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艺绝:高龄危机考验非遗传承

【千问解读】
今年是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周年,我国非遗传承保护体系总体更加完善、活态传承日趋繁荣,但部分非遗仍面临“人走艺绝”的境况。
水韵江苏,底蕴深厚。
江苏共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2项,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
半月谈记者在该省调研发现,20年来江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传承人高龄危机,个别冷门项目存在式微甚至失传的风险。
传下去、活起来
近年来,江苏通过率先立法保护、强化活态传承、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非遗保护地方性法规,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昆曲、淮剧、宜兴紫砂保护等60部法规。
与此同时,细化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配套制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编制完成4批14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

目前,江苏已形成门类齐全、科学合理的四级名录体系。
非遗家底逐步摸清,整理出具有突出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遗资源线索28922条,完成300多个重点调查项目。
江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项,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2项、省级1166项、市级2895项、县市区级5416项,总数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为增强传承人后备力量,江苏推荐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7人,认定省级820人、市级4088人、县市区级5817人。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还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将评估结果与传习补助挂钩,激励传承人守正创新、多出成果,并与中央美院、南京大学等省内外院校合作分类开展培训。
此外,还运用科技手段对高龄非遗传承人和急需保护非遗项目采取抢救性记录,一批非遗核心技艺的火种得以永久保存。
非遗传承危机不容轻视
即便如此,江苏非遗传承形势仍不容乐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布时,有传承人在评定期间就已经去世;截至2018年4月,前四批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去世人数已超过400位……人走艺绝始终是保护传承的最大危机。
江苏共有推荐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7名,其中70岁以上占总数69%,60岁以下仅11名;820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中,70岁以上占总数的38.4%。
其中,苏州50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已经过世14位,在世者平均年龄75岁以上。
例如,苏州镇湖苏绣8295名从业人员中,“50后”“60后”占比高达58%;“90后”占比仅7%,30岁以下骨干极度缺乏。
与高龄危机相伴而生的,是冷门项目的生存危机。
传统酿酒、餐饮、食品类以及紫砂、刺绣、木雕、玉器等工艺美术类项目,社会认可度高,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势头较好。
石雕、石刻等文玩类项目,受限于材料来源等因素发展比较缓慢。
田歌、渔具等传统项目融入现代生活难度较大,传承困难。

“越冷门的项目,传承人队伍年龄越老化。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国欢说,反观宜兴紫砂有约4万从业者,其中年轻人较多,近几年还大量出现“宜漂”;东海水晶近年来随着“穿戴甲”市场红火,10万从业者中大部分为年轻人。
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学徒时间长、见效慢、收益低的非遗项目吸引不了年轻人、留不住学艺人,存在断档甚至失传的风险。
苏州澄泥石刻传承人蔡春生介绍,澄泥石刻市场容量有限,导致该项目不会有太多人愿意学习传承,整个苏州可能只有几十个人在做澄泥石刻。
南京云锦传承人杨井表示,当前云锦最紧缺的是“织工”,整个南京可能仅100人左右会使用大花楼提花木织机。
一位传承人坦言,过去学徒要给师傅交钱,现在没有免费的师带徒,培养年轻人都要给工资。
广开家承、师承和学承渠道
家族传承一直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渠道,但传统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变化。
有关人士建议,人社、文旅等部门在人才培养的早期通过给予房租补贴,设立带徒津贴等形式,为年轻人学艺免去后顾之忧,进一步鼓励非遗传承人带徒。
陈国欢建议,在依托现有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年轻传承人进行培训的同时,进一步畅通职业教育的学承渠道,联合大中专、高校、企业等各类“人才培养联合体”,贯穿教育、实践、就业的人才培养各环节。
针对非遗传承冷热不均的问题,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名誉会长马达建议,分类别进行管理和扶持,成长型非遗项目考虑采取措施重点引导其更大进步,推动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维持型非遗项目重点扶持防止其退步,塑造单项冠军;困难型非遗项目则帮助其记录、整理、转化。
此外,探索改革非遗传承人补助发放政策,不撒“胡椒面”,对经济效益不好的非遗项目重点补助,多些“雪中送炭”。
半月谈记者:蒋芳 邱冰清
江苏省成人自考成人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江苏自考已形成覆盖文、理、工、经管等多学科的专业体系,累计培养逾百万名毕业生,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库。
其核心优势在于“宽进严出”的机制设计,既降低入学门槛,又通过标准化考试确保教学质量,使考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学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江苏自考的考试管理严格遵循国家教育标准,近年来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例如,2025年4月自考全面推行智能安检系统,禁止携带电子设备进入考场,进一步保障考试公平性。
在课程设置上,江苏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于2024年10月起实施《新计划》,淘汰旧课程体系,强化专业与产业的衔接。
此外,毕业审核流程的数字化改革(如线上提交材料、自动化学分核验)显著提升了行政效率,为考生提供便利。
作为全国自考改革的先行者,江苏自考在政策创新、技术应用及服务质量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其学历证书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尤其在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定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未来,江苏自考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学分银行、微证书等新型教育模式,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江苏省成人自考核心数据与政策解析一、报名条件与流程江苏自考的报名条件兼顾包容性与规范性,具体如下:类别要求基本条件遵守国家法律,身体健康,不影响专业学习;非在校生(在职、从业人员或社会其他人员)。
学历要求高中起点专科/本科: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专科起点本科:需提供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
特殊专业限制临床医学等专业需额外提供执业资格证书。
报名流程1. 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网;2. 填写个人信息并选择专业;3. 在线缴费完成报名。
二、考试安排与科目设置江苏自考全年开设四次考试,科目结构因专业而异:考期2025年考试时间科目类型1月1月4日-5日公共基础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月4月12日-13日专业课(如《高级财务会计》)、实践课7月7月5日-6日选修课、部分公共课补考10月10月25日-26日综合科目、毕业论文开题科目分类示例(以会计学本科为例):课程类别科目名称学分考核形式公共基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笔试专业核心课高级财务会计4笔试+案例分析实践课会计信息系统操作3上机考试选修课税法与税务筹划4笔试三、毕业申请与论文要求江苏自考毕业审核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制,确保流程透明高效:阶段要求与材料学分达标完成专业计划内全部课程考试(含实践课),总学分70(本科需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材料提交1. 《思想品德鉴定表》;2. 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3. 学历认证报告。
论文规范格式需符合《盐城师范学院撰写规范》,查重率15%,字数8000字。
审核时间每年5月、11月集中受理,审核周期约30个工作日。
深度对比分析表1:新旧课程体系对比(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对比维度2021年版旧课程体系2024年新课程体系改革意义核心课程设置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增加“数字人文基础”“新媒体写作”强化传统学科与现代技术的交叉融合。
学分分配理论课占比85%,实践课占比15%理论课70%,实践课20%,选修课10%提升应用能力,扩大选课自由度。
考核方式笔试为主,仅毕业论文需答辩引入线上考试、项目制评估考核形式多元化,贴近实际工作场景。
表2:文科与理工科专业对比对比项文科(如法学)理工科(如计算机科学)共性特征公共课占比30%(含政治、英语)25%(含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均需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
实践环节要求社会调研、模拟法庭(2学分)编程实训、系统设计(4学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毕业论文侧重点文献分析与观点论证实验数据与模型构建均需通过查重检测和答辩评审。
表3:完全自学与助学班模式对比对比维度完全自学助学班适用人群学习成本仅缴纳考试费(约50元/科)年均学费3000-5000元自学适合时间充裕者;助学班适合需辅导者。
通过率平均45%-55%平均70%-80%助学班提供重点划拨与模拟题训练。
学习资源依赖教材与公开网络资源配备面授课程、在线题库两类模式均需考生自主完成知识内化。
备考策略与资源利用1. 科学规划学习周期建议采用“三阶段复习法”:基础阶段(3个月):通读教材,建立知识框架,完成课后习题。
强化阶段(2个月):针对历年真题(2018-2024年)进行专项突破,整理错题集。
冲刺阶段(1个月):参加模拟考试,重点记忆高频考点,如《政治》中的“新时代矛盾转化”、《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
2. 高效利用政策支持学分互认:持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可免考《计算机应用基础》。
跨省转考:外省考生需在江苏取得至少5门专科或4门本科合格成绩方可申请毕业。
3. 论文写作要点选题方向:优先选择与工作实践相关的课题,如“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格式规范:正文需采用四级标题结构(如“11.11.1.1(1)”),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
查重规避:使用“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预查重,确保引用率符合要求。
未来发展趋势江苏自考将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预计在2026年全面实现“AI智能阅卷”和“区块链学分存证”。
同时,将进一步扩大与企业的合作,推出“定制化微专业”,如“跨境电商运营”“智能制造管理”,以满足区域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江苏省姜堰中学2025年科技特长生自主招生开启,报名截止4.15
二、招生项目及计划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欢迎加入“高中升学规划交流群”!在这里,可以获取各科知识点精讲资料 ;第一时间更新最新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解惑 ;助你高效学习,科学规划升学之路!立即扫码加入,开启升学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