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充实和稳定基层力量 2025年国考报名结束

记者梳理近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情况发现,国考招录规模逐步攀升,连续7年“扩招”。
今年招录39721人,比去年增加160人。
【千问解读】
今天18时,2025年国考报名结束。
记者梳理近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情况发现,国考招录规模逐步攀升,连续7年“扩招”。
今年招录39721人,比去年增加160人。
2025年招录继续充实和稳定基层力量,将2.75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
从职位报名情况来看,部分岗位竞争较为激烈,如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招录1人,已经有16702人报名,竞争比高达16702∶1。
该岗位的专业要求方面,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都可以,最低本科学历,没有基层工作限制,也没有户籍限制,备注提示了业务水平测试内容:中英互译和口语交流,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占综合成绩的15%。
“整体招录要求设置比较宽泛,能容纳多类专业本科以上群体,而且户籍不限制,全国考生都有报名资格,这为志向于加入公务员队伍的青年人提供了机会。
”中公教育公考专家王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2025年的国考招录有效引导了人才向基层输送,引导莘莘学子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去建功立业。
说明招录坚持向基层倾斜、重点服务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政策‘指挥棒’效能明显,西部艰苦边远地区的报考率达到99.5%。
”王健说。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基层公务员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上级部门的二次选调提供人才储备,这些人才学历层次比较高,同时还需要有基层的工作经验。
目前,很多人报考基层岗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因为大部分基层岗位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多是当地籍贯大学生报考,他们更了解当地的社会经验、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
”
目前,2025年国考还有34万余人正在等待招录单位的审核,全部资格审核将于10月26日18时结束。
(李桂杰)

德国考古发现古玛雅王子古墓是怎么回事?遗骸化石
在墓葬内,他们还发现了一具有着1300年历史的玛雅王子遗骸以及大量陪葬品,遗骸已经变成化石。
据研究人员估计,这位古玛雅王子去世时的年龄在20到25岁之间。
他平躺在墓葬内,双臂交叉。
这个墓葬的年代可追溯到卡拉克穆尔的影响力结束之后,很多容器上的铭文全都说明一名王子就埋葬在这里。
墓葬内的砖墙被一个枕梁拱顶覆盖,这是古玛雅建筑文化的典型特征。
就在砖墙一带,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名年轻王子的遗骸,平躺在墓葬内,双臂交叉在腹部。
在王子骸骨周围,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陪葬品,例如4个陶瓷板和5个陶瓷杯,保存状态非常完好,部分陪葬品的上面绘有图案,包括盖在王子头骨上的陶瓷板。
一个瓷杯上的象形文字翻译过来为:“年轻王子的杯子”,另一个容器上同样发现了类似的文字。
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墓葬的位置以及翡翠珠宝首饰这样的陪葬品的“缺席”暗示了这位年轻王子的地位,他并不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其中一个杯子上的日期为公元711年,年轻王子去世时的年龄以及墓葬的年代可追溯到8世纪的前几十年,墓葬内的陶瓷制品保存完好,所有这些都使其成为在玛雅低地上演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波恩大学的尼克莱-格鲁伯博士指出:“这座宫殿建于大约公元650年,当时这一地区处在卡拉克穆尔王朝统治之下,占据了玛雅低地的大部分地区。
”乌克苏尔位于墨西哥坎佩切湾,危地马拉边界一带,在公元250年到900年成为了古玛雅帝国的一个贸易中心。
随机文章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悲催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惨遭鱼雷偷袭沉没(死323人)现在世界上真的有龙吗?传闻中国龙袭击美飞机致其坠毁重庆云阳龙缸天坑,被誉为天下第一缸(深达326米)ufo事件真实外星人事件,媒体报道的外星人真实事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李希霍芬: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多次到中国考察地质和地理
又译里希特霍芬。
生于卡尔斯鲁厄,卒于柏林。
早年从事欧洲区域地质调查,旅行过东亚、南亚、北美等地。
多次到中国考察地质和地理。
曾任波恩大学、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教授,柏林大学校长。
提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学。
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地表形成过程,对地貌进行形成过程分类,研究了土壤形成因素及其类型。
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近代中国地学研究先行者之一。
1833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上西里西亚卡尔斯鲁赫(今属波兰)。
他曾就读于布雷斯劳大学及柏林洪堡大学,1856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随后在奥地利的提罗尔(Tyrol)和罗马尼亚西部的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进行地质研究;在1860年到1862年之间,李希霍芬参与普鲁士政府组织的东亚远征队[Preussische Expedition],前往亚洲的许多地方,例如锡兰、日本、中国台湾、印尼、菲律宾、暹逻和缅甸等地旅行。
1863年到1868年间,他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发现了金矿,他的研究间接导致了加州后来的淘金热潮。
1868年到1872年间,他转到中国做了七次远征,这段时期中,他正式地指出罗布泊的位置(新疆已干涸的咸水湖,旁边有古楼兰遗址)。
曾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波恩大学地质学教授、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等。
1905年10月6日在柏林逝世。
李希霍芬早年曾研究蒂罗尔和阿尔卑斯山脉地质,成功地建立了南蒂罗尔的三叠系层序。
他对喀尔巴阡山、多洛米蒂山和特兰西瓦尼亚区域地质的研究也卓有成效。
1860年,他作为地质学家,应邀随同德国经济使团去远东,访问了锡兰(今斯里兰卡)、日本、台湾、西里伯斯、爪哇、菲律宾,并从曼谷旅行到缅甸的毛淡。
1872年后,李希霍芬回到德国,1873年到1878年间担任柏林地质学会主席,1875年起,在波昂大学任教,1883年到1886年年间服务于莱比锡大学,1886年后则转到柏林洪堡大学,在他众多学生之中,最出名的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
李希霍芬晚年担任德国地理协会的会长多年,并协助成立了柏林水文学院,1905年10月6日卒于柏林。
在近代地理学领域中,李希霍芬被视为重要的先驱,他在世界各地的地质纪录与观察结果、文献都非常详尽,倍受学者推崇。
李希霍芬1868年9月到中国进行地质地理考察,直至1872年5月,将近4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4个省区)。
回国之后,从1877年开始,他先后写出并发表了五卷带有附图的《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
这套巨著是他4年考察的丰富实地资料研究的结晶,对当时及以后的地质学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