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嗜咸,北人嗜甘”是如何回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30 点击数:
简介:中国历史上,南北口味差异较大,有“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之说。

这和现在甜党、咸党的地理分布很不一样。

1.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之说在古代

【千问解读】

中国历史上,南北口味差异较大,有“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之说。

这和现在甜党、咸党的地理分布很不一样。

1.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之说在古代文人笔记中多有记载,揭示了古代社会饮食口味南咸北甜的巨大差异。

江少虞《新雕皇朝类苑》中记载: “宋明帝好食蜜渍鱁鮧,一食数升……大业中,吴郡贡蜜蟹二千头,蜜拥剱四瓮,又何嗣嗜糖蟹? 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

” 这说的是明帝喜食蜜渍鱁鮧,时吴郡进贡的螃蟹里是加糖的。

据此得出的结论也就是“南人嗜咸,北人嗜甘”。

其实,蜜蟹并非为迎合帝王“嗜甘”口味而特制的。

蜜蟹的制作,主要是为了保鲜。

北魏贾思勰《》“藏蟹法”云: “九月内,取母蟹(母蟹脐大圆,竟腹下,公蟹狭而长)得则着水中,勿令伤损及死者,一宿则腹中净(久则吐黄,吐黄则不好)。

先煮薄糖(糖,薄饧),著活蟹于冷糖瓮中一宿。

煮蓼汤,和白盐,特须极咸。

待冷,瓮盛半汁,取糖中蟹内著盐蓼汁中,便死(蓼宜少着,蓼多则烂)。

泥封二十日。

出之,举蟹脐,着姜末,还复脐如初。

内著坩瓮中,百个各一器,以前盐蓼汁浇之,令没。

密封,勿令漏气,便成矣。

特忌风里,风则坏而不美也。

” 糖蟹 在螃蟹中加糖有增加美味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利用糖的防腐功能。

糖的防腐原理与盐一样,当高浓度的糖水或盐水进入食品内液后能使食品内、外部产生浓度差,从而使食品在渗透作用下脱水,形成细菌不易生长的环境,达到防腐目的。

糖蟹(蜜蟹)也并非南方人所独有,《》记载沧州(今河北沧州)贡品中有糖蟹,江陵府贡品中也有糖蟹。

可见,用糖蟹来证明“北人嗜甘”是不严谨的。

时期,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很少提及菜谱中使用糖,有力地说明在中国北部地区,糖仍非主要的调味品,如此,“北人嗜甘”的说法鲜有说服力。

宋代施宿对“南人嗜咸,北人嗜甘”这一说法也曾提出质疑: “宋明帝好食蜜渍鱁鮧,然古所谓糖蟹,如何口嗜糖蟹,钟谓蟹之将糖,躁扰弥甚之类,皆谓糟蟹耳,当时语如此,沈存中以为蜜渍鱁鮧之比。

又云北人嗜甘,故鱼蟹加糖蜜,皆非也。

好食蜜渍鱁鮧,乃宋明帝,岂北人耶?” 由此可见,宋明帝喜食蜜渍鱁鮧,隋炀帝喜食糖蟹并不能代表其嗜甘,更不能代表“北人嗜甘”。

相反,宋代曾言“予少嗜甘,日食蜜五合,尝谓以蜜煎糖而食之可也。

”又曰“吾好食姜蜜汤,甘芳滑辣,使人意快而神清。

”作为南方人的苏轼,可谓嗜甘矣。

酱方 从《新雕皇朝类苑》、《梦溪笔谈》、《历代诗话》三段史料对比来看,关于“南人嗜咸,北人嗜甘”说法,其实均应来自同一史料,只是在成书过程中的互相援引。

同时,不应忽略的是《新雕皇朝类苑》关于“南人嗜咸,北人嗜甘”说法记载中的“大底”二字。

“大底”即表推测之意,可见江少虞只是推断,并无进一步考证。

因此,仅凭此史料即认为我国古代饮食习俗上存在“南人嗜咸,北人嗜甘”巨大差异的说法,实难成立。

2. 糖在烹饪中的运用 糖在中国古代有饧、饴、餔、柘浆、石蜜、糖霜、砂糖、乳糖、蜂糖、崖糖等名称。

最早的糖产生于先秦时期,由谷类制成,相当于今天的麦芽糖。

大抵不早于公元前3世纪,从东南亚或印度东部,甘蔗引入中国南方。

其后逐渐成为制糖主要原料。

中国何时能自制蔗糖,这个问题学术界曾有过论战。

20世纪60-80年代,吉敦谕与吴德铎展开激烈争锋,二者分别认为蔗糖的制造始于与唐代,季羡林则提出“中国蔗糖的制造应始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之间的某一个时代”,刘士鉴在同意季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中国在南北朝时期能自制沙糖,唐初借鉴天竺技术,使制糖工艺得到改进,糖的产量迅速提升。

可以明确的是,自汉代以来,用麦芽糖腌制肉、鱼和贝类等食物已经很普遍。

隋唐时印度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大量来华,在异国情调的影响下,富裕阶层增加了对甜品的消费,“蜜笋”和“蜜姜”大受欢迎。

但糖仍然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食品。

13世纪中叶有两本烹调书籍提及糖的使用: 一本有16.9%的食物用了糖,另一本达25%。

宋元时期,糖主要应用于蜜饯制作。

正如上文所说,糖有防腐性,用糖腌制水果、食物,能掩盖水果酸味和过熟的味道,同时防止细菌的生长,延长容易腐烂的果物的储藏时间。

3.《易牙遗意》中的甜食 《易牙遗意》是一本仿古代食经之作,囊括造、脯、蔬菜、笼造、炉造、糕饼、斋食、诸诸药等内容。

作者韩奕是苏州府吴县人,他的父亲是名医,而韩奕也子承父业,以医为业。

有趣的是,《易牙遗意》“脯鲊类”、“蔬菜类”记载了49 种菜肴制作方法,明确提到用盐者33种,约占67.35%,用糖者7种,仅占14. 29%,用盐进行调味的比例远远大于用糖。

今天,以苏州为代表的吴中地区常因为菜品甜腻而被不吃甜的小伙伴吐槽。

但从《易牙遗意》所载菜点制作工艺上看,在宋元时期吴地菜点中,糖在菜肴烹饪上用于调味所占比例较小。

不过,糖在糕点、面饼制作上还是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

《易牙遗意》“蔬菜类”之“糖蒸茄”记载: “每五十斤用盐一两……沙糖二斤,醋半锺,浸三宿,晒干……压扁收藏之。

” “酿瓜”记载: “用盐出其水。

生姜、陈皮……沙糖拌匀入瓜内,用线扎定,成个入酱缸内。

” “糖桔”记载: “洞庭塘南桔一百个,宽汤煮过……皮上划开四五刀,捻去核,压干,留下所压汁,和糖二斤,盐少许,没其桔……日晒,直至卤干乃收”。

又法云:“只用盐少许,以甘草末,略以汤浸其桔,取起,晾干。

以火熏之。

” “糖脆梅”记载云:“官成梅一斤……滚糖浆,候温,浸一宿漉出。

再将糖浆焯过,沥干,待梅并糖浆温并浸梅在糖浆内……三五次则佳矣。

” 书中还有不少蜜饯的记载,如“蜜梅”、“糖杨梅”、“灌藕”、“甘豆糖”、“凉豆”、“玛瑙团”、“糖姜”、“糖煎冬瓜”、“蜜橙”等等,种类甚是丰富。

在糕点制作上,甜味还是很有存在感的。

“酥饼”的制作方法是用“油酥四两、蜜一两、白面一斤……蜜用二两尤好”。

“风消饼”则“用糯米二升,捣极细为粉,…… 蜜半…… 与粉饼擀作春饼样薄皮”。

“松糕”用“陈粳米一斗,沙糖三斤”。

“生糖糕”用“粳米四升,糯米半升……蒸时用糖和粉,捏作碎块,排布粉内”。

苏式海棠糕 所以,《易牙遗意》“炉灶类”、“糕饵类”所记25种糕点、面食制作方法,用糖者20种,在糕点中占80%。

糖在面点中使用比例大于在菜肴中调味所占的比例。

可以说,糖虽然在中国有悠久历史,但在唐宋之前并未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食品之一,在饮食习俗上更未形成“南人嗜咸,北人嗜甘”的南北格局。

随着制糖技术发展,糖产量大大提高,糖成为主要调味品之一。

随机文章明朝的粮长制内容是什么?传中国青海湖惊现真龙,鱼鳞胡须惊呆考察专家法国幻影4000战斗机夭折,3000万美元的成本导致0订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牢骚效应,企业应对发泄情绪的员工宽容对待公平公正公开的金鱼缸效应,只要做好这一点企业就会飞跃发展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公办成都希望学校

“公办成都希望学校”:培育未来的希望在成都这座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城市,公办成都希望学校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一所致力于培养未来希望的学府,学校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

倡导素质教育:塑造品德高尚的新一代公办成都希望学校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品格修养。

学校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文体素养的培养,致力于塑造品德高尚、有担当的新一代。

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公办成都希望学校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机会。

除了传统学科知识外,学校还注重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和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注重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公办成都希望学校,师生之间建立了融洽和谐的互动关系。

老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们的引路人和朋友。

学校注重班主任制度和家校沟通,确保每位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关怀和指导,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助力他们成就未来公办成都希望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注重学术成绩,更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体育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体活动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全面发展,助力他们成就未来的梦想。

结语作为成都的一所公办学校,公办成都希望学校一直在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

通过倡导素质教育、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注重师生互动和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努力,学校正在培育着一批又一批未来的希望,为成都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成都 学校 注重

2013年河南高考登科完成“三个较着高于”

2013年8月16日,河南省一般高校招生集合登科事情局部完毕。

2013年的高着儿登科事情从7月9日开端,共停止了7个批次的登科。

河南省表里2230所一般高档学校(招生单元)总计在河南省登科重生53.6万人(不含对口招生和专升本),此中,本科登科29.1万人,专科登科24.5万人。

wEX招生指南网wEX招生指南网 2013年高校招生登科事情迷信、标准,登科成果公平、公允,招生事情完成了“三个较着高于”的可喜目的:一是一本登科率较着高于今年,2013年河南省一本登科51572人,登科率为7.6%,高于客岁1个百分点;二是教诲部直属高校招生存划增幅较着高于天下,2013年下达方案1.67万人,增幅比客岁进步11.3个百分点,高于天下3.8%的均匀增幅;三是专项方案到达2218人,增幅到达103.9%,河南省贫穷地域考生退学时机出格是上优良大学的时机明显增长。

wEX招生指南网wEX招生指南网 2013年河南省一般本科方案招生28.3万人,实践登科29.1万人,较着高于方案数,共扩招7940人。

特别是天下重点高校在我省的招生数目有了较大打破:提早批登科38708人,扩招1837人。

本科一批登科51572人,扩招2932人,此中,41所“985”高校扩招981人,67所“211”高校扩招823人,其他省外高校扩招623人,省内院校调增505人。

本科二批登科119298人,扩招2096人;本科三批登科79029人,扩招1075人。

2013年本科三批登科很“热”,除部门学校征集意愿、个体高免费专业略有降额外,其他全都在线上完成方案,这是已往没有呈现过的。

wEX招生指南网wEX招生指南网 与此同时,2013年河南省在考生总数削减的状况下,专科条理登科24.5万人,完成原定方案的75%。

wEX招生指南网 别的,河南省专升本登科25342人;对口升学登科23145人:保送生、活动锻炼等单考单招登科19470人。

wEX招生指南网 编纂保举:wEX招生指南网零费用-阳光助学 旅店办理专业 限招200人wEX招生指南网热点专业:航空航天专业学前教诲照顾护士专业动漫设想专业wEX招生指南网北译物联网工程专业 报名便可得到8000元助学金wEX招生指南网报名征询德律风:010-51291357 51291557wEX招生指南网 相关热词搜索:天际 中职 河南省

加入收藏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是如何回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