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的前世今生:风云变幻两千年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5 点击数:
简介:现在的保加利亚北部相当于古代默西亚东部,而保加利亚南部相当于古代色雷斯北部。

保加利亚古代居民为色雷斯人。

公元1年前后此地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分属色雷斯省与默西

【千问解读】

现在的保加利亚北部相当于古代默西亚东部,而保加利亚南部相当于古代色雷斯北部。

保加利亚古代居民为色雷斯人。

公元1年前后此地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分属色雷斯省与默西亚省。

随后拜占廷帝国将其继承。

6世纪大量斯拉夫人来到这里,与少量由阿斯帕鲁克(Аспарух)汗率领,从黑海北岸与北高加索迁移到梅西亚的讲语的保加尔人融合,产生了保加利亚人。

681年,阿斯帕鲁克汗击败拜占庭查士丁尼二世,与之立约,正式获得拜占廷之多瑙河以南、巴尔干山脉以北地区,建立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约681年~1018年)。

此后三百年间,保加利亚是一个强大的独立帝国,其势力足以与拜占廷抗衡。

保加利亚-拜占廷战争因保加利亚人向色雷斯境内的拜占廷堡垒索取贡金而引发。

755年,保加利亚首领泰莱茨(Телец)入侵拜占廷,遭拜占廷皇帝君士坦丁五世(718年~775年)击退。

759年在马切尔莱、763年在阿其亚鲁斯,保加利亚连遭败绩。

767年签订和约。

于761年称汗的泰莱茨,计划于772年突袭拜占廷,但为拜占廷获悉。

两军作战至775年君士坦丁五世死去。

780年,战事再起,拜占廷皇后伊林娜(752年~803年)向北夺取了保加利亚部分领土,而保加利亚汗卡达姆(Кардам)则迫使拜占廷在792年恢复向保加利亚纳贡。

809年,拜占廷皇帝尼斯福鲁斯一世(?~811年)攻陷保加利亚首都普利斯卡。

保加利亚汗克鲁姆(Крум)(?~814年)多次求和,均遭严拒。

然拜占廷内部发生夺位斗争,803年~810年又对法兰克的查理曼作战,导致力量分散。

811年,保加利亚夜袭,尼斯福鲁斯阵亡,头骨被克鲁姆做成酒杯。

813年的威尔西尼基阿战役中,拜占廷将军亚美尼亚人利奥率亚美尼亚军队临阵哗变,拜占廷皇帝迈克尔一世(811年~813年在位)大败。

利奥随即篡夺帝位,称利奥五世。

817年,利奥在迈塞姆布里亚战役(米山布里亚战役)击败保加利亚,迫其签下30年和平条约。

保加利亚汗鲍里斯一世(БорисI)(852年~889年)于864年改称大公,865年接受东正教为国教。

889年,因贸易权冲突,战事又起。

894年,保加利亚大公西蒙|西缅(СимеонI)(?~927年)击败希腊军。

895年,在拜占廷唆使下,阿尔帕德(840年~907年)率马扎尔人进攻保加利亚。

西缅与南俄的游牧民族佩切涅格人结盟,击败马扎尔。

阿尔帕德被迫逃离黑海故土,攻入多瑙河流域,夺取当地斯拉夫人的土地,在今天的匈牙利境内建立了王朝。

而西缅击败马扎尔人后挥军南下,在896年取胜。

897年,拜占廷求和,向保加利亚缴纳年贡。

913年,西缅自称沙皇(Цар),率军进逼君士坦丁堡,签订苛刻的城下之约,满载贡金,不战而归。

拜占廷随即发生宫廷政变,皇后佐伊(906年~920年)夺权成功。

914年,西缅出军占领马其顿、阿德里安堡、阿尔巴尼亚,又于918年试图夺取希腊北部与帖撒利亚(希腊东部)。

此后5年间,西缅4度围攻君士坦丁堡,均因海上力量不足,无功而返。

927年西缅死去,战事告一段落。

西缅因其功绩被称为西缅大帝(СимеонВелики)。

981年,拜占廷皇帝巴西尔二世(958年~1025年)入侵保加利亚,被保加利亚沙皇萨穆伊尔(Самуил)(?~1014年)击败于索非亚附近。

986年,萨穆伊尔入侵帖撒利亚,占领拉里撒与都拉基乌姆,并趁拜占廷内讧之机,向保加利亚以东扩张。

巴西尔率军奋力抵抗,996年在保加利亚首都奥赫里德、斯佩切依奥斯击败保加利亚。

1003年,巴西尔夺回希腊和马其顿。

1014年的贝拉西察战役中,巴西尔全歼萨穆伊尔主力,1.5万保加利亚人被俘。

巴西尔残忍的将每100名保加利亚战俘中的1名剜去一目头前带路,99名剜去双目鱼贯相随,遣返回国。

萨穆伊尔见此,惊骇而死。

1018年,被称为“保加利亚人的屠夫”的巴西尔,将保加利亚并入拜占廷,但允许其自治。

1040年,萨穆伊尔之孙P·德尔詹(ПетърІІДелян)发动独立战争,在贝尔格莱德被拥为沙皇,与皇族亲王阿鲁西安努斯共同执政。

独立军进攻拜占廷的塞萨洛尼基城,被击退,随即内讧再起,阿鲁西安努斯伏击德尔詹,剜去其双目。

1041年,独立战争被镇压下去。

1072年,萨穆埃尔外曾孙康斯坦丁·博京(КонстантинБодин)自立为彼得三世(ПетърIII),继续反抗拜占廷。

1185年,彼得四世(ПетърIV)、伊凡·阿森一世两兄弟(ИванАсенI)率领保加利亚人再次起义,迫使拜占廷于1187年承认其独立,保加利亚第二帝国(1185年-1396年)建立起来。

1261年,拜占廷进攻保加利亚,夺取安其亚鲁斯港与迈塞姆布里亚港。

1265年,拜占廷皇帝迈克尔八世(1224年~1282年)出军夺取保加利亚海莫斯(巴尔干山脉)以南领土,回军途中遭伏击,被生擒,被迫许诺归还两港。

由于迈克尔八世食言,保加利亚1272年出军但失败,从此放弃了安其亚鲁斯港与迈塞姆布里亚港。

受拜占廷的影响,保加利亚人信奉东正教。

今天,大多数保加利亚人仍然信奉东正教。

保加利亚的文化也受到拜占廷的深刻影响。

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和1396年的尼科堡战役后,保加利亚失去独立。

成为奥图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19世纪后期,在瓦西尔·列夫斯基的领导下,独立运动兴起。

1878年,俄土战争后,在俄罗斯的帮助下保加利亚独立,成立保加利亚王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站在德国的一边。

二战后它被划入苏联的势力圈。

1946年,废除君主制,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后来成为华沙条约组织的一个成员。

最后一任君主西美昂二世后来于2001年获选为共和国总理。

随着苏联的瓦解,1990年保加利亚决定实行多党制,11月大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

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保加利亚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

随机文章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功过论,目的是什么?看到未来的欧拉琳达秘书,劫数难逃论预言人类末日秦始皇陵墓水银女尸竟然是她,秦始皇墓出现活女尸震惊全球直立浮尸科学怎么解释,尸体腐烂产生的气体膨胀而漂浮比黑洞更强大的天体,宇宙终极天体“类星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邓绥是哪位邓绥是个怎么样的人 邓绥最后是如何死的

古装大剧《班淑传奇》是由、、、李晟、、等主演的历史古装剧,该剧讲述了三班家族的下一代班淑的传奇故事。

故事的主角自然是景甜饰演的班淑,但是这剧中另一个人物也历史上比班淑更夺人眼球,这个人就是。

和熹邓皇后,生于公元81年,讳邓绥,为东之皇后、东汉女政治家,南阳新野人。

邓绥作为一个女人,她的一生应该很圆满了。

首先,她是名门之后,她的爷爷时太傅,禹为南阳豪族,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

她的父亲曾经是护羌校尉,抚边有功,她的母亲是东汉第二任皇后的堂侄女。

不仅有钱在上头还有人,这样显赫的家世和出身,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

邓绥出身名门,气质姿色自然是不必说的,都说一个女子很难将美貌与智慧融合,而邓绥恰好能够在美貌与智慧之间从容游走,不仅如此,她还有一个天生的好性格,温顺又善解人意,从小就很懂事。

邓绥自小喜好读书,六岁即读史书,十二岁通《诗》《论语》,常和诸兄互相讨论,邓绥什么都好,若说是名媛淑女是绝对算得上的,但有一点与别的女子不一样,她不喜欢做家事和女工,没有看书来的有意思。

因为这事,还经常被母亲责骂她不像个女孩子,而邓绥的父亲则不同意母亲的教育方法,他觉得看书好啊,看书让一个女子有了见识,于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邓绥向父母双方妥协,白天做女工晚上看书,啊。

像邓绥这种女孩子习读经书史书的情形,虽然常不被称许,但在东汉重视家学的名门大族中,应是常有的现象。

她自小就对读经史等被认为男性所从事的活动有如此兴趣,对她后来在政治上的表现有所影响。

邓绥孝顺慈爱,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很受太傅夫人的喜爱,在她五岁的时候太傅夫人亲自为她剪发,由于夫人年事已高眼睛不太好使,不小心误伤了邓绥的前额,邓绥没有吭声,左右的人都不解,不料邓绥回答太傅夫人年事已高,不想因为一件小事惹得夫人不高兴,邓绥知道老人本就是一颗玻璃心,不忍伤心而已。

待长到十五岁,邓绥已经是个出挑的姑娘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母亲教会了她做女工,父亲教与女儿做人的道理和大义,邓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对事件有自己的看法,这对她以后在政治上是十分有利的。

也就是在同一年,才貌双全的她被选入皇宫,与其他在皇宫里整日涂脂抹粉的女子不一样,虽同为妙龄女子,邓绥不喜艳妆衣着素净,对人恭敬谦卑有礼。

由于她入宫后人品比较好,还是比较讨人喜欢的,连也注意到为人低调的邓绥,日益受到皇帝的喜爱。

她虽身为贵人却深受宠爱,皇帝对阴后日渐疏远,每次要征召邓绥,邓绥都会称疾推脱,偏偏这个时候和帝屡次失去皇子,邓绥为此事担忧,并多次挑选美女进献给和帝。

永元十四年,阴后因被告行巫蛊之事为皇帝所废。

和帝因宠幸邓氏且认为她有德行,因此立她为皇后。

邓绥成为皇后之后,因其具学识和才能,已能逐渐参与政事。

元兴元年,27岁的和帝病死,和帝驾崩了,和帝的长子刘胜一向身体不好,重病在身根本无法即位,少子寄养宫外,年仅百日,尚在襁褓之中,可是国不能一日无君,就算是婴儿也无妨,邓绥即迎立刘隆即位。

历史上称为殇帝。

刘隆尚小,无法治国理政,邓绥她便以皇身份临朝称制,自称”朕“,掌握了实际权力。

邓绥15岁入宫,22岁被册封为皇后,25岁的邓绥临朝称制。

25岁的邓绥做起事情来,丝毫不差于男人,她虽然是一介女流,却对政治十分的精通,这大概是她的好处,她能够在先哲的经验里找到解决问题最合适的方法,因为往往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提出一些令人惊叹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受到的效果也不差,这样年纪轻轻的邓绥,虽然只是辅政的皇太后,但是她才是真正的一国之君。

临朝称制的邓绥,一上台就大赦天下,又提倡德化,将各地祭祀、典章之事能免的就免去,同时又倡导节俭,很大程度减少了宫内的铺张浪费,此举一出每年为宫中节省费用数百万,对各地方的朝贡也都减免过半,整治了宫内的奢靡之风,一时间得到百姓的称赞。

即位不足一年,便夭折了,殇帝一驾崩,邓绥决定立安帝,刘祜是和帝之哥哥、清河王的儿子。

这样,13岁的刘祜做了东汉的皇帝,是为,邓绥仍临朝听政。

邓绥心想国家经历了两位君主的更迭,少不了会让百姓受到工役之苦,于是她下令建造殇帝陵寝的工程规模及其其他的劳作都”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外戚的崛起,是每个朝代不可避免出现的产物,邓氏家族强大是无疑的,但是邓绥却对娘家的人管束得比较严格,她知道和窦太后这些鲜活的例摆在她的面前,谨记外戚专权带来的严重后果,格外注意”检敕宗族“,因此,宗族人员才注意收敛自己的行为。

邓绥不滥用私权崇尚节俭的行为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邓绥垂帘的十几年间,发生过许多水蝗灾害事情,有一次蝗灾厉害,当地的作物颗粒无收,皇后闻此讯,竟夜不能寐,时刻记挂着民众的温饱问题。

在其勤勉之下,蝗灾最后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针对民族的暴动,她听取大臣意见,采取安抚的手段,成功平定并安抚了西羌暴动,保持了边境的相对安定。

永初四年,邓绥的母亲病重,邓绥暂搁朝政,潜心照顾其母,后来母亲病故,让邓绥悲痛不已。

本该为母亲守丧的,但是国事缠身,无奈只得让邓骘还归故里,并居住在母亲的坟冢之侧守丧。

25岁治国到现在,虽然邓绥手握大权但是她从未乱用过权力,相反,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营造着施展才干的大舞台,也为天下苍生谋福利。

她垂帘听政期间,确实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天下一度呈现出和谐、太平和繁荣之势。

只是,这江山终究是男人打下的,执掌江山的人也应该是皇帝,而不是皇后这样的女流之辈,邓绥虽然明白但是似乎这种状态她很喜欢,就已经习惯掌权了,而大臣们虽心里想着但是不敢跟太后明说。

至此,太后还是牢牢把权力握在手上。

直到永宁二年,邓绥患病了,并且病情在一天天恶化,在患病期间也时刻关心朝廷的,她自我总结自从主政来,勤勤恳恳,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处,恐对不住地下的祖先和先王,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希望臣子能够辅佐好君王,继续将的江山保存下去。

三月,邓绥去世,在位二十年,享年四十一。

与和帝合葬顺陵。

她作为女流之辈,本不该把持朝政,她是属于不应「」的妇女,且又多重用私近之人,虽然安帝渐长,也没有把权力还给安帝,但是她执政二十年,天下可曾有怨言和动荡?恐怕没有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王政君和王莽是什么关系 王政君后来是如何死的

大学者班彪曾经对她作出这样的评价: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

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班彪寥寥数语就把这个愚蠢、可怜、无能、受尽别人利用的老太太刻画得栩栩如生。

王政君的入宫之路 王政君是个很幸运的女子,也是个很不幸的女人。

她一辈子也没讨的喜欢。

她能给汉元帝生儿子,实在是十分偶然的事情,因而她是极其幸运的,而她的不幸也就是从坐上皇后宝座开始的。

母凭子贵,诞下皇子使她成了一个的皇后,一个皇帝的,三个皇帝的太皇太后,但是过上的却是无尽冷宫生活。

晚年,她的侄子王葬篡汉,更使她伤心透顶。

而她失去了利用值之后,对她也是很冷淡。

最后她在孤寂中死去,与汉元帝合葬渭陵。

王政君见证了几代君王的更迭,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深宫权力的变更和争夺是有多残酷。

王政君,出生于公元前71年,魏郡元城人,阳平侯王禁次女,母亲。

汉元帝皇后,生母。

她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主掌后位长达60余载,经历了几代君王,尝尽世间冷暖。

王政君是王禁的女儿,她的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女儿。

李亲本是王禁正妻,后她因为妒嫉诸妾,与王禁离异了,改嫁给河内郡的苟宾为妻。

王政君从小就长得乖巧伶俐,在十几岁的时候嫁给了一位的男子,但是没过多久姓许的男人就死了,后来又嫁给了东平王,但是东平王也死了。

家里人觉得很奇怪,算卦后得知他们的女儿以后会大富大贵的,于是悉心教授她各种才艺,到了十八岁的时候,尚且不谙世事的王政君就被父母送进了宫中。

王政君自入宫的那一天起,运气就好得不得了,她在宫内呆了接近有一年的时代,这一年的时间里宫内还发生了不少大事。

是时,的儿子刘奭当时的宠妃司娣病故,这位美女在死之前说是被其他的宠妃咒死的,宠妃也没有具体点名是谁咒的,这句话说完就断气了,然后皇太子就因此不想接近身边的妃子了,这要是被群妃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个个还不得把司马良娣拉仇恨。

王政君悲喜交加的一生 皇帝知道了很是担忧,一天天消沉下去不接近女色,也不是办法啊。

于是就在入宫的新人里,挑了几个不错的女孩服侍太子,太子勉强瞧上了其中的一位,但是没有指明是谁,脑洞大开的群众就以为是靠近太子最近,衣着素雅的王政君。

于是,皇后乐颠颠把王政君送入了太子后宫。

阴差阳错,王政君就成为了太子妃。

按说这太子后宫佳丽也不少,但是没有一个能怀上的,唯独这看起来在一群太子妃中并不算十分出挑的王政君怀上了,汉宣帝很高兴,太子却没有父亲那么高兴,自司马良娣去世后,太子的心早就死了。

更让宣帝高兴的是,王政君生的是一个儿子。

那年她才21岁,汉宣帝亲自为皇孙命名为刘骜,字太孙,时时带在身边,对刘骜宠爱有加。

诞下皇子的王政君就跟开挂了一样,步步高升,在汉宣帝死后刘奭即位为帝,是为汉元帝。

汉元帝再从宠妃死后,对女人似乎就不怎么感兴趣了。

王政君虽然此时已经贵为皇后,但是王政君自从生子以后,日益受到冷落;其子刘骜起初宽博谨慎,但后来喜好宴饮玩乐,元帝也觉得他没什么才干。

此时另一个女人走进了皇帝的视线,那人就是傅婕妤,由于傅婕妤在当时很受汉元帝的待见,还为自己生下了儿子刘康,汉元帝本来是想立刘康为太子的,但是忌于刘骜是汉宣帝认定的太子最终也没有下狠心废了刘骜。

刘奭没做几年皇帝就去世了,汉元帝一死,自己的孩子刘骜就成功即位,尊母亲王政君为皇太后。

位高权重的皇太后王政君,凭借她的权势,家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王氏家族的势力逐渐渗透到皇宫的方方面面,王家一门族人借着太后的关系,在朝廷担任相当多的官职。

汉成帝即位多年,没有子嗣,身体又不好,汉成帝与王政君因为元帝生前喜爱刘康的关系,对他待遇也相当优厚,并不因为以前废立太子之事而有所嫌隙。

后来汉成帝因为没有子嗣,定陶恭王之母贿赂王根,希望让定陶恭王之子继承帝位。

后来王根果然保举刘欣继位,刘欣遂被立为太子。

公元前7年,汉成帝在宠妃怀里暴死,刘欣即位,是为,王政君成为太皇太后。

此时,王氏家族势力渗透到朝廷的方方面面,汉哀帝开始着手考虑清除王氏家族的势力范围以此强化皇权,他即位后便拔高自己祖母和母亲家族、的势力,表面上哀帝对王氏客气有礼,实际上已经渐渐疏远王氏了。

王政君感到自己的处境十分不好。

此后,汉哀帝与王氏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王世和汉室之间拉开了帷幕。

这场战争中王氏在朝中身居要职的亲戚都受到了打压,王氏势力跌落谷底。

元寿二年,汉哀帝无子而亡。

王政君闻哀帝死讯后,迅速移驾,部署王氏子弟控制中枢。

哀帝临终前将玉玺交给他的男宠大司马,王政君又将王莽召进宫中,名义上协助董贤,实际上王莽入宫就从董贤手中夺取兵权。

随后董贤自杀,王政君所深恶痛绝的和哀帝被逼死王政君依然被尊为太皇太后,并以中山王刘衎为帝,是为汉平帝。

王莽很是讨好王政君,为了自己能够登上帝位,不惜用尽一切方法,最后如他所愿,元始五年(公元6年),汉平帝死后,孺继位,众人请求王莽辅佐。

王政君不答应,但无力阻止。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建立新朝,在没有得到政权之前,王政君的侄儿王莽是向王政君百般示好。

得到太后的玉玺后立刻就冷落这个可怜的老太太,王政君看到自己的侄儿篡权,既愤怒又羞耻,但是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汉王室在自己手里被毁了。

这种原本可以避免的亡国悲剧,既让她悔恨终生,也让历代史学家们叹息不已。

始建国五年,年八十四岁怀着对汉室的愧疚孤独死去,与汉元帝刘奭合葬渭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保加利亚的前世今生:风云变幻两千年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