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公共科目12月1日开考 准备好了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1-26 点击数:
简介:国考公共科目12月1日开考准备好了吗?有关违规违纪行为的温馨提示已发布,务必牢记随着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日益临近,考生纷纷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_新浪网

【千问解读】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

  国考公共科目12月1日开考准备好了吗?

  有关违规违纪行为的温馨提示已发布,务必牢记

随着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日益临近,考生纷纷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11月25日,准考证打印通道开启,这场备受瞩目的考试正式进入倒计时;12月1日,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将全面展开。

广大考生们是否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这一挑战?11月25日,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325.8万人报名今年国考

11月25日,太原市民刘敏然登录了国家公务员局官网,打印2025年国考准考证。

当看到考试地点的时候,她松了一口气。

“考点离家不太远,打车20分钟就能到。

”刘敏然说,“离家近意味着更多的备考时间,中午还能回家吃口饭,这样下午的考试就能更加游刃有余。

刘敏然报考的是税务系统,所报职位招录两人,“我记得报名开始没几天,就已经报了700余人,最终人数只会更多。

”刘敏然说,自己已经料想到,今年竞争很激烈。

据统计,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的招录人数和报名人数均再创新高。

其中,计划招录人数3.97万人,较上年增幅为0.4%,但是2025年国考报名总人数为325.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4万余人。

从近5年的国考报考数据来看,国考的岗位数和招聘总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与之对应的是,报考人数也在上升。

一次自我提升的重要机遇

在赵磊眼中,国考是重要的机遇,“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上大学是为了更好地就业。

抓住国考这个机会,无异于抓住一个稳定优质的岗位。

但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考,赵磊有些犹豫,“我已经参加了4次国考,每次笔试成绩都差一点。

”赵磊说,今年自己的工作比较忙,基本没什么时间复习,目前手头上还有个项目需要执行,“临阵磨枪”的时间也不充足,“每次考试,总能看见和我同考场的一些考生只参加了上午的行测,下午申论就放弃了。

弃考并不罕见。

有数据统计,2024年国考报名过审人数为303.3万,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225.2万人,有78.1万人弃考,弃考率约为25.75%。

按照这个比率计算,只要完整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就“打败”了四分之一的竞争对手,“所以,我很犹豫。

虽然没咋复习,但依然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放弃考试。

”赵磊说。

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发现,弃考的原因有的是忘记缴费无法参加考试,有的是找到合适工作主动放弃,还有的觉得自己没准备好,以及一些突发情况等因素。

但在更多人眼中,国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次自我提升和成长的机会。

通过备考国考,他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

这些经历,无论是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加国考笔试这些事情别忘了

距离考试已经不足一周。

11月25日,山西人事考试专栏发布2025年国考笔试及有关违规违纪行为温馨提示,帮助大家做好考前准备。

及时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打印入口于2024年11月25日0时至12月1日15时开放,请及时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

认真阅读准考证上的注意事项,提前做好考前准备。

必要物品要带齐。

考生凭准考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并检查证件有效期。

如身份证遗失或过期,请尽快到公安机关补办临时身份证。

提前规划考点路线。

熟悉考点地址、交通路线,合理安排出行方式,预留充足时间,确保考试当天按时到达。

自觉遵守考场规则。

考前30分钟,考生开始入场。

考试开始30分钟后,不得入场。

考试期间不得提前交卷、退场。

考试时严禁将通讯设备(如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蓝牙耳机)或者具有计算、存储功能电子设备带至座位,违反者将给予其所涉科目(场次)考试成绩为零分的处理。

按规定要求作答。

考生应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提示信息或注意事项,严格按要求作答。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配套答题卡印刷在试卷封底内页,试卷发放后、考试开始前,考生请沿裁切线先行撕下,注意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试卷与答题卡一一对应,考生必须在配套答题卡上作答,卷卡不一将影响考试成绩。

保护个人答题信息。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报考者之间同一科目作答内容雷同并经阅卷专家组确认的,将给予其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为零分的处理,录用程序终止。

考生有义务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考试试卷和题信息、不被他人抄袭。

另外,查看、偷听违规带入考场与考试有关的文字、视听资料的;违反规定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等考场配发材料带出考场的,将给予其取消本次考试资格并五年内限制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德国考古发现古玛雅王子古墓是怎么回事?遗骸化石

据媒体报道,德国学家在墨西哥坎佩切湾乌克苏尔古玛雅皇宫地下大约1.5米,发现了一座年代可追溯到8世纪的古墓。

在墓葬内,他们还发现了一具有着1300年历史的玛雅王子遗骸以及大量陪葬品,遗骸已经变成化石。

据研究人员估计,这位古玛雅王子去世时的年龄在20到25岁之间。

他平躺在墓葬内,双臂交叉。

这个墓葬的年代可追溯到卡拉克穆尔的影响力结束之后,很多容器上的铭文全都说明一名王子就埋葬在这里。

墓葬内的砖墙被一个枕梁拱顶覆盖,这是古玛雅建筑文化的典型特征。

就在砖墙一带,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名年轻王子的遗骸,平躺在墓葬内,双臂交叉在腹部。

在王子骸骨周围,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陪葬品,例如4个陶瓷板和5个陶瓷杯,保存状态非常完好,部分陪葬品的上面绘有图案,包括盖在王子头骨上的陶瓷板。

一个瓷杯上的象形文字翻译过来为:“年轻王子的杯子”,另一个容器上同样发现了类似的文字。

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墓葬的位置以及翡翠珠宝首饰这样的陪葬品的“缺席”暗示了这位年轻王子的地位,他并不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其中一个杯子上的日期为公元711年,年轻王子去世时的年龄以及墓葬的年代可追溯到8世纪的前几十年,墓葬内的陶瓷制品保存完好,所有这些都使其成为在玛雅低地上演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波恩大学的尼克莱-格鲁伯博士指出:“这座宫殿建于大约公元650年,当时这一地区处在卡拉克穆尔王朝统治之下,占据了玛雅低地的大部分地区。

”乌克苏尔位于墨西哥坎佩切湾,危地马拉边界一带,在公元250年到900年成为了古玛雅帝国的一个贸易中心。

随机文章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悲催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惨遭鱼雷偷袭沉没(死323人)现在世界上真的有龙吗?传闻中国龙袭击美飞机致其坠毁重庆云阳龙缸天坑,被誉为天下第一缸(深达326米)ufo事件真实外星人事件,媒体报道的外星人真实事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李希霍芬: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多次到中国考察地质和地理

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 von,1833~1905年),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

又译里希特霍芬。

生于卡尔斯鲁厄,卒于柏林。

早年从事欧洲区域地质调查,旅行过东亚、南亚、北美等地。

多次到中国考察地质和地理。

曾任波恩大学、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教授,柏林大学校长。

提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学。

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地表形成过程,对地貌进行形成过程分类,研究了土壤形成因素及其类型。

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近代中国地学研究先行者之一。

1833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上西里西亚卡尔斯鲁赫(今属波兰)。

他曾就读于布雷斯劳大学及柏林洪堡大学,1856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随后在奥地利的提罗尔(Tyrol)和罗马尼亚西部的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进行地质研究;在1860年到1862年之间,李希霍芬参与普鲁士政府组织的东亚远征队[Preussische Expedition],前往亚洲的许多地方,例如锡兰、日本、中国台湾、印尼、菲律宾、暹逻和缅甸等地旅行。

1863年到1868年间,他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发现了金矿,他的研究间接导致了加州后来的淘金热潮。

1868年到1872年间,他转到中国做了七次远征,这段时期中,他正式地指出罗布泊的位置(新疆已干涸的咸水湖,旁边有古楼兰遗址)。

曾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波恩大学地质学教授、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等。

1905年10月6日在柏林逝世。

李希霍芬早年曾研究蒂罗尔和阿尔卑斯山脉地质,成功地建立了南蒂罗尔的三叠系层序。

他对喀尔巴阡山、多洛米蒂山和特兰西瓦尼亚区域地质的研究也卓有成效。

1860年,他作为地质学家,应邀随同德国经济使团去远东,访问了锡兰(今斯里兰卡)、日本、台湾、西里伯斯、爪哇、菲律宾,并从曼谷旅行到缅甸的毛淡。

1872年后,李希霍芬回到德国,1873年到1878年间担任柏林地质学会主席,1875年起,在波昂大学任教,1883年到1886年年间服务于莱比锡大学,1886年后则转到柏林洪堡大学,在他众多学生之中,最出名的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

李希霍芬晚年担任德国地理协会的会长多年,并协助成立了柏林水文学院,1905年10月6日卒于柏林。

在近代地理学领域中,李希霍芬被视为重要的先驱,他在世界各地的地质纪录与观察结果、文献都非常详尽,倍受学者推崇。

李希霍芬1868年9月到中国进行地质地理考察,直至1872年5月,将近4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4个省区)。

回国之后,从1877年开始,他先后写出并发表了五卷带有附图的《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

这套巨著是他4年考察的丰富实地资料研究的结晶,对当时及以后的地质学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国考公共科目12月1日开考 准备好了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