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击数:
简介:底拉西乌姆,又可叫拉佐,如今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的首都,这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风景如画,几乎每一位想要从意大利常有到希腊的游客都要在这里呆上个几天,欣赏着这里独特的风光。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中世纪时期,这个位置可没有如今看上去那么的宁静迷人。

在这座城郊外的平原上,历史上曾经

【千问解读】

底拉西乌姆,又可叫拉佐,如今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的首都,这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风景如画,几乎每一位想要从意大利常有到希腊的游客都要在这里呆上个几天,欣赏着这里独特的风光。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中世纪时期,这个位置可没有如今看上去那么的宁静迷人。

在这座城郊外的平原上,历史上曾经有两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在这里爆发,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公元前48年6月10日罗马史上最伟大的两位统帅——凯撒与庞培之间的首场对阵秀;再就是公元1081年10月18日诺曼之王罗伯特·吉斯卡尔与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科穆宁之间的血腥对决。

今天这篇文章将要讲述的,就是1081年的这场大战。

1、 诺曼与拜占庭:两大强权之间的对峙

在公元11世纪的西欧,可能没有一片土地能够像意大利那样充满着诱人的机遇。

因为这里的政治格局之破碎、外部干预力量之复杂,在当时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乱世方能出英雄,来自北方诺曼底公国的维京后裔——诺曼人洞察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因势利导将自己的战略舞台牢牢锁定在了意大利南部。

继承了维京祖先热爱冒险天性的他们认为,风险有多大,利益回报就有多大。

然而,自从诺曼人的铁蹄踏上南意大利土地的第一天开始,他们与拜占庭人之间的战争就像一枚定时炸弹,开始无情地倒计时了。

南意大利之所以能从拜占庭的海外飞地,最终变成了诺曼人崛起的大本营,原因在于当地复杂的政治局势让诺曼人有足够多的机会可以操纵政治天平的走向。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首先,一直在拜占庭人霸权下求生存的伦巴底贵族渴望能够有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势力帮助他们摆脱拜占庭人的控制。

他们自身战斗力薄弱,互不统属内斗严重,纵然有外敌虎视眈眈,但他们依旧无法从内战中脱身一致对外。

诺曼人的到来正好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一直以伦巴底解放者身份自居的诺曼人即便有时对他们巧取豪夺,伦巴底人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他们的军事安全已经对诺曼人形成了高度依赖。

此外,教皇对诺曼人夺取拜占庭人的土地持支持立场。

东西教会的矛盾由来已久,终于在1054年集中爆发。

互相革除教籍的双方已经成为了意识形态上的死对头,那么如何假他人之手根除拜占庭人在意大利的影响力就成为教皇老人家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诺曼人的到来正好就成为教皇打击君士坦丁堡教会的有利抓手。

神圣罗马帝国对诺曼人与拜占庭人开战也是很有兴趣。

帝国对意大利事务一直高度关注且频频插手,如何与拜占庭人争夺对意大利中部的控制权一直让皇帝殚精竭虑。

如果诺曼人能够将拜占庭人的势力范围逐出意大利半岛,那么对于皇帝来说,不失为一个很吸引人的好消息。

就这样,领土上的尖锐矛盾、信仰上的水火不容、外部势力的教唆怂恿都让诺曼人与拜占庭人没有理由不好好来一仗,既然在政治博弈上已经不可避免地要爆发战争,那么只需要一个导火索,战火就将熊熊燃起。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2、 吉斯卡尔与阿莱克修斯:王者之间的博弈

有时战争之所以变得伟大,是因为开战双方的领袖都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

诺曼首领罗伯特·吉斯卡尔与时任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科穆宁都是当时最具才华的领导者。

他们的对决,可谓是棋逢对手、难分伯仲。

诺曼人吉斯卡尔草根出身,一路打拼登上高位,不论是人生经验还是军事阅历都很丰富。

1015年出身于法国诺曼底公国一个贫困的普通骑士之家,老爸由于计划生育没搞好,12张嗷嗷待哺的嘴让他焦头烂额,家里仅有的一亩三分地显得十分捉襟见肘,作为长子的罗伯特年纪轻轻就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闯荡讨生活。

经亲戚介绍,他来到意大利投奔了同父异母的哥哥,然而备受冷遇。

后由于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很快在诺曼人中博得威望、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了诺曼人在南意大利极有权威的首领。

吉斯卡尔在开疆拓土上不遗余力,拜占庭人的飞地是他的首要目标,西西里岛也很快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拜占庭人在南意大利的最后据点巴里也被他拔除。

此外,他和教皇正式缔结同盟,决心从今以后在拉丁基督的旗帜下征战四方。

吉斯卡尔的卓越领导让诺曼人真正地从一群无地的雇佣兵变成了拥有广袤领土的南意大利霸权,兵锋正盛的他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海峡对岸的拜占庭,为此他已经准备了多年。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这边厢,阿莱克修斯·科穆宁于1081年加冕为拜占庭皇帝,他在即位之前是拜占庭帝国东方区总司令,参与过多起平叛任务,具备丰富的军事经验,是拜占庭帝国的核心人物。

刚即位不久就遇上了诺曼人前来武装朝贡的"大礼",对于这个新皇帝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其实,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还要从十年前拜占庭帝国的一场对外战争的惨败说起。

1071年,来自东方的塞尔柱突厥人开始全面入侵小亚细亚,曾经抵挡过阿拉伯人无数次侵袭的东方军区承担起迎击突厥人的使命。

然而在当年的曼齐刻尔特之战中,拜占庭人遭遇了惨重的失利。

经此一战,原本是拜占庭帝国安全腹地的小亚细亚完全暴露在突厥人的袭击之下,帝国的领土大幅缩水。

心急如焚的君士坦丁堡当局意识到来势汹汹的突厥人才是帝国的最主要敌人,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皇帝米海尔七世急忙向在意大利挑战帝国的诺曼人伸出了橄榄枝。

提议两国摒弃前嫌,握手言和,互为联姻。

吉斯卡尔得知了拜占庭方面的联姻要求后随即同意。

他一是想好好巩固一下刚得到南意大利领土,不想再起事端;二是借女儿增加诺曼人在东方的影响力,为以后东进打打基础。

女儿海伦娜乘船前往君士坦丁堡,即将嫁给皇帝之子君士坦丁,眼看女儿即将成为拜占庭帝国的皇后,吉斯卡尔十分欣喜。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不过不巧的是,海伦娜刚到君士坦丁堡,皇帝米海尔七世就被军事政变推翻了,皇子君士坦丁被流放,可怜的诺曼公主不知所措,被拜占庭人关进修道院。

得知消息的吉斯卡尔大发雷霆,心疼女儿的遭遇之余他提出严正抗议,要求拜占庭人履行承诺,让海伦娜成为帝国的太子妃,然而这对于发起政变的尼基弗鲁斯三世而言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得到对方的回绝之后,吉斯卡尔果断开始聚集军队、打造战舰,他以宝贝女儿受到虐待为由将诺曼人召集起来,准备正式向拜占庭人宣战。

表面上诺曼人以对方悔婚为由发动战争,其实这只是个借口。

吉斯卡尔早就对海峡对岸的巴尔干垂涎三尺,入侵拜占庭早已在他的小本本上记下多年,如今有了理由开战,那谁也阻挡不了他的东征步伐了。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3、 诺曼骑士与瓦兰吉卫队:王牌兵种之间的较量

诺曼人之所以能够在英格兰和南意大利肆意驰骋、所向披靡,很大程度源自于他们那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型作战方式——重骑兵夹枪集团冲锋。

尽管诺曼人的祖先是步战几乎罕逢对手的强悍维京武士,但扎根于优质骏马产地诺曼底的他们很快抛弃了祖先那一套结阵-盾墙-肉搏的古老作战方式,以重骑兵密集冲锋的战术取而代之。

骑士不仅是一个兵种,也是自公元9世纪以来西欧社会体系中的一种社会等级和分工角色。

骑士最早源自于法兰克王国为抵抗维京入侵而掀起的军事改革,面对来无影去无踪的维京劫掠者,高机动性的骑兵有助于在敌人出现时快速组织并发动反击,他们在一系列实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逐渐成为了查理曼子孙们颇为倚重的武装力量。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911年维京首领罗洛被法王查理三世分封为诺曼底公爵,首批诺曼人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相比起本地人,诺曼人是高高在上的征服者,为了能够让族人们在这里世代永存,罗洛加强了诺曼人的法兰克化进程,其军事体系也跟着发生了一系列明显改变。

以步战为傲的他们开始学习法兰克人的马战技艺,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骑兵就成了诺曼人的新时代课题。

此外,骑士是西欧封建制度和贵族等级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让诺曼人一直能够保持对贵族身份的垄断,没有那么高权势的诺曼人纷纷成为骑士,成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暴力机器。

诺曼骑士的装备十分精良,标志性的装备为带护颈护鼻的圆锥形铁皮头盔、从脖子到膝盖的全身锁子甲、泪形鸢盾、骑砍用的长剑以及威力极强的骑枪。

他们的头盔来自加洛林时代的改良型,因为祖先的维京战斧给法兰克人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梦魇,加强头部的防护势在必行;加长版锁子甲也是来自于法兰克人与维京人恶战总结出来的战斗经验,能够保护到腿部的锁子甲能够让诺曼骑士在面对靠近的步兵敌人时也不至于下体受伤;鸢盾来自于改良后的圆盾,因为鸢盾的形状能提供更好的视野,而且还能够加强对身体的防护面积,是骑兵的不二之选;长剑与骑枪都可以让骑兵的杀伤范围大大增加,尤其是骑枪,能让诺曼骑士们的冲锋无往不利。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诺曼人的骑兵固然令人胆寒,但是拜占庭人的瓦兰吉卫队有话要讲。

这支卫队在中世纪史上赫赫有名的步兵劲旅最初来自于基辅罗斯的维京武士团,他们后来选择去君士坦丁堡寻求更好的发展,成为了一支精锐武装力量。

因为外族身份和长久以来积累下的良好口碑,瓦兰吉卫队一直是拜占庭皇帝最信赖的武装力量。

其扎实的作战功底和高度职业化的日常训练让卫队中的所有人都是令人肝胆俱裂的杀戮机器。

最传奇的维京人、挪威国王"无情者"哈罗德就是瓦兰吉武士的杰出代表。

瓦兰吉武士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他们的装备之精良已经达到了其他任何步兵都望尘莫及的水平。

令人望而却步的精铁面甲只露出两只眼睛、全身披挂的密织锁子甲、力沉千钧的双手战斧、寒光四射的长剑。

因为他们需要挥舞双手武器来造成最大化杀伤效果,没有多余的手用来持盾,因此他们的盾牌只能挂在左臂。

瓦兰吉武士的双手武器能够造成惊人的毁伤效果,几乎任何铠甲和盾牌在双手战斧的全力猛击之下就像纸糊一样脆弱。

与瓦兰吉武士在战场相遇,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取胜,而是如何幸存。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4、 决战底拉西乌姆:鹿死谁手

1081年10月18日清晨,双方正式在底拉西乌姆城郊的平原上摆开阵势。

诺曼公爵吉斯卡尔领军15000余人,其中包括他的精锐核心1300名诺曼重骑兵,其余为意大利雇佣兵和从西西里招募的穆斯林战士。

相比之下,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统军20000余人,他的麾下军队构成非常复杂,除了精锐中的精锐1000名瓦兰吉武士之外,还包括色雷斯人和马其顿人组成的王军步兵5000余人、摩尼教徒军队2800余人、亚美尼亚重步兵、色萨利骑兵等,此外还有来自法兰克的1000人雇佣兵以及7000多突厥援军。

双方的兵力虽然看起来都很庞大,但是真正对战局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少数精锐部队。

在古代战场,用来充数撑场面的军队不在少数,但是到了该上场的时候能否发挥出战斗力,就看他们自己的战斗素养了。

吉斯卡尔把自己的精锐诺曼骑士部署在中军,阿莱克修斯针锋相对,将精锐瓦兰吉卫队也部署在中军。

战役打响后,吉斯卡尔派部分诺曼骑士向瓦兰吉卫队展开佯攻,他知道这场战役能否获胜取决于拜占庭人的瓦兰吉卫队能否被歼灭,因而他想通过这招将好战的瓦兰吉人引出队列,但是诺曼人的佯攻刚发起不久就进入到了拜占庭弓箭手的火力射程之内,箭雨之下他们不得不撤退,吉斯卡尔的初步计划没能成功。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佯攻的失利让吉斯卡尔的右翼军队迫不及待地展开进攻,他们的擅自出击正好迎面撞上了磨斧砺砺的瓦兰吉卫队,在对面巨斧的无情挥舞下,诺曼人的右翼部队损失惨重,论近战他们远不是瓦兰吉人的对手,士气崩溃仓皇撤退,这大大激发了杀红了眼的瓦兰吉人的战欲。

这次轮到了瓦兰吉人不顾军纪擅自出击,他们怒吼着全力追杀逃跑的诺曼军队,因为这支瓦兰吉部队中又不少队员是"征服者"威廉铁蹄下不得不离家出走前往君士坦丁堡谋生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对毁坏他们家园的诺曼人恨之入骨,乘胜追击下复仇的欲望愈加炽烈,瓦兰吉人不顾一切地向前猛冲,竟然追杀到了诺曼全军的右翼,浑然忘记了已经脱离大部队很远了。

右翼即将被瓦兰吉人包抄,形势对诺曼人极为不利,但吉斯卡尔依旧清醒地抓住战役获胜的关键点——如何尽快消灭瓦兰吉卫队。

他迅速抽调起一支诺曼骑士,朝着正在追赶残军而忘乎所以的瓦兰吉人的侧翼展开猛烈冲锋,并让长矛兵和弩手一起上阵辅助诺曼骑士对其实施打击。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由于是从侧翼展开冲锋,瓦兰吉人果然受到了很大损失,他们不再追杀残敌而是将目标转移到了诺曼骑士。

挥舞的双手战斧让诺曼人的战马受到了很大的惊吓,在马上无法保持稳定的骑士们无法对瓦兰吉人展开有效杀伤,这也证明了一旦骑士结束冲锋陷入近战,他们将会迅速跌入劣势之中。

不过瓦兰吉人的好运到头了,长时间的冲锋让所有人筋疲力尽,被诺曼骑士冲垮的队形一时间也无法有效重整,诺曼弩手和长矛兵的远距离杀伤让瓦兰吉人无法施展有效还击,他们边战边撤,遁入到战场边缘的一座小教堂里,企图借助工事继续顽抗。

吉斯卡尔果断下令火烧教堂,令人窒息的浓烟让幸存的瓦兰吉人不得不冲出来,然而他们一出来就成为了诺曼弩手的活靶子,很快拜占庭军的精锐部队就这样全军覆没了。

已经无所顾忌的吉斯卡尔将剩下的诺曼骑士组织完毕,摆开进攻阵型,对拜占庭的中军和右翼发起了极为猛烈的冲锋。

骑士们的骑枪瞬间将拜占庭人的阵线撕成碎片,从根本上上瓦解掉了对方的士气,已经无力回天的阿莱克修斯皇帝下令撤退,诺曼人在追杀和欢呼声中结束了一天辛苦的战斗。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5、 骑兵时代的到来

底拉西乌姆之战以诺曼骑士的光辉大胜而画上句点,瓦兰吉武士再此战之中虽然依旧表现勇猛出色、给诺曼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但还是走到了命运的终点。

尽管他们的失利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但是不可否认,步兵的时代结束了。

底拉西乌姆之战与以往的战役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传统上布置在两侧迂回的骑兵被布置在了中军的主攻位置,说明诺曼骑士的夹枪冲锋战术可以正面硬刚对方的步兵阵线,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信号:骑兵不再只能发挥传统的战场辅助作用,如今可以成为主力撑起战线。

正是这兵种作用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中世纪最终成为骑士独领风骚的时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诺曼骑士还是瓦兰吉卫队,追根溯源他们都是北欧维京人的后裔,这场战役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维京人子孙之间的一场内战。

最强步兵和最强骑兵统统出自维京人的后代,不得不说他们真是一个为战争和征服而生的强悍民族。

关于艾劳会战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对历史有着怎么样的影响

本尼格森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存在漏洞,执行情况更糟。

他在进行战术机动时向法军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随后却按兵不动达2天之久,致使本可能被优势俄军分割歼灭的内伊和贝尔纳多特两军成功逃逸。

制定的相应的反击计划可谓技高一筹,却因给贝尔纳多特的命令被俄军哥萨克骑兵缴获而功亏一篑,拿破仑被迫把兵力分散开来寻歼俄普军,为此后陷入被动埋下了伏笔。

由于兵力不足,拿破仑几乎输掉艾劳之战。

他本计划在艾劳打一场防御战,阻止俄军夺占艾劳,但实际却打成了进攻战。

8日早上的进攻全是法军发起的,他派奥热罗军实施攻击更令人匪夷所思:此时本尼格森尚有充足的后备军,因此奥热罗军进攻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奥热罗军遭重创,意味着拿破仑在后来的战斗中再无预备队可用。

当然,如果拿破仑坐等本尼格森进攻,他也只能调奥热罗军抵御俄军。

也许他试图用一次主动进攻来达到防御战的目的。

本尼格森在重创奥热罗军后迅速发起反击是英明之举,如果对手是个庸将,他很可能得逞。

但拿破仑不愧为一代军事天才,他的反应既迅速又镇定,下令抢在奥热罗军被歼前发起勇敢的反冲锋,结果不仅稳住了战局,还将俄军主力—中央部队牢牢牵制住,为军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次战役中,达武再次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或者不客气的说,在艾劳,达武挽救了拿破仑的军事声誉。

有些评论认为,下午5时法军占领库茨奇坦后,拿破仑已胜利在望。

笔者认为,这与当时的实情不符。

拿破仑除8个近卫军步兵营外已无后备军,而本尼格森还有莱斯托克的普军充作预备队,并试图以它抵挡达武军的推进。

在拿破仑时代的战斗中,哪方剩下的可用于再战的兵力更多,哪方就应被视为胜方。

拿破仑已经竭尽了全力。

因此,晚上7时的本尼格森比下午5时的拿破仑更接近胜利的边缘。

但无论从人力还是决心而言,本尼格森都无力击败拿破仑。

因此,这场大屠杀落个以僵局终场。

由于俄军退出了战场,拿破仑得以以宣布取得了最终胜利。

随后,最终成为战场主人的法军以缪拉率领少数骑兵实施了象征性的追击,在埋葬了死者和疏散完伤员后,法军也匆忙撤离了战场。

关于这次战役的伤亡人数,且差异很大,但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俄军和法军分别死伤1.5万和2.5万人。

俄军另有2500人被俘,23门火炮被缴获。

法军也有约1200人被俘。

鉴于双方先后投入战场的兵力(法军8万,俄军7.3万),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角度看,这场大屠杀只不过是一次非决定性战役(但拿破仑在随后的弗里德兰战役中彻底击败对手)。

对于艾劳之战,内伊元帅战后巡平见戏场时的感叹为它下了最好的注脚和评价:“多惨烈的一场大屠杀啊。

但却无果而终!” 随机文章汉朝究尽是经学取士还是孝廉取士?武隆后坪天坑群的成因,我国唯一冲蚀形成的天坑(深300米)为什么动物能预知地震,听到地震前的次声波恐慌逃跑从地球上看木星好吓人,温度3万度磁场是地球14倍世界十大禁止狙击枪,98K光荣上榜/巴雷特美名远扬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街亭之战马谡会战败是哪些真相引起的?真相是什么

是时期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提起诸葛亮这位不世之才,人们或多或少会对他心生敬意。

罗贯中便是他的头号“粉丝”,在所著的《》里把对诸葛亮的偏爱落在笔头,在他眼中,诸葛亮仿佛是世间所有美德与智慧的化身,只可惜天妒英才,时运不济,抱憾而逝。

诸葛亮确实当得起千古流芳,但人无完人,世事也并非是任何人的囊中之物可以供他随意探知索取,所以即便诸葛亮天纵奇才,也总有令人之时,譬如第一次北伐,他派遣守街亭,马谡竟“放水”痛失良机,蜀军元气大伤。

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马谡其人 马谡出生在襄阳宜城的一个大家庭中,兄弟共有五人,四位兄长各有才名,其中以排行第四的风光最盛。

虽然年纪最小的马谡在才学谋略上并没有给哥哥们丢脸,但也被哥哥马良压了一头。

马良的智慧,连诸葛亮都认可,二人私交甚好。

马谡的才气和胆识都颇有可取之处,然而离能成就大事的风云人物还有一段距离。

好在马谡也并非眼高手低之辈,最初只是荆州从事,然后在蜀地担任,再到越嶲太守,进入诸葛亮的营帐,可以说他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和成长。

正如那句俗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马谡更是不甘庸凡。

他并不吝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军事方面颇有一番见地。

诸葛亮很快注意到了马良还有这么个喜好参与军事谋议的弟弟,并且高谈阔论之下言之有物。

马谡真正得到诸葛亮的认可还是在建兴三年。

诸葛亮率军出征,马谡送了数十里,诸葛亮不免动容,问马谡此行有何良策?马谡先是客观冷静地分析了南中的地理条件和军事力量分析,提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与诸葛亮的想法。

二、初次北伐 吴蜀结盟,南中平定,诸葛亮驻汉操练军力,公元226年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刚刚继位,魏军的主要力量被东吴牵制。

诸葛亮当机立断,第一次北伐浩浩荡荡地开始了,按理来说,这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

受秦岭阻隔的影响,从汉中到达关中的可选择路线并不多,加上军机不可延误,能快速进军的路线分别是散关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谷。

然而这四条路线各自都存在有巨大的风险,再考虑到军队到达以后的敌我双方国力军力对比,于是这四条路被诸葛亮否决,诸葛亮思虑良久,另辟蹊径地选了一条最远的路:绕道祁山。

诸葛亮的计划是,占据陇西地区,成为整个关中地区头上悬着的一把剑,再稳扎稳打地蚕食关中。

不可冒进,不可鲸吞。

于是诸葛亮先派率疑兵直取褒斜道,假意进攻郿城,以吸引魏军火力。

曹叡果然派大将抵抗赵云,诸葛亮则声东击西地趁机亲率主力大军攻下祁山。

此时陇西的蜀军只当蜀军要攻打汉中郿城,没想到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时间六神无主,来不及抵御,其中三郡更是直接缴械投降,只有广魏郡和陇西郡勇挑大梁,殊死抵抗。

曹叡幡然醒悟,地紧急抽调五万精兵交于直扑陇右。

三、无奈的人选 张郃此人经验丰富,用兵奇巧,在军阵排列和地理形势运用上堪称奇才,蜀军很是忌惮。

张郃前来支援,一是助力陇右,二是切断诸葛亮的主力与安定郡的军事联系。

摆在他面前的路共有陈仓渭水道和关陇道两条可选。

诸葛亮深知张郃是个难缠的对手,他的战术,很难预判精准,最好的应对方法便是做好两手准备。

诸葛亮拨出主力部队防范陈仓渭水道,而关陇道那边也不可不做打算,他便派出马谡作为阵前先锋,前往封闭关陇道。

有人说定马谡为先锋这个决定,是诸葛亮在整个第一次北伐中最大的败笔,马谡是临终前亲口断言了“言过其实”之人,而诸葛亮不仅没有听从主公“不可大用”的建议,反而让此人去作战街亭,以至于第一次北伐惨淡收场,是自作自受了。

实际上,诸葛亮选择马谡也实属无奈之举。

如果赵云、邓芝不在百里之外的褒斜道假攻郿城、牵制曹军,那么先锋人选便是非他莫属了。

才略远胜于马谡,但他与诸葛亮在军事战略上意见相左,且对诸葛亮心有怨言,有可能冒进分兵;王平擅长防守,但在军中缺乏威望,难以服众。

四、痛失街亭 诸葛亮明白马谡也不是万无一失之人,于是在左右翼安排了魏延和高翔辅佐马谡。

街亭之战的主要目的不是得胜,而是拖延,诸葛亮在关陇道筑起的防御力量,在理想情况下可以牵制张郃五万大军十天左右,诸葛亮没料到,最大的变数竟然是马谡。

马谡没有按照诸葛亮预想的那样“当道下寨”,也不顾搭档王平的反对,上了南山。

央视纪录片中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当时的街亭,城池荒败已久,根本无法成为军事驻地,马谡占据南山抢占制高点,反而是兵家在战场上最正常的反应并且南山山道狭窄,易于防守。

也许马谡是过多地考虑敌我力量差别,便想要奇袭之策,他可能是想占南山后调派兵力在清水河边设埋伏,等张郃的大军行过一半再突袭,当张郃阵脚一乱,坐视南山的马谡也能马上发觉,此时再凭借高处的优势袭击。

马谡占南山,确实把兵力上的劣势弱化了,但把新的弱点暴露给了张郃。

张郃无需强攻,只需把南山团团围住,扼守路口,便转客为主,让山上的蜀军无法攻下来;如果张郃放火烧山,蜀军更是;而马谡做梦也想不到,山上没有水。

五、总结 街亭之战的结果便是马谡大败,失去重要据点的蜀军无力再战,不得不抽身溃退。

诸葛亮为了稳定军心,,自降三级,然而无论如何补救,大好形势终于无可挽回地去了,之后的几次北伐,再也不像第一次北伐这样顺利。

马谡确实是故意放弃占据大道作防御抵抗,在他看来南山才是上选之选,却忽略了整个计划中最致命的地方。

同僚苦劝,但骄傲如马谡却没有听进去,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够立下奇功,却不知道仗着几分聪明把别人都当傻子注定是走不长远的。

是非成败,皆已成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底拉西乌姆会战是怎样的?诺曼骑士以瓦兰吉卫队哪个更厉害?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