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什么是中华民族最丢脸的一个朝代是怎么回事?此话怎讲?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
【千问解读】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驱口制、匠籍制、籍没制、人殉、宵禁、海禁]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但这个朝代的百般好,都不足以掩盖一点,它给中华民族丢脸了,还丢大了,此话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人都认为元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扬眉吐气的朝代——譬如,上世纪30年代就有名叫清癯的人撰写题为《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的文章,其中有云:“乃尝读史至元,起自蒙古,入主中夏。
开国以后,奄有钦察阿速诸部,命速不台征蔑里吉,复引兵绕宽田吉思海,转战至太和岭。
自太宗七年,又命速不台为前驱,随诸王拔都,皇子,皇侄等伐西域。
十年乃大举征俄,直逼耶烈赞城,而陷莫斯科。
太祖长子术赤遂于其地即汗位。
可谓破前古未有之纪载矣。
夫一代之英主,开创之际,战胜攻取,用其兵威,不难统一区宇。
史册所叙,纵极铺张,要不过禹域以内。
讫无西至流沙,举朔北辽绝之地而空之。
不特唯是,犹复鼓其余勇,进逼欧洲内地,而有欧亚混一之势者,谓非吾国战史上最有光彩最有荣誉之一页得乎……。
质言之,元时之兵锋,不仅足以扼欧亚之吭,而有席卷包举之气象,有足以壮吾国后人之勇气者,固自有在。
余故备述之,以告应付时局而固边圉者。
”然而,事实上,这不过是意淫而已——且不说元朝根本上就是异族入主中原的殖民统治,就其实际的统治行为而言,元朝也只能说是以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丢脸的一个朝代。
就其社会而言,可以断言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奴隶社会。
元朝所处的历史阶段撑死了算半封建半奴隶社会比起几百年前的的封建文明阶段来说都是大大的落后。
和宋朝人民自由的经济商业社会更是大大的落后,至少落后几百年的文明进程。
元朝统治实行领主分封制、工奴制这些都是典型的奴隶社会特征。
元朝大量“驱口”(奴隶)极其普遍的存在,证明元朝是奴隶社会。
在开设的“人市”可以任意买卖驱口。
在元朝一个中等官员就可能有人上百个驱口,一个大使长(奴隶主)的驱口往往,宠臣阿合马就有七千多个驱口。
驱口就是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是主人的私有财产。
驱口既要向使长缴租,也要向政府纳赋。
元朝法律规定“驱口与钱物同”。
主人可以随意买卖或馈赠。
主人杀死无罪驱口杖八十七,良人打杀他人驱口杖一百七。
杀一个“驱口”与私宰牛马的刑罚几乎相等。
元朝佃户地位也极其低下,元朝法律规定:主人打死佃户只杖一百七。
在元朝曾是自由之身的农民再度沦于农奴的命运。
元朝不止用法律的形式赤裸裸的宣布各族人的不平等,也赤裸裸的宣布同种人的极度不平等。
元朝这个由低级原始民族游牧部落建立的朝代使中国又回到了奴隶社会。
在蒙元统治时期,蒙古人把全中国人分为四等(其实是三等,蒙古人当时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中国人),我们所处的北方是三等公民——就是历史书上说的那个“汉人”,这是历史书上讲的。
后面的故事历史书上就没有了,蒙古人如何统治汉人呢,除了建立必要的军事力量和镇压工具(监狱),在最基层,每个村子派一个蒙古家庭统治整个村子的汉人,汉族人姑娘要结婚,必须和这家蒙古人的男人睡三天觉,用文绉绉的语言说,就是这位姑娘的处夜权是属于蒙古人的;汉族老人到了六十岁,必须送到野地里的一个墓穴里等死,这个墓穴也就是老人们说的“砖打墓”。
由此看来,蒙元时期是中国人最屈辱、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而不是像某些无耻的“爱国”历史专家所吹嘘的那样“强大无比,威震亚欧”! 在具体统治措施上,元朝也黑暗无比:为了防止汉族人造反,每五家汉族人才能有一把菜刀,而且这把菜刀是放在蒙古人家里的,只有蒙古人同意,汉族人才能生火开灶,所以汉族人习惯的把这家蒙古人男人叫“老灶爷”,女的叫“老灶奶”,还画了图贴在厨房,每到新年,这家蒙古人要到县城汇报整个村子的情况,为了让“老灶爷”“上天言好事”,到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会把好吃的送到蒙古人家里,谓之“祭灶”。
如果你有机会到农村看到“老灶爷”和“老灶奶”的图象,你会发现图中的人物穿着打扮都是蒙古装。
元朝对汉民族的残暴统治,甚至延伸到了床头。
在蒙古人征服时期,汉人和其他各少数民族百姓里每家新媳妇的头一夜是一定要给蒙古保长过的,因为他们是在蒙元征服王朝中,是最下等的阶层,可以任人使唤欺躏。
由于屈辱的初夜权,所以当时的汉人结婚后都是把第一胎摔死,这就是摔死第一胎的来历,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么无奈,但又坚决的方法来维持着血统的纯净。
元朝统治者对汉人的杀戮,更是让人发指:蒙古人曾一度要杀绝中国人,让良田尽为牧场。
若非劝说,使他们意识到中国人还有“纳税”这一功能,当今天下,早就没有中国人的痕迹。
尽管如此,蒙古人仍然曾经实行过屠杀几个大姓的政策,在四川也曾屠杀过数百万人口。
蒙古人统治对中国社会也是极大的摧残,汉人、南人是贱民,财产可以任意夺取,妻女可以任意糟蹋,生命可以任意杀戮。
中国人甚至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
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人口急剧渐少。
一二二叁年(嘉定十六年)南宋有人口七千六百八十一万,加上金国的人口,总人口超过一亿。
而离一二七八年南宋灭亡已经十二年后的一二九零年(元至元二十七年),面积广大得多的元朝的人口才五千八百八十叁万。
可以想象杀戮之惨烈。
中国的文化由于蒙古人的入侵和统治而衰落。
蒙古人还曾一度于山东沿海一带每年夏秋之际,往海中扔抛成村的汉人以控制汉人人口增长。
最后,还需要指明的一点是:元朝不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朝代。
许多中国人认为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朝代,这是一种误解。
大大的认识错误。
元朝灭了南宋后迅速腐化堕落。
其腐化堕落的程度与速度比满清的子弟有过之而无不及。
忽必烈很窝囊,对日本、瓜哇的讨伐皆力不从心,死时很窝火。
忽必烈以后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现在吹嘘蒙古的人只有吹嘘,而铁木真死时根本就没有统一中国,别说南宋就是金朝都没完全攻占。
元朝对外战绩可谓其差无比。
元朝自统一中国后,其对外战争几乎是次次失败。
众所周知忽必烈于公元1274年(至元十一年)、公元1281(至元十八年)两次发动对日本的远征,皆以惨败而告终。
从此日本人开始从仰视中国到蔑视中国。
公元1282(至元十九年)、公元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元朝军队两次征伐安南(今越南北部)最后的结果还是都以惨败告终。
公元1284年(至元二十一年)元军远征占城(越南中南部),公元1293年(至元三十年)远征瓜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又是均以失败告终。
忽必烈抱着遗狠耿耿于怀而死,忽必烈之后元朝谈不上对外有什么战绩。
历史再次证明,擅长掠夺贫穷的流氓强盗,喜欢的原始游牧民族再抢到富贵的学者文明人的财富,享受到幸福后,它们往往表现得更贪生怕死。
元朝不仅根本没有给中国增光,反而给中国丢尽了脸。
随机文章恐惧魔王迪亚波罗,勾引王子占据身体和灵魂(天堂最大敌人)四件汶川地震不能说的事,或早已预示着地震将发生/未证实新能源氢燃料电池的优缺点,清洁环保能量损耗低/氢气来源和安全量子武器杀伤有多大,可轻易摧毁一颗星球/未来星球大战必备武器蜂蜜水的作用与功效,延年益寿和排毒养颜/禁忌大量和空腹饮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有哪些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是国家承认的学校吗?
学院以安装工程、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为特色,致力于为社会输送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术人才。
作为德阳地区知名的职业院校,学院凭借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就业保障体系,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有哪些专业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开设了多个与安装工程、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等相关的专业,具体包括: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培养具备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能力的技术人才。
电气自动化技术:学习电气控制、PLC编程、工业机器人等技能。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掌握现代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设备操作。
建筑工程技术:涵盖建筑安装、施工管理、BIM技术等课程。
数控加工技术:学习数控编程、精密加工及设备操作。
此外,学院还设有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新兴专业,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招生条件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初中、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具体要求如下: 初中起点:学制3-5年,培养中级工或高级工。
高中起点:学制3年,培养高级工或预备技师。
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等影响专业学习的疾病。
部分专业需通过面试或技能测试。
学院每年分春季和秋季招生,具体报名时间及流程可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就业前景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确保学生就业渠道畅通。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大型建筑安装企业,如中建、中铁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如东方电气、中国二重等。
电力、能源、化工等领域的设备维护岗位。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部分优秀学生还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定向就业。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学费及资助政策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学费标准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差异,大致范围如下: 中级工专业:每年学费约4000-6000元。
高级工专业:每年学费约5000-7000元。
预备技师专业:每年学费约6000-8000元。
学院还提供多项资助政策,包括: 国家助学金: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享受每年2000-4000元补助。
奖学金: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学院奖学金或企业赞助奖学金。
勤工俭学:学院提供校内兼职岗位,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
具体学费及资助政策可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校园环境与设施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包括: 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 工业机器人实训室 焊接技术实训基地 数控加工实训车间 建筑工程模拟实训场 学院还配备标准化的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等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如何报考德阳安装技师学院 报考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可通过以下方式: 在线报名:访问学院官网填写报名信息。
现场报名:携带身份证、学历证明等材料到校报名。
中考/高考志愿填报:部分专业可通过中职批次或高职批次录取。
如需了解具体报考流程或招生政策,可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获取最新信息。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的优势 选择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的几大理由: 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就业前景广阔。
实训设备先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深入,提供优质就业机会。
学费适中,资助政策完善。
地处德阳,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
对于希望在安装工程、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等领域发展的学生来说,德阳安装技师学院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绵阳游仰职业中学好还是御营职中好,绵阳游仙区职业技术学院
这两所学校都是绵阳地区知名的职业中学,各有特色和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两校进行详细对比,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学校概况与办学历史绵阳游仰职业中学创建于1998年,是一所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职业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约80亩,现有在校生2000余人。
学校以"技能立校、质量强校"为办学理念,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汽车维修等10余个专业。
御营职业中学则有着更悠久的办学历史,始建于1985年,是绵阳地区最早成立的职业中学之一。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绵阳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120亩。
学校以"德技双修、知行合一"为校训,开设有机电技术、会计、旅游管理等15个专业方向。
专业设置对比在专业设置方面,两所学校各有侧重。
游仰职中更注重现代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其计算机应用和电子商务专业在绵阳地区享有较高声誉。
学校与多家IT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御营职中则在传统制造业相关专业上更具优势,特别是机电技术应用和汽车维修专业,拥有多个现代化实训基地。
学校与本地多家大型制造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是衡量职业学校质量的重要指标。
游仰职中现有专任教师15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60%,多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各专业实训设备总值超过2000万元。
御营职中师资队伍更为庞大,有专任教师18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有10余名教师担任省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实行"理论+实践+企业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毕业生技能证书获取率达98%。
校园环境与生活设施游仰职中校园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高,拥有标准化运动场、室内体育馆和学生活动中心。
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6-8人间,配备空调和独立卫生间。
学校食堂被评为绵阳市A级食堂,提供多样化餐饮选择。
御营职中由于建校较早,部分设施略显陈旧,但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升级。
学校新建了现代化实训大楼和图书馆,学生宿舍也全部安装了空调。
校园内设有超市、医务室等便利设施,生活条件较为完善。
升学与就业前景在升学方面,两所学校都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
游仰职中与省内多所高职院校建立了对口升学合作关系,近年来升学率稳定在40%左右。
学校还开设高考升学班,为有意向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提供专门辅导。
御营职中升学途径更为多元,除了对口高职升学外,还与省外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开展"3+2"贯通培养项目。
学校每年组织大型校园招聘会,毕业生平均起薪在3500-4500元之间,部分技术岗位可达6000元以上。
招生政策与学费标准两所学校都实行自主招生与统招相结合的招生方式。
游仰职中每年招生约600人,学费标准为每学期2800-3500元不等,具体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差异。
学校设立有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对家庭困难学生提供资助。
御营职中招生规模略大,每年约800人,学费区间为2500-3200元/学期。
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设立定向培养班,部分专业学生可享受企业提供的学费补贴和生活补助。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选择绵阳游仰职业中学还是御营职中,关键要看学生的兴趣方向和未来规划。
如果对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感兴趣,游仰职中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倾向于传统制造业相关专业,御营职中则更具优势。
建议家长和学生实地考察两所学校,参观教学设施,与在校师生交流,获取第一手信息。
同时可以关注学校的官方网站或在本页在线咨询,了解最新的招生政策和专业设置情况。
无论选择哪所学校,都要结合自身条件和职业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绵阳这两所职业中学都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就业保障,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