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两个知县亏空都四万两 两人的结局为什么完全不同

两个知县亏空数额都为四万两,为何一个是降级,而另一个被斩首? 二十四年,山东巡抚阿尔泰上了一道
【千问解读】
两个知县亏空数额都为四万两,为何一个是降级,而另一个被斩首? 二十四年,山东巡抚阿尔泰上了一道奏折,弹劾兖州府金乡县知县,青州府寿光县知县任内亏空,请求朝廷赋予严厉处分。
巧合的是,这两个县的亏空数字都在四万余量左右,可是处理的结果却让人颇为费解:金乡知县降二级调用,寿光县知县拟斩立决。
同样是亏空,且数额也相同,为何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既然这是乾隆做出的决定,肯定不存在袒护包庇的情况,原因就出在所亏空的银子去向和性质上。
说起亏空可是一门大学问,御史觉得有必要就此话题深入来讲一讲。
清代史料中亏空的字眼出现的很多,但凡是官员落马,十个里面就有五个都会牵涉到亏空。
而、乾隆两朝,因亏空落马的地方官至少也得是数以百计的。
地方亏空是体制下必然的产物 我们在了解国家财政的时候,发现户部的岁入远远不及清代,这倒不是说清代的经济比明朝要发达很多,关键在于国家体制。
明清两家的赋税都要上交户部,官方称之为“起运”,同时也会留下一部分充为地方公用,这部分称为“存留”。
所不同的是,明朝地方留作地方的经费较多,占比超过40%,而清代大部分都解送到了户部,地方则不到15%。
按照流程,州县衙门上交的赋税是有定额的,这部分钱粮要交到布政司衙门的藩库,剩下的则是地方经费。
如果州县衙门的库存钱粮数额与布政司藩库的账目对不上,那么就是亏空。
时期,由于连年用兵,国家财政十分拮据,各省征收上来的钱粮90%以上都要上交户部。
本来这是战时的应急之策,但是一直到了时期,这个临时性的制度一直被沿续下去。
康熙是个英主,他也了解朝廷留给地方的钱粮,勉强只够官员、兵丁的俸禄,州县衙门几乎没有剩余的钱粮可以动支,因此每逢突发事件,州县衙门就不得不挪用正项钱粮,这就是导致亏空的根本原因。
康熙帝曾说,从前将外省钱粮全部收入户部的办法不是很妥善,天下财赋只是此数,在内既赢,则在外必拙,凡事须预先准备。
倘若地方库存酌留帑银,似乎对地方有利。
他还特别指出,这件事朝廷需要从长计议。
可以说,已经看到了地方财政的弊端,惋惜这个“从长计议”一直没有下文,康熙以后各朝皇帝都是装傻充愣,再也没有提及过此事。
既然体制存有弊端,那么在实际行政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亏空的出现。
从法律层面来说,朝廷是不允许地方官员出现亏空的,但在处罚方式上却有轻重之别。
因公亏空罪轻 地方上政务繁且有很多变数,这个变数主要是指突发情况,诸如水旱蝗灾一类。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地方官府就必须要采取应对措施,这势必就要动用官帑,造成亏空。
比如乾隆时期山东历城县亏空,经钦差大臣查明,该县六任知县在十余年时间内亏空钱粮7万多两,而这些亏空的钱粮主要都用在公事开支上。
账单清楚地列出,剿办清水教王伦起义,挪用库银2.88万两;购办河工物料及疏浚河道挪用库银2.52万两;修建贡院、县监挪用库银1.6万余两。
本来按照正常的程序,这些款项都是可以在户部、兵部销账的,只是户部、兵部的书吏因索要好处费未果,结果以不合程序为由不准报销,因此这7万多两就成了呆账,被定性为亏空。
乾隆得知真相后,倒也没有为难这几任知县,只是训斥了一番,并下令户部、兵部赋予报销。
这种因公务而导致亏空的情况,朝廷一般都不会深究,处罚也不重,不过也不鼓励地方官府这样做,必须要按照正常的奏效制度来走。
然而,清代地方官府因公事亏空的情况并不多,因私亏空才是主流。
因私亏空罪重 因私亏空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贪污或侵占国帑,也是要分具体情况的。
如果地方官员平时豪奢,俸禄和陋规收入不足以维持日常开支,而擅自动用库银用作个人消费,那么事态就严重了,按《大清律》不论数额多少,都是要判死刑的。
第二种属于无能糊涂的官员,这类官员本质不坏,可是能力有限,无法约束下人,衙门中的各类书吏通过种种手段可劲地糟蹋库银,自己却被蒙在鼓里。
这类官员一旦落下亏空,就要勒令补足亏空,然而予以革职。
第三种性质最恶劣,他们当官就是奔着国家钱粮而来的。
这类官员大多属于才干平常且没有仕途前程的,他们做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
晚清时期亏空事例这一类情况最多,很多官员一上任就拼命往自己的腰包里搂,银子寄回原籍买地盖房。
更可恶的是,他们往往还会把上司也拉下水,督抚们怕祸及自身担上一个同谋或失察之责,反过来还倒受其威胁,所以要想发设法保护他们。
,全国各省都普遍存在亏空的情况,这么说吧朝廷要是认真追查起来,十个里面最少也有八个,这就是所谓的法不责众。
既然朝廷没法子,那地方官的胆子就更大了,他们离任时往往会把库存银子一扫而空,然而移交下任,如此往复循环,地方府库空空如也。
开篇提到的山东金乡县知县就是因公亏空,所以没有过于难为他,仅仅是给了个降级的处分;而寿光知县却是因擅自挪用国帑用来娶小老婆,所以拟斩立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官员拜见皇上的时候,为什么要先拍打几下衣袖?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两个校区
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北校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北校区坐落在成都市青羊区,交通便利,周边设施完善。
校园建筑现代化,教学设施先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南北校区共同特点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的南北校区虽然地理位置不同,但在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上保持一致。
学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南北校区教学特色南北校区的教学特色各具特色,南校区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而北校区则着重理论教学,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南北校区师资力量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南北校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背景深厚,教学经验丰富。
他们关心学生,耐心指导,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未来发展规划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南北校区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办学水平,拓展合作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学院的未来发展规划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校区 学生 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