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太上皇”过的都如何样?历代“太上皇”生活情况解析

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怎么度过余生的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的
【千问解读】
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怎么度过余生的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
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着这个儿子得济,反过来还的养活他。
当了汉王,老爹也没有被接到汉中享福,倒是被捉去作为人质,逼着刘邦投降。
刘邦更是做得绝,说曾经和项羽结为兄弟,因此上说:“我爹就是你爹,你一定要煮了你爹,请给我一碗肉汤喝。
”不管这个计策多么令人拍案叫绝,总有点儿把老爹豁出去的嫌疑。
不过总算是熬出了头,刘邦当了皇帝,也把老爹接到京城去了,刘邦这时候也有条件孝顺了,刘太公也着实享福了。
不过,这时候的刘太公还是一个平民,刘邦见他还是按照普通人家的礼节。
被分配来侍候老太公的人出了一个主意,等刘邦再来时让他如此这般。
刘邦再来,刘太公抱着扫帚,面对着门口倒退着走。
刘邦大为吃惊,赶忙下车搀扶太公。
太公说:“皇帝是万民之主,怎么能因为我乱了天下规矩呢!”刘邦自知疏忽大意,把老爹这一茬给忘了,于是尊奉老爹为太上皇。
那个出主意的家令也得到了很重的赏赐。
刘太公原本是个庄户老头儿,根本就不知道朝廷是怎么回事儿,权力与他也更是毫不相干,有了这个太上皇的名号,解决了父子见面时的礼节,一切。
刘太公就是这样安享晚年,从六年到汉高祖十年,当了五年太上皇。
公元290年即位,是第二位皇帝。
有一种说法是,晋惠帝是一个白痴,因而他的皇后专权乱政,乱杀皇室尊贵,被赵王杀死。
司马伦自领相国之位,这是晋朝“”的开始。
淮南王起兵征讨司马伦,兵败被杀。
公元301年,司马伦自立为皇帝,司马衷被改为太上皇。
司马伦当皇帝不久,齐王起兵讨伐,受到成都王、河间王、常山王等支持,司马伦兵败被杀。
晋惠帝复位。
不过,这几个人个个自认为功劳最大,互相不服,又大打出手。
这个傻皇帝倒成了香饽饽,个个都想把他抢到手,以便演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戏。
最终,光熙元年(公元306),东海王司马越平定了八王之乱,独揽了大权,晋惠帝又一次安定了下来。
安定下来的晋惠帝又成了司马越的傀儡,尽管如此,司马越还是看他不顺眼。
就在这年的十二月,司马衷吃了有毒的饼死了。
一般认为,晋惠帝是被司马越毒死的。
司马衷虽然当太上皇不是很久,但这个人当太上皇和当皇帝没有什么大的不同,那就是都为傀儡。
刚当皇帝,他是皇后贾南风的傀儡,当太上皇,他是司马伦的傀儡,复位后,他又是乱王的傀儡。
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衷这个太上皇不过是他人手里的一个玩偶筹码。
司马衷从当太上皇到复位再当皇帝,总共六年。
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
公元618年5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国号唐。
不久之后,李渊统一了全国。
武德九年(公元626),李渊的次子发动了玄武门兵变,杀死了太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李渊被迫封李世民为太子,紧接着禅位,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九年后病逝,太武皇帝,庙号高祖。
作为太上皇,李渊内心有着十分的纠结,一方面,禅位并不是出于他的自愿,另一方面,的立国又是这个次子功劳最大,他也曾经有过将皇位传给李世民的许诺。
同样,李世民也对这个太上皇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处置。
一方面,李渊是他的亲生父亲,又是大唐的开创者,李世民不能对他太过苛刻;另一方面,父亲曾经许诺立他为太子又犹豫不决,因而原来的太子李建成要将他置于死地,李世民为了保命只好逼其退位。
总起来说,李渊这个太上皇有自由没权利,物质生活上不会很窘迫,精神生活上不会很。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大概是他在做俘虏期间表现的还算“英勇”,所以死后被谥为英宗。
朱祁镇1436年即位当皇帝,年号正统。
1149年,蒙古瓦剌部进犯明朝北疆,前锋逼近大同。
在宦官的鼓动下,朱祁镇亲率50万大军。
朱祁镇和王振对军事都是,由于两人的瞎指挥,军队行动迟缓,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内)被瓦剌军包围,朱祁镇被俘。
留在都城的等人害怕瓦剌人以皇帝要挟大明王朝,于是拥立陨王为帝,这就是宗,明英宗朱祁镇被遥尊为太上皇。
一年后,双方议和,瓦剌人觉得朱祁镇已经没有多少用处,就把他送还北京。
回到北京后,朱祁镇被安置在南宫,有专人看管,仍然处于一种被囚禁的状态,就这样做了七年太上皇。
1457年,大臣、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史称“”,复立朱祁镇登上了皇位。
朱祁镇复辟成功,改元天顺,后又当了8年皇帝。
爱新觉罗·于1736年即位,年号,由于习惯上以年号称皇帝,所以,他被称之为。
弘历25岁登基时,曾经烧香祷告上天,希望自己长寿,当皇帝不超过他的爷爷。
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享年69岁。
乾隆登基时已经25岁,如果当上60年皇帝,就到了85岁,历史上还没有皇帝活到这个年龄,他可能认为自己也活不到这个年龄。
没想到,乾隆还真是能活,当皇帝60年,身体感觉还很好。
如果不兑现诺言,实在没法向上天和臣民交代,乾隆帝只好将皇位传给儿子顒琰(即),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弘历虽然当了太上皇,但他仍然牢牢掌握着皇权,也很乖觉,事事请示这个老父亲,两人相处倒也算是平安。
就这样,乾隆做了4年实权在握的太上皇,嘉庆伴随着父亲当了4年实习皇帝。
历史上共有二十几位太上皇,他们的命运结局和打发生活的方式,大概不外乎以上这么几种类型。
历史就是这般残酷,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你在位时既有权又有财,等到你退位时哪怕曾经地位再高,也照样落得个空有自由,没有权力的下场。
真不知道这当一次皇帝,得到了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宋灭南唐之战的具体经过简介,最后结果如何?
战争过程 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十八日,中路军曹彬部沿江北岸东下,令八作使郝守溶领舰船跟进。
南唐军误为宋军例行巡江,未加阻截,致曹彬军顺利通过湖口。
二十五日,曹彬率军突然袭占峡口寨(今安徽贵池西)。
闰十月初五,轻取池州(今安徽贵池)。
十三日,于铜陵(今属安徽)击败南唐军一部,获得战舰200余艘。
连克芜湖(今属安徽)、当涂(今属安徽),于采石矶(今安徽当涂北采石)击败南唐守军2万余人,俘获马步军副都部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等千余人,抢占要隘。
遂命郝守溶率兵丁工匠于采石矶架通跨江浮桥,保障后续部队渡江。
李煜闻讯,急派镇海节度使郑彦华率水军万人和天德都虞侯杜真领步兵万人阻击,与宋军遭遇,在新寨(今江苏江宁附近)战败。
开宝七年(974年)十一月十五日,西路攻鄂州(治江夏,今湖北武昌),击败南唐3000余人。
东路军围攻常州(今属江苏),攻占利城寨(今江苏江阴)。
开宝八年(975年)正月初八,各路全线出击。
黄州兵马都监武宁谦等渡过长江,攻占樊山寨(今湖北鄂城西);行营左厢战棹都监田钦祚率军破溧水(今属江苏),击败南唐军万余人,杀其都统。
十七日,曹彬率大军攻南唐都城江宁。
南唐水陆军10余万人前依秦淮河、背靠江宁城列阵防守。
潘美为不失战机,不待渡河船只齐备,即令步涉水进攻;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李汉琼亦率部渡过秦淮河,以大舰载芦苇,对南唐水寨实施火攻,歼灭南唐军数万人,进逼江宁城下。
未几,南唐军再次反击,企图溯江而上夺取采石浮桥,又被潘美率军击破,神卫都军头郑宾等被俘。
开宝八年(975年)正月二十日,命京西转运使李符益调运荆湖军粮到江宁城下,补给宋军。
至五月,宋军占领袁州(治今江西宜春)、白鹭洲(今江苏南京西南)、江阴(今属江苏)等州地。
东路军亦攻占常州。
王明所部在武昌江州(治湓口,今江西九江)、击败南唐军万余人,夺取战舰500艘。
宋军围城数月,李煜知形势危急,调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湖口兵10万赴援。
朱令赟恐王明军从背后切断粮道,迟迟不敢东进。
南唐灭亡 开宝八年(975年)六月初二,曹彬军于江宁城下打败南唐军2万余人,缴获战舰数千艘。
八月,丁德裕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击败南唐军5000人,并于九月初九与吴越军合势攻占润州城。
经李煜再三催促,朱令赟方于十月率兵15万,搭乘百米长的木筏和可容千人的大舰出湖口顺流东进,欲冲断采石浮桥。
时逢长江水浅,航道狭窄,大船不能并行;加上屯驻独树口(今安徽安庆附近)的王明军在江边竖立船桅形木桩,致使朱军不敢贸然轻进。
二十一日,朱令赟孤军乘大舰行至皖口(今安徽安庆西南,皖水入江口),遭宋行营都指挥使刘遇部阻截,遂用火油攻击,适风转向,火势反烧,朱军不战自溃,混战中朱令赟被烧死,战棹都虞侯王晖等被俘,数万件兵器为宋军缴获。
九月,李煜又命侍卫都虞候刘澄率军赶赴润州,加强江宁以东防御。
刘澄抵润州,惧战投降,吴越军占领润州,江宁局势更加危急。
李煜急遣使赴东京(今河南开封)乞宋言和罢兵;同时严令湖口守军火速入援。
十月十九日,朱令赟率援军号15万分乘巨舰、大筏顺江东下,企图烧毁采石浮桥,解江宁之围。
获悉后,密令屯于独树口(今安徽安庆附近)的王明军,在沙州多竖长木伪为帆樯。
朱令赟见状疑为伏兵,率军进入皖口(今安庆西),遭宋军伏击。
南唐军纵火攻宋军,因风向骤变,反遭火烧大溃。
宋军乘势猛攻,朱令赟被俘,余部败退湖口被歼。
江宁孤城援绝,李煜再遣使赴东京请缓兵,赵匡胤以"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为辞,予以拒绝。
宋军三面进攻,十一月二十七日,江宁城破。
战争结果 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十二日,曹彬大军从三面攻击江宁城,李煜派5000兵夜袭宋军北寨,未果。
二十七日,宋军破城,守将呙彦、马诚信、马承俊等在巷战中战死。
李煜奉表投降。
南唐灭亡。
战争评价 此战,是继晋灭吴之战和后,中国战争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江河作战,宋军在长江下游成功地架通浮桥,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创举,使大军克服天险,分兵击破南唐守军,攻占江宁,迫降南唐。
其中水军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宋军5路出师,分进合击,其中2路是水军:一路为主力,自荆南沿长江东下,直取金陵。
一路进行战略迂回,自汴水而下,经扬州入长江,从南面逆水而上,进攻金陵,对灭亡南唐,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再一次证明,在南方作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水军的较量。
交战双方,谁的水军强大,谁对水上作战预有准备,谁善于发挥水军在水网地区机动性强的特点,谁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晋灭吴、隋灭陈都是如此,宋灭南唐也是如此。
南唐后主李煜过分依赖长江天险,欲以"坚壁以老宋师"的防御战法,坐失利用宋军渡江时反击的时机,终于失败。
随机文章隋开皇年间,隋朝与周边的民族关系探讨汉武麾下李陵力战匈奴之可信度龙卷风风眼有人进去吗,龙卷风中心有没有风/没有风但是气压非常大可控核聚变根本不可能,耐高温材料需从中子星或黑洞获取太阳能汽车为什么不能普及,造价高容易损坏/地球气候风云多变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宋灭南唐之战何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背景 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 ,建立了,史称北宋。
随后,赵匡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稳定了内部政局,但在宋的辖区外,北方有强大的辽国及其控制下的政权;南方有占据江汉一隅的、占据湖南14州的武平、据有四川和汉中45州的、据有岭南60州的南汉、据有江南地区的南唐、据有两浙地区的吴越等割据政权。
为终结五代分裂局面,一统天下,赵匡胤必然要发动统一战争,逐个消灭各割据政权。
为此,他在采纳诸文臣武将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先北,南攻北守"的战略。
建隆四年(963年)到开宝四年(971年)间,宋相继消灭了南平、武平、后蜀、南汉。
南唐在南方各国中实力最强。
不过,南唐事宋甚恭,使赵匡胤很难找到理由用兵。
因此,赵匡胤先夺取其周边诸国,形成对南唐的包围态势,然后寻找时机和借口消灭南唐。
宋灭南汉后,置南唐于三面夹击之中。
南唐后主李煜为求自保,明臣服,暗备战,在遣使向宋请受策封的同时,将兵力部署在长江中下游各要点,以防宋军进攻。
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认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加紧作战准备。
开宝七年(974年)五月,下令在荆湖建造大舰和黄黑龙战船数干艘,以备架设长江浮桥之用。
九月,赵匡胤派遣使者,要李煜入朝,李煜以生病为由拒绝。
[2] 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东路吴越王做为升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率数万兵自杭州(今属浙江)北上策应,并遣宋将丁德裕监其军;中路曹彬与都监潘美率水陆军10万由江陵(今属湖北)沿长江东进;西路王明为池、岳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牵制湖口(今屑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随机文章河南周口清朝干尸,一夜间疑似还魂自己消失黑龙江不明飞行物砸出10多米大坑,专家证实为人工制造出丑效应是什么意思,完美无瑕的人不受人喜欢(优缺明显惹人爱)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佐助通灵外道魔像为何没出现,鸣人和佐助谁更厉害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