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的战略误判:无法取得大胜就是失败

【千问解读】
但之所以局部虽获得若干胜利,全局仍毫无起色,原因即出在诸葛亮不顾时机,坚持北伐,这一短视行为上。
荆州失守及后来为夺回荆州而发动的蜀吴之间的战争,以刘备一方的失败而告终。
刘备在长期军阀混战中所建立的军事实力遭到致命的打击,许多将领如、、傅士仁、、黄权、潘浚,冯习、张南、吴班等或死或降,士卒物资等的损失更为严重,史称蜀军“舟船器械,一时略尽。
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有人认为荆州之失在用人不当,不过假设刘备用人得当,能在兵力分散的情况下保持荆州吗?退一步说,即使能保持荆州,能避免与东吴之间的战争吗?而一旦蜀吴之间为荆州而爆发战争,孰胜孰败,对刘备一方来说,损失都是无法避免的。
如果蜀方不能大胜,这场战争的长期化也是可以预见得到的。
正如所说:“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
希望在保有荆州的同时,联合分途出击,等于让孙权替刘备打天下,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太响了。
彝陵战役之后,诸葛亮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与吴联盟,稳定后方及内部的策略,使蜀汉得到喘息的机会。
经济上有恢复及发展,南征平定孟获等后,后方也获得安定。
但此后的北伐,是蜀汉战略上的又一大失误,并因此直接导致了蜀汉的败亡。
“北伐中原”,争夺天下,是蜀汉的一贯战略。
这一战略本身无所谓错,但是诸葛亮对敌我双方的实力以及军事上实现这一战略的可能性缺乏正确的估计,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己方的策略,从而陷入军事上的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之中,导致失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寿论诸葛亮所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蜀将曾有分兵出子午道的计划,诸葛亮以此计划“悬危”,而未予采纳。
有人据此认为这是诸葛亮缺乏“应变将”的表现。
不过,现代史论者大都同意诸葛亮的处置。
因为,子午道道路险峻,对大军作战,行动、后勤运输,均十分不便。
如遭遇对方据险反击,后果严重。
即使魏延能出子午道占领长安,在魏军反攻之下,以五千兵力能坚持多久呢?而一旦战事不利,诸葛亮的主力(出斜谷)无法予以任何帮助,魏延军将面临的危险。
蜀汉军力有限,诸葛亮不肯拿蜀军有限的实力作毫无把握的冒险,这是正确的。
事实上,单以用兵指挥、计谋等来说,诸葛亮是很高明的,太和二年出散关攻陈仓不果,退兵时用计斩魏将王双;太和四年故技重施,退兵时伏兵射杀魏“良将”张颌;司马懿与蜀军交手,也被打得大败,蜀军“获甲首三千”。
但之所以局部虽获得若干胜利,全局仍毫无起色,原因即出在诸葛亮不顾时机,坚持北伐,这一短视行为上。
当时魏国无论在国土、人口、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远在蜀国之上。
所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国胜大国,都是有条件的,比如对方发生大规模内乱,或经济萧条陷入困境,或对方在对外战争中遭受大的失败等等。
而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早已看出魏蜀吴之间战争的长期性,转而采取加强巩固内部经济,军事上取战略防御的方针(《三国志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后面我还会提及此点)。
而诸葛亮对此显然缺乏正确的认识,始终拘泥于“北伐中原”,势必陷入军事冒险之中。
从军事角度看,蜀占据汉中南郑,而魏占陇西、长安两大要点,双方隔秦岭山脉对峙。
无论从哪一方来看,都是攻难守易。
当时川陕通道一共四条:嘉陵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道。
其中骆谷、子午两道不适合大军行动,无论魏国南征或蜀汉北伐,一般都取道嘉陵或褒斜。
褒斜直接联系汉中,交通近捷,但坡度过于险峻。
嘉陵道有嘉陵水运之便,谷道较为平坦,沿途州县较多,考虑到军粮转运,行军、宿营等等问题,嘉陵道是最主要的通道。
自出汉中定三秦,到初刘嘉和延岭战,和李育等战,到汉末曹操自长安攻汉中张鲁,一律取道嘉陵。
三国时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历次战斗也都在嘉陵道。
,三次出嘉陵道,只有一次出斜谷。
伐魏,一次出骆谷。
魏伐蜀前后三次,出子午、骆谷、褒斜各两次。
大小战争十多次,几乎全部沿嘉陵江线。
隋唐时德宗避乱南郑,出骆谷道,但无川陕间战争。
五代战争路线也大都在嘉陵道,出褒斜和子午只分别一次,且并非主力。
金、元侵略四川也大抵皆沿嘉陵道,褒斜道只一次。
明清川陕交通一般都沿褒斜道,但战事一起,嘉陵道就又出现,如数次自四川取嘉陵道,出阳平关,往关中或甘肃。
清初进军四川,也走嘉陵道。
综上所述,川陕间战争路线就是这么几条,而主要的线路又集中于嘉陵道。
这对于防守一方来说,是很有利的,因为非常容易判断对方的主要进攻方向。
事实也是如此。
比如,刘备阵斩,夺取汉中后,曹操亲自率大军进攻汉中,刘备“敛众据险”,不与曹操交锋,魏军不得不撤退;诸葛亮数次进攻魏国,司马懿“敛军依险”,诸葛亮也无可奈何;诸葛亮死后,率大军出骆谷道伐蜀,蜀军屯汉中兴势山待敌,魏军不能胜,反而在退兵时被伏兵邀击,遭受损失。
因此,蜀汉一方的战略进攻,虽然声势咄咄,但究其实际,除了劳民伤财之外,毫无用处。
即使再有若干局部胜利,也无补于事。
单军粮运输一项,即难以解决。
诸葛亮虽然采用“木牛流马”以及选择若干地点建立粮仓等方法,都无法解决“千里馈粮,士有饥色”的问题。
最后在渭水屯田,摆出打持久战的架势,也是穷余之策,无效果可言(因为大军远征,用粮主要仍得靠后方运输,“南泥湾”只能解决一小部分)。
反观魏国,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以逸待劳,反复挫败了蜀汉的攻势。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散骑常侍孙资就提出:“武(曹操)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扰而避之。
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
.... .夫守战之力,役三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险要,......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疲敝”(《三国志刘放传》注引《孙资传》)。
后来司马懿、曹真西御诸葛亮,主要即依据这一战略方针。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牵制了魏军长期在长安、陇西一带作防御战,尤其是取武都、阴平后,战争始终在魏国境内,使蜀汉内部得到了安定。
其实,蜀汉连年用兵,将诸葛亮在经济上取得的一些成就消耗殆尽。
诸葛亮死后,等当政,都采取持重的防御战略。
魏国的几次进攻,也都被击退。
到姜维掌握军权后,又再次实行了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几乎年年出兵。
结果造成经济萧条、人民厌战的局面,从而最终崩溃。
当时全蜀 “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可是“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三国志后主传》),平均九个人负担一个士兵,七户人负担一名官员。
东吴派往蜀汉的使者称:“经其野,民皆菜色” 《三国志薛综传》)。
这样的政权,自然无法维持下去。
退源祸始,不能不说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实在是大错而特错了。
随机文章速度最快的高山滑板速降,时速150公里(仅次于超跑)无限猴子定理是什么意思,无限的猴子加无限的时间将称霸地球为什么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连爱因斯坦都发现障碍物后面的神学家揭秘牛顿神学发现了什么,追根溯源宇宙还是由上帝手中诞生的(NO)世上有神仙的十大证据有哪些,真实巨蟒渡劫/修真成仙/神仙下凡事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褒国:大禹的儿子在今天的汉中市以北,汉中盆地西部建立的诸侯国
有褒氏在今天的汉中市以北,在汉中盆地西部,地域包括汉台区、勉县(有褒城镇)、留坝县。
有褒氏其人,勤劳勇敢。
北部有褒河。
最著名的人物是西周亡国之君第二任妻子。
最著名的传说是褒之二君化为龙,出现在夏帝的宫庭之内。
因佐理大禹治水,不辞劳苦,任劳任怨,历经十余载,终于完成了大禹治理洪水,拯救华夏子孙于水深火热之际。
有褒氏作为大禹的儿子,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到今天汉中市以北,建立了诸侯王国。
享国时间悠久,历经夏、商、周三朝,褒国的末代国君叫褒珦,亦是周幽王的大夫,因耿直直谏,得罪了昏庸的周幽王,被囚入牢狱。
其子洪德为救其父,献褒国美女褒姒于周幽王,以赎其父之罪,得复官爵。
后随着西周的灭亡而衰亡。
现在在勉县褒城镇及汉台区河东店镇有其遗址。
历史前提:夏禹之父鲧封地“崇”在嵩山附近(大禹故里),为崇伯。
后来,关中平原也有一个崇国,周文王灭崇后,在沣水西岸营建丰京(今西安西南),将都城从岐周迁至丰京,这个崇国可能是灭河南崇国、族人西迁而来的。
西南方的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禹里,有大禹故里。
重庆市三峡一带也有大禹治水的传说。
随机文章明朝历史硕妃娘娘之谜雌性巨型蜥蜴不需要雄性就能生育下一代,老鼠攻击信天翁,这些动物都经历了什么详解世界十大最危险机场,飞行员中仅10%人敢飞揭秘火星人头骨之谜,火星远古文明的尸骸(专家称是石头)中国未来第六代战斗机详解,5780公里每小时超越导弹速度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狮心王的名字是如何来的是怎么回事?他死后遗体为什么会分为三份
理查一世的外号叫做狮心王,关于这一外号的来历也有着十分神秘的记载,传说理查一世在早年曾被俘虏,当时俘虏他的人把他关进了有狮子的房间里,结果理查一世面对狮子毫无畏惧,他把手伸进狮子的喉咙里,取出了狮子的心脏,然后当着众人的面生吃了那颗心脏,狮心王理查因此得名。
理查一世115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是英格兰金花雀王朝的国王,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他的一生颇为传奇,他率领十字军发动第三次东征,和征服者萨拉丁打的不分上下,迫使萨拉丁签订了合约,让基督徒可以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因此理查一世成了那个时代欧洲骑士心中的英雄。
第三次结束后,理查一世率军回到了欧洲,但是他在返回欧洲后处境却十分艰难,因为他性格十分骄横残暴,因此当时很多欧洲国王都很仇视他,德皇亨利六世在1192年俘虏了理查一世,并把他囚禁长达两年之久。
理查一世在获释之后返回了英国,并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搞得欧洲大陆民不聊生,在1199年的一场平叛战争中,一名守城的士兵用弓箭射中了理查的肩膀,医生在帮理查拔出箭头的时候,由于动作过于粗暴,不小心把箭头折断入体内,因此理查的伤口受到了感染,并在十天后死亡,年仅42岁。
在理查临终之前,要求部下在他死后砍下他的头颅,然后取出他的心脏,把三份遗体分别下葬,并特别要求把他的身体埋葬在他父亲亨利二世的身边,以向父亲赎罪。
理查一世为什么要向父亲赎罪呢?原来在这背后还有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理查的父亲亨利二世是金花雀王朝的开国君主,那时候的金花雀内部的宫廷斗争十分混乱,理查在16岁的时候就曾和几个兄弟一起帮助母亲率军叛变了自己的父亲,结果很快便被击败,亨利二世饶恕了他的儿子们,但是把理查的母亲关进了监狱。
在长大之后,理查为了夺取皇位和他的父亲发生了冲突,并且勾结法国军队向自己的父亲开战,在击败了父亲的军队后迫使父亲签下了十分屈辱的条约,结果亨利二世含恨而死,理查也背上了“弑父者”的骂名,这件事成了他心中的一个心结,直到临终前还无法释怀。
随机文章菅原道真简介世界边缘的六大神秘古迹,24年打造地底的雄伟教堂为什么不去水星探索,公转速度和超强太阳风成为阻碍死亡体验馆有什么感觉,体验死去活来的感觉(并非真正死亡)这些催眠图片你敢看5秒,15张图片看完让您迅速进入美好的梦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