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上位后很勤政,为什么还是没能挽救清朝?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9 点击数:
简介: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相较而言,选择接班人的范围实在太窄,在他十七个儿子中,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

【千问解读】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相较而言,选择接班人的范围实在太窄,在他十七个儿子中,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和十六阿哥在乾隆三是半年都相继离世。

除去这些,十二阿哥由于被乾隆厌恶根本没有资格列为人选,四阿哥和六阿哥早已过继给人,因而最终乾隆选择的范围只有四个孩子。

经过比较皇十五子,终于全面走入了乾隆的视野。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十五子颙琰被乾隆秘密立储,这年他刚满十三岁。

在乾隆眼里,这个儿子几乎找不出来明显缺点,但又让乾隆找不到十分突出的地方。

颙琰学习努力成绩好,“英词炳蔚,援笔立就,动成典则”《 十二朝东华录》。

年长后,尤喜读诸史、通鉴,居然达到“上下三千年,治迹目了然”的程度。

他自己清醒认识到资质平常,所以加倍努力。

史载他“以不学为戒,故三冬甲夜,孜孜于退食之时,游情于圣贤之籍”。

他自己形容这段感受说:“夜读挑灯座右铭,每因嗜学下重帷”。

不仅如此他一直在砥砺自己学习和修身的品行,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他的老师赴福建学政任前夕,上五箴于颙琰,“曰养心、曰敬身、曰勤业、曰虚己、曰致诚”,颙琰“力行之”,甚至在亲政后,亦“尝置左右”。

《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二十七》 其次道德品质端方口碑好,颙琰自制能力极强,天性的厚道加上自学以及宫廷巨大的成长压力,让他不断谨小慎微,丝毫不敢犯一点错误。

帝王式的教育,儒家的修身办法,都让他办事不敢逾矩,凡事力求“中正平和”,“克己去欲”。

也由此正史绝少关于他的负面记载。

朝鲜使臣回国向国王汇报时说:“第十五子嘉亲王,聪明力学,颇有人望。

”“皇子见存四人,八王、十一王、十七王倶无令名,唯十五王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中,声誉颇多”。

《朝鲜李朝实录》 最后从形象上看,是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有风度的一位。

他身材中等,皮肤白皙,五官端正,举止有度。

说话时,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声音不缓不慢,逻辑性非常强,这些都给乾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把颙琰的名字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乾隆曾在天坛圜丘向天祷告,这个孩子如果有能力继承国家大业,则祈求上天保佑他诸事有成,如果并非贤能之人,则愿上天让他短命而死,不至于继承大统,贻害社稷。

《实录》与皇权政治相比,亲情永远被排在第二位。

这年颙琰十三岁,在乾隆用了22年的观察考验后,终于让他在乾隆六十年开始帝位实习期,用乾隆的解释是:“我皇祖在位六十一年,我不敢相比,如果我能统治六十年,一定会在八十有五岁时传位皇子,自己退休下台”。

《清高宗实录》 三十五岁的颙琰终于成了嘉庆皇帝,虽然只负责接待、开会、祭祀、礼仪之类的日常务虚工作嘉庆却还是感到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乾隆自称太上皇,在接见朝鲜使臣的时候,他明确向各国表示:“朕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

”《朝鲜实录》只不过此时乾隆早已经不是昔日情商绝伦的英明之主,岁月早已将他变成一个专门喜欢吹捧,自己陶醉在自己编织的“十全皇帝”的大梦里,身边尽是围绕着以为首的一系列奸猾狡诈的利益集团。

朝鲜使臣曾这样描述乾隆晚年风貌:“太上皇帝容貌气力,不甚衰耄,而但善忘比剧。

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

故侍御左右,眩于举行,而和珅之专擅,甚于前日,人皆侧目,莫敢谁何云。

” 以智商和情商为自诩的乾隆一天比一天糊涂,和珅就在这种情况下逐步控制朝政权力,在老皇帝和新皇帝钻了一个大空子。

这种情况到乾隆驾崩终于得到了全面纠正,而以诛和珅开始作为新皇帝正式全面收回执政权利。

和珅的问题并不复杂,巨额贪污,染指皇权,大肆培植党羽,严重冲击了嘉庆的自尊,侵犯了他的政治利益,让他在这段做新皇帝的时间感到极端尴尬和羞辱。

需要付出巨大的心里承受能力,一旦形势转变,这种清算必将般的倾泻下来。

嘉庆打掉和珅,更是基于对大清王朝的责任感。

打掉和珅后,看着查抄和珅的账本,嘉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个帝国已经成了这个人的囊中牟利工具。

“和珅一日不除,则纲纪一日不肃”、“若不立除元恶,无以肃清庶政、整饬官方”《实录》 带着这样大的狠劲和气魄,嘉庆皇帝在三十八岁这年开始了他的新政。

早在嘉庆元年时白莲教起义这时起义已经席卷五省,经过几年的筹措,终于将这次重大动乱平息下来。

嘉庆帝难得给这次起义有一个清醒的评价:“官逼民反”,正是官吏们的搜刮地皮,攫取民脂民膏,引起激变。

面对腐败,嘉庆决心从高处着手,迅速撤换和珅时代大部分高层官员,南京总督、陕甘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以及漕运总督,次年又撤换了河道总督。

《剑桥中国晚清史》 湖南布政使郑源璹早在乾隆时期贪名卓著,《清史稿》载:“乾隆季年,诸贪吏首(王)覃望,次则郑源璹。

”在清查郑案后,“收发库项,加扣平余数逾八万,署内眷属几三百人,自蓄优伶,服官奢侈”。

嘉庆下令将郑斩首,并在谕旨里愤恨指出:“近年各省督抚两司署内教演优人及宴会酒食之费,并不出自己资,多系首县承办,首县复敛之于各州县,率皆朘小民之脂膏,供大吏之,辗转苛派,受害仍在吾民”。

《清仁宗实录》 紧接着新皇帝加大军事力度,重点集中优势资源和兵力平定白莲教起义。

在军队反腐中把负责前线作战的统帅经略大臣勒保撤职查办。

在抓获白莲教头目时,嘉庆深沉地下了一道谕旨:“剿匪滋事,以官逼民反为词。

昨冬贼首王三槐解到讯供亦有此语,闻之恻然,是以暂停正法……”《清史讲义》于是他在总结这些根源时,善良的天性和富于同情心的他竟然免除了一些人的死罪。

嘉庆七年(1802年)额勒登保、德楞泰与四川总督、陕甘总督、湖广总督联名加急上奏:“大功初定,川、陕、楚等逆首全部肃清。

”捷报来传,嘉庆,终于完成了父亲乾隆没完成的任务。

然而这种运动反腐成果却十分可疑,反腐越到最后往往是重拿轻放,不痛不痒。

首先嘉庆在反腐战略上高度不够。

早在处理和珅时,他就明确表示“只罪和珅一人”,不欲株连本来无可厚非,然而对于其他重大贪污案件比如吴省兰、吴省钦等性质恶劣却旋即“辩冤起用”终发展到邪正莫辨,自损政治威信的恶劣地步。

众所周知,乾隆晚年时期的贪腐早已是集团化,嘉庆把这些归咎于和珅一人,显然是认识不足或是不敢真正触及反腐核心问题,和珅只是那个时期贪腐最大、最多的一个人。

乾隆四十六年到四十九年(1781年——1784年)都是“办一案,浅一串;查一个,带一窝”,这种极端严重腐败却被嘉庆低估,没能进一步巩固反腐成果。

嘉庆在御制骂廷臣诗:“满朝文武著锦袍,闾阎与朕无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数碗肥羹膏。

人泪落时天泪落,笑声高处哭声高;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

但他却拿不出治贪的办法,他的治贪方式仅针对和珅一人,不肯扩大扫荡层级,以致于收效有限,更无以改变朝廷全面性的腐化。

从嘉庆登基的第七个年头开始,这个朝廷遗留的和新发展的问题集中爆发出来,连最基本的政治安全都保障不了。

在神武门遇刺,这种罕见的事情发生,幸亏定亲王紧要关头用袖子缠住利刃,护卫才缓过神来。

刺客的招供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原来这个叫陈德的凶手因为失业,妻子去世,上有瘫痪老母,下有两个小孩子,由于受到社会欺凌,突然产生仇恨,突发奇想,要死得惊天动地,于是带着一把刀,直奔皇宫,让他都没想到,进入神武门如此轻而易举。

最底层的悲剧事件却最能反应这个朝廷的统治水平,这种自杀式的底层控诉,在嘉庆心里引起巨大震颤。

然而吏治发展道路中期却越来越败坏,执政的九年查处吏部书吏舞弊让嘉庆非常恼怒而震惊:“臣全身保位者多,为国除弊者少,苟且塞责……自言堂官不如司官,司官不如书吏……自、尚书、侍郎以及百司庶尹维诺成风,皆听命于书吏,若堂司如此庸碌,书吏如此狡猾,上无道揆,下无守法,太阿倒持,群小放恣,国事尚可问乎?” 两年后,他发现二十四州县共侵盗银三十一万六百余两。

而让嘉庆愤怒的是“历任总督潘司懵然不知,竟同木偶”,终于使得他“不得不从严加重办理”,除将相关二十余人抄家外,以失察革职发配乌鲁木齐,历任总督姜晟、陈大文、熊枚均降职四品,这是嘉庆对地方大员惩治人数较多的一次。

然而,一切都来得太晚官员懈怠和集体沉沦已经深入骨髓,靠着他一个人惩治,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自从乾隆执政后期,朝廷再也没能出现如同时期的有力领导班子,到了嘉庆时期,有能力、有作为、有担当的名臣几乎鲜有。

四年后的九月,嘉庆帝从避暑山庄返回京城途中,收到两百多名徒联合攻打进皇宫的震惊消息,幸好二儿子带领守兵镇压这次起义,对于这件意外,给嘉庆强烈的精神刺激,回到皇宫的第二天他就带着极端沉重的心情向全国进行检讨和情况说明: “我做了18年皇帝,从不偷懒。

刚即位的时候,白莲教闹了8年才平息……今天导致这么大的事情发生,汉唐宋明都未曾有过。

说到这里,再不忍说下去,惟有自我反思,改正错误,上报苍天,对下平息民怨。

众大臣如果还是大清国的忠臣,就应该赤心报国,帮我改正错误。

如果还是自甘堕落,你们还是辞职算了,不要占着位置,增添我的罪过。

” “笔随泪洒,通谕知之”这是嘉庆最后一句话,包含着无奈、委屈、悲凉,甚至曾在诗文中写道:从来未有事,竟出大。

嘉庆皇帝虽然有心整治国家,接连发布整饬吏治的谕旨,但性情优柔寡断,对弊政多是惩而不杀,戒而不绝,最后政令不出紫禁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备喜欢做自我介绍,这个习惯背后到底有什么真相

子曰:“,四十不惑”,这个说法颇受人们赞同。

虽有男人四十一朵花之说,但毕竟人生已经走完了一半。

若你在四十岁之时,还发现自己碌碌无为,那也许就这样草草一生了。

但人生总有奇遇,曾感叹:“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那这天下英雄,在没有成为英雄之前又有如何传奇呢? 刘备,他是一个喜欢做自我介绍的人。

“在下刘备,中山靖王之后”。

那这个中山靖王有到底是谁呢?为何让他如此炫耀? 中山靖王,的儿子,虽不是,却也确实是个王爷。

刘启一生儿子并不太多,但也有14多。

而刘胜,就是一个排不上名号的闲散王爷。

刘胜的最大特点就是好色!他的好色,在历史中并没有怎么记载,但历载了另一件事,足以证明他的好色。

据不完全统计,刘胜大概有120个儿子,女儿有多少不知道,但如此庞大的儿子数量,确实也算证实了他好色的实情。

而刘备,就是刘胜第十几代的后人。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帝王之后,却如此平困潦倒。

因为和他一样身份的人,早已不是可以用千来计算了,没有几十万,也有几万吧。

作为一个帝王之后,又是一个“官二代”,刘备只能感叹生不逢时,让他空有纨绔子弟的心,没有纨绔子弟的命。

父亲去世之后,他只能以买草鞋为生。

从来没有人问过他到底是谁,但他是一个喜欢做自我介绍的人“在下刘备,中山靖王之后”。

他的身份,就想一个历史谜题一样,很值得怀疑。

但里的人,没有怀疑过,历书也没有怀疑过。

那他就是成功的。

就因为他常年挂在嘴边的话,所以富豪张世平,苏双便给了他一笔钱,让他招兵买马。

就此刘备就进入了历史的舞台。

在三国这个光辉岁月中,不知出了多少英雄人物。

而刘备,并不像曹操、一样是实打实的“官二代”。

他能白手起家,就是靠着那句口头禅一样的自我介绍。

靠着这句话,他娶了三国有名的美女,结识了关于和。

一个贤内助,两个左膀右臂则奠定了他封疆扩土的雄霸大业。

在他兵败溃退时,靠着自我介绍,一路收编流寇。

这时去世了,就这样将徐州送给了他。

而也是靠这自我介绍,在他败兵散卒时则又送妹妹又送钱。

资助他再次从来。

被和合力击败的刘备只得投靠曹操。

而曹操虽然收留刘备,但他并不放心刘备的雄才大略,又不放心他身为中山靖王之后,在百姓之中的威望。

所以对他一直没有放松警惕。

刘备借着攻打袁术的借口,摆脱曹操。

去投靠,正好又夺回徐州。

可惜,没过多久,袁绍也被曹操打败了。

颠沛流离的刘备,只得再次抬出自己“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去投靠。

也正是这个身份让刘备免于,就这样他遇到了一直在等他出现的。

《》的故事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而刘备自己的故事则从开始。

一直寄人篱下的刘备在不惑之年总算等到了自己的春天。

至此之后,他可以在做自我介绍时说“在下刘备,字玄德”。

随机文章左传——既是【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揭秘印加儿童木乃伊真相,活生生儿童被当成祭品活埋(陋习)私人飞机一年的费用是多少,湾流g650为什么那么贵(飞得远和快)德国导弹射程多远,最远可能不到600公里(受制约)美国nasa最新发现血月,超级蓝血月时隔150年再现天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邓绥是哪位邓绥是个怎么样的人 邓绥最后是如何死的

古装大剧《班淑传奇》是由、、、李晟、、等主演的历史古装剧,该剧讲述了三班家族的下一代班淑的传奇故事。

故事的主角自然是景甜饰演的班淑,但是这剧中另一个人物也历史上比班淑更夺人眼球,这个人就是。

和熹邓皇后,生于公元81年,讳邓绥,为东之皇后、东汉女政治家,南阳新野人。

邓绥作为一个女人,她的一生应该很圆满了。

首先,她是名门之后,她的爷爷时太傅,禹为南阳豪族,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

她的父亲曾经是护羌校尉,抚边有功,她的母亲是东汉第二任皇后的堂侄女。

不仅有钱在上头还有人,这样显赫的家世和出身,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

邓绥出身名门,气质姿色自然是不必说的,都说一个女子很难将美貌与智慧融合,而邓绥恰好能够在美貌与智慧之间从容游走,不仅如此,她还有一个天生的好性格,温顺又善解人意,从小就很懂事。

邓绥自小喜好读书,六岁即读史书,十二岁通《诗》《论语》,常和诸兄互相讨论,邓绥什么都好,若说是名媛淑女是绝对算得上的,但有一点与别的女子不一样,她不喜欢做家事和女工,没有看书来的有意思。

因为这事,还经常被母亲责骂她不像个女孩子,而邓绥的父亲则不同意母亲的教育方法,他觉得看书好啊,看书让一个女子有了见识,于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邓绥向父母双方妥协,白天做女工晚上看书,啊。

像邓绥这种女孩子习读经书史书的情形,虽然常不被称许,但在东汉重视家学的名门大族中,应是常有的现象。

她自小就对读经史等被认为男性所从事的活动有如此兴趣,对她后来在政治上的表现有所影响。

邓绥孝顺慈爱,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很受太傅夫人的喜爱,在她五岁的时候太傅夫人亲自为她剪发,由于夫人年事已高眼睛不太好使,不小心误伤了邓绥的前额,邓绥没有吭声,左右的人都不解,不料邓绥回答太傅夫人年事已高,不想因为一件小事惹得夫人不高兴,邓绥知道老人本就是一颗玻璃心,不忍伤心而已。

待长到十五岁,邓绥已经是个出挑的姑娘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母亲教会了她做女工,父亲教与女儿做人的道理和大义,邓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对事件有自己的看法,这对她以后在政治上是十分有利的。

也就是在同一年,才貌双全的她被选入皇宫,与其他在皇宫里整日涂脂抹粉的女子不一样,虽同为妙龄女子,邓绥不喜艳妆衣着素净,对人恭敬谦卑有礼。

由于她入宫后人品比较好,还是比较讨人喜欢的,连也注意到为人低调的邓绥,日益受到皇帝的喜爱。

她虽身为贵人却深受宠爱,皇帝对阴后日渐疏远,每次要征召邓绥,邓绥都会称疾推脱,偏偏这个时候和帝屡次失去皇子,邓绥为此事担忧,并多次挑选美女进献给和帝。

永元十四年,阴后因被告行巫蛊之事为皇帝所废。

和帝因宠幸邓氏且认为她有德行,因此立她为皇后。

邓绥成为皇后之后,因其具学识和才能,已能逐渐参与政事。

元兴元年,27岁的和帝病死,和帝驾崩了,和帝的长子刘胜一向身体不好,重病在身根本无法即位,少子寄养宫外,年仅百日,尚在襁褓之中,可是国不能一日无君,就算是婴儿也无妨,邓绥即迎立刘隆即位。

历史上称为殇帝。

刘隆尚小,无法治国理政,邓绥她便以皇身份临朝称制,自称”朕“,掌握了实际权力。

邓绥15岁入宫,22岁被册封为皇后,25岁的邓绥临朝称制。

25岁的邓绥做起事情来,丝毫不差于男人,她虽然是一介女流,却对政治十分的精通,这大概是她的好处,她能够在先哲的经验里找到解决问题最合适的方法,因为往往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提出一些令人惊叹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受到的效果也不差,这样年纪轻轻的邓绥,虽然只是辅政的皇太后,但是她才是真正的一国之君。

临朝称制的邓绥,一上台就大赦天下,又提倡德化,将各地祭祀、典章之事能免的就免去,同时又倡导节俭,很大程度减少了宫内的铺张浪费,此举一出每年为宫中节省费用数百万,对各地方的朝贡也都减免过半,整治了宫内的奢靡之风,一时间得到百姓的称赞。

即位不足一年,便夭折了,殇帝一驾崩,邓绥决定立安帝,刘祜是和帝之哥哥、清河王的儿子。

这样,13岁的刘祜做了东汉的皇帝,是为,邓绥仍临朝听政。

邓绥心想国家经历了两位君主的更迭,少不了会让百姓受到工役之苦,于是她下令建造殇帝陵寝的工程规模及其其他的劳作都”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外戚的崛起,是每个朝代不可避免出现的产物,邓氏家族强大是无疑的,但是邓绥却对娘家的人管束得比较严格,她知道和窦太后这些鲜活的例摆在她的面前,谨记外戚专权带来的严重后果,格外注意”检敕宗族“,因此,宗族人员才注意收敛自己的行为。

邓绥不滥用私权崇尚节俭的行为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邓绥垂帘的十几年间,发生过许多水蝗灾害事情,有一次蝗灾厉害,当地的作物颗粒无收,皇后闻此讯,竟夜不能寐,时刻记挂着民众的温饱问题。

在其勤勉之下,蝗灾最后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针对民族的暴动,她听取大臣意见,采取安抚的手段,成功平定并安抚了西羌暴动,保持了边境的相对安定。

永初四年,邓绥的母亲病重,邓绥暂搁朝政,潜心照顾其母,后来母亲病故,让邓绥悲痛不已。

本该为母亲守丧的,但是国事缠身,无奈只得让邓骘还归故里,并居住在母亲的坟冢之侧守丧。

25岁治国到现在,虽然邓绥手握大权但是她从未乱用过权力,相反,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营造着施展才干的大舞台,也为天下苍生谋福利。

她垂帘听政期间,确实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天下一度呈现出和谐、太平和繁荣之势。

只是,这江山终究是男人打下的,执掌江山的人也应该是皇帝,而不是皇后这样的女流之辈,邓绥虽然明白但是似乎这种状态她很喜欢,就已经习惯掌权了,而大臣们虽心里想着但是不敢跟太后明说。

至此,太后还是牢牢把权力握在手上。

直到永宁二年,邓绥患病了,并且病情在一天天恶化,在患病期间也时刻关心朝廷的,她自我总结自从主政来,勤勤恳恳,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处,恐对不住地下的祖先和先王,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希望臣子能够辅佐好君王,继续将的江山保存下去。

三月,邓绥去世,在位二十年,享年四十一。

与和帝合葬顺陵。

她作为女流之辈,本不该把持朝政,她是属于不应「」的妇女,且又多重用私近之人,虽然安帝渐长,也没有把权力还给安帝,但是她执政二十年,天下可曾有怨言和动荡?恐怕没有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嘉庆上位后很勤政,为什么还是没能挽救清朝?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