天地诗心
“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松荫溪流域开展“名士诗文品赏”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山居之美
月山草堂四咏①
[明]汤显祖
(一)
楼转松风韵紫虚,眠云夜冷昼芙蕖。
山中所有应如此,直是江南陶隐居。
(二)
风露涓涓浣竹林,月窗秋影夜来深。
不知丛桂山中客,长听潇湘云水音。
(三)
君子山前放午街,湿烟青竹弄云霞。
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
(四)
酒是金盘露滴成,花如素女步轻盈。
西风暮雨何辞醉,便向池亭卧亦清。
【注释】①选自《汤显祖诗文集》。
月山,在遂昌县城西。
8. 下列是四首诗歌的标题,请将诗歌序号分别填到对应的标题后面。
松屋卧云( )竹院烹茶( )荷亭酌酒( )竹窗延月( )
9. 你从这组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尺牍之致
与袁六休①
[明]汤显祖②
出关数日作恶念。
与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视而笑,恍若云天。
一路待君不至,知君已治吴。
吴如何而治?瞿洞观③相过,应与深谭。
(选自《玉茗堂尺牍》)
与汤义仍书
[明]袁宏道
作吴令,备诸苦趣,不知遂昌仙令④,趣复云何?俗语云:“鹄般白,鸦般黑。
”由此推之,当不免矣。
人生几日耳!长林丰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是。
每看陶潜,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贫者。
但欲官之心,不胜其好适之心;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竟“归去来兮”,宁乞食而不悔耳。
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⑤首以《逍遥》名篇。
鹏唯大,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
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也?为人用也。
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
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
对大人言,则小人也。
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⑥,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
知已教我!
(选自《袁中郎尺牍》)
【注释】①袁六休;即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
②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
③瞿洞观:人名。
④仙令:对县令的雅称。
⑤漆园:指庄周。
⑥固分:本来如此。
文字•推知
10.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应与深谭
查阅词典法:①延伸,延及。
②扩展,扩大。
③同“谈”,谈论。
(1)___________
长林丰草
课内迁移法
(2)___________
又何厌焉
语境推断法
(3)___________
文章·推新
11. 袁宏道在信中称汤显祖为“知己”,汤显祖也视袁宏道为“知己”吗?请结合《与袁六休》一文加以分析。
文学·推想
12. 文中画线句中的“鹏”,有的版本写成“雕”,你认为写成“雕”可以吗?请结合语境阐述理由。
文化·推求
13. 尺牍渐行渐远,却弥足珍贵。
小组成员阅读两则尺牍后拟写了一篇读后感,请你帮他补全空缺的内容。
尺牍者,代言之书也。
而言为心声,对人言必发自肺腑也。
汤义仍问“(1)____________”,袁中郎言“作吴令,备诸苦趣”,皆诚挚之语也。
凡尺牍之道、婉曲详尽,惟以与朋友,同为尺牍,然汤、袁大异其趣。
《(2)__________》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而《(3)_______________》深沉如千里绵长之涓流。
尺牍多而千言,约而数语,真情时时流诸字里行间,正可谓(4)_____________(用四字短语总结)。
清莹诗境
“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好溪流域开展“名胜古迹采风”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仰视缙云
张抗抗
①缙,赤色之帛。
缙云,彤云彩霞缭绕之地。
②缙云位于浙东南丽水地区,唐武周登封元年(公元696年)建县。
缙云城东著名的仙都风景区,有一株石笋,其型拔地而起,顶部有一方四时不竭天然池水,相传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所形成。
石笋又名鼎湖峰,自晋代起闻名于世。
缙云氏是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夏官的号名,也是黄帝族势力南扩至缙云地区的古老记忆。
至唐天宝年间,曾有祥云仙乐回旋于缙云山,唐玄宗听闻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笔写下“仙都”二字。
③缙云、仙都、鼎湖,皆为有出处的美地美景美名。
④春日去仙都,满眼皆绿,绿树碧水青草滩,被饱满的绿山谷环抱,山间弥漫的雾气如翠纱飘拂。
走过绿荫蔽日的水上长堤,透过山崖上红殷殷的杜鹃花,穿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轻风吹开雾气,一座摩天石塔,若隐若现地兀自耸立。
⑤它从一池波光盈盈的湖溪里升起来,远望一眼,并不觉得它何等雄奇,只是与我以往见过的石笋有些不同,它不在幽暗的山洞、不在高高的山巅,而是以略显谦逊的姿态,低低伫立于群山之谷,有如平地凸现的泰山。
⑥然而,当我渐渐走近它,一直走到它的脚下。
它的体积与高度,随着我的步步靠近而逐渐壮大。
我凝视它,然后仰起脸,再仰脸,仍然望不到它的峰顶。
那一刻,我被它惊到了:
⑦这是一块直上直下、囫囵敦实的巨石,四壁峰岩光滑陡峭,经受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磨砺,未有太多损蚀剥落。
就像一个强壮伟岸的裸身巨人,灰褐色的肌肤,在酷烈的阳光和雷暴下,被锤炼得厚实坚韧。
南方多雾多雨的湿润空气,使它吸储了太多的宇宙精华而拥有强大的气场。
巨石半腰有一凹陷的圆洞,很像巨人的肚脐,日夜吐纳着释放着大自然的能量。
再次抬头,依稀望见石柱顶端那一层层茂盛的灌木,错落有致地披挂下来,像是给石柱披了一件硕大的雨篷。
尽管巨岩四壁可供攀缘,但据说只有极少人登上过巨石的绝顶,见过峰巅苍松翠柏间的神秘水池。
我踮足翘望,未见缭绕缤纷的彩云,却有一群小鸟倏然惊飞,传说中,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后跨赤龙升天而去……
⑧鼎湖峰,相传生成于亿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融融岩浆凝固成花岗岩,其后风雨侵蚀,周围的石灰岩渐渐风化,只剩下一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直通地底深处。
漫漫岁月,它稳稳矗立于此,有如一枚结实的定山神柱,上托苍穹下恤众生,淡定地低头俯瞰群山。
那一刻,因它慈悲温和的俯视,我虔敬地仰望它。
⑨我仰视鼎湖峰,更像是仰望一座挺拔粗壮的巨型天然石雕。
石柱高耸,柱旁依偎着一小石峰,恰似笋尖,高可平石脐,酷似慈母身下的姣儿,故又称童子峰。
这座母子石笋,是缙云的镇县之宝,为千年缙云镇宅安邦。
⑩缙云地处武夷山——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丽水——景宁断裂带的中段。
若往深山去,山沟里怪石叠现,如城堡、如礁石、如雄狮、如火炬、如飞舟、如巨蟒、如冰坂……叠床架屋险象环生却是有惊无险。
故而缙云素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
其中的倪翁洞又名初阳谷,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处。
“倪翁洞”三个篆字,是时任缙云县令、李白的族叔、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
⑪遥望山中的摩崖石刻及奇峰异石,我仰视缙云石砌的历史。
⑫仙都景区是一个偌大的公园,花田烂漫,草滩葱郁,牛群在林间悠悠然吃草,一派乡间野趣。
我的视线常被粗壮茂密的香樟树桂花树槭树合欢树吸引过去,一路始终在扬着头看树,脖颈已酸涩。
迎面忽有香气袭来,细看竟是一株高大的含笑花树,绽放的白花朵、含苞的黄花苞,在我的头顶颔首摇曳。
⑬却有一处更重要的场所,等着我瞻仰。
⑭鼎湖峰下气势宏大的黄帝祠宇,始建于西晋永嘉年间,原名缙云堂,唐玄宗时改名为“黄帝祠宇”,是我国南部历代各民族祭祀、朝拜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重要场所,与西北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
⑮高阶重门肃穆,石柱宽檐庄重。
心怀敬意,步步仰视而行。
数千年来,缙云流传着许多黄帝的传说。
黄帝夏官缙云氏一族南迁浙江缙云山一带以后,与当地先民的原始信仰结合,吸收先秦道家、汉魏南北朝神仙道教和儒学等,逐步形成了一种古老的“黄帝文化”。
⑯我仰望祠宇高处的匾额与楹联,想象民间祭拜黄帝香火兴旺的盛况。
为缙云的文化坚守、为缙云的历史贡献,我礼赞缙云、仰视缙云。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3日)
散文·文脉
14. 作家善于将历史故事穿插于风景名胜中,请根据文意完善下面的思维导图。
散文·文辞
15.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那一刻,我被它惊到了:
这是一块直上直下、囫囵敦实的巨石……
(“我被它惊到了”冒号后面
内容为什么要另起一段?)
(2)我
视线常被粗壮茂密的香樟树桂花树槭树合欢树吸引过去,一路始终在扬着头看树,脖颈已酸涩。
(“香樟树桂花树槭树合欢树”
什么不写成“香樟树、桂花树、槭树、合欢树”?)
散文·文笔
16. 作家文笔老辣,行文不凡,请赏析从“俯瞰”转到“仰望”的妙处。
漫漫岁月,它稳稳蟲立于此,有如一枚结实的定山神柱,上托苍穹下恤众生,淡定地低头俯瞰群山。
那一刻,因它慈悲温和的俯视,我虔敬地仰望它。
散文·文蕴
17. 文末“礼赞缙云”“仰视缙云”的顺序能否调换?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
散文·联结
18. 学习《仰视缙云》后,“诗话丽水”学习小组开展了“神幻成就名山,开端锻造经典”的主题阅读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任务一寻名山,话神幻
(1)小组发现《仰视缙云》与《水游传》《西游记》都以具有神幻色彩的名山故事开篇。
请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作品
开篇的名山神幻故事
《仰视缙云》
黄帝炼丹鼎湖峰
《水浒传》
太尉走妖龙虎山
《西游记》
_____________
任务二读名著,品开端
(2)开篇的神幻故事对作品组织情节、塑造形象有什么作用?请选择《水游传》或《西游记》,结合作品内容评析。
延伸诗路
“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瓯江中下游开展“赓续诗路,传承诗情”写作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55分)
19. 模仿下面节选的诗歌,选择一个季节,运用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形式相近的小诗。
纺车上的梦
力扬①
初春的柔和的细雨 像一幅无边际的帘幕
它静静地悬挂在大地之上 静静地悬挂在山岳和森林的中间
【注释】①力扬:原名季信,现代左翼诗人,浙江青田人。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笔为舟,文人墨客书写了山水诗路;以书为舟,莘莘学子邀游着知识海洋;以梦为舟,航天英雄创造出太空神话。
“舟”是远行的依靠,是成长的阶梯,是圆梦的翅膀。
请用“以_________为舟”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日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郑州一模各科试卷及答案(含语文、数学、物理等全科)
郑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俗称郑州一模)具体时间安排为:1月9日、1月10日,接下来看看各科考试的具体试题解析及参考答案,供大家考后估分、练习使用:一、郑州一模语文(含作文)请各位参加郑州一模的同学留意,考完语文科目后我们会给大家更新试卷和答案,请大家持续关注。
二、郑州一模化学各位参加河南郑州一模的同学注意了,我们会在考试结束后更新化学科目考试的试卷和答案,请大家关注。
三、郑州一模地理各位参加郑州一模的同学,考完地理科目后我们会为大家更新试卷和答案,请大家注意查看。
四、郑州一模历史请各位参加郑州高三一模的同学注意,考完历史科目后我们会在此处更新试卷和答案,望大家关注。
五、郑州一模生物考完生物科目后我们会更新试卷和答案,请大家密切关注。
六、郑州一模数学(文科/理科)考完数学科目后我们会立即更新试卷和答案,敬请留意。
七、郑州一模政治参加高三郑州一模的同学请注意,考完政治科目后我们将在此处及时更新试卷和答案,请大家持续关注。
八、郑州一模物理我们会在考试结束后更新物理科目考试的试卷和答案,敬请关注。
九、郑州一模英语考完英语科目后,在此处我们会及时更新试卷和答案,请大家关注。
为了方便参加郑州高三一模的同学们随时查看考试时间,以下是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一模考试的具体安排: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如何学好初中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目录 1、 2、 3、 4、 5、 6、 7、 8、 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化学? 一、预习 预习时要注意全面地预习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初步了解将要学习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巩固原有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这样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己对初三化学的兴趣。
二、听讲 在学习初三化学时一定要注意听讲,在听讲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注意力: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的关键。
2、应勤于思考:仅仅把初三化学的学习重点放倒听上是不对的。
在学习时不仅要听,还要积极思考、学会思考。
这样学习效果可以实现质的飞跃。
3、注意老师的思路和方法:在初三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只记住每个问题的结果,还要注意老师解题时的办法、思路。
在通过总结,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解题办法。
4、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有些同学在进行初三化学的学习时,边听边记,扫质的结果就是内容没记住,知识没听到。
应该是先听讲,然后在课后再进行整理。
讲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消化、理解、转变为自己的知识。
三、复习 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它是使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
复习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加工和提高的过程。
复习时要思考知识掌握的程度,要多思考几个为什么,要做到理解透彻,熟练运用。
四、作业 初三学生可以通过做作业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查缺补漏,自己把做错的知识进行整理,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记录下来,在第二天询问老师,得到答案。
初中化学“五步学习法” 虽然化学学科和同学们接触的时间段,但是并不意味着化学不重要,学好化学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五个字就能搞定,“观”、“动”、“记”、“思”、“练”,下面就围绕着这五个字来展开详述,请大家耐心学习。
1.“观” 即观察,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反应前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产生的各种现象;反应中观察反应条件及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反应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最后针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观察后要用最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2.“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
做实验前一定要了解,最后认真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和结论。
3.“记” 化学在同学们脑中;“记’即记忆。
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
这是因为: (1)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
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 (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
4.“思” 化学在同学们的思辨中;“思”指勤于动脑。
即多分析、思考。
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 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
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初三从感性的认识走向了理性思维,初二初三正是这样的转变时期,理性思维能力不够,我们应该在这时,还没到来的初三时,反思自己,我们应该成熟了,学习是终生的,带有思考和分析怎么学习?每天都问自己27个为什么,很多东西都会有新的智慧,从无知的状态走出来,变成一个有知的人。
5.“练” “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
它是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形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绩。
不要拿题海战术给自己找借口,练习是必须的一定的题量是必须的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越,如果不练习,那么化学绝对学不好。
学好化学的四个高效方法 1、经常温故知新 在初三上学期,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化学的基础知识比较多,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是记忆容量大,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其中的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第一个分化点,一些同学会由于这部分内容掌握不好而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
可是事实上,就像我们学英语要学abc和音标一样,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入门工具。
在这学期和以后的学习中,都一直要用它来表达学习内容,用得多了,就会消除陌生感并熟练起来。
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常回过头去重新读读书上已经学过的相关概念,这既可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又对新课的学习有帮助。
2、提高复习效率 到了复习阶段,同学都会拿到一本《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它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同学进行总复习的依据。
“基本要求”中的有些内容若平时的教学中落实不够,如画实验仪器示意图,要在复习时补上。
另外,基本要求上的习题都是专家精心设计的,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同学要将这些题目“小题大做”,在做题的过程中尽量多考虑一下与本题相关的其他内容,多联系,真正地掌握并能举一反三。
至于平时的教学中介绍过而“基本要求”中不作要求的内容,特别是提高要求的内容,如方程式计算中的过量问题,复习时就不要再在上面花费太多时间。
3、增强表达能力 近年来中考的另一个特点是阅读量和简答题分量增大。
对于阅读量大的题目,一些同学由于题目看不懂而失分。
因此首先要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课本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阅读能力;其次,阅读量大的题目中需要阅读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联系生产、生活和时事的内容,这类题的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能力要求并不高,只要通过阅读看清题意,一般就能解决。
关键是心理上不要先入为主地觉得它难。
最后还可以对时事新闻中与化学有关的内容多作了解,因为如果一个信息是你所熟悉的,阅读的难度就会降低,同时还可以减轻因陌生而导致的紧张。
4、充分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近年来的中考突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诸如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评价、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的内容的考查。
中考实验题的比例由15%升至25%,难度也逐年上升。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充分重视实验,争取多动手做实验。
对于实验手册要求的学生实验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要注意对实验目的、原理、操作、现象和结论的理解和掌握。
在总复习阶段,可以对各种试卷中的实验题进行分类归纳,以领会近几年实验题的要求和趋势。
对于简答题,一些同学会做却表达不清楚,这与同学的年龄特征和平时不重视简答题有关。
其实课本上就有较多的简答题,我们要经常练习用文字将答案写出来。
5、形成知识网络 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它的特点是量大面广。
初中化学共介绍了五种混合物、四种单质、十六种化合物。
学习时要把分散繁杂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网络。
老师和教辅书籍都会给出现成的小结图表,同学在记这些图表的同时,要尝试着仿照这些图表,根据自己的思考、理解,进行概括和总结,自己制作图表,这样做的效果比一味地背现成的图表要好得多。
初中化学是从初三开始学习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学习时间较短,知识容量较少,难度也不是很大(近几年中考化学的全市平均分都在40分左右)。
因此只要有信心,讲究学习方法,就可以学好。
在新学期里,为了更好地学好化学,同学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提高化学成绩的“三要素” 一、初中生上课要记笔记 1、化学虽然是理科偏向的学科,但是也是需要初中生动手记笔记的。
想要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什么,那么就需要初中生在上化学课之前进行预习,预习时除了要把新的知识都看一遍之外,还要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初中化学虽然在学习上难点不是特别多,但是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中生来说,知识还是有些杂的,所以小编希望初中生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可以准备个笔记本,着重的记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同时记笔记也可以防止上课的时候溜号走神。
二、学生要经常复习化学知识 1、对于初中生来说,想要学好化学,那么在课后就要认真的进行复习,并且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化学作业,这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成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生在复习化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课下复习或者是类似于单元小结的方法,这样才能够牢固的掌握知识。
2、初中化学的课本中有很多个概念和原理等基础知识,并且要求掌握的内容也很多,如果初中生们不能把这些化学知识点都记忆深刻,那么在做题的时候就会感受到痛苦了。
实在记不下来,那么就多看,“见面”的次数多了,初中生在脑海中就有对这种知识的印象了。
三、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1、化学是需要学生们去主动发现的一门学科,并且初中化学中的很多实验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想要学好初中化学,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去学习。
2、在学习初中化学的时候,小编希望初中生们能够多重视化学的实验部分,因为化学的很多定理公式都是通过实验的操作总结出来的,学生们对于实验操作要用到的仪器和步骤等都要熟悉,谨记。
化学知识记忆方法大全 俗话说“得法者事半而功倍”。
初学化学时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因此,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记忆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学习事半功倍,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介绍几种记忆方法。
1.重复是记忆的基本方法 对一些化学概念,如元素符号、化学式、某些定义等反复记忆,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记忆最基本的方法。
2.理解是记忆的前提 所谓理解,就是对某一问题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为什么”。
例如,知道某物质的结构后,还应理解这种结构的意义。
这就容易记清该物质的性质,进而记忆该物质的制法与用途。
所以,对任何问题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以旧带新记忆 不要孤立地去记忆新学的知识,而应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记忆。
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要联系前面所学化合价的知识来记忆,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4.谐音记忆法 对有些知识,我们可以用谐音法来加以记忆。
例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可以编成这样的谐音:一个姓杨的姑娘,买了一个合金的锅盖,拿回家,又美又轻。
5.歌诀记忆法 对必须熟记的知识,如能浓缩成歌诀,朗朗上口,则十分好记。
如对元素化合价可编成:“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铝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价上有氮磷,铁二三来碳二四,铜汞一二价上寻”。
又如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点可编成:先通氢,后点灯,停止加热再停氢。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 一、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若有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二、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如何让化学知识更加有条理? 一个学期或者是一个学年下来,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多且杂,想要让知识有条理,就必须要整合化学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四种方法,请参考。
1、梳理知识树形图 教科书上涉及的知识点是出题的蓝本,一张好的试卷会覆盖到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的考察,只要能梳理好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考点,并熟练掌握对应的方法技巧,高分自然很轻松。
同学们可以根据课上的笔记,先列出章节大标题再慢慢补全每一个知识点,最后总结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方法和技巧。
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坚持总结梳理,会消化吸收得更好。
2、公式、定理归纳整理再记忆 期末考试不同于平时考试,将考察学生一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定理、公式会非常多。
而在理科类科目上,公式、定理是一切计算和做题的基础。
所以一定要自己动手整理归纳,结合题目集中记忆! 3、基础计算练习 计算作为理科的基础,本就应当得到最大的重视。
但每次考试都会听到孩子们讨论又因为哪里算错数、哪里写错符号等原因丢分……重视基础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正确率不仅减少丢分,更能在考场上争取更多时间去思考各种压轴难题。
4、综合和模拟 如果平时没有接触过压轴题难度,在考场上解决出来的可能就很渺茫。
建议大家考前选择一些综合练习,熟悉综合题的出题套路、难度及了解对策。
初中化学基础差怎么办? 1、重视实验,牢记方程式。
化学的实验性非常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不知道如何制取氧气,不知道化学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实验工具,那么初中化学就没有学好,因此化学实验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
此外,还要记住在实验中用到的化学方程式。
这通常是考试必考内容。
2、化学复习要从“两基”开始。
“两基”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随着教程的变动,“两基”成为了学生期末考试的重点,期末考试中,有近70%的的分值都是从课本上得来的,只不过是变一下形,换一种思路,有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回归课本,打牢基础才是化学期末复习的正确方向。
3、对需要背诵的内容要加强记忆 化学可以说是理科里面的文科,需要背诵的知识非常的多,从每一种物质到每一个反应,从每一个实验到每一个原理,都需要我们记性背诵记忆,因此,在期末的最后阶段一定要熟悉曾经背诵过的知识,便于在考试中的熟练运用。
4、用好课堂笔记和错题本 课堂笔记记录了老师讲解的整个过程,记录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错题本则记录了我们犯过的所有错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复习,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复习效率,减少复习时间,这也证明了了不少人厌烦的课堂笔记和错题本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中小学学习方法、各科学习技巧、考试技巧、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等内容,请点击访问:学习方法栏目。
推荐阅读: 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