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也有奇葩奏折,看看帝王是在如何回复的

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知道了。
你竟然把给朕请安的折子和这个奏折放在同一个封套里一起上奏
【千问解读】
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知道了。
你竟然把给朕请安的折子和这个奏折放在同一个封套里一起上奏,无礼!不敬!! 杭州织造:禀皇上,朱一贵聚众起兵了! 康熙:你说话说得没头没尾的,实在不懂! 福建水师提督:启禀皇上,台湾有一妇人拾金不昧。
:已阅! 这是前几天一台湾网友整理的清代官员奏折与皇帝回复中的几则,被网友们戏称为“垃圾奏折”。
是不是觉得这些奏折看起来就已经够奇葩了,那是你还没有看过皇帝们的花式回复! :先打一顿再说 明太祖时期的茹太素有一次给皇帝上了一封长长的奏折,朱元璋拿起奏折翻开就读,读完一页又一页发现还没有进入正题,朱元璋只好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
等到读完五千字以后,朱元璋依然一头雾水,实在忍不了了,朱元璋命人将茹太素先拉出去暴打一顿再说。
堂堂户部尚书竟然因为奏折写得太啰嗦挨了一顿板子。
打完以后朱元璋还得接着看奏折,最后读完才发现整篇奏折共计一万七千多字,却只有五百字是在讲正题,其他全是废话。
朱元璋等再见到茹太素的时候向他抱怨道:爱卿啊,朕每日要处理那么多奏折,你不体谅朕也就罢了,可你五百字能说清楚的事非得写一万多字,我哪儿受得了啊!按这么来说,茹太素这顿板子挨得也不算太冤。
:阿谀奉承就怼回去 明成祖也是干实务的皇帝,他向来厌恶官员的阿谀奉迎,谁要敢给明成祖来虚头巴脑的东西,那一定是被怼没商量。
永乐十三年(1415年)三月,贵州右布政使奏言“去年北征,班师诏至思南府婺州县,闻大岩山有声,连呼万岁者三。
皇上恩威远加,山川效灵之征”。
吕震随即上表附和,却被明成祖好一顿训斥:“人臣事君当以道,阿谀取容非贤人君子所为。
”本以为这一通马屁可算是拍准了,可没想到皇帝压根不吃这一套。
说什么山川岩石连呼万岁,这一听就是不可能的事,你们把我当傻子,我骂你们一句小人算是轻的了。
:我就静静听你说 明朝的言官是出了名的“硬气”,什么都敢说,不怕你打我,就怕你不打我。
于是明朝的皇帝们常常被气急了就当庭杖责官员,直接砍了的都有。
而明宪宗却是明朝皇帝中少有好脾气,面对这么一群言官们,要一直保持“仁君气度”必有其独特的方式,朱见深的杀手锏是,我就静静看着你,不说话。
常常大臣们在底下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的时候,朱见深就悠然坐在龙椅上静静看着他们。
对此御史陈音特地向皇上上了一封“奇文”指责他:皇上您虽经常听我们说话,但却不发一言,而自古以来,才是优良传统。
希望您每日能抽出时间向身边的多多发问,这样咱们的大明江山才能稳固啊! 可这一“奇文”呈上去之后就如一滴水流入了大海,明宪宗仍然选择了用他的“仁君气度”包容之,此后便再没了下文。
也许面对这样一帮大臣,朱见深真怕自己一开口就说“给朕拖出去斩了”。
:言短情长 明穆宗终其一生最信任的人就是内阁。
在朱载垕还是裕王的时候,高拱就是他府里的讲官,两人的感情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建立的。
朱载垕初登帝位之时,高拱在徐阶的排挤下罢官回乡,于是皇上特意派了亲信宦官陈洪随行护送,照料他路上的饮食起居。
之后高拱复职,每遇疑难大事,只要是看见高拱来了,朱载垕定会,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相信先生一定会有力法的。
隆庆六年(1572年)正月,身染重疾的朱载垕召来两位辅政大臣——高拱与。
朱载垕强撑病体,带着两位大臣在乾清宫巡视,一路上,朱载垕都挽着高拱的手让他陪着自己在前面走。
回寝宫前,大臣按例应该告退。
在张居正告退后,朱载垕却依然拉住高拱的手不肯放,对他说了句“送我”,说完,君臣二人相视泪下。
:别逼我爆粗口 要说明朝骂人哪个词最狠,那就非“这厮”莫属了。
一般不到之时,是绝用不上这个词的。
《明实录》中有记载,皇帝这一生冲三个人爆过这句粗口。
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的父亲病逝,他本应回家守孝却被“夺情”给留了下来。
对此侍郎上书弹劾张居正,奏折中还顺带讽刺了一下万历皇帝,结果惹得朱翊钧大怒,当场大骂邹元标“这厮好生不忠,着即杖责”。
万历十七年(1589年),吏科给事中雒于仁上《酒色财气疏》指责万历皇帝好酒、贪财、好色,又不理国政,可谓极尽讥讽之能事,骂得皇上一无是处。
堂堂一国之君被一个大臣这样辱骂,那自然是要骂回去的。
朱翊钧读完后便冲着首辅申时行大骂说:“这厮简直胡说。
”跟那封奏疏比起来,这句粗口爆得真算是轻了。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抗倭援朝战争进行到中期,日本实力明显不济,想为自己争取备战时间,于是假装和明王朝议和。
石星,还说服皇上册封为“日本国王”。
事情败露后,万历皇帝大怒,下诏斥责说:“兵部尚书石星这厮,好生欺诞不忠!” 虽说作为皇帝的万历好爆粗口,但也确实是被逼无奈之下的气急败坏,所谓“”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也有一个地方被誉为“中国百慕大”一起来看看
中国的百慕大黑竹沟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这片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有着一处极为神秘的景区——黑竹沟,它拥有地形独特的山谷和茂盛的植被,常年缭绕的迷雾更是为其增添了不少恐怖的色彩。
“最深度、最原始、最疯狂、最恐怖的探险,你敢去吗?”2014年7月20日,湖南网友“埋骨人”在他建立的“宇宙禁区探险”QQ群邀约网友报名参与黑竹沟探险。
来自安徽的小李、湖南的李静、山东的伟哥、福建的阿武、上海的老吴等5人报了名。
8月16日,5人进沟,4天后3名网友与另两人走散,报警后至今尚未发现失联网友的踪迹。
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黑竹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黑竹沟,因为这次驴友失踪事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黑竹沟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美姑线山18公里处的密林深处,距成都246公里。
面积约180平方公里,生态原始、物种珍稀、景观独特神奇。
当地乡名斯豁,即死亡之谷。
曾被国内外舆论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当地彝族和汉族把黑竹沟称之为南林区的“魔鬼三角洲”。
经中国森林风景评价委员会审议,黑竹沟2000年2月22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竹沟的内部有一条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原始峡谷地带,名为石门关,据当地的彝族长者介绍,在1950年时,国民党胡宗南残部30余人准备闯入沟内逃窜,入沟后却无一人生还,于是这里便留下了“恐怖死亡谷”之说;此后的时间里,也有不少的探险队前去探险,他们不仅没能深入石门关这块险恶地带,甚至有不少人在此死亡或者失踪,至于人进去后是怎样离奇失踪的,直到现在都没能完全解开这个谜团。
有细心者发现,黑竹沟位于北纬30°线,与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同处“死亡纬度线”上,于是它被人们称为“中国百慕大”,这个纬度之谜也让黑竹沟一下子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人畜进入黑竹沟屡屡出现失踪和死亡事件,而很多失踪原因至今还是个谜。
新中国成立初期,胡宗南残部半个连30多人进入而不见踪影;解放军3个侦察兵从甘洛县方向进入黑竹沟,仅排长1人生还。
黑竹沟“恐怖死亡谷”的称号因此而来。
1976年,四川森林勘测一大队3名队员失踪于黑竹沟,经过寻找,3个月后只发现3具无肉骨架。
1977年7月,四川省林业厅森林勘探设计一大队来到黑竹沟勘测,技术员老陈和助手小李在石门关附近失踪。
1995年,解放军某部测绘队2名战士在黑竹沟失踪,后来只发现2人的武器。
1997年,四川省林业厅的两位工作人员进入峡谷后,再也没有回来。
2013年5月,一名山西游客在黑竹沟景区失踪,历经5天4夜,终于获救。
黑竹沟形成 黑竹沟的岩石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有大量的铁、锰、镁、硅等,从而使黑竹沟产生了差异极大的磁场带。
在这个磁场带里,时钟会停止不前,指南针、罗盘无法准确读数,在罗索依达,窝罗挖曲,绝壁沟一带,等高线最密集的约有60平方公里的局部地方偏差约30°。
这里沟谷幽深,相对高差800~1000米。
河水垂直下落,只有只听水声轰鸣,寒气袭人,不见水。
树木竹子稍一扯动就连根拔起掉入山崖,十分危险,真是岩羊过不去,鸟禽也难飞,周围悬崖绝壁无法攀行。
登绝壁峰象爬楼梯,登峰难下山更难。
从山谷山洪的水位线看,要是遇上暴雨,在绝壁沟里肯定被山洪冲走,要是遇上雨雾天气,谁也别想走出死亡谷。
幸运走出沟谷,细雨浓雾跟随而来,那神秘的云雾又把死亡谷盖得严严实实。
这是发生过多次人畜入沟神失踪的主要地段。
在此之前,就有专家对黑竹沟内的磁场进行过测验。
几年前,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李才明来到黑竹沟,在沟口,子午测定仪上的数值显示为49300纳特。
#p#分页标题#e# 我们知道,地球本身就有磁场,这个磁场随着地理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往两边走,越靠近两极磁场越强。
黑竹沟位于北纬30°这条中低纬度线附近,地球磁场应该在50000纳特左右。
也就是说,此时,子午测定仪上的数值,属于正常范围。
继续往里走,依旧未见异常。
然而,当进入石门关后,怪事发生了。
在GPS的指引下,往南走了两公里,李才明此时发现,子午测量仪上的数值显示为49500纳特。
在北半球,越往南走,就离赤道越近,磁场应该越弱,怎么这里却反过来了呢? 而这恰恰证明了专家们的猜想:黑竹沟内存在地磁异常——除了地球磁场外,还存在着其他磁场。
指南针最大偏转20° 这异常的磁场是从哪里来的?目之所及,除了茂密的植被,就是高耸入云的岩石。
李才明拿出磁针,沿着一个方向走去,然而,磁针却发生了偏转,越靠近岩石,偏转越明显。
原来,这不起眼的岩石,是有磁性的。
经验判断加上采样鉴定,岩石的身份得以确定——玄武岩。
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变冷凝固而形成的岩浆岩,含铁量高。
石门关存在着大量玄武岩,它们各自释放磁性形成了磁场,并对原本的地球磁场产生了干扰。
这样一来,指南针就“失灵”了。
不同的玄武岩,含铁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因此,有的磁场强,有的磁场弱,因此,指南针发生偏转的角度也不一样,最大偏转了20°。
这些磁场,让指南针不再靠谱,靠它找方向怎能不迷路?探明异常带 从2014年开始,历时两年,专家组四次深入黑竹沟腹地,探测出黑竹沟这条地磁异常带为东西走向,长达60公里。
借助无人机4入黑竹沟 那么,黑竹沟内存在异常磁场的区域有多大?异常磁场最强的地方在哪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专家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实地探测,甚至借助了无人机。
为了确定异常磁场的区域,由十多个专家组成的团队,4次深入黑竹沟腹地。
从住地到黑竹沟景区腹地,路上就要花两个小时。
车开到中途时就没路了,只能“甩火腿”。
进沟前,得做充足的准备,除了GPS、卫星电话,还必须要有当地彝族人带路。
2015年11月底,黑竹沟已进入深秋,下午四五点,沟里就开始起雾。
这是一行人第四次来到石门关。
这里,几乎都是原始森林,在当地彝族人的带领下,专家们沿着一条早前伐木工人运送木头到碎石路前行。
宽不过1米的小路,没有护栏,旁边可能就是悬崖,专家们拿着仪器,边走边测。
一些地方长满植被,一些地方是悬崖峭壁,人去不了,这时,无人机就上场了。
无人机按照设定好路线飞行,上面绑着的磁通门磁力仪,实时地记录着各个点位的磁场大小。
由于这种小型无人机,每20分钟就需要换电池,因此,一次设定的路程不能太远,不然就飞不回来了。
每条路线都要飞两遍,磁通门磁力仪测到异常后,还需要换成光泵磁力仪进行进一步确认。
无人机在上空来回飞,一点一点地探索着这一片神秘的土地。
探明60公里异常带 历时两年,专家们终于摸清了地磁异常点的分布,并从上万平方公里的航磁资料中,整理勾勒出了存在于景区的地磁异常带。
就在几天前,黑竹沟地磁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这条地磁异常带,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经探测发现,这条异常带为东西走向,长达60公里,覆盖石门关-荣宏得-罗索伊达一线。
从地表调查来看,该异常带几乎与浅表出露的玄武岩体或岩脉重合。
这也印证了此前的猜想:带有磁性的玄武岩导致黑竹沟存在异常磁场。
在这条异常带上,各个点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专家发现,在景区核心区域,马鞍山-草甸一线,地磁异常点分布更加密集,异常幅度大多集中在500纳特左右,局部可达数千纳特,尤其在石门关玄武岩区,地表测量的差异值甚至达到4000纳特。
而在景区沟口附近,以及东南部大小杜鹃池,无人机测量的差异值大多集中在数百纳特,相比马鞍山-草甸一线,要小得多。
众谜题待解 地磁异常带的探明,并没有完全揭开黑竹沟的神秘面纱,反而引出了更多的疑问。
致地磁异常的玄武岩从哪来? 地磁异常带的发现,并没有完全揭开黑竹沟的神秘面纱,反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了更多的疑问。
这条地磁异常带,还有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秘密——这些玄武岩是何时产生的?在如此长一段时间内,它经历过哪些地质变化?为何石门关的玄武岩含铁量要比其他地方高一些?这些玄武岩的磁性最高能够达到多大?#p#分页标题#e# 专家表示,根据无人机测量出的地磁异常,与山脊相对应,与晚二叠地层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从地质图上看,黑竹沟至少受东西、南北两期构造作用,“可能是晚期南北构造作用,将原本埋在地下的二叠系地层抬升到浅地表。
” 而这些,目前都还仅仅只是猜想。
专家们将继续走进黑竹沟,对玄武岩大量采样分析,以期还原神秘黑竹沟的“前世今生”。
地磁异常不能说明的谜题 此外,这条地磁异常带并不能解释在黑竹沟发生的一切,比如失踪之谜。
除了地球磁场,信鸽找路的办法可能还有多种,为何那4只信鸽就此失踪?如果说,过去人们得靠指南针指路,但现在有了更高级的GPS后,为什么还是有驴友迷失黑竹沟? 难道,这地磁异常会影响信鸽和人对方向的判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表示,由于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而现有的证据数量有限。
磁场究竟是否对人体产生影响?要达到多大强度才有影响?这还需要更大规模,高质量的证据作更深入的研究。
在此次考察的过程中,专家们还注意到,黑竹沟内的植被群落有带状的分布趋势,这与地磁异常是否有关系呢? 云雾缭绕的黑竹沟,还有很多谜题,等待着我们去解答。
除去这些未解之谜,黑竹沟的风景也是数一数二的,它是国内最完整、最原始的生态群落之一,有上百种珍稀的动植物在此生活,可爱的短尾猴和珍稀的花熊猫就是上天赐给黑竹沟的精灵,当你看到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时,便会忘却了这里的恐怖。
来源:虎视探秘 ,欢迎分享,(QQ/微信:1040529086) 站长推荐: 类似百慕大三角事件 密西根湖神秘三角离奇失踪之谜 现实版的女儿国:柬埔寨女人村真的没有一个男人 火星男孩波力斯卡事件轰动一时 超能力是真是假?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网友转载,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盲目相信,风险自担。
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隋唐英雄侯君集简介 历史上侯君集是如何死的
侯君集自少年时代就勇武为人称颂,以有材且雄健著称,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是个胆大勇武的世家子弟。
在隋末天下大乱的背景下,侯君集得识明主,投入了的幕府之中。
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被封为全椒县子,受到了李世民完全的信任。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爆发了,在这之前,侯君集出谋划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跟随李世民进入玄武门,诛杀了李世民的兄弟和李元吉。
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侯君集被封为潞国公,赐邑千户,升为右卫大将军,而此时的,食邑才有五百户,可见当时在李世民的眼里,侯君集比李靖重要的多。
侯君集讨伐吐谷浑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侯君集又升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贞观九年,他被任命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作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副手,讨伐吐谷浑。
五路大军直指吐谷浑,慕容伏允胆战心惊。
他放火烧荒,尽毁草原,然后躲进沙漠,给唐军来个坚壁清野。
侯君集主张穷追猛打,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李靖征讨吐谷浑国。
以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
部队到达鄯州,商议下一步军事行动。
侯君集说:“现在朝廷的军队已快到目的地。
而吐谷浑部队不去守住险要之地,实在是老天相助。
如果用精干的部队乘其不备,则有大胜可能。
等敌人逃到山谷里,攻克起来就难了。
” 李靖同意他的计策。
唐军兵分两路,李靖、薛万均往北路,侯君集、李道宗往南路,对慕容伏允展开了钳形攻势。
侯君集部穿越2000多里的不毛之地,人靠喝马血维持体能,马靠啃冰雪延续生命,终于在乌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了吐谷浑军,杀得吐谷浑人鬼哭狼嚎。
唐军翻越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在今天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全歼慕容伏允的吐谷浑军,慕容伏允走投无路,自缢身亡。
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顺也被唐军俘获,吐谷浑举国投降,唐军大获全胜,自此吐谷浑一举平定。
侯君集平定高昌国 贞观十一年,侯君集被封为陈州刺史,改封为陈国公。
明年,又拜为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
侯君集以前根本不爱读书,进了李世民的 秦王府后才拿起书本补习功课,他天资聪颖,竟然很快小有成就,典选官员,制定考课,做得有条不紊,颇受时人赞美,出将入相,文武双全,正是大唐帝国官员的典型特征。
他一直走得很顺,少有挫折,心高气傲,耻居人下,就成了他一贯的心态。
连一向待人谦和的李道宗都看不惯他,认为他不是善类,早晚必为反贼。
侯君集如此狂傲,当然有他狂傲的资本,那就是他独担重任、平灭高昌国的赫赫战功。
高昌国是个与今天的伊拉克差不多大小的国家,位于中亚地区的咽喉地带,东面是强大的唐王朝,西面是西突阙这样凶悍的游牧民族,在强国的虎视眈眈之下,高昌国就有了墙头草的特征,在大国的缝隙之中谋求生存,于是,高昌国摇摆不定的举动就被大唐帝国视为对国家威严的挑衅。
高昌国王鞠文泰本来对大唐颇为恭敬,经常贡献一些奇珍异宝,贞观四年,鞠文泰亲自入朝晋见唐太宗,得到了丰厚的赏赐,鞠文泰的妻子还被册封为常乐公主。
来回的路上,见到大唐的西部地区因久经战争而城邑空虚、人民稀少,心里涌起了轻视的念头,于是悍然与西突厥勾结在一起,做出了几件让人侧目的事情。
他扣押了不少路经高昌的西域商人和贡使,不许他们前往大唐。
又和西突厥联合出击,攻打唐朝的西域属国伊吾和焉耆,连下焉耆数城。
焉耆王派使者向大唐求救,唐太宗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薛万均、契苾何力等将领直奔高昌而去。
高昌国王麴文泰听到这个消息,笑道:“唐国离我国七千里地。
荒漠,盐碱地有二千里。
既无水草,而且冬天风吹裂肌肤,夏天风吹如火烧。
行族商人一百人不能有一人到达。
岂能大军攻到这里?即使能够到达,在城外一两十天就会因吃完粮食而溃败。
我将趁机俘虏他们。
” 侯君集刚渡过荒漠,到达高昌地界。
就听到麴文泰死去,其麴智盛刚继位。
而且高昌正在办丧事,无心作战。
侯部下请求快速奇袭。
侯说:“不可以,唐天子因高昌国君傲慢,让我执行上天的惩罚。
现在赶上人家办丧事,在坟墓上奇家,不是问罪的好方式。
”于是击鼓前行,等高昌国作好守城的准备,才砍树填塞护城河,牵引撞车,摧毁城墙。
于是攻破外城,俘七千人。
进围都城。
麴文泰外无援兵,于是投降,高昌平定。
侯君集刻石表功,才返回。
侯君集支持太子谋反 但因此役侯君集部队进攻中抢掠财物、妇女。
纪律很坏,在朝廷中引起非议。
有人攻击侯君集,但李世民念他的功劳,按下不理。
侯君集自恃有战功。
因一点小过被人非议,甚至被纪律部门审查,心中不平。
这时太子李承乾有过错,害怕被废。
知道侯心有怨恨,因此找人招侯来出主意。
问稳住太子位置的方略。
侯暗示愿助李承乾一臂一力。
又说:“魏王正得势,皇上如果有诏见,不要去。
”李承乾都听从了。
侯君集是怎么死的 然而侯君集害怕有人告密,心中不安。
李承乾谋反的事终于泄露,牵连侯君集下狱,很快牵出了勋臣侯君集。
面对人证、物证,唐太宗确定侯君集参与了李承乾的阴谋。
唐太宗希望对他网开一面,群臣都说,“侯君集大逆不道,应该用国法处置他”。
唐太宗无法否决众臣的意见,只能与侯君集最后诀别,此时,大唐泪如雨下,侯君集也泣不成声,血雨腥风中走出的生死战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李世民亲自审问侯,说:“我不愿刀笔吏欺辰公侯。
”侯君集不知道怎么回答。
李世民对群臣说:“侯君集于国家有功劳,我不忍心处置他。
为他向大家讨一条命,王公大臣们允许这样吗?”大臣们都说:“侯君集大逆不道,请将他按法律处罚。
” 李世民于是说:“与侯公诀别了,从今后,只有看到侯公的遗像了。
”因而流泪。
于是斩杀了侯,将其家属没入官府。
侯临上刑场,面色不变,对监斩官说:“我要造反?只是运气不好,蹉跎成这样罢了。
然而我曾为将,攻下两个国家。
你可告诉陛下,留一个儿子给我祭祀。
”李世民听了,将他妻子及一个儿子流放五岭之外。
一代将星陨落了,结束了他的荣辱一生,也许是他成功得太快?也许是他过于执着?他的不甘,让人动容,而李世民的眼泪,则让人心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