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将近灭亡的时候 清朝为什么不退守东北地区

清朝临近灭亡的时候,他们能想的方法基本都想一遍了,不是不想退守东北,退守满清的龙起之地,可惜,实力不允许啊!
【千问解读】
清朝临近灭亡的时候,他们能想的方法基本都想一遍了,不是不想退守东北,退守满清的龙起之地,可惜,实力不允许啊! 下面我分几个方面来讲一下,一个是外部环境问题: 当年,满清横扫大明的时候,并非是他们军事实力强盛,而是捡了一个大漏儿。
是正赶上跟起矛盾,吴三桂一怒之下开放了山海关,不然满清还真难入关。
入关之后的满清,也并非是靠兵打天下,基本都是依靠投降的明军打明军,打大顺军,打大西军啥的,这才夺得了天下。
当时在他的龙起之地,也就是东北,只面临一个强敌,那就是大明。
晚期的,大家也懂得,实在是羸弱不堪,防守都难,根本谈不上进攻,所以满清能站稳脚跟! 而1911年的东北,早就不是17世纪的龙起之地了,可谓是强敌环绕。
先不说中国军队,单看北面的俄国就对其,而且连隔着大海的日本都渗透过来了,况且朝鲜半岛就在日本人手中,隔着一条鸭绿江就能越到东北。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退守东北,又能坚持多久?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若是俄国和日本,打下来的东三省属于谁呢? 第二个问题,就是军队问题: 刚才也提到了,清朝夺得天下,主要还是依靠的投降的汉军,倒不是说八旗兵不厉害。
而是还没有厉害到能横扫天下的地步,后来郑成功趁着满清没反应过味儿来,就成功地联合,一路收复失地,把军队开到了南京城下。
当时帝想,但其他大臣中有建议,一旦南京失守,那就退往关内,所以,那时候退守东北是可行的。
等到了帝的时候,英法联军入侵,咸丰帝不顾阻拦,还是带着她逃到了热河。
他之所以敢往这里逃,主要还是因为这里还有部队,而当时能抵抗英法联军的部队,比如湘军和,主要在南面跟太平间死磕呢。
但是这支被仓皇派出的最后一支骑兵部队,也被英法联军歼灭于通州八里桥。
等到咸丰帝驾崩了之后,后来的皇帝,就再也不提往东北退的事了,为啥? 还是军队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中,驻守东北的军队除了毫无战斗力的兵、骑兵和八旗兵之外,主要是湘军部队。
但是甲午一战,所有军队损失殆尽,基本是一触即溃,也让俄国和日本傻了眼。
再到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为什么带着帝往西安跑啊? 不是她不想重走咸丰帝的路,而是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因为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
除了天津到北京这一带有激烈战斗以外,俄国还在东三省大肆进攻,去了东北,绝对死路一条。
而当时的情况下,清廷能指望什么部队呢? 只能依靠新式陆军,其他军队根本毫无战斗力,实际上早在咸丰帝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展现出来了,最后一支骑兵部队的就是标志。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满清政府只能依赖湘军、淮军、武卫军、北洋军,若是退到东北,跟汉军划清界限,他们又能依靠什么军队抵抗呢? 有人说,东北不是有人嘛,再招兵呗? 其实,东北真没多少人! 所以,第三个原因,晚清政府之所以不敢往东北逃,最重要的就是没人! 当初清军入关后,为了维护统治,也为了保证龙起之地的纯净,他们把人们尽量往内地搬。
整个东三省好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压根就没留多少人,除了必要的驻扎军队外,还有一些流放的人员往这边发,其他原住民很少很少了。
可以说,整个东三省荒废了二百多年,后来内地的人“闯关东”,就是因为那里人少,到处都是荒地,闯过去种地的。
而且,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一直对东三省虎视眈眈,就是因为那里没有多少人。
即使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去那里还称呼为北大荒呢,荒嘛。
正因如此,才会在空旷的东北开打,而根本不会顾及到中国人的感受。
后来“九一八事变”发生,一下子蹦出来那么多日本兵,而我们也没有从史料中发现日本有运兵的迹象啊。
很有可能,这些军队早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及日俄战争的时候就留下来了,足见他们经营东北时间之长。
别说日俄了,连朝鲜当时也对这块地,当时有朝鲜难民逃到东北,就向清政府申请一块地居住,后来甚至想直接把这块常住地并入朝鲜领土。
所以,到了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也开始默许汉人进入到东三省发展。
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之后,这种迫切感更加严重,因为再不移人过去,东三省不保啊。
正因如此,晚清政府开始了一系列针对东三省的改革: 比如八国联军入侵后,慈禧太后踌躇再三也不敢北上,只能选择西逃,从西安回来后就开始推动东北改革。
先是宣布满汉可以通婚,随后宣布大力开发蒙古和新疆,再之后大量引入汉人到这些地方种地,发展经济。
再之后就是东北改制,改奉天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并加授钦差大臣头衔,命徐世昌为第一任东三省总督,至此,清政府正式建立东三省,加强了那边的统治。
至此,清朝全面汉化了,汉人布满了整个疆土,已经没有满汉之分了,也没有所谓的龙起之地了。
而东三省这边确实居住环境不怎么好,又比较荒芜,所以满人大都迁到了内地,只留下了很少的满人。
等到了晚清时候,随着汉人的大量涌入,那边的满人比例更少了。
没有了统治基础,就算是清朝退到了东三省,还是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所以,清政府苦思良久,退守东北根本就不可行,外部环境变得更差,内部也无人可用,而且早就没有了效忠的军队,就算退过去也是死。
与其这样,还不如接受的优待清廷政策,好歹日子还能继续过,银子还能继续花,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啊。
也幸亏袁世凯提出了优待清廷的政策,才避免了一场皇室血腥清洗,才维护了一个统一的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官员拜见皇上的时候,为什么要先拍打几下衣袖?
玛雅人五大预言 预言了玛雅人自己的灭亡
在考古研究中,关于玛雅文明的离奇消失至今仍然是个未解的秘密,而关于玛雅文明的预言更是令后人震惊。
是什么?玛雅人提前预言到了什么呢?玛雅人预言中国救世主又是怎么一回事?玛雅人预言中国救世主又是怎么一回事?下面听大老师细细讲来。
玛雅人五大预言:1、预言了玛雅人自己的灭亡如果说,人是按照历史,为传统而活的民族;那么玛雅就是按照预言,为未来而活的民族。
他们深深信《豹的预言书》的预言记载,安然接受既定的未来。
2、预言了我们这一代人有飞机有汽车这些高科技关于玛雅人预言在这这么一个特定的时代出现汽车飞机火箭等高科技产物,有两个版本,一说是玛雅人留下了碑文有清楚记载。
还有一说是汽车飞机火箭预言其实是出自16世纪的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
诺查丹玛斯写了一本叫《诸世纪》的预言书,里面是近千首四行预言诗。
作者故意使用外延极广的词语和描述,以便后人的多种解读。
而每个时代的人都能从这些模棱两可的诗句中“解读”出当下的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包括飞机上天、汽车出现、希特特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盟军诺曼底登陆、德国战败、墨索里尼死亡、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日本投降、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苏联女宇航员进人大空、苏联入侵捷克、中东战争爆发、全球性污染与温室效应、“挑战者号”爆炸、戴安娜王妃身亡等等。
问题是这些全都是马后炮,都是在事件发生以后才回头从《诸世纪》中发现了“预言”,从来没有人能事先根据《诸世纪》做出准确的预测。
语义含糊的预言不是预言,只能在事后回顾的预言更不是预言。
事实上在《诸世纪》中并没有提及具体的时间,唯一一次提到的具体时间是一九九九年七月的世界末日,但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笑话。
3、预言了我们这一代要出一个希特勒这样的人,并且预测了他的出生与死亡日期关于玛雅人对于希特勒出生和死亡日期的预言,菜叶网,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说现实证明在玛雅古城的遗址上发现了希特勒的出生日期即死亡日期,所以认为玛雅人预测了希特勒的出生和死亡日期。
另一种说法认为大魔头(希特勒)的出生与死亡日期并不是玛雅人预言的,而是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预言。
4、预言了我们这一代人将会在第五个太阳纪终结毁灭性战争的爆发时期,也就是首次世界大战和二战,预言中用说打败狮子和老鹰,最后摘“日”,有人猜测其中“日”指同盟国打败日本,日本最后无条件投降,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即是预言中用狮子比喻的。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就是预言中用老鹰比喻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预言中用日比喻的。
5、第五个预言就是2012年世界末日关于这个预言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11点11分,人类将面临空前的浩劫,当夜幕降临,第二天的黎明将永远不会到来,世界末日。
中南美洲危地马拉3名玛雅部落长老曾参加在古巴举办的一个关于玛雅文化的“圣火”仪式,他们澄清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
其中一位部落长老表示:“世界不会结束。
”根据玛雅人的历法,一个纪元由13个周期组成,每5125年为一个纪元,从公元前3118年开始的本纪元将于2012年12月结束。
在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前面的预言也确实被印证了,因此才导致了地球上的很多人对2012的世界末日深信不疑,并且美国的科幻大片《2012》更加的渲染了这类的效果,为玛雅文明的五大预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虽然说已经被确定这个预言是错误的,但是有一点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在2012年的时候地球确实发生了很多的异常现象,但是并没有造成人类的灭绝。
以上五个预言可以理解成3个意思:1:人类在精神和灵魂上脱离了物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人类因为地球太阳磁极的同时颠倒所造成的灾难而灭亡。
3:在2012年12月中旬,将有一颗小行星按逆时针方向朝地球大气摩擦而来,经美国专家科学预测,在玛雅人预言的2012年12月21日那天与地球最为接近,彼此之间的巨大的万有引力将使地球的自转时间大大增加,从而造成地球上部分地区3天之内没有太阳升起。
玛雅人的神话——用他们的话来说——一个宇宙命运的装置,选择了我们这个时代作为宇宙创造的经典时刻。
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玛雅人的很多预言具有奇幻色彩,但是并没有关于中国救世主的具体预言,也许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