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善于伪装的骨髓瘤

半年前,62岁的李阿姨出现腰痛,以为是腰肌劳损,就没有在意,试了按摩、止疼膏药等治疗方式,可疼痛越来越强烈,甚至连走路都成了问题。
于是她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提示,骨质损坏严重,免疫球
【千问解读】
一提到腰痛,很多人以为是腰肌劳损或是腰椎出问题了,但这或许还与恶性肿瘤有关。
半年前,62岁的李阿姨出现腰痛,以为是腰肌劳损,就没有在意,试了按摩、止疼膏药等治疗方式,可疼痛越来越强烈,甚至连走路都成了问题。
于是她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提示,骨质损坏严重,免疫球蛋白升高明显,到血液科进行一系列检查后发现,李阿姨竟然是被多发性骨髓瘤“盯”上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警惕善于伪装的骨髓瘤
有这样一种狡猾的肿瘤,为了给自己的生长争取时间而放出假信号,伪装成其他疾病让人难以觉察,它就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肿瘤细胞来源于骨髓里的浆细胞,它分泌的细胞因子就像蛀虫一样,能够把骨头“吃掉”,导致骨头出现一个一个的小圆洞。
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多发性骨髓瘤善于伪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潜伏期长。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大部分都会出现骨折骨痛的表现,但这个常见的症状却非常具有迷惑性,很多人以为是上了年纪导致的腰肌劳损或腰椎问题,很少人会看血液科。
除了骨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肾脏功能受损、贫血、恶心、呕吐、反复感染和发热。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宜睡硬床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抵抗力下降,因此,患者的房间要光线柔和、温度和湿度适宜、勤通风。
患者要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防护。
由于患者有溶骨性病变,易骨折,因此家中物品摆放要合理,不能有障碍物,地面要防滑,患者宜睡硬床,以减轻体重对骨骼的压力。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饮食原则为“新鲜、干净、卫生”,充足均衡的营养是患者顺利进行疾病治疗的重要保障。
治疗期间,应避免干硬、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如果没有出现骨折,建议适度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
多晒太阳,强健骨骼。
身体出现这4个异常,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男性朋友要多多警惕!
这个数据是非常可怕的,前列腺增生在男性身上的发病率,就好比乳腺增生在女性身上的发生几率。
女有乳腺增生,男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又被称为前列腺肥大,是前列腺体积增大引起患者出现排尿异常的一种良性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男性身上,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和这些原因有关:1、饮食因素:饮食和前列腺增生之间关系密切,饮食内的脂肪和动物性食品,尤其是植物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男性患上前列腺增生的风险。
大量摄入肉类会导致身体摄入过多的锌元素,同样也会导致男性患病率增加。
2、性生活频繁:过度手淫、性生活频繁会导致男性性器官反复充血,前列腺会因为持久充血而增大,过度的持续充血会增加患上前列腺增生的风险。
3、久坐:长期久坐会让前列腺很受伤,久坐会影响前列腺血液循环,易引起前列腺肥大。
4、憋尿:憋尿时间过长,会导致尿液浓缩、排尿次数减少,经常憋尿还会导致尿内毒素沉淀,尿液内的一些有害物质会损害前列腺。
经常久坐、身体肥胖、中老年男性以及饮食不节的男性患上前列腺增生的几率会比其他男性要高许多。
身体出现这4种异常,警惕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这是前列腺增生早期的典型症状,具体表现为排尿频率增加。
在排尿次数增加的情况下,尿量却有所减少,并且夜间起夜的现象特别多,一些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夜尿10次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睡眠。
·尿梗阻梗阻是排尿系统常见的一个异常表现,患者会出现尿射不远、尿线变细的症状,并且在排尿之后,尿液会滴滴答答出现尿不尽的现象。
·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的症状,这是因为前列腺表面的血管怒张,之后再用力排尿之后导致血管破裂。
一般情况下这种出血量都比较少,偶尔会出现出血性休克。
·急性尿潴留这个症状是前列腺增生失代偿期的表现,在此时患者无法正常排尿,需要导尿引流。
想要打败前列腺增生,3个方法值得一试不是所有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都需要进行治疗,一些轻度症状的患者,一般只需要等待观察或者改变生活方式。
中重度症状的患者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一些出现顽固性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症状的患者,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想要对付前列腺增生,学会如何预防非常重要!首先,要戒烟限酒,烟酒会导致前列腺肿胀充血,加重前列腺的压迫程度。
其次,日常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导致本身便秘的症状加重,从而压迫到前列腺,加重排尿困难的现象。
最后,日常要保持足够的运动量,运动可以有效加快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让体内废弃物排出的速度大大加快,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减少前列腺的压迫。
并且运动可以缓解久坐给身体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对于前列腺健康非常有好处。
延伸阅读: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哪个更严重?这两个疾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二者却完全不同。
前列腺炎是受到细菌性因素、非细菌因素导致的前列腺炎症表现,一般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主要症状为尿道刺激以及盆腔疼痛,这个病症相对来说较为普遍。
而前列腺增生则一般高发在中老年男性身上,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只有1成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大部分的患者仅需要服药治疗。
由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所以也就不存在严重与否的比较了,能肯定的一点是,两个疾病只要经过科学的治疗,都可以很快痊愈。
不少人会将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联系起来,因为二者都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其实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前列腺增生是良性增生,而前列腺癌的前列腺腺细胞发生恶变引起的恶性肿瘤。
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所以完全不必担心前列腺增生会演变成前列腺癌。
男性的前列腺是很脆弱的一个器官,所有男性都要多爱护自己的前列腺,一旦患病难受的可是自己!参考资料:[1]《男性都逃不过前列腺增生》.人民网-人民健康网.2019.6.25[2]《前列腺增生有六怕》.人民网-生命时报.2020.9.5
电脑族如何缓解身体不适?频用电脑者最需警惕头痛腰酸背痛眼疲劳
而对于自己身体时常出现的异常情况,却往往熟视无睹。
职业化了的现代女性更是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处于良好的状态,到头来也影响了工作。
在这里,千问网小编得提醒这些忙于网络工作的办公室人员,要注重自己的处于良好的状态,小心以下疾病:1、头痛并非小事头痛症状:头常一跳一跳地痛,或好像有东西缠着头部,绞着痛,并伴有眩晕现象。
头痛的真相:工作中用眼过度,长时间专注屏幕、睡眠不足、压力太重等都是导致头痛的直接真相。
此外,姿势不正确、工作节奏紧张和睡眠太多亦可能引发头痛。
头痛的解决方法:放松心情和身体,间或闭上眼睛或到室外做些简易舒展运动。
打开窗户让室内空气流通,或者离开办公桌,戴上耳机听音乐。
头痛时不要乱吃止痛片,那只会令人对痛的感觉变得迟钝、损伤脑部神经,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2、颈、肩部酸痛颈、肩部酸痛症状:颈部僵直、两肩酸麻、精神萎靡不振。
颈肩酸痛的真相:运动少、压力沉重令肌肉紧张,血气运行差,肌肉毛细血管形成淤血所致。
颈肩酸痛解决方法:当你感到肌肉酸痛、紧张时,最好在每天睡觉前洗个澡,令患处温热。
幸免长时间采纳同一姿势,不要让肩膀受凉,适当地舒缓压力,做适当的运动及肩部按摩。
3、腰痛腰痛症状:除了疼痛外,腰部变沉、发胀、变硬,严重者起不了床。
腰痛真相:女性较男性易患腰痛病,是因为女性骨盆内器官比男性复杂、脊椎承受的负担过重,较易患腰痛。
腰痛解决方法:若是轻微的腰痛,只要按摩或是伸展筋骨即可,并好好休养。
若是严重腰痛,不可强力按揉,可以浸浴或以电暖炉敷疗令腰部温暖、血流顺畅。
4、眼睛疲劳眼睛疲劳症状:眼皮沉、刺痛、黄昏时看不清电脑荧光屏上的文字,情况严重者会有想呕吐的感觉。
眼睛疲劳真相:戴度数不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压力太重、电脑画面与办公室亮度差别太大。
此外,,眼睛干涩也是导致眼倦的重要真相,因为覆盖眼球表面的泪水分泌少,角膜易受损。
眼睛疲劳解决方法:幸免眼睛干涩,要有意识地眨眼睛,补充泪水。
办公室空气太过干燥,应注意选择无腐蚀性眼药水进行点滴。
5、手足麻痹手足麻痹症状:手脚变得没有感觉或刺痛,在有空调的房间,情况更严重。
手足麻痹真相:肌肉紧张造成。
手足麻痹解决方法:注意椅子和桌子的高度,把椅子的高度调至双手能自然地靠着桌子的高度,应幸免手脚直接受风。
6、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症状:没有食欲、反胃、进食前后觉得胃下沉。
慢性胃炎真相:压力沉重、睡眠不足、暴饮暴食。
慢性胃炎解决方法:吃适量胃药并充分注意休息。
7、便秘便秘症状:若2~3天没有大便,但没有感到不适,这并非便秘;若只有一天没有大便,却感到不适,这就是便秘。
便秘真相:女性较男性易便秘。
便秘会导致皮肤粗糙、心情烦躁,还容易患上痔疮,因此要迅速解决。
年轻女性患上此病,只要改变生活习惯就可以。
便秘解决及预防方法:1、多吃蔬菜,吸收食物纤维;2、跳绳可锻炼腹肌,帮助排便;3、每天清晨喝一杯清水或淡盐水,有助胃肠代谢,吃完早餐后要养成上洗手间的习惯,并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8、慢性腹泻慢性腹泻症状:发烧、体重持续下降。
慢性腹泻真相:压力是导致腹泻的主要真相。
慢性腹泻解决方法:若腹泻持续,可能导致脱水。
所以要多喝水,补充水分。
注意不喝冷水,并适当吃些止泻药。
少吃或不吃煎炸、油腻食物。
9、溃疡溃疡症状:胃溃疡,容易疲劳、胸口疼痛、吐血、大便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饥饿时胃痛、想吐。
溃疡真相:压力重,食无定时定量。
溃疡解决方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定时定量进食,积极配合医生指导医治,保持心情舒畅。
以上只是IT人员的自我保健常识,若症状不能缓解,还需尽早求助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