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千问解读】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 源可追溯到 1896 年,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1923 年用名北 京交通大学。
1950 年更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 茅以升任校长。
2003 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一校多区、协同发展。
学校在北京市海淀区建有海淀校区,总面积近 1000 亩;在山东省威海市建有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特色的威海国际学院;在河北省黄骅 市建有海滨轨道交通综合研发实验基地;在北京市丰台区打造了“产学研用”一 体化的丰台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唐山研究院。
2023 年 11 月, 雄安校区开工建设,开启学校“一校多区多基地”办学的新征程。
近期,北京交通大学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9~2024.8),具体请跟自主选拔在线一起看看吧!(注:报告数据截至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
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
基本情况
学科完备、高峰凸显。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 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 展的完备的学科体系。
学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可喜成绩,在国内外知名的学 科排行榜中稳步提升。
学校 15 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 程学科 5 次排名世界第一;17 个学科入围 U.S.New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6 个学 科进入 QS 世界顶尖学科排名;8 个学科进入 ESI 前 1%,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位 列 ESI 前 1‰。
广育英才、硕果累累。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 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构建“四个一体化”人才培 养格局,深化“四通”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三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全力打 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轨道交通领域急需的卓越工程人才和领军 人才。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招生专业 62 个、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 9 个、双学士 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5 个。
学校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内涵建设,取得了 一批重要成果。
近三届本科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7 项。
获评首批教育部“101”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计算机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 生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校建有普通本科专业 71 个,覆盖工、管、经、理、文、法、艺 7 大学科 门类,其中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交通特色优势专业 8 个;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10 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30 个、双学士学位复合 型人才培养项目 7 项。
专业建设成果显著,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7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11 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8 个、国家级专业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7 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5 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 流专业 3 个。
2023-2024 学年,学校有在校本科生 16921 人。
2024 年高考录取本科新生 4191 人,其中本部校区总计 3591 人,威海校区 600 人,生源质量总体稳步提升。
62.63%的普通类新生成绩进入全省前 3%,比去年略有增长。
理工类专业 21 个省 区的录取线超过重点线 100 分以上,6 个省区超过重点线 130 分以上。
詹天佑学 院改革效果显著,有 26 个省区录取排名上涨明显或持平,提档线平均高于重点 线约 132 分。
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上涨明显,本部中外专业有 50.67%的新生 成绩超过重点线 100 分以上,提升约 15 个百分点;威海校区各省区录取线平均 超过重点线 76.97 分,提升约 10 分。
2023-2024 学年,学校有专任教师 2017 人,生师比 19.15。
专任教师中具有 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 653 人,占 32.37%;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 850 人, 占 42.14%。
具有博士学位的 1715 人,占 85.0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 1985 人, 占 98.42%。
在学校专任教师的学缘结构方面,本校毕业的有 766 人,占 37.98%。
年龄结构方面,35 岁及以下的有 440 人,占 21.81%;36-45 岁的有 611 人,占 30.29%;46-55 岁的有 679 人,占 33.66%;56 岁以上的有 287 人,占 14.23%。
2023 年,本科生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3706.11 万元,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 设的专项经费 9423.95 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947.85 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272.5 元。
学习效果&就业
调查显示,在校生对于教师教学工作满意度平均为 86.5%;对于教学满意度 为 94%;对于学校各项学生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满意度为 84%,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满意度为 82%,“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满意 度为 85%,“学业指导工作”满意度为 84%,“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满意度为 86%。超六成学生课后平均每天自主学习 1-3 小时,学生总体呈现优良 学风,对学校各项支持服务总体满意。
2024 届本科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为 98.83%。
具体从工作各方面来看,本科生对工 个人发展空间(97.37%)、社会地位(97.08%)、工作稳定性(97.08%)的满意 度较高,反映出绝大多数毕业生对走出校园的第一份工作满意度较高。
2023-2024 学年,我校共有应届本科毕业生 4193 人,毕业人数为 4071 人, 毕业率 97. 1%。
授予学士学位人数为 4017 人,学士学位授予率为 95.8%。
2024 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 71.07%,较 2023 年上涨 1.86%。
共计 2104 名 毕业生选择境内升学,占毕业人数的 54.79%,其中攻读研究生 1609 人、攻读第 二学士学位 495 人。
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中,保送本校 728 人,占境内升学总数 的 34.60%;考取本校 218 人,占境内升学总数的 10.36%;保送外校 387 人,占 境内升学总数的 18.39%;考取外校 276 人,占境内升学总数的 13.12%。
(详见 图 6.2)2024 届本科毕业生境外留学共有 625 名,占毕业人数的 16.28%,较 2023 年上涨 1.16%。
截至 2024 年 8 月 31 日,2024 届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 93.88%。
就业地区情况分析如表 6.2 所示。
从就业地域看,学校本科毕业生对工作区 域的选择呈现多元化,选择留京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最多。
(%) 27.67 26.96 13.06 12.11 4.51 4.40 11.28 100.00 在本科生签约单位中,国有企业占比最高,达到 56.29%。
毕业生到党政机 关及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就业比例均同比上涨,到部队、教育单位、基层项 目就业比例同比下降。
2024 届本科毕业生中,共计 740 人进入重点行业,其中,信息技术类、交 通运输类重点行业类型就业人数占签约人数比例最高,科研教育类、国防军工类 重点行业类型就业人数占签约人数比例较低。
本科签约单位流向如表 6.5 所示。
以下 20 家用人单位所录用毕业生总人数 为 407 名,占本科生签约总人数的 48.34%。
其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招聘人数远高于其他单位。
总体来看,学校签约人数集中的单位多数为长期合作 的大中型企业。
北京职高招收外地初中生吗 北京职高招收外地初中毕业生
但是,如果你了解了具体的政策和一些学校的选择标准,事情就变得更加清晰了。
外地生是否可以报考北京职高?北京的职高对外地生源的招生情况,通常与该校的办学性质、办学规模以及北京市的招生计划相关。
一般来说,部分北京的职高会招收外地的初中生,但这些学校通常会设定一定的条件,如户籍限制、居住证明、或者是参加特定的考试。
有些职高会明确规定,仅接受北京市户籍的学生报考;但也有一部分学校会根据当年招生计划,适量招收外地生。
特别是一些特色班、优势专业等领域,往往会放宽外地生的报考条件。
北京市职高的招生计划和政策每年北京市的职高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统一发布,并且通常会列出外地生的具体报名条件。
一般来说,外地生若要报名北京的职高,需要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居住证明:外地学生如果想报考北京的职高,通常需要提供在北京的居住证明。
例如,父母有北京市的工作证明或者是购房合同等。
考试成绩:一些学校会根据外地生的中考成绩、或者是职业技能水平来决定是否接受报名,甚至可能要求外地生参加北京本地的特殊考试。
特殊项目:某些热门学校或者专业可能会设置更高的门槛,甚至包括面试环节。
因此,外地生想要成功报考北京职高,首先要清楚自己所关注学校的具体招生政策,避免错过报名机会。
如何选择适合的北京职高?对于有意选择北京职高的外地学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同样重要。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不同,某些专业或课程可能更符合学生的兴趣,提升未来的职业竞争力。
例如,像汽车维修、电子技术、烹饪艺术等专业在某些职高中具有优势。
如果你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选择一个有相关优势的学校将帮助你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户籍和政策差异:是否有影响?外地学生想要报名北京职高时,最常遇到的难题之一是户籍问题。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会给外地生提供一定的招生名额,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愿意接受非北京市户籍的学生。
因此,如果没有北京市户籍,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最好先了解该校的招生政策,确认是否可以报考。
另外,部分职高还会要求父母在北京有长期的居住或工作证明,这对很多外地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所以,在选择时,要尽量了解每所学校的具体政策,选择最适合自己情况的学校。
外地生如何增加被录取机会?如果你是外地学生,想要进入北京的职高,不妨提前做好准备,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
首先,可以通过准备相关的居住证明或者工作证明,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其次,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中考成绩,或是参加一些相关的技能测试,提升竞争力。
同时,有些学校对于某些专业的报名有特殊要求,可能会进行面试或者技能测试。
事先了解学校的录取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也能够增加成功的几率。
总的来说,北京职高招收外地学生的机会是存在的,但各学校的政策不同,具体的报名条件也会有差异。
因此,外地学生在选择时一定要提前了解相关的招生信息,确保自己符合报名条件。
此外,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更为重要,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才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高考410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吗?请看历年录取分数线
一、高考410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吗?答案是:在以下这些省份,高考410分不能上上海交通大学。
普通高考省份文科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山西、陕西、四川、河南、云南等地的高考生,文科410分不能上上海交通大学。
下表列出了上海交通大学在这些省2024年的文科最低分,经统计后发现,高考410分的同学距上海交通大学还差170分~250分。
省份批次2024分数差值内蒙古本科提前批B580170青海本科一段G段587177新疆本科一批607197宁夏第一批本科626216山西本科一批A634224陕西本科一批634224四川本科一批639229河南本科一批652242云南一本660250理科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山西、云南、河南、四川、陕西等地的高考生,理科410分不能上上海交通大学。
下表列出了上海交通大学在这些省2024年的理科最低分,经统计后发现,高考410分的同学距上海交通大学还差50分~286分。
省份批次2024分数差值宁夏国家专项46050青海本科专项E段49484内蒙古本科提前批B638228新疆本科一批646236山西本科一批A675265云南一本682272河南本科一批693283四川本科一批695285陕西本科一批6962863+1+2新高考省份首选物理在湖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重庆等地,高考410分首选物理的考生,距离上海交通大学还差253分~280分。
下面是上海交通大学在这些省2024年物理类的具体收分情况。
省份批次选科2024分数差值湖南本科批化663253湖北本科批化664254广东本科批化668258江苏本科批化670260广东本科批化674264湖南本科批化675265江苏本科批化676266湖北本科批化677267福建本科批化681271重庆本科批不限684274广东本科批化687277湖南本科批化688278湖北本科批化689279江苏本科批化690280首选历史在湖南、福建、湖北、辽宁、江苏、广东、河北等地,高考410分首选历史的考生,距离上海交通大学还差215分~254分。
下面是上海交通大学在这些省2024年历史类的具体收分情况。
省份批次选科2024分数差值湖南本科批不限625215福建本科批不限639229湖北本科批不限642232湖南本科批不限650240辽宁本科批不限651241江苏本科批不限654244湖北本科批不限654244广东本科批不限656246河北本科批不限6642543+3新高考省份在上海、山东、天津、北京、浙江、海南等地,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的最低分如下表。
高考410分的同学,还要提升170分~409分,才有机会考上上海交通大学。
省份批次选科2024分数差值上海本科批物+化580以上170上海本科批物+化580以上170上海本科批物+化580以上170山东一段不限655245天津本科批A段物+化674以上264天津本科批A段不限674以上264天津本科批A段物+化674以上264北京本科批物+化676266北京本科批物+化684274北京本科批不限686276北京本科批物+化687277浙江一段不限702292海南本科批物+化81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