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张洪:勇敢跨出第一步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29 点击数:
简介: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文梅 见习记者 石文君 “别人都不信,一个盲人怎么可以登上珠峰呢?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不靠谱的,他们愿意支持和帮助我,是觉得我精神可嘉,没想过这件事会成真。

”张洪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2021年5月24日,46岁的张洪登顶珠穆朗玛峰(下称“珠峰”)——这也是亚洲首位登顶珠峰的盲人,那时的他已经失明25年。

与先天性失明不同

【千问解读】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文梅 见习记者 石文君

“别人都不信,一个盲人怎么可以登上珠峰呢?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不靠谱的,他们愿意支持和帮助我,是觉得我精神可嘉,没想过这件事会成真。

”张洪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2021年5月24日,46岁的张洪登顶珠穆朗玛峰(下称“珠峰”)——这也是亚洲首位登顶珠峰的盲人,那时的他已经失明25年。

与先天性失明不同,张洪在21岁前还能看见精彩纷呈的世界。

失明后,他也曾痛苦、挣扎、彷徨,为了不让家人因为自己是盲人而遭受太多白眼,张洪选择不停地“折腾”自己,把自己“折腾”上了珠峰。

成功登顶后的他,积极投身于公益,成为西藏富康天使基金会的执行理事长,致力于帮助有梦想的残疾人,开启他们精彩的人生。

我必须面对事实

张洪出生于重庆,父亲和叔叔都是盲人,在农村生活的他们,一直被当作“另类”,其他小孩都不愿意跟张洪一起玩耍,自己的家庭常常遭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张洪坦言,小时候会因为父亲是盲人而感到自卑,常觉得上天不公,让自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由于看不见,张洪的父亲和叔叔没有能力干农活,为了维持生计,他们经常需要走10公里的山路到乡镇上乞讨,那时,还没失明的张洪便成为了父亲和叔叔的“眼睛”。

在一次返程中,仅有五六岁的张洪,因为饥饿和疲劳,走路摇摇晃晃,一不小心摔进了路边的水田里,父亲和叔叔也被连带摔倒。

起身后,张洪受到了父亲的大声责骂,这样的场景很快引来了旁人的围观。

“那个时候我感到很委屈,也有一些害怕,心里很压抑。

”张洪说道。

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张洪考上高中后没有更多的钱继续就读,便离开家乡,来到成都学习按摩。

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21岁时,张洪患上了青光眼,短短3个月内彻底失明。

突如其来的失明,让张洪措手不及。

因为从小就跟盲人一起生活,他知道自己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很多时候我都想过要离开这个世界,想过自杀,情绪一点点积累起来,我越想越害怕。

”张洪对记者表示,这样的心理状态持续了两三年。

刚开始失明的张洪,每天都在发脾气,只有妻子选择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包容着一切,默默维持着生活的正常运转。

“坏情绪更多来自对未来的恐惧。

妻子一直在我身边,无限包容我,会让我觉得对她很不公平,因为她并没有做错什么,却要和我一起承担黑暗和未知的风险,我心里非常内疚,也很矛盾,我希望她一直在,但又希望她能够离开,这样可能会对她更好。

张洪坦言,做按摩成了自己失明后唯一的经济来源,但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事。

为了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张洪辗转昆明和上海打工,开过按摩店,也尝试过做保险销售,他告诉记者,那段时间,自己并没有真正接受变成盲人的事实,希望通过尝试不同的职业,能撕掉盲人按摩的标签,开辟新的生活局面。

完全接受自己已经失明的事实,张洪一共用了5年时间。

26岁的他告诉自己,必须要重新站起来,必须去面对,去做些事情。

我要上珠峰

2010年,在上海“折腾”了近10年的张洪开始思考,或许自己开着按摩小店,平淡生活,便是往后的生活常态了。

回顾自己以前“折腾”过的事,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使得局面越来越差。

“其实我当时是有一些灰心的,对自己人生很迷茫的,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想跳出盲人按摩的圈子,也没有跳出来,反而为了生存,一直在做按摩。

如果改变不了现状,那就改变自己的身份。

张洪想到,同样是做按摩,相比开店,也许当一名医生做按摩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可能会改变外人对盲人的看法。

于是2012年初,张洪来到了西藏大学附属阜康医院正式上班。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洪认识了西藏登山队曾登顶珠峰的洛则。

“在我心目中,登上珠峰的人是神一般的存在,就是英雄。

突然有机会认识这样的人,我担心自己无法很好地与他相处,但见到洛则老师以后,感觉他很随和,很热情,而且很有耐心,完全没有距离感。

”张洪笑着表示,当时的自己对珠峰没有任何概念,只知道是世界第一高峰。

洛则在那次交流中,聊起了自己的各种登山经历,这些经历让张洪感到很新奇,也很兴奋,于是他问洛则:“老师,有没有盲人登上珠峰的?”

“这句话刚说出口,我就后悔了,觉得自己怎么会问这么傻的问题,我怎么可能登上珠峰呢?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太尴尬了。

”张洪回忆道。

然而,面对这样的“傻问题”,洛则却耐心回答道:“有啊,有一个叫艾瑞克(Erik Weihenmayer)的美国人就登上了珠峰。

”听到这个回答,张洪更加惊讶了,紧接着问道:“那有没有中国的盲人去尝试?”洛则表示暂时没有,于是张洪又追问道:“那我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洛则答道:“可以啊,什么时候我带你去拉萨旁边的山上走一走。

回想起这段对话,张洪表示,“根本没想到这个事后来真的发生了,当时谁都没想到,他也没想到,我更没想到。

那次交流后,洛则开始带着张洪去拉萨周围的山坡徒步。

在徒步前,张洪并不知道登山需要登山鞋、登山杖等专业装备,仅穿了一双普通运动鞋,带着盲杖便上山了。

由于海拔等原因,山上没有太多植被,山路都是沙石,坡度也比较陡,整个徒步过程,张洪一直在摔倒,脚被沙石刮伤,手也被荆棘划破了。

尽管徒步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洛则却对张洪鼓励道:“你虽然容易摔倒,可是你起身很快,协调能力很强。

”这是张洪开始尝试登山后获得的第一个肯定,也是当时洛则对张洪仅有的肯定。

就这样,张洪跟着洛则继续徒步了几次。

直到2015年,张洪第一次报名参加了徒步海拔高达5800米的雪古拉峰。

相比之前徒步过的山,雪古拉峰坡度更陡,山上到处都是大小不等、易活动的乱石,踩在上面非常容易滑倒。

即便登山条件如此恶劣,张洪却是第一批到达顶峰的,考虑张洪是盲人,登山活动方还找了一名藏族向导专门带领张洪,可到了徒步后程,向导的速度竟然还跟不上张洪。

“登上顶峰以后,经幡和旗帜被风吹得唰唰响,这样的声音一下子让我回想起了古装片里战鼓擂、战旗飘的战场画面,我感觉很壮观,虽然风吹过来有点冷,但内心瞬间如释重负,以前的压抑和郁闷,好像都消失了,这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感觉。

”张洪微微抬头回忆着。

成功登顶雪古拉峰为张洪攀登珠峰种下了一颗种子,他开始思考,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以较快的速度登顶,甚至比健全人更快一些,是不是真的有可能登上珠峰,想到这里,张洪的内心有一股莫名的自信感。

但考虑到妻子和快满10岁的儿子,因为自己之前的“折腾”,没有给他们很好的生活,如果这次失败,是不是又会造成更糟糕的局面,对于登珠峰,张洪又产生了些许怀疑。

在之后的几年里,张洪又陆续登顶卓木拉日康等山峰,这让他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自己登珠峰想法。

于是他开始跟很多人说,自己要登珠峰,希望可以通过吸引力法则,让上天听到自己的呼唤。

张洪告诉记者,在攀登珠峰的前期准备中,由于自己以前“折腾”了很久,所剩积蓄不多,需要一边锻炼,一边筹集攀登的钱,相比健全人,盲人登珠峰所需要的钱会更多。

他表示,每一次筹款都很难,没有人相信盲人可以登上珠峰,即便愿意给钱支持,也只是被自己的精神所打动,对于能否登顶珠峰,并不抱太大希望。

在前期训练方面,张洪也没有更多的资金请专业教练,只能在家做一些简单、不成系统的基础锻炼,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爬楼梯等,这些训练既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陪伴。

“平时去健身房,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奢望,我只能自己做训练,负重爬楼梯有时候一天3小时到5小时,有时候休息,有时候一整天都在爬楼梯,连续爬20甚至30多小时。

”他表示,在2021年出发至尼泊尔登珠峰前,自己已经有两年多的爬楼梯训练,有着强大的体能储备和心理建设,而且有专业教练特地来到拉萨,对自己进行了两个星期的高度强化训练,为自己登珠峰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

除了昂贵的登山费用和体能训练,在登珠峰的过程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便是向导。

张洪告诉记者,带领残疾人攀登珠峰的向导难以寻找,他们几乎都没有这样的经验,自己在国内攀登慕士塔格峰前,曾请教过夏伯渝——中国第一位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他向张洪推荐了强子,夏伯渝在登珠峰前,强子曾陪同拉练,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

此外,还有几位熟悉珠峰攀登、来自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同为向导,一起组成了张洪登山队伍,向珠峰进发。

张洪正在攀登珠穆朗玛峰

当攀登到8700米时,由于气温太低,张洪的攀登队伍里,有成员的氧气调节阀被冻坏了,于是,包括强子在内的5人不得不下撤,只留下了3个夏尔巴人协助张洪登顶。

然而,夏尔巴人不懂汉语,张洪也不懂英语,彼时狂风时速接近70公里,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无法通过打手势交流,所有人都戴着面罩,也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夏尔巴人只能在狂风中大声吼着“up”“go”等简单的英语单词,引导张洪继续前进。

由于看不见,并且无法跟夏尔巴人交流,张洪表示,在后续登顶过程中,自己是“孤军奋战”,有好几次都快支撑不下去了,但一想到对家人的承诺,张洪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顺利登顶。

“我承诺过,一定要给我的妻子一个交代,给我的儿子做一个榜样。

”他说道。

张洪登顶珠穆朗玛峰

相比登顶珠峰,从珠峰下撤,才是最艰难的时刻。

由于登顶耗费了太多体力,在下撤时,张洪的身体承受能力已达到极限,意识已经模糊,整个人处在半昏迷状态,身体的移动完全依靠着腿机械式地向后退,根本来不及思考脚跨出去后面临的是冰缝还是悬崖,中途摔跤数次,他感慨道,或许有很多次都在与死神擦肩而过。

由于天气越来越恶劣,原计划到营地可以休息一晚,夏尔巴人却告诉张洪只能休息调整一个小时,就必须动身继续下撤,此时的张洪已连续30个小时不眠不休,听到这个消息的他近乎崩溃。

直到安全撤回大本营,张洪才真正感觉到自己终于活着下来了,包括妻子在内的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我的未来不是梦

回顾整个攀登过程,张洪称,大自然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残疾人和健全人都获得了最公平的对待。

同时张洪也开始明白,信任和爱,才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就像登珠峰那样,整个过程中必须要百分百地信任对方,否则寸步难行。

当你真正愿意把信任给出去的时候,反而会收获更多,不仅会获得别人的信任,还会得到更多的爱。

”张洪认为,是信任和爱帮助自己完成了梦想。

从前期准备到最后登顶珠峰,张洪表示,自己在整个过程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其中有认识朋友,也有陌生人,为了能继续传递这份爱心,张洪在登顶珠峰回来后,便开始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如今他已成为西藏富康天使基金会的执行理事长。

张洪向记者介绍,目前西藏富康天使基金会的成员仅有4人,是一个小基金会,但在过去10年间,资助他人的善款已超千万元,他希望自己加入基金会以后,能在助学、助困、助残等基础上,帮助更多有梦想的残疾人,将梦想变成现实。

基金会未来还将帮助的范围扩宽至西藏以外的其他地区,自己也会不断学习基金会运营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渴望能跟其他基金会相互沟通交流、合作学习。

2023年是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的70周年,8848.86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但张洪并不止步于此,不久的将来,他会开启自己的“7+2”计划,攀登七大洲的最高峰和徒步到达南北极极点。

“之前的我和大多数残疾人一样,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外面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产生了很多障碍,希望更多残疾人可以通过我的故事,勇敢跨出第一步,后面的事情就会顺利很多了。

”张洪感慨道。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举报/反馈

历史上第一位登上权力巅峰的女人吕后,为什么要诛韩信?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登上权力巅峰的女人,是众人皆知的,自古以来,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多面化的。

吕后为人刚毅有谋略,她在丈夫死后主持朝政的近20年,辅佐几代君王,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为汉初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吕后在关键时刻处理与功臣侯者的关系时,过于,家族最终也被满门诛杀,这是政治悲剧。

吕后在处理与儿子汉惠帝的关系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竟然不顾道德伦理,将亲外甥女许配给自己的儿子汉惠帝为妻,也就是让舅舅娶外甥女,害了儿子,也害了自己家族的孩子,最终付出了昂贵代价,这是吕后一手操办的人伦悲剧。

在对待高祖时的功臣上,吕后的做法可谓“,连刘邦都感觉到胆颤心惊。

在刘邦称帝的过程中,刘邦不敢也不忍心除去,而吕后则杀人眼不眨,手也不抖,设计帮助刘邦除掉韩信,还罗织罪名将处死,地打击异。

高祖驾崩以后,吕后居然4天不发丧,与心腹一道彻夜谋划再一次诛杀刘邦时代的功臣。

《高祖本纪》中写道:“诸将与帝为编民户,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 这是什么意思?吕后就是想继续采用对功臣们痛下杀手的方法,赶尽杀绝朝廷大员,以此来保护刘邦去世后政权的稳固,这里所变现出来的是吕后与功臣之间的截然对立关系,其实,吕后大可不必这样把事情做绝。

虽然这一计划最终没有实施,但是却让功臣们更加离心离德,谁以后还能够再维护和支持吕氏政权? 吕后作为实际执政者,要是再大度一些,自始至终都采取一种相对缓和的态度,增加对皇亲和功臣的安抚,显示出一份君临天下的宽容态度,可持续地掌握好政治局面,合理辖制和安排功臣,人尽其用。

那么,吕氏天下就可以有一个十分稳定的坚实基础了。

还需要提及的是,吕后在政治抉择的关键时刻居然抛弃了对吕氏政权有功的关键人物和,也就是说,她把吕氏之外的所有官员全部得罪干净。

在吕后的一手操纵之下,她的亲外孙女、12岁被安排做了舅舅汉惠帝的“皇 后”,这个女孩子进入了她人生噩梦的旅程。

舅舅虽然喜欢她,但是长辈对晚辈正常的人伦之爱,为了不违背人伦,汉惠帝从未与皇后同居,她成了有名无实的皇后,也葬送了其作为女人应该享有的幸福生活。

婚后3年,汉惠帝便抑郁而,15岁的张嫣当上了有名无实的皇,一年以后,她的母亲也死了,再过8年,临朝听政的太皇太后吕氏也死了。

接着,诸吕被诛,后宫又成了天下,即位,封为皇太后,张嫣失去了皇太后之位,被迁往北宫。

北宫是后的一处极为幽静的院落。

朝野都知道张嫣与诸吕乱政无关,因而没有在夷灭诸吕时杀死她。

但是,这位可怜的女人生活在北宫中,无声无息,日出日落孤独苦挨整整17年。

公元前163年,她默默地死去,年仅40岁。

吕后在处理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的事情上,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认为是报复心太强,历史上提到“人彘”就会想到吕后,这种对待情敌及其家人超越一般仇恨的报复方法可谓,在迫害人的手段上登峰造极。

不仅仅是登峰造极,这种斩掉情敌戚夫人四肢、挖掉双眼的做法,是一种让世人都感到恐怖的事件,也因此将吕后记载了史书上。

吕后的一生无疑充斥着不可忽视的悲剧性元素,我们也可以从吕后这一位执掌大权的人物身上看到悲剧的恐怖性,历史的前车之鉴,后人不应该忘记。

随机文章美国南北战争的主因是奴隶问题?这么认为你就错了!虽结拜为兄弟…但让刘备死都无法原谅张飞「一件蠢事」绿树蟒有毒吗,曾经被抄到100万元的绿树蟒现在千元就搞定俄罗斯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号称最先进导弹(实际不如战斧揭秘神仙已被科学家证实,政府为什么隐瞒修真(谣言终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百年前的亚洲最繁华的地方是如何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看到这张照片,你觉得这是哪里?有熟悉的朋友很快会说,东京银座。

没错,这是昭和3年(1928)银座的几个时髦女子。

翻看某百科,银座的头衔可是吓死个人呢——它象征着日本的繁荣,号称亚洲最昂贵的地方;高级商店林立,是购物者的天堂;能品尝到世界各种美味;与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并称世界三大繁华中心。

(本图为明治37年的银座) 实际上,银座一开始并非如此。

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1612年,幕府将银币铸造所迁到现地。

在之后几百年时间里,它都是江户的手工业者居住区。

直至,发生了一件天崩地裂的大事件。

(本图为1925年的银座) 那就是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所以,上图我所用的天崩地裂,并非形容词,而就是当时情形的写照。

《东京百年史》一书写到,早在1923年之前,富人就陆续从日本桥移居他地,日本桥的活力也就跟着消失了。

(本图拍摄于1930年) 书里还说,地震加快了富人从下町向西、向南迁居的速度,首先体现在银座的崛起上。

现今最繁华的酒吧区和购物中心,都远在明治时代东京城的西郊。

(本图拍摄于1933年) 有人要问了,为何富人要往银座迁?而不是东京其它地方?原因在于,日本国门被打开,时代,银座离新建铁路的终点站很近。

从欧美而来的新事物,经横滨进入东京,首先到的,就是银座。

说白了,银座就是时髦的中转站。

曾经攘夷却发现历史车轮挡不住的日本人,不说是热切,至少也是欣然接受了,并以手里提把洋伞为时尚。

随机文章解密淝水之战:淝水之战简介霍金十一维空间的感悟,人类如同宇宙中的蚂蚁般渺小咖啡店幻觉使你的眼睛欺骗你,盘点能让人产生错觉的图片二战日本九二式重机枪,最差重机枪却收割无数生命(需11人伺候)揭秘水星的水冰之谜,430多度炙热水星上面竟还有冰山存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亚洲首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张洪:勇敢跨出第一步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