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为什么有外戚专权?真实真相是什么?

认为东汉末年的(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直接导致国家走向灭亡,目前主流观点也都认为东汉皇帝亲近宦官
【千问解读】
认为东汉末年的(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直接导致国家走向灭亡,目前主流观点也都认为东汉皇帝亲近宦官导致,对当时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国家实力、威信江河日下,以至于最后倾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东汉皇帝亲近宦官?而且东汉更是陷入了“-官宦-外戚”连轴转的政治怪圈,为什么东汉这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原因。
皇帝短命、特殊的权力机构导致外戚专权 西汉时期三公的权力较大,这容易导致权柄下移,并且会对皇权产生威胁,因此东汉建立后就开始着手削弱三公的权力。
刘秀对外朝和中朝都重新设置了一番,首先剥夺了外朝的决定权,朝廷所有的政令必须经过中朝(尚书台),这一改革严重削弱了三公的权力,自此三公就只拥有建议权,基本上三公就成了名誉头衔(虚职)。
同时降低了中朝的级别,尚书台最高官位尚书令年俸不过千石,与此对比外朝的官员动辄就是两千石。
而且尚书令也没有决定权,尚书台只不过是把外朝的建议、上书整理一番,最终全部交由皇帝裁决。
我们举一个例子,走一遍程序你就明白了。
1:河南出现灾荒,于是上报尚书台。
2:尚书台转交给皇帝,请皇帝裁决赈灾不赈灾。
3:皇帝决定赈灾,并且让外朝官提建议。
4:外朝官们提的建议,全部交由尚书台。
5:尚书令和下属官员需要在这些建议中提个大纲,或者总结几个策略、中心思想。
6:皇帝看尚书台的提议,最后决定如何赈灾,让谁去赈灾。
7:尚书台转告外朝官,外朝官去负责。
史书的评价为“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皇帝)参决,乃下三府(三公府)”,“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这个权力制度加强了皇权,但是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太重要了。
因为所有政令都需要皇帝裁决,年轻人自然无所谓,但是如果皇帝是个小孩子哪?任何制度都会有一定的漏洞和缺陷,东汉时期的外戚专权也是建立在特殊的权力机构以及皇帝短命的基础上的。
光武帝把权力全部集中在皇帝身上,但是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政务,那么皇就开始理所应当的摄政。
女性频繁召见外朝官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口舌,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中间人来负责。
受宗法血缘政治的影响,娘家人无疑是中间人的首选,皇帝的娘舅往往会通过这一契机来专权摄政,所以你会发现外戚专权基本有几个特点,分别为: 1:皇帝年幼,权力由皇太后掌握。
2:皇帝的娘舅出任大将军,成为皇太后与外朝官沟通的联系纽带。
3:娘舅通过插手尚书台来进一步专权摄政,领尚书事、安排邓彪为录尚书事、打压录尚书事(异己)、外戚通过自己掌握、安插心腹、等手段控制尚书台。
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删减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建议、上书,比如有人告发霍家不法,但是这消息需要经过尚书才能传达给皇帝,领尚书事的霍光直接以“不善”为由屏蔽了这条消息。
此时我们再走一遍程序,看看外戚是如何专权的(以窦宪专权为例)。
1:皇帝去世(),权力交付小皇帝()。
2:小皇帝年幼(汉和帝),权力交付皇太后(窦太后)。
3:受宗法血缘政治影响,皇太后提拔娘家人(窦宪),皇帝娘舅开始走向台面。
4:皇帝娘舅(窦宪)拼命讨好外朝大臣(邓彪)、做政绩,一时间声誉不错,开始逐渐稳固权力。
5:皇帝娘舅(窦宪)通过各种操作打压、排挤那些反对派(郅寿、乐恢),最终朝廷开始以皇帝娘舅窦宪为首(朝臣震慑,望风承旨)。
6:皇帝娘舅(窦宪)安插大量心腹(邓叠、、自家兄弟),掌握重要职务((掌握京城)、城门校尉(京城城门守卫)、大将军(军权))。
这就是为什么东汉外戚专权的情况十分严重的原因,本质问题就是因为皇帝年幼、特殊的权力构架导致的。
同时外戚控制了尚书台,可以看到哪些人是忠于自己的,哪些人是反对自己的,多几次“”的事件就能清理异己,让朝廷里面的官员知道该看谁的脸色。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根本不可能“亲贤臣”,因为真正的贤臣都被外戚打压下去了,台面上剩下的也不过是一些伪君子、明哲保身之徒罢了。
皇帝被迫“亲小人,远贤臣” 在外戚专权的背景下如何识别贤臣?皇帝如何“亲贤臣”?我们模拟一番对话你就明白了。
汉和帝:外戚专权怎么办啊? 键盘侠:亲贤臣啊! 汉和帝:谁是贤臣? 键盘侠:听大家的啊,看看谁是贤臣? 汉和帝:之前大家都说是贤臣,结果西汉灭了。
我怎么知道大家吹捧的贤臣会不会是第二个霍光? 键盘侠:亲贤臣! 汉和帝:何况我又没办法召见外朝官,就算他是贤臣,我怎么和他沟通? 键盘侠:亲贤臣! 汉和帝:就算我突破各种困难去找了贤臣,结果贤臣反手把我卖了,我怎么办? 键盘侠:亲贤臣! 这番对话里面的问题就是当时皇帝为何亲小人的原因,主要原因如下: 1:如何定义一个人是不是贤明? 这件事很难,很难,很难,要知道王莽前被尊称为“再世”。
键盘侠有上帝视角,他肯定能看出谁是贤臣,但是汉和帝没有啊,当时的汉和帝还是个孩子啊。
无法定义臣子到底是不是贤明的,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2:如何联系贤臣? 贤臣是外朝官,皇帝久居深宫,他们如何联系?外戚的心腹无所不在,你今天召见了谁,第二天那个人肯定违法犯罪,然后被贬或者被杀。
当初霍光能在眼皮底下收集刘贺的不法事迹,可见外戚渗透深宫的程度。
刘贺已经走了一遍弯路了,自己不留意结果被废了。
汉和帝可是看过《外戚传》的人,他很清楚刘贺是如何被废的,他怎么可能再走一遍弯路哪? 3:贤臣卖队友该怎么办? 汉和帝久居深宫,他分辨不出谁是贤臣,万一找一个贤臣,告诉他自己铲除外戚的计划,结果这个贤臣直接把这消息透露给外戚,那皇帝怎么办?兵权在大将军手里,外戚是掌握了京城、皇宫护卫,如果外戚提前发难,皇帝如何面对? 综上所述,皇帝在这种情况下最佳选择不是选贤臣,而是选忠于自己的人。
无论这个人是不是贤臣,你要想解决外戚,那就必须这样。
久居深宫且陪伴着皇帝长大的宦官自然成了最佳人选,因此汉和帝开始与(中常侍)合谋除掉窦宪。
之后除掉梁冀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出于各种原因皇帝被迫任用宦官,这并不是皇帝不明,而是条件不允许皇帝“亲贤臣”。
双方博弈的过程 皇帝和心腹(宦官)联合扳倒外戚,但是外戚并不好扳动,因此双方展开了博弈。
我们以汉和帝为例,看看皇帝是如何依靠宦官扳倒外戚的。
1:皇帝(汉和帝)确定好盟友(郑众),并且定下诛杀外戚(窦宪)的计划。
2:皇帝(汉和帝)牢牢控制京城、皇宫的禁军(执金吾、北军五校尉),尽可能武装自己、削弱对方。
汉和帝是切断窦宪与外界的联系、汉桓帝是直接扑杀梁冀,其实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调动部队来围剿外戚,但是都要阻止外戚调动其他军事武装,避免双方血拼规模升级。
3:皇帝(汉和帝)收回大将军(窦宪)的印信绶带,重新收回军权。
4:皇帝将外戚的爪牙一一罢免,然后用自己的心腹或者人才去填补空缺。
综上所述 皇帝年幼、特殊的权力结构、宗法血缘政治等多方面元素促成了外戚专权,外戚专权导致皇帝被迫与宦官联合对付外戚,宦官作为心腹自然而然的享受着红利,他们可以和皇帝一起划分利益蛋糕。
但是他们所有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一旦皇帝驾崩,那么小皇帝上位后外戚必定会重新专权,届时上面的流程会重演。
窦宪以一个外戚的身份专权,汉和帝用宦官扳倒了窦宪,走了一个流程。
但是之后东汉又是小皇帝上位,外戚梁冀开始专权,汉桓帝用宦官扳倒梁冀,又走了一个流程。
东汉政坛上“外戚-宦官-外戚-宦官”连轴转,但是一直到汉桓帝时期发生了“黑天鹅事件”,那就是第三方势力(豪强地主)壮大起来了。
外戚专政的时候他们需要依附外戚,宦官专政的时候他们需要依附宦官,第三方势力被耍的连轴转。
起初汉和帝还能保持平衡,扳倒窦宪之后就把窦宪占领的部分官员编制分给了第三方势力。
但是汉桓帝对朝臣非常不满,他扳倒梁冀之后重用宦官且对第三方势力不问不顾,以至于第三方势力的不满。
之后第三方势力把情绪倾泻到宦官身上,以为首的第三方势力打着为外戚复仇的旗号诛杀了宦官势力,原本的政治格局被打破,持续百年的外戚同宦官的斗争就此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有哪些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是国家承认的学校吗?
学院以安装工程、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为特色,致力于为社会输送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术人才。
作为德阳地区知名的职业院校,学院凭借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就业保障体系,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有哪些专业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开设了多个与安装工程、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等相关的专业,具体包括: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培养具备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能力的技术人才。
电气自动化技术:学习电气控制、PLC编程、工业机器人等技能。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掌握现代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设备操作。
建筑工程技术:涵盖建筑安装、施工管理、BIM技术等课程。
数控加工技术:学习数控编程、精密加工及设备操作。
此外,学院还设有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新兴专业,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招生条件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初中、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具体要求如下: 初中起点:学制3-5年,培养中级工或高级工。
高中起点:学制3年,培养高级工或预备技师。
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等影响专业学习的疾病。
部分专业需通过面试或技能测试。
学院每年分春季和秋季招生,具体报名时间及流程可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就业前景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确保学生就业渠道畅通。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大型建筑安装企业,如中建、中铁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如东方电气、中国二重等。
电力、能源、化工等领域的设备维护岗位。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部分优秀学生还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定向就业。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学费及资助政策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学费标准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差异,大致范围如下: 中级工专业:每年学费约4000-6000元。
高级工专业:每年学费约5000-7000元。
预备技师专业:每年学费约6000-8000元。
学院还提供多项资助政策,包括: 国家助学金: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享受每年2000-4000元补助。
奖学金: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学院奖学金或企业赞助奖学金。
勤工俭学:学院提供校内兼职岗位,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
具体学费及资助政策可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校园环境与设施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包括: 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 工业机器人实训室 焊接技术实训基地 数控加工实训车间 建筑工程模拟实训场 学院还配备标准化的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等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如何报考德阳安装技师学院 报考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可通过以下方式: 在线报名:访问学院官网填写报名信息。
现场报名:携带身份证、学历证明等材料到校报名。
中考/高考志愿填报:部分专业可通过中职批次或高职批次录取。
如需了解具体报考流程或招生政策,可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获取最新信息。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的优势 选择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的几大理由: 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就业前景广阔。
实训设备先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深入,提供优质就业机会。
学费适中,资助政策完善。
地处德阳,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
对于希望在安装工程、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等领域发展的学生来说,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成都有职高中医吗 成都职高有哪些学校名单
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许多人都想知道成都有没有开设中医专业的职业高中。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个问题,并介绍成都中医职业教育的相关情况。
成都中医类职业高中概况目前,成都有多所职业高中开设了中医相关专业。
这些学校主要培养具备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比较知名的包括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成都华大医药卫生学校等。
这些学校通常开设中医康复技术、中药制药、针灸推拿等专业方向。
这些职业高中的中医专业学制一般为3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部分学校还与高等医学院校合作,为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成都中医职高的专业设置成都中医类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紧跟行业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1.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培养掌握中医康复理论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学习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推拿按摩、针灸技术等。
2. 中药制药专业:培养具备中药鉴定、炮制、制剂等技能的中药技术人才,学习中药学基础、中药炮制技术等课程。
3. 针灸推拿专业:专门培养针灸推拿技术人才,学习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等专业课程。
4. 中医护理专业:培养掌握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的专业护理人员,学习中医基础、中医护理技术等。
成都中医职高的招生要求成都中医类职业高中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一般要求:1. 具有初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2. 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等影响专业学习的疾病3. 对中医药文化有兴趣和热情部分学校可能会有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中医专业的理解。
招生时间通常在每年6-8月,具体招生计划和报名方式可通过学校官网查询或在本页在线咨询。
成都中医职高的就业前景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医类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成都中医职高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就业方向:1. 各级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临床岗位2. 康复中心、养老机构的中医康复技术岗位3. 中药企业的生产、质检、销售等岗位4. 自主创业开设中医诊所、推拿馆等据统计,成都地区中医类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部分紧缺专业如针灸推拿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成都中医职高的升学途径对于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成都中医职高提供了多种升学渠道:1. 通过对口高职考试升入高职院校的中医相关专业2. 通过普通高考报考中医药类本科院校3. 参加成人高考或自学考试获得更高学历成都市部分中医职高与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了升学直通车。
例如,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可优先升入合作高校。
选择成都中医职高的注意事项在选择成都中医职业高中时,建议考虑以下因素:1. 学校的办学资质和教学质量2. 专业设置是否符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3. 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4. 就业率和升学率5. 学费标准和奖助政策建议家长和学生实地考察学校,参加校园开放日,与在校师生交流,充分了解学校情况。
如需了解更多学校详情或咨询招生政策,可在本页在线咨询。
成都中医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背景下,成都中医职业教育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专业设置更加细化,新增中医养生、中医美容等方向2. 校企合作深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3. 中高职衔接更加紧密,升学渠道拓宽4. 国际化程度提高,开展中医药文化海外推广可以预见,未来成都中医职业教育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