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题一讲就会,一做就废的孩子,是不是没数学天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10 点击数:
简介:她说:“固定一圈我会,就是20乘以4,但固定两圈,我就不会了呀。

” 我又把地球仪拿出来,和她假设了一下飞机环绕地球赤道飞一圈的状态——然后再回想一下题目,走个正三角形就回到原地了,可不就是在南北极才会出现的…

【千问解读】

数学往深了学,确实是需要天赋的。

但义务教育的九年和高中三年,还轮不到拼天赋。

那为什么有的孩子数学成绩很差?

——大多数是因为挫败感导致的潜意识的“放弃”,和“天赋”没有任何关系。

也可能是教育者的启蒙不对,或者说老师教授的方法和考查方法不适合孩子。

那为什么有的孩子一讲就会,一做就废?

——一是练习做的少,二是推理分析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

女儿三年级时,我辅导她数学,对于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她非常懂,了然于胸。

但是,有一道应用题她却不会,题目是这样的——

农场主有一块边长是20米的正方形土地,他给这块地加了一圈篱笆,并用铁丝固定。

请问:他想用铁丝固定两圈,需要多少铁丝?

我问:“你是怎么想的呢?”

她说:“固定一圈我会,就是20乘以4,但固定两圈,我就不会了呀。

然后生气:“为什么要固定两圈呢?”

——这就是我女儿当时的学习状态。

可以说,她通往数学的这座桥梁,真的是风雨飘摇。

我建议她当农场主,用积木简单做一圈篱笆,然后再用软丝围一圈,然后再围一圈。

她一下子就明白了。

我又把地球仪拿出来,和她假设了一下飞机环绕地球赤道飞一圈的状态——

分别演示了飞机飞行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与不同时的场景,让她比较一下飞机飞行的路程。

我又给讲了房屋铺设暖气管道、楼顶装饰彩灯……

再请她出几道关于周长的题目我做她批改;我出几道周长的题目,她做我批改……

至此,我才敢说,她会求周长了。

——灌输和引导,都是“讲”,但两者有一定区别。

把数学放到生活体系中,会增添很多的趣味性,也会拓展孩子的思维。

大约也是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发的练习有鸡兔同笼的题目。

我女儿肯定不会。

我当时就是用最笨的方法,也就是列表验证——

兔子的数量为一行,鸡的数量为一行,脚的数量为一行;

然后用很多列,填上不同的鸡和兔的数量来试,这很耗时间,但她很有兴趣。

最后做(试)出来的时候,她开心极了。

让我再出一题给她做。

我就给她出来一道我小时候,我爸给我出的题:

板子鏊子三十三,一百条腿朝上翻,

多少板子多少鏊子?

——我们老家做煎饼用的器皿就是叫鏊子,三条腿;板子就是板凳,四条腿。

这次,她缩小了试数的范围,很快就得出来答案。

——笨方法或错误方法也是有价值的,根本没有想法才是真正的糟糕。

这种方法虽然很笨,但不至于让她无从下手。

解出难题的成就感就在修复她通向数学的桥梁。

后来,我就教她方程,不是用教授知识的态度,而是用教给她一个工具的态度,她特别兴奋。

学起来自然就很快,洋洋得意。

她五年级的时候,数学就可以考100分了。

直到现在初二,小测验依旧可以考满分。

她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普娃,绝对不是有天赋的孩子,庆幸的是,目前学数学还不需要天赋。

所以,若孩子一讲就会,一做就废,不用沮丧,大家都是从废中走过来的。

多做几次练习,经常玩一点思维游戏,启发孩子深入思考。

慢慢地,孩子的数学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刻意练习很重要,3+2=5,孩子总不会错,为什么?用的多而已。

附:

锻炼孩子的推理能力其实挺重要的,

我们经常会出一些好玩的题目给他们玩。

比如——

我曾经问过他俩这样一个问题:

有一只熊,它向正南走一公里,然后原地改变方向,向正东走一公里,然后再原地改变方向,向正北走一公里。

此时——

它正好回到了起点,

请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

我儿子脱口而出:北极熊,白色。

我女儿说:如果按照东西南北,应该走成正方形才能回到原地啊,这题出错了。

儿子哈哈大笑。

女儿找来纸笔,一板一眼地在纸上画图——

正南走一公里,正东走一公里,向正北走一公里……

画好后,说:“应该再向西走一公里才能回到原点啊。

我让她先等一下,我先问哥哥是怎么想的。

儿子说:“你一问熊的颜色,大概率就是北极熊嘛,熊的套路也就这个啦。

然后再回想一下题目,走个正三角形就回到原地了,可不就是在南北极才会出现的现象嘛。

那肯定是北极熊啦。

讲完后,他地球仪上又给妹妹讲解了一番。

最后总结说——

不合乎常理的东西,恰恰就是问题的关键。

找到关键的点,再分析一下,答案差不多就出来啦。

再比如——

两个只有门的房间,不透光。

A房间有三个开关,B房间有三个灯。

若你只能进入B房间一次,

怎么确定三个开关对应哪三个灯?

这个题目我女儿就想不出,我儿子却能很快想出办法。

先开第一个开关,过一段时间后,关掉,再打开第二个开关。

然后进入B房间:

摸一下两个不亮的灯泡,热的那个灯对应的是第一个开关;

不热的对应的是第三个开关;

亮着的灯对应的是第二个开关。

再比如——

老师刁难学生,只给学生两个桶,

能盛9升水的大桶,能盛4升水的小桶,

老师却让他盛6升的水带会教室,

怎么办?

你要先想一下,这6升水肯定是装在大桶里的。

所以,要从大桶中倒出3升的水。

那怎么才能倒出3升的水呢?

——如果4升的小桶里,先有1升的水,就好办了。

那怎样才能有1升的水呢?

——题目中的数字,9和4,刚好可以凑出一个1,9减4,再减4;

于是,解题就出来啦:

第一步,大桶装满9升,倒进小桶4升,然后把小桶里的水倒掉。

第二步,把大桶里的水倒进小桶4升,然后把小桶里的水倒掉。

第三步,把大桶里剩下的1升倒进小桶,再把大桶装满水。

第四步,用大桶的水把小桶倒满,大桶里就剩下6升。

用玩游戏的心态去分析问题,会格外有趣。

孩子在寻找思路的过程,就是试错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正确不正确不重要,让孩子喜欢上分析很重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金字塔高达146米每块石头几吨重是怎么回事?修筑方法成谜

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的首都开罗,当然,这也是埃及的金字塔里面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了,光是高度就有146米还要多,虽然这些年因为外力的因素,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造成胡夫金字塔的顶端受损。

但是尽管如此,都还是有136米之高,被称作世界的七大奇迹,埃及人究竟是怎样在几千年前将胡夫金字塔建造出来的,近日,一个新的研究发现,可能胡夫金字塔背后的工程和我们料想的完全不同。

学家在研究胡夫金字塔的时候发现,胡夫金字塔的地基其实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对称并不是一个正方形,在面向西方的方向其实极其不对称。

在4000多年前,那时都没有什么交通运输的工具,经过检测发现,其实金字塔的内部的采石场是有沟渠的,所以最有可能的运输方式其实就是船运,但是,河流到金字塔就算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运送,但是,石头又是怎么运向高处的呢,建造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采石场运过来的。

而采石场原本就离金字塔距离很远,运送的时候通过水运看来是最轻松的方式了,而这种方式也是可以使石头不会随着船沉下去的好方法,在这些巨石被加工完成之后,就将这些巨石运走,采石场的埃及人很聪明的运用了水中的高度不同,把石头卡在上面让金字塔一层层的向上叠起。

古埃及人用了这个聪明的方法在金字塔的四边都建造了这种方式的类似于渠道的东西,这样的话,石头就会因为浮力而被送到需要去的区域,古埃及人运用这种方式让这些巨大的石头都放在自己之前预计好的位置,将石头和小船分离开来,将石头固定住,就会让其变得非常坚固而不可摧毁,而这些古埃及人就这样一层一层将石头叠起,在一切的程序完工之后,水就会被抽掉。

这个方法被称作水运法,而在这种猜想下,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居然是用水来搬运,当然这个猜想在近年来也被发现很多证据可以佐证这个说法,考古学家在金字塔的上面的岩石上发现了一些河里面的物种,在几年之前,也曾经是有学者在对金字塔进行勘探的过程中发现了水运的渠道,人们甚至开始发现在很早之前,其实人们就有很多实例来运输了。

虽然古代的科技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机智,也是创造出了很多伟大的奇迹。

随机文章德国空军狂风战斗机,海湾战争炸毁伊拉克95座机场中国速度最快的导弹东风21D,可穿透1500公里防线打击航母揭秘能让人长高的神秘小岛,外来游客纷纷长高几厘米(神秘矿石水)探索死亡基因是什么,判断人类几点死亡/抵抗绝症的新方向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伏尔泰揭露事物的两面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中国刑讯逼供方法解析:武则天时期最残暴

时,为,巩固自己的统治,用了一大批酷吏,刑讯逼供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著名酷吏来俊臣审问犯人时“不问轻重,多以醋灌鼻,禁地牢中”。

在我国古代,刑讯逼供是一种残酷黑暗的法律制度。

早在西周时期的《礼记•月令》就有记载:“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肆掠”指的就是刑讯,仲春之月要停止“肆掠”,也就是说其它时节是允许刑讯的。

的刑讯制度规定:能根据供词追问,不用拷打而得到案件实情的是上策,而用拷打的方法得到实情的则是下策。

在审理案件时,必须“先尽听其言而书之”,让犯人充分陈述,把话说完,再根据疑点发问,经过多次追问而仍然欺诈且拒不服罪的,就要依法“笞掠”。

秦律虽然提倡不用刑讯逼供的办法审案,但也承认了刑讯的合法性。

西汉时期的司法机关在审讯中,把犯人的口供作为判决的重要依据,进一步确立了刑讯制度。

按汉律规定:如果判官认为罪证确凿而犯人仍不认罪,就可采用刑讯的方法。

后世的唐宋等朝代也大多依的规定。

《唐律疏议》记载:“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查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

”由于审判经验的积累,刑讯方法也制度化,如规定拷打犯人不得超过三次,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限制缺乏约束力,连也承认司法机关“肆行惨虐,曾靡人心”。

武则天时,为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统治,启用了一大批酷吏,刑讯逼供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著名酷吏来俊臣审问犯人时“不问轻重,多以醋灌鼻,禁地牢中”。

在这种威逼下,囚犯“战栗流汗,望风自诬”,许多良善之人被屈打成招,导致了一大批冤假错案的发生。

古代刑讯逼供的制度化,不仅是由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还与古代的定案方式本身有密切关系。

古时候,犯人的口供历来被认为是判决的主要依据,规定“必据犯人之招革,以定其情”。

说得就更明白了:“断罪必取输服供词。

”但怎样才能得到口供呢?犯人如果自愿招认,那自然好;如果不招认,那就必须使用刑讯了。

特别是有些特殊案件,上级严限时日催促结案,刑讯逼供就成为必要的手段了。

如今,刑讯逼供被认为是一种极恶劣的审讯方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也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

随机文章Yomi简介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多拉巨炮,仅炮弹就重达7吨(体积比人还大)为什么来了美国就发胖,为什么在美国喝水都胖/你是不是有胖人基因为什么俄罗斯可以养熊,俄罗斯的熊怎么没尊严/被驯服的没有尊严谛听是什么神兽,是西游师徒成佛的最大帮助者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数学题一讲就会,一做就废的孩子,是不是没数学天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