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国统一了什么样的户籍制度?有什么特点?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5 点击数:
简介: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秦朝的户籍制度乃是变法以来的延续,而时所制定的户籍制度,则是为了便于朝廷

【千问解读】

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秦朝的户籍制度乃是变法以来的延续,而时所制定的户籍制度,则是为了便于朝廷对百姓加强管理,其核心仍然是为“耕战”服务,且与连坐制度息息相关。

秦朝的户籍制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较为详细的户籍管理模式,在当时来说,无疑极为先进。

秦国户籍制度特点 根据《·秦本纪》的记载,早在十年时,便建立了“为户籍相伍”的户籍管理制度,也就是说以五家为“伍”来进行编制户口,这时期“伍”便是户口编制的基本单位。

特点一:以“伍、什”为基本单位。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的记载,到了时期,孝公以商鞅实行变法,于是“令民为什伍,而想收司连坐”,《索隐》中则有“五家为保,十家相连”的记载,此时开始确立了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户籍制度,而与这种制度相伴随的,便是严苛的连坐制度,“伍什”的编制便是为了邻里之间相互监督。

1975年,湖北省出土的云梦秦简,这为我们揭开了《秦律》的面纱。

所谓的“伍什连坐”,便是说“伍什”之中一家犯法,十家连坐的制度,如果主动举报则可以免除刑罚,如果隐瞒包庇则会加重刑罚。

因此,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建立起了一套以“伍、什”为基本单位的户籍制度,有了相互之间的连坐监督,极大方便了朝廷对百姓的管理,且可以直接深入到每一户人家。

特点二:小家庭管理模式。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一家之人不论有多少口,都通常居住在一起。

而商鞅则制定了一夫一妇的小家庭管理模式,为了强制推行这一政策,更是制定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的惩罚机制,也就是说,如果一家有两个男人,便必须分家,如果不分,便以增加其赋税为惩罚。

这种制度主要是为了取缔大家族制下的大家庭,鼓励小家庭的建立,从而推动小农经济,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彻底释放劳动力的手段。

特点三:登记极为细致。

根据史料来看,在之前,秦朝的户籍制度主要登记有人口所在地、家庭身份、出生地区、爵位、姓名、家庭财产和类别等。

而一个家庭内部,则按照以户主为首,男性、成年人、直系亲属、女性、未成年人、旁系亲属的顺序,登记着其家庭成员,还有其祖宗三代的出身情况。

此后,一直到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甚至有可能登记着户内成员的身高记录。

如此详细的户籍制度,在古代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了维持户籍制度的运转,当然要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它又是如何运转的呢? 1、户籍核对的周期和方式。

现在一般认为,秦朝的户籍为三年一造(另说年年更造),县、郡官员负责户口的查验和登记,这被称为“案户比民”,或称“案比”。

“案比”的时间为在当年的八月,到时老百姓需要全家出动前往县府,聚集廷中,接受主吏的比对。

而为了避免百所隐瞒,当时还制定了一些临时性的监察措施。

秦国户籍和律法大多落入了萧何手中 2、户籍的登记、消除和迁移。

《·境内》有载“四境之地,丈夫子女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消。

”而根据《傅律》的规定,户口的登记、消除主要由百姓自报,而为了避免百姓以小报老或以壮报残从而逃脱劳役,同样有着相应的处罚规定。

而一旦百姓需要迁移,则必须在官府办理“更籍”手续,否则不可迁移,如果擅自迁移,是要遭到惩处的。

同样的,如果官吏故意刁难百姓,从而导致百姓遭到惩处,官吏同样要接受处罚。

3、立户的要求。

在秦国或者秦朝,并不是说你想要立户便能立户的,而是有着一定的要求,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不能是商人、开客店者、赘婿、后父。

二是必须是土地拥有者或是官府授田的对象。

综上所述,户籍制度在秦国和秦朝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策,他可以保证国君对国内人力情况,更方便了朝廷派遣劳役、收取赋税,可以说是大大提高了国家行政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4年起湖南省统一中考,长沙单独命题

  省教育厅日前发布《关于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2024年起,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科目笔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统一印制试卷,组考、评卷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各市州、县市区教育(体)局具体组织实施。

但是在统一之外,却有一个例外——长沙市按省统一要求单独组织中考命题。

长沙市单独组织中考命题将如何实施?工作人员从长沙市教育局获悉,长沙市按全省统一要求单独组织中考命题,较往年整体上保持稳定,具体而言会有“三个不变”和“三个调整”。

  中考命题保持“三个不变”  从2024年开始长沙市中考命题有三个方面保持不变:  中考命题难度保持稳定。

中考命题兼顾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功能定位。

近年我市按《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等文件要求,坚持“学什么,考什么”,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命题。

要求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注重试题素材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提高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严禁超标命题,严禁与奥赛内容挂钩,不出偏题、怪题,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推动“双减”政策落实。

我市中考命题难度、区分度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书面考试科目保持不变。

初三年级的书面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含道德与法治、历史)、理综(含物理、化学)。

初二年级书面考试科目为生物学和地理。

  书面考试形式保持不变。

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三科实行开卷考试,其他各科实行闭卷考试。

为合理控制考试时长,减轻考生考试负担和压力,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物理和化学继续实行合卷考试。

书面考试科目的答卷继续按照网上阅卷的标准印制。

  中考命题将进行“三个调整”  英语科卷面分值和考试时量以及语文科考试时量有调整。

按照全省统一要求,2024年开始,长沙中考英语的卷面分值由原来的120分(含听力20分)调整为100分(含听力20分),英语的考试时量由原来的120分钟调整为100分钟。

语文的考试时量由原来的150分钟调整为120分钟。

其余书面考试科目的卷面分值和考试时量均保持不变。

2024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考试时量减少和英语卷面分值下降后,两个学科的试卷结构有什么变化?按照全省统一命题要求开展我市中考自主命题,语文、英语两个学科的题量会适度减少。

具体变化待市教科院组织学科专家研究分析并征求一线教师意见后确定,并上报市教育局同意,再及时对社会公布。

  高中招生录取总分有变化。

由于英语科分值调整,2024年、2025年高中招生录取总分为700分,具体折算分别为语文、数学各120分,英语100分,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生物学40分,地理40分,体育中考40分。

待省教育厅出台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及信息科技考试统一考试标准和要求后,2026年我市高中招生录取总分将作相应调整。

  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和信息科技考试纳入中考总分。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发〔2023〕31号)要求,从2023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开始,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及信息科技考试,以分值计入高中招生录取综合总分。

其中信息科技和生物学实验操作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末,信息科技采用上机考试方式,时长为30分钟。

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

生物学、物理、生物学实验操作和信息科技由省教育厅统一考试标准和要求,成绩呈现方式和分值待研究并按照程序上报后再对社会公布。

2024年、2025年中考实验操作按照原有方式进行考查,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开足开齐开好物化生实验课程  长沙市将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及信息科技考试标准和要求,结合长沙市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报省教育厅同意后对社会发布。

同时长沙市将进一步加强理科实验室建设,配好实验教学仪器;督促学校要开足、开齐和开好物理、化学、生物学三科实验课程,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023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要积极参加实验探究,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增强实验操作与探究能力。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我市将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和劳动与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强化音乐、美术及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4年、2025年,学科考查包括艺术(音乐、美术)考查、语文口语交际考查、英语口语考查、理科实验操作考查和综合实践活动考查(含劳动技术考查、信息科技考查)等项目,考查成绩继续以等级方式呈现,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2026年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按照完善后的方案实施。

2024年湖北省实施中考统一命题?湖北中考满分多少?

  2024年湖北中考开始全省统一命题,武汉市按省统一要求单独组织中考命题。

那么,2024年湖北中考满分是多少分呢?什么时间开始考试,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湖北最新中考政策,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从2024年开始,全省实施中考统一命题。

武汉市按省统一要求单独组织中考命题。

  据了解,根据教育部对各地中考命题的跟踪评估,“双减”政策实施后,一些地方还存在超标命题、试卷难度不合理、记忆性试题比例偏高等问题。

教育部为此要求,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以引导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

  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要求,提升我省中考命题质量,更好发挥教育评价作用,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巩固“双减”成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我省将从2024年起实施中考统一命题。

  中考统一命题将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兼顾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功能定位,突出学科核心素养,既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不出偏题怪题,不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不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全省中考统一命题科目和卷面分值为:  初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或听说)实行分卷考试,卷面分值每科各12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实行合卷考试,卷面分值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物理和化学实行合卷考试,卷面分值物理70分、化学50分。

  初二年级(“学完即考”):生物和地理实行合卷考试,卷面分值生物50分、地理50分。

  英语听力(听说)考试分值30分,采用纸笔考试或机考方式进行。

2024-2025年,省级统一命制英语听力纸笔考试试题,供实行英语听力纸笔考试的市(州)使用;实行英语听说机考的市(州)自主命制英语听说机考试题。

从2026年开始,全省统一实施英语听说机考,省级统一命制英语听说机考试题。

  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科技、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化生实验操作等学科考试办法及分值设定,由各市(州)按照《湖北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鄂教幼高〔2017〕11号)要求确定,命题由各市(州)负责。

  我省中考文化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20日-22日,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九问九答解读相关政策  从2024年开始,我省实施中考统一命题。

为什么要统一命题,统一命题后怎么考、考什么?湖北省教育厅通过九问九答进行了政策解读。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的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等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教育部也多次对中考命题工作进行部署,《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2〕6号)明确提出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实施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其他省份也正按要求陆续推动实施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实施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有利于提高命题质量,提高依据课程标准命题水平,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培养目标落实;有利于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利于发挥考试评价导向作用,引导义务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促进育人模式和教育评价方式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等文件要求,中考坚持“学什么,考什么”,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不制定考试大纲。

中考命题兼顾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功能定位,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既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提高试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不出偏题怪题。

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不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

  3、各市(州)初中使用的教材版本存在差异是否对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有影响?  当前,各市(州)初中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使用统编教材,教材版本一致。

其他学科使用的教材版本虽存在差异,但各学科教材均依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编写,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各版本教材均能够覆盖。

全省中考统一命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是依据具体教材版本命题,命题过程中命题人员也会认真研读比较我省各市(州)有关学科使用的各版本教材,因此不会因为各市(州)教材版本不一样而影响到考生考试成绩。

  4、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的学科和卷面分值是怎么安排的?  按照教育部部署,2017年12月,省教育厅印发了《湖北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鄂教幼高〔2017〕11号),推动实施中考改革,对我省中考考试科目、分值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截至2023年,各市(州)均已按照要求实施了中考改革,中考考试科目、分值等做到了大体一致。

为保证各市(州)中考科目、分值的稳定性、延续性,综合各市(州)现行中考情况,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九科实行省级统一命题。

上述九科卷面分值除个别市(州)少数科目有微调外,绝大多数市(州)与现行中考各科卷面分值没有变化。

  除上述九科外,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科技、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化生实验操作等其他学科命题继续由各市(州)负责。

  5、英语听力(听说)考试命题是怎么安排的?  目前,各市(州)中考英语听力(听说)考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纸笔考试模式,即只考英语听力内容,实行纸笔考试,听力与文化考试同步进行;另一种是机考模式,既考英语听力内容,又考英语口语内容,英语听说机考在初三下学期提前单独安排。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重视外语听说能力的同步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听力测试和口语考试,合理调整并逐步加大听力测试题和口语测试题的比例。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适应教育评价改革趋势,降低中考英语听力考试组考风险,同时为学校教育教学调整、学生学习备考和教育部门软硬件设施建设留足准备时间,综合各市(州)英语听力(听说)考试情况,2024-2025年,省级统一命制英语听力纸笔考试试题,供实行英语听力纸笔考试的市(州)使用;实行英语听说机考的市(州)自主命制英语听说机考试题。

2026年开始,全省英语听力(听说)考试统一实施机考,省级统一命制英语听说机考试题。

  6、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后中考考试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目前,我省各市(州)中考集中在6月19日-23日之间举行,考试天数为2-3天。

为做到全省考试时间统一,同时保持政策稳定性,按最大公约数原则,多数市(州)考试时间没有变化,只是少数市(州)会有微调。

综合各市(州)情况,全省中考统一命题后中考统一安排在6月20日-22日,考试天数为3天。

  为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按照教育部“学完即考”要求,将初二下学期学完的生物、地理考试时间安排在初二下学期进行;其他7门科目安排在初三下学期进行。

  为合理控制考试时长,减轻考生考试负担和压力,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物理和化学、地理和生物实行合卷考试。

  7、英语听力(听说)考试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为保证各市(州)中考平稳过渡,落实中考试卷保密要求,2024-2025年,实施英语听力纸笔考试的市(州),英语听力考试时间为6月21日下午,在文化考试结束后进行,时间30分钟,其中包含试卷分发、试听、收卷等时间10分钟。

实施英语听说机考的市(州),英语听说机考办法由市(州)研究确定。

  2026年起,全省中考英语听说机考每年考试时间统一为4月第二周周末,考生分批次进行考试,每个批次考生的考试时间为30分钟,其中包含考生进场、退场、身份确认及设备测试等时间10分钟,考完即止。

  8、如何保障中考省级统一命题顺利推进?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后,各市(州)继续负责中考考试组织、试卷印制、试卷阅卷、招生录取工作,县(市、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省教育厅将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有关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围,指导各地加强中考软硬件设施建设、规章制度建设、招生考试机构建设,强化经费保障水平,提高各地考试工作规范化水平。

  为让学校、考生熟悉各科目考试形式,了解各科目试卷结构,为教学和复习备考提供参考,让考试机构、考点熟悉全省统一命题后的新考务规程,及时发现各环节各流程存在的风险隐患,准备组织一次全省全真模拟演练,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9、武汉市单独命题的考虑是什么?  为鼓励支持武汉市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借鉴部分省份做法,武汉市按省统一要求单独组织中考命题。

  22024年湖北省实施中考统一命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如果想了解湖北最新中考政策、中考信息,请关注中考资讯栏目,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推荐阅读:  全国各地高中录取分数线  中考试卷真题及答案汇总  湖北中考难度大吗?  中考时间表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加入收藏
               

历史上秦国统一了什么样的户籍制度?有什么特点?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