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赐制度是什么?浅谈北魏的俸禄制

【千问解读】
道武帝自建立北魏王朝至太和八年的近百年时间里,居然朝廷不给文武百官发工资,而是推行“班赐”制度,即:鼓励官员通过战争征服的方式自行劫掠钱财来充当官员的俸禄。
这种制度在北魏战争频繁的初期,官员们特别是领兵打仗的武将还是相当受用滴,可是等到社会趋于平稳、战争日趋变少之时,官员们就在朝廷默许之下自发性的巧取豪夺以充当俸禄。
今天我就由在北续近百年的班次制度说起,与大家一起聊一聊北魏俸禄制…… 北魏的班赐制度 北魏在建立之初,王朝的统治者为了保住皇位、站稳脚跟,经常是南征北战、东讨西征,生产方式基本仍以游牧为主,在这种紧张时局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之下,估计皇帝连个像样的龙椅、龙袍都没有,更别指望能够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备的政治体制,更遑论有一套能够保障官员收入的俸禄制度。
但北魏的统治者还是能够因势利导,将鲜卑部落联盟时期的分配方式很好地嫁接到北魏的官员保障上来,即:鼓励官员主要指的是武将通过战争的方式自行或许保障物资,同时在北魏的统治者都比较尚武,也更热衷于亲征,这样皇帝在亲征获取的“战利品”要赏赐给文武百官和随行士兵。
北魏班赐的种类是。
既然没有固定的保障渠道,而采取这种随机性很强的方式来加以分配,因此北魏官员通过班赐获取的物资也是五花八门。
班赐物品 北魏班赐的频次、多寡、范围是随机产生。
如北魏班赐的物品一样,北魏班赐的时间也不可能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战争频次、战争胜负、劫掠多少来确定是否予以班赐、班赐多寡、班赐范围等等。
据统计,在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朝的班赐次数、范围、种类差别还是很大。
以次数为例予以说明。
班赐频次 段落小结。
北魏这种通过以战获资的官员保障制度是在鲜卑部落联盟的原始分配制度上建立起来,其班赐的频次、种类、多少、范围都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这一制度在战争频次较高、官员数量不多的北魏初期还是能够维系和保障官员的需要,但随着战争频次减少、官员数量增加,这一制度就显得苍白乏力、脱节滞后了,在此背景下,就需要统治者出台新的制度予以填充弥补了。
北魏俸禄制的产生背景 之初,其统治者因受原始游牧文明影响,加之时局动荡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用班赐制度来保障官员的俸禄和需要。
但随着战争频次减少,经济发展加快,官员数量增长等等,由此引发的官员俸禄保障机制就成为统治者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了。
俸禄制产生的背景之一:北魏经济主要来源由战争劫掠转变为农耕生产。
北魏在建国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通过战争来巩固政权稳定与永续,而其朝廷的主要经济来源和财政收入基本上是依靠战争的劫掠,但因战争胜负、劫掠多寡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战争总会死人的,庆幸的是北魏一朝除了孝文帝搁在南征途中,其他都能在多次亲征中的得以保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靠天吃饭”种地不靠谱的多了。
因此,一方面北魏统治者,因战争危险性和日趋减少,也意识到农耕生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老百姓还是不愿意打仗的,更希望能安稳过日子的。
由此客观上班赐的物质基础——战争劫掠弱化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战争意愿降低了,就必要有新的方式和渠道来为官员提供保障。
俸禄制产生的背景之二:北魏依赖的官僚群体由武将转变为文官。
如上文所述,北魏的班赐制度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班赐的对象偏重于带兵打仗的武将,而对于文官来讲就显得有些不足。
这在战争频次较高的时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北魏能够存在和发展所要依赖的就是带兵打仗的武将,可是随着北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封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国家治理、发展经济等方面就要偏向于文官群体。
因此,这种班赐制度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厚此薄彼,而要雨露均沾。
俸禄制产生的背景之二:北魏官员肆无忌惮压榨百姓与侵吞劫掠国家税收的二元性。
北魏的班赐制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是班赐的物品不是官员想要的、抑或班赐的物品不能满足官员所需。
官员就将填补自身收入空缺放在老百姓身上,在此我要郑重说明一下:北魏的官员,也可放大到封建专制下的官员们,可从未放弃对百姓的压榨和搜刮,无论是在班赐制度盛行的北魏初期,还是在确定俸禄制的北魏后期,只不过随着班赐的减少,这种压榨和搜刮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而北魏朝廷因为没有保障官员收入的保障渠道,对于官员压榨和搜刮百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罢了。
但在北魏官员肆无忌惮压榨和搜刮百姓的同时,因为北魏官员还对所征敛的赋税侵吞和截留,造成国库空虚、百姓贫穷。
对于肆无忌惮压榨百姓来说,北魏统治阶级可以放任不管,但对于官员侵吞和截留朝廷税收,动了皇帝的奶酪,那是不行的。
这就迫使北魏王朝的统治者要建立一种新的分配秩序来保障自己的“奶酪”。
段落小结。
北魏俸禄制是在各种因素相互叠加耦合的情况下产生,既有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缓和阶级矛盾的主观意志,也有时代发展、局势变化倒逼的客观存在。
北魏俸禄制的推行 统治者的主管意志和时局变化的客观存在,最终在北魏太和八年得以成形,由我们比较熟悉的拓跋宏发布诏书,予以在北魏全境正式推行俸禄制,但这一时期北魏的实际掌权者正是二度的冯。
因此,北魏俸禄制的实际推行者应该和孝文帝拓跋宏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奶——冯太后,但推行俸禄制的诏书还是得由名义皇帝孝文帝拓跋宏来,这样就在太和八年诏书来了: 《魏书·高祖记》记载:置官班禄,行之尚矣。
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
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
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
朕永鉴四方,求民之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
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
罢诸商人,以简民事。
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
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
虽有一时之烦,终克永逸之益。
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与之惟新。
这段诏书的大概意思是:首先说明给百官发放俸禄是件很好的事,而在、两汉和魏晋都有这样的制度,但自从五胡中原战乱频频,这项制度就中断的,但对于前朝的制度,是不能有丝毫改变的。
身为一国之君就要全国通盘考虑,关心百姓疾苦,不分白天黑夜的辛勤工作,因此遵循自周朝以来的制度,考试给文武百官发放俸禄了。
将从事将物品转化为钱财以用来上交国库的中间人全部废除掉,这样一来就减少中间环节,但每户增加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用来为官员发放俸禄。
虽然百姓照比之前曾经了二匹步的税赋,但这是用来填补交易往来的。
这样一来可能会有一时的不理解,但却可以一劳永逸。
朝廷再给官员发放俸禄之后,如果贪污一匹布的就要处以死刑。
这一制度的实施是一个新的开始,为此还要大赦天下,算是与时俱进。
段落小结。
从孝文帝拓跋宏颁布这一诏书起,北魏俸禄制就算开始实施了,但这封诏书只对俸禄制的渊源进行了介绍,对百姓上交的税赋进行了明确,对官员贪污要受到处罚进行了规定,而对怎样发放俸禄、什么时间发放俸禄、发放多少俸禄却没有说明,是北魏统治者做事么?非也。
接下来,冯太后还要以孝文帝的名义颁发一些列的诏书来完善和推行俸禄制。
北魏俸禄制的概括 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颁发推行俸禄制诏书以后,其本人及其后来的几位皇帝,都通过诏书的形式对俸禄制加以完善和推行。
北魏官员俸禄发放的时间和次数。
根据孝文帝在太和八年十月颁发的诏书“俸制已立,宜时班行,其以十月为首,每季一请”,可以获悉,俸禄发放是以太和八年10月开始,而且按季度发放,每个季度发一次。
北魏官员俸禄的标准。
在我所掌握和了解的资料里,北魏一朝只是说明了在给官员发放俸禄时,要按照其级别来进行,但非常可惜的是没有具体的标准。
但通过由之后的有着较为具体的俸禄标准,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北齐官员俸禄标准 由北齐官员发放俸禄的物品来看,那一个时期朝廷给官员发放的俸禄主要是以布匹为主,这样也就很好理解“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了,但这布匹和当时的货币又有怎样的联系呢?现在我是不得而知,随着对北魏历史的学习和分享,希望我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段落小结。
由此看来,北魏俸禄制从无到有经历了近百年,其推行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推行之初还招致淮南王拓跋他的强烈反对,在北库用度不够其王朝的统治者还层下诏书削减官员俸禄等等,由此看来,在封建专制的王朝立,皇帝要推行的北魏俸禄制也是充满坎坷,不是一帆风顺的。
最后小结 发端于的北魏其早起官员,特别是武将是比较习惯并钟情于通过战争征伐劫掠而获取财富的。
而且北魏的统治者推行这种以战为资的班赐制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带兵打仗的将军和随之的士兵一种奖励,也一点也足可称为北魏能够杀出重围,一统北方大部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随着战事减少,经济发展,官员增多等等诸多因素的叠加耦合,使得原有的班赐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官员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终在冯太后主导下,孝文帝拓跋宏下诏开始推行俸禄制,但可惜是这一制度没坚持多少年,直到帝一朝,因为时局动荡、财政不济,俸禄制再次退出历史舞台。
我们在为北魏官员“百年无俸”感到惊奇的同时,还要感谢和庆幸的北魏统治者能够“宪章旧典,始班俸禄”,已是自秦汉以来的俸禄制度得以存续,并为北魏其后的北齐、隋唐所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白马镇初级中学是什么学校,这个学校学费贵吗?
这所学校不仅提供基础教育,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许多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学校的学费情况。
本文将讨论白马镇初级中学的学校性质、教育质量及其学费情况,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做出升学决定。
学校背景和性质白马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地方性的公立中学,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白马镇及周边地区的学生提供中学阶段的基础教育。
作为公立学校,它由政府资助,并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和标准。
这意味着学校在教学质量和课程设置上都有一定的规范和保障。
教育质量和课程设置白马镇初级中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提供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还设置了丰富的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学校的教师团队由资深教师组成,他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还定期组织各种校内外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学费情况及费用构成关于白马镇初级中学的学费,作为公立学校,其主要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因此,学费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公立学校的学费和费用主要包括教材费、活动费和#杂费。
具体的费用标准可能会因年度预算和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
通常情况下,这些费用不会对家庭经济造成过大的负担。
与私立学校的对比与私立学校相比,白马镇初级中学的学费明显低廉。
私立学校往往有较高的学费,这部分费用#学校的运营、设施维护和教师薪资等。
虽然私立学校可能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但公立学校在教育质量和师资力量方面也具有竞争力。
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应综合考虑学费和教育质量等多方面因素。
如何选择适合的学校选择适合的学校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来决定。
白马镇初级中学作为一所公立学校,具有较低的学费和稳定的教育质量,适合大多数家庭。
家长在做决定时,可以实地考察学校的教学环境、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并与在校生和教师交流,获取更全面的信息,以便做出最符合孩子需求的升学决定。
结论小编总结,白马镇初级中学是一所提供优质基础教育的公立学校,学费相对较低,是许多家庭的经济选择。
学校不仅注重学术教育,还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对于考虑选择这所学校的家长来说,了解学校的背景、教育质量以及费用情况将有助于做出明智的升学决定。
相关热词搜索:学校 初级中学 白马
嘉定区马陆育才联合中学学校特色是什么? 马陆联合育才中学升学率
作为一名过来人,我深刻体会到这所学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以下是我对学校特色的深入分析。
创新的教学理念马陆育才联合中学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
学校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成长。
这种理念使得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该校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除了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艺术、体育、科技等多门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
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增强综合素质。
优良的师资团队马陆育才联合中学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热情洋溢的教师队伍。
老师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他们善于与学生沟通,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感受到关怀与支持,愿意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困惑,这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如运动会、科技节、艺术展览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马陆育才联合中学对此给予了充分关注。
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通过定期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灵成长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管理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家校合作共育模式学校积极倡导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和亲子活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
家长们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也可以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增强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良好的硬件设施马陆育才联合中学拥有现代化的校园设施,包括宽敞明亮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运动场等。
这些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使他们能够在舒适的空间中了解知识,锻炼身体。
此外,学校还引入了先进的教育技术,提升了教学效果,使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
总的来说,嘉定区马陆育才联合中学以其创新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良好的师资团队,打造了一个充满温暖与活力的学习环境。
这些特色使得学校在家长和学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