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循到底做了什么 为什么徐道覆会说:我终为卢公所误,事必无成

【千问解读】
因为此时卢循已经坐拥十几万军队,占据相当多的地盘。
当年与刘裕一块起兵的老战友,北府名将、抚军将军刘毅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因为重病在身,一直没有出兵平叛。
不过现在他听说刘裕回来了,病顿时好了大半,可不是高兴的,是心里气得。
虽说都是北府旧将,可多年相处下来,他看着刘裕败,平,一步步称为国家的顶梁柱,朝堂上的第一人,心里特别不痛快,他自认才能不在刘裕之下,功劳也不小,对刘裕很不服气。
之前他力阻南燕,也是因为知道如果刘裕功成,就再无人能够制衡他,如今,南燕已平,成擒,刘裕的事业和功名直上九霄,自己再不奋起直追,恐怕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掉了。
所以,这一回,他不待刘裕有所行动,强支病体,亲自率兵像卢循开战。
可惜,此时的卢循已不是常人所能抵抗的。
刘裕得知后,不禁,赶紧写信给刘毅:“我以前常与贼军作战,深谙其作战之术,他们新近又连连获胜,兵锋正锐,不可轻视。
你最好等我休整好了,再一同整军与贼开战。
”为了成功阻止刘毅,刘裕还专门派了刘毅的堂弟刘藩前往劝谕。
但是刘毅也是一等一的豪杰,他读完信,掷之于地,对堂弟刘藩说:“难道连你也看不出?当初平桓玄,我可是因为谦虚才把首功推让给刘裕的!都认为我不如他?简直笑话!现在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接着他自己带着两万水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出发,逆江西进,去战。
徐道覆虽不是名将,却也通晓兵法,他听闻刘毅前来搦战,忙飞报卢循:“刘毅兵众极盛,成败之事系之于此战,你我宜合师力摧其军。
此战如若克捷,不忧不得天下。
” 此时卢循在长沙刚刚打败了刘裕的弟弟荆州刺史刘道规,占了巴陵,正准备出洞庭,西征军事重镇江陵,以据长江上游。
听了徐道覆的报告,便舍江陵与徐道覆连旗而下,约十多万兵将,乘千余艘战船,与刘毅大战于寻阳东北的桑落洲(今江西九江附近)。
刘毅虽然对刘裕很不服,但你就是不如人家。
桑落洲一战,刘毅大败,其与数百人仓皇弃船上岸,仅而获免,遗弃战船、辎重、器械无数,物资堆积如山,尽为贼军所得。
唉,好不容易安定了的东廷又被刘毅军败的消息吓坏了,毕竟刘毅也是北府名将,也是大佬。
京师人心惶惶,惕惧异常。
不过还有个稍微好一点的消息,北伐南燕的军队终于赶回京师,但经过长途急行军,疲乏不堪,且大部分都受伤染病,战斗力极差。
而京师建康,素来易攻难守,其守军也不过数千,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皆有畏惧之心。
与此同时,贼军在击败刘毅之后,接连攻克江州、豫州二镇,战士十余万,舟车百里不绝,楼船高十二丈,极其强盛。
当初跟随刘裕一起起事讨伐桓玄的(chang,三声)探得贼势猖獗,舳舻蔽江,有众十数万,不禁魂驰魄散,想出了一条趋避的计策,拉着北上,以避卢徐。
当然了,刘裕不同意渡长江北上。
孟昶就一再坚请。
刘裕心烦得很,不由恼怒说:“如今重镇外倾,强寇内逼,人情危骇,均无坚定的信心。
如果天子北渡,那么就会,长江以北又怎么去得了呢!即使能够渡江北上,也只不过苟延一段时间罢了。
现在士兵虽然少,却尚可一战。
如果真能克敌制胜,那我们君臣一同庆幸,如果京城被攻破,那么君臣同归于尽,假如厄运一定要降临,我必当以死来护卫社稷,横尸宗庙,实现多年以来以身报国的志愿,决不逃窜到荒草林野之间苟且偷生。
我意已决,卿勿再言!” 老孟再次泣陈,还自请先死。
孟昶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有个本事,那就是对战争发展的分析。
前面刘裕伐桓玄,平南燕,他都准确的作出了战争的预判,而北府名将与刘毅的失败,他也早早的指出,这一回,他看不到朝廷的希望了,认定了贼军一来,京师必然陷落。
即便刘裕再厉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裕见他这样,也很是无语,就说道:“你先别死,看我先打一仗啊。
” 孟昶知道刘裕不可能采纳他的意见,于是呈上奏表,说:“刘裕北伐的时候,文武百官都不同意,只有我赞同刘裕出兵的计划,导致强敌乘虚而入,社稷危急,这是我的罪过。
现在我只有以死来谢罪。
”把奏表封好后,仰药而死。
依照老孟的预测,京师救无可救,确实,当时卢、徐几十万大军摧压而来,京师已危如累卵,而且徐道覆早已定下计划,他和卢循两军合势,利用优势兵力从新亭(南京市西南)至白石(南京市西北)登陆,焚烧船舰,,实施强攻,占领石头城,进而拿下建康。
这条计划若是顺利实施,以当时刘裕所能统帅的兵力来看,如老孟预料,确实无法抵挡,但任谁也想不到,孟昶饮药自杀却悄悄的改变了整个战局! 卢循起初听从了徐道覆的意见,将舰队驰向新亭。
刘裕自宣布了内外戒严,便发动居民修筑工事,沿江置栅筑垒,并将可堪战斗的士兵集结于石头城,京师守备粗具。
不日,他登城瞭望,见了卢循的舰队,不由大惊失色,。
可见,卢循如能将徐道覆的计划贯彻到底,刘裕将难以招架。
起兵以来,卢徐二人接连打败了名将何无忌和刘毅,贼人声威大振,不过卢循昔日跟着孙恩时,被刘裕打怕了,不意听到了刘裕已返京的消息,便有些惊慌失色,竟准备退还寻阳,改守江陵,据荆、江两州与刘裕打持久战,毕竟之前数次正面硬刚都没刚过。
徐道覆是个明白人,知道万不能让刘裕喘过气来,遂一再游说卢循,这才大着胆子向建康进军,他调军驰赴新亭,这时候卢循突然听到了尚书左仆射孟昶绝望自尽的消息,卢循顿时乐开了花。
他对徐道覆说:“你看,我大军未至,孟昶就望风自裁。
根据这个趋势来判断,敌军不久必自相溃乱。
如果决胜于一战,既不是战胜敌人的必胜之道,又会损伤我的士卒,不如按兵待之。
”然后不等徐道覆招呼,挥军回泊于石头城西岸的蔡洲(今南京市西南十二里江中)。
徐道覆见卢循竟然退缩蔡洲,心里那个气啊:“我终为卢公所误,事必无成;使我得为英雄驱驰,天下不足定也。
” 刘裕一直密切关注卢循动向,当看见其船只纷纷停泊在蔡洲,不由大为高兴,乘卢循顿兵蔡洲之机,派人广伐树木,在石头城和秦淮河口等地全部立起栅栏,又在淮口筑查浦、药园、廷尉三垒,派重兵坚守。
而卢循卢老道则安心也很有耐心的等着晋军自行溃乱,但等来等去,晋军一扫疲态,反而还有些强盛了!卢循这才后悔先前不从徐道覆之言,立刻对晋军展开猛攻。
可惜,战场时机,稍纵即逝,这期间,让刘裕不但建设好了各种军事设施,还顺利地集结起自江淮入卫的军队。
卢循数战晋军,败多胜少,偏偏又遭暴风,战舰吹翻不少,死者众多。
无奈之下卢徐二人退据寻阳,准备袭取荆州,据天下三分之二,使士气复振,再寻取机会掉头进攻建康。
公元410年七月初十,两人拔军向南撤退,同时刘裕大发水军追赶,同时又命建威将军孙处等人率领部众三千人从海上绕道,前去袭击番禺。
刘裕叮嘱他们说:“此贼行破,应先倾其巢窟,令奔走之日,无所归投,非卿莫能济事。
” 卢循退败之师,无心恋战,沿路遭到东晋各地地方军的袭击,背后又有刘裕追着打,可谓。
他们先是在江陵被荆州刺史刘道规打得满地找牙,被迫走还盆口(九江附近)。
不久,又得知老巢番禺已被孙处等人端掉的消息,接着又在大雷(今安徽望江)遭到刘裕的纵火猛攻,退往左里(今鄱阳湖口),而刘裕进至左里再击,贼军被杀过万。
徐、卢两人开始分道扬镳,徐道覆逃返始兴,卢循往番禺方向狂奔。
公元411年二月,始兴被晋军攻陷,徐道覆身死。
三月,卢循一度摆脱了追兵,围攻孙处镇守的番禺,连攻二十余日不下,而晋军已从后尾击而至,卢循于番禺城下又损万余人,只得远遁合浦(广东合浦东北)。
孙处等人率军摄踪而来,卢循弃合浦走交州,一路交战,到了交趾郡龙编县南津(今越南慈仙、仙越地区),终于穷途末路,卢循鸩杀妻子十余人,投水自尽。
至此,由孙恩所兴起的“五斗米教”,前后闹腾了十一年多,终于被刘裕彻底平灭。
至此,刘裕终于不会受制于叛军,他也开始专注于朝堂之上,看着傀儡般的,想想昔日的桓玄,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萌生:这个皇帝该是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骊山到底是福地是祸源?秦始皇嬴政又为什么钟情于骊山
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古代惨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
秦始皇嬴政建陵于此,也造就了二世而亡的悲剧。
骊山到底是福地是祸源?秦始皇嬴政又为什么钟情于骊山,建陵于此呢?从中国历史的传统风水之说看,骊山绝对是一块福荫之地。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做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是秦始皇嬴政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皇帝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
《水经注》载:“秦始皇嬴政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
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骊山之南的蓝田玉着称于世,现代地质队曾在骊山北麓开凿金矿。
从视死如视生的传统观念分析,秦始皇嬴政死后还想把这里的金和玉占为己有。
此外,秦始皇嬴政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其东侧还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
按《水经注》的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嬴政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
”而《两京道里记》载:“始皇陵南有尖峰,名曰望峰,言筑陵者望此为准。
”根据勘察,秦始皇嬴政陵封土中心顶端以及外城垣的南北两门与其南边的骊山最高峰望峰南北相对在一条直线上。
而每一道峰脊似一个花瓣,秦陵就在花蕊位置。
民间称始皇陵为“莲花穴”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嬴政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
如此一块风水宝地,也就不难解释为何秦始皇嬴政会选中骊山为自己营造身后帝国了。
可以说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嬴政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
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依山环水的建陵思想。
洋辣子到底好不好 在农村它被人唾弃
提起它的名字,在农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作所为更是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就是这样一个让所有农村人都唾弃的虫子,在城里人看来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
杏树上的洋辣子 洋辣子,又叫活辣子、刷木架子等,是农村夏季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
洋辣子外形奇特,身长在1-3公分之间,身宽在1公分左右,除腹部外全身都布满色彩斑斓的软毛刺,乍看像浮肿一般。
每年夏季的6、7月份,洋辣子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管是树林里还是农田旁都能看见其慢慢蠕动着的肥胖身躯。
因体形较小,且自带保护色,如不细心观察,很容易被它带有毒性的刺给蜇到。
说到被洋辣子蜇到的感受,相信只有被蜇过的人才知道,那种感觉似火烧火燎,像钻心一样的痛,难怪有的农村人更称其为“畜类”,可见对它的憎恶程度。
种类繁多的洋辣子 虽然洋辣子不被农村人所待见,但是在城市却受到追捧,,被城里人当成一种难得的美味佳肴。
当然,洋辣子的成虫无法食用,而藏在罐里面的幼虫是难得的高营养食品。
与成虫后带有“毒性”的洋辣子不同,幼虫可生吃,味带清甜,甚至还有比蚕蛹有更浓郁的香味,或者用盐巴炒一下,味道更佳。
在有些城市,洋辣子罐每斤售价竟高达200元一斤,是不折不扣的高档食品。
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关注 洋辣子罐 虽然农村人和城里人对洋辣子的看法大不相同,但它确实是一种害虫,不仅能伤害人畜,对树木、花草和庄稼也有一定危害。
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