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调理气血的步骤有哪些?调理气血五步骤

那么,女人调理气血的步骤有哪些呢? 调理气血的五步骤 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
【千问解读】
很多人都会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好好的调理。
那么,女人调理气血的步骤有哪些呢?
调理气血的五步骤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此外,还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第2步: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此外,“人卧血归肝”,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
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冬季出门,务必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在家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
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第4步:食药膳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益气健脾之效。
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
补血可用“四物汤”。
此方最早出自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
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时,空腹热服。
此外,用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何首乌、枸杞子、阿胶、丹参等中药与补血的食材如红枣、龙眼肉、山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猪肝、猪血、乌鸡、红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之效。
第5步: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
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
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我们都知道气血不足很容易手脚冰凉,甚至会引起其它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那些原本就气血不足的人而言,可以尝试通过饮食来帮助补血气。
运动调理气血眨眼
用力眨双眼数次,然后双侧眼球依次左视、右视、转动。
重复10次后凝视远方1分钟。
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高度近视者转动眼球时速度要慢。
眨眼相当于按摩眼睛,泪液能再次均匀分布在眼球表面,可起到清洁、湿润眼球的作用。
眨眼的瞬间还能暂时阻断光线,让眼睛得到短暂休息。
转头
不管坐着或是站着,只要有空闲就可闭上眼睛,先抬头尽量后仰,再低头使下颌尽量抵到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
然后头部缓慢绕圈,做圆周运动,向左右两侧各倾斜10~15次。
最后将腰背挺直靠在椅背上,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
颈部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颈部肌肉力量,缓解落枕、颈椎病、颈肩臂疼痛等病症。
但老人做此动作时不可过于激烈,以免造成伤害。
上班族每隔1~2小时最好活动5~10分钟。
叩腰
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缓慢、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腰骶部。
注意手法要平稳,力量由轻到重,不可突然使蛮力。
可从骶部向上叩至手不能及为止,再向下叩击至骶部,如此反复;也可两手搓热,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附近。
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沿脊柱上行,经常叩腰骶部不仅能疏通血脉和强壮腰脊,还能固精益肾,对脊背疼痛、腰膝酸软等有较好疗效。
踮脚
双脚同时踮起,只用脚尖着地,两腿不停地上下抖动。
两腿肌肉不停收缩和放松能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还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抬起脚跟,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
久坐的人最好1小时左右做1次踮脚运动。
踮脚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可锻炼屈肌。
从经络角度看,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使下肢气血运行通畅并温养肌肉。
气血不足的原因1、压力及作息时间的紊乱
现代女性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不但在家中要扮演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在外也要扮演好员工的角色,在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导致过度的劳累,使作息时间不规律,睡眠质量差,使机体气血无法得到很好的恢复,长期下来,女人就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
2、运动量的减少
大多数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离不开适量、合理的运动,运动可有效的增强人体机能,使身体处于健康状态下。
而现代女性的生活一直处于忙碌中,往往忽视自身运动,致使运动量减少。
由于运动量的减少,血液不循环,气血生成受阻,最终使女人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
3、能量供应不足
各种疾病的发生,不仅会损耗人体本身的能量,也会不断消耗人体血气。
气血不足的表现1、看眼睛
主要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
小孩子都有一双清澈的眼睛。
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就表明肝脏气血不足。
眼白与肺和大肠的关系密切,如果眼白有血丝,多为肺部和大肠有热;眼袋很大则说明脾虚。
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气血不足。
如果两目呆滞,晦暗无光,是气血衰竭的表现。
2、看头发
头发与肝、肾有密切的关系。
头发变白是肝血肾气衰落的表现,但有些青少年短时间内出现白发,且伴有脾气不好、容易发火,多是因为肝郁血热。
如果伴有睡眠不足、腰膝无力、耳鸣,则是肾气不足的信号。
如果出现大量脱落,而且头发越来越稀疏,就要警惕整个身体的气血问题。
头发油腻,则说明脾肺不和,脾的气太过,肺的气又虚,就会出现头油过多的现象。
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如果肝血不足,头发长得慢、易干枯。
3、看耳朵
耳朵是人体的缩影,几乎所有脏器的变化都能从耳朵上表现出来,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肾。
人常说“耳朵大有福”,耳朵厚大的人,是肾气充足的表现;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也见于阳气不足的人;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垂上有一条明显斜线纹,说明心气虚;耳鸣和耳聋则都说明肾气虚弱。
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
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
女人需要三类滋补食物
一、养气补血的食物古人常用“面若桃花”来形容女人的美貌,面色的润泽反映了女人内在气血的充盈程度。
好气色的女人即使不化妆,也会有超尘脱俗的气质,由里及表的美会让女人如花般持续长久地盛开。
滋补食物推荐:1、桂圆、枸杞桂圆是补血益心的佳果,将2-5颗桂圆和米一起,小火熬上几十分钟,长期食用能使女人气血充足、容光焕发。
枸杞也能极好滋补,5-8颗枸杞用热水泡茶,能养肝、抗衰老、防皱纹。
2、枣红枣是自古以来补气养血的最佳食物之一。
其性温味甘,有健脾补血的功效,长期食用可使面部红润、驻颜美容。
红枣可以熬粥、做糕点、煮汤、泡茶等。
一次吃3-5颗为宜,不要超过10颗,血糖高、便秘的女性要少吃。
3、动物肝脏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铁,是最理想的补血食物之一。
可以卤制、爆炒、煮汤,建议和绿色蔬菜搭配。
年轻女性一周吃2-3次即可,每次10-30克,50岁以上的女性最好少吃。
二、爱护乳房的食物乳房是女人独有的财富,不仅是女人的魅力之源,更为培育下一代做着丰硕贡献。
从青春期开始,女人就要小心呵护乳房,30岁后更应时刻关注乳房处于良好的状态。
滋补食物推荐:1、蘑菇蘑菇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硒和丰富的维生素D,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护乳房处于良好的状态。
2、豆浆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能够调节雌激素水平,保护乳房。
每天喝一杯豆浆会对乳房处于良好的状态十分有益。
3、红薯红薯是种超级抗癌食物,它含有一种特殊成分,可以防癌、延缓衰老。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成分对于预防乳腺癌和结肠癌尤其有效。
三、补钙健骨的食物想要成为“亭亭玉立”的处于良好的状态女人,补钙不可少。
但女人最易缺钙,尤其在孕期、哺乳期和更年期。
据调查,一半以上女性在20多岁时摄入的钙没达标。
30岁以后,骨骼钙质的流失逐渐增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等疾病。
滋补食物推荐:1、芝麻黑芝麻的钙含量更高,比牛奶高出8倍。
每天早餐坚持吃把用小火炒熟的黑芝麻,能很好增加钙的吸收。
2、酸奶酸奶是钙的好来源,不仅保留了鲜奶中的营养成分,还能刺激胃酸分泌,促进新陈代谢。
饭后30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饮用最佳。
3、海带100克干海带含钙量高达625毫克,是一杯牛奶的两倍。
海带的钙质极易被人体吸收,女人平时可多吃些凉拌海带、海带排骨汤等。
河南千年古墓挖出活女人,开馆后呻吟坐起吓尿众人 谣言
随后就有河南千年古墓挖出活女人的传出,而这个女尸的名字叫做“凌惠平”。
古墓挖出活体女尸这种传闻其实假的不能再假了,完全就是为了吸引眼球所造的谣,大家可不要轻易相信。
网传河南千年古墓女尸复活网传,在河南一处农村中,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千年古墓,经过鉴定是汉代古墓,而专家在挖掘的时候,发现了一口棺材,而将棺材打开的时候发现,这其中的女尸居然发出了呻吟,甚至还自己坐立了起来,把一些专家都吓尿了。
而细看之后发现,这具女尸经过千年的洗礼,并没有腐烂,其遗体竟然还完好如初。
据说在其棺内的文物中,有一枚边长为1.3厘米的青铜印章,印钮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龟钮,印章上清晰地刻着“凌惠平”,女尸的姓名确定无疑。
还说至今没有专家能够解释河南千年古墓挖出活女人的现象。
辟谣:千年古墓女尸复活是假的其实这个事情,很明显就是就是胡编乱造的,没有时间、人物、地点,也没有任何的相关报道,这种“四无”的报道肯定不是真的。
首先,这是千年古墓,没有人任何科学理论能够支撑,女尸在古墓中待了千年还能复活的现象。
其次是呻吟和坐立起来,更是不靠谱。
最重要的是其名字叫做“凌惠平”,首先凌惠平的的确确是汉代古尸,但是发现她的地方是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而且这是一具湿型古尸,尸身皮肤基本完好,肌肉牵拉有弹性和韧性,神经和内脏器官保存基本完整。
但这些都是她已经死去的证明,那些呻吟和坐立的传闻根本不靠谱。
(不知道凌惠平的可以去度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