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04 点击数:
简介:2024年7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雷斯特发出警告, 极端高温已经不是个例,而是全人类即将面临的气温困境。

这个夏天全球各地持续升温,50度以上的超高温在多地频频出现。

北半球的夏天才刚刚起步,各地的气温就争着破了记录。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全球气温极有可能突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不禁让人担心,地球是否会在2024年跨过气候变化的临界点,走向难以挽回

【千问解读】

2024年7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雷斯特发出警告,极端高温已经不是个例,而是全人类即将面临的气温困境。

这个夏天全球各地持续升温,50度以上的超高温在多地频频出现。

北半球的夏天才刚刚起步,各地的气温就争着破了记录。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全球气温极有可能突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不禁让人担心,地球是否会在2024年跨过气候变化的临界点,走向难以挽回的危险境地?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极端高温席卷全球

进入2024年,全球高温肆虐,气温屡创新高。

这个夏天,除了大家熟悉的阿三哥印度,极端高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强度席卷世界各地。

单说7月的中下旬,科威特多地气候突破了50℃的高温,气温峰值一度达到了52℃。

要知道,科威特历史上的最高温度也不过是53.5℃。

无独有偶,伊朗南部、伊拉克巴士拉等多个地区的最高温都突破了50℃的大关。

要知道,在近50℃的高温下,人体的心率和心脏负荷都会增加,发生热射病的概率大增。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然而,这种情况不光发生在中东地区,而是全球各地夏天的常态。

东南亚各国5月份就迎来创纪录热浪。

泰国热浪导致至少30人死于中暑,气温飙升至50度,学校被迫停课。

马来西亚多地气温突破40度大关,并伴随着严重的空气污染,民众苦不堪言。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非洲大陆同样难逃高温侵袭。

阿尔及利亚7月录得51度高温,逼近非洲54.4度极端高温纪录。

博茨瓦纳等国也都出现破纪录高温,干旱随之而来,农作物歉收,野生动物大量死亡。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欧洲南部各国饱受酷暑煎熬。

西班牙7月经历了1961年以来最热的一个月,葡萄牙、意大利多地气温突破45度。

持续高温引发多起森林大火,烧毁万亩林地,上千人被迫撤离家园。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在遥远的南美洲,高温的阴霾也无处不在。

阿根廷、巴拉圭等国气温一再逼近40度,多条河流水位下降,水力发电受阻,多地不得不实施限电。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极端高温正以一种令人胆寒的态势在全球蔓延。

伴随着热浪的,还有接踵而至的干旱、洪水、山火等灾害。

英国《自然》杂志预测,2024年可能比2023年更热,可能会发生更多极端气候和事件。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双重变暖因素叠加

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42摄氏度,这是一个新的气候变暖里程碑。

过去8年,全球地表温度连创新高。

而2024年,这一纪录极有可能再次被打破。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2024年,除了全球变暖的大趋势,我们还面临另一个变暖推手——厄尔尼诺现象的卷土重来。

这个发源于赤道太平洋的海水异常增暖事件,被称为终极天气制造者

它可以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干旱区域更干旱,洪涝区域更洪涝。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强厄尔尼诺通常每15-20年发生一次。

上一次它的到来,还是在2016年。

而2024年,多个权威机构的预测高度一致:强厄尔尼诺重返已成定局。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2024年冬季有70%的概率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

而它的破坏力,很可能要等到次年夏季才会完全显现。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1998年和2016年,长江流域的两次大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发展次年。

一些气候专家担心,如果天达到强厄尔尼诺标准,长江中下游再度遭遇洪涝灾害的风险将空前高涨。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全球变暖与厄尔尼诺这两大变暖因素叠加在一起,极可能在明年制造一个完美风暴:在双重暖化效应下,2024年很可能会成为人类有温度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创新高的概率超过60%。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气候临界点告急

在气温频频打破极值的背后,一个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那就是地球的气候系统,正逐渐迫近危险的边缘。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15个气候变化的临界点,一旦跨过,地球环境将发生不可逆的巨变。

而令人担忧的是,其中9个已经被激活,它们分别是:

①北极海冰:融化速度远超预期,最早或在2030年迎来第一个无冰夏季;

②格陵兰冰盖:加速消融,每年流失约2800亿吨冰,海平面上升潜力巨大;

③西南极冰盖:变得不稳定,正加速崩解,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海平面上升;

④北方森林:正遭受严重干扰,每年损失林地面积相当于1.5个奥地利;

⑤亚马逊雨林:濒临临界点,面积已缩减17%,三分之一区域已不再吸收碳;

⑥永久冻土:正在加速消融,释放出大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

⑦大西洋环流:减速趋势明显,一旦崩溃,欧洲将进入新冰河期;

⑧珊瑚礁:全球一半珊瑚濒临灭绝,大堡礁白化加剧,90%面积受损;

⑨海洋酸化:海水酸度已上升30%,威胁海洋生物生存。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这些临界点如同绷紧的琴弦,时刻都有可能断裂。

而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恶化,更多的临界点正在迫近极限。

专家警告说,到2024年底,可能会有六个以上的临界点被突破。

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地球气候系统全面崩溃将成为灾难性现实。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更可怕的是,临界点一旦被打破,其影响就将不可逆转。

亚马逊雨林一旦退化为热带草原,北极海冰彻底消融,格陵兰冰盖全面崩塌,一切都将覆水难收。

没有人知道,那个时候我们还能不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极端天气冲击农业

高温还有一个更具破坏力的影响:它正在冲击着人类的粮食领域。

2023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南美洲多国遭遇严重干旱。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地区,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减产达30%以上。

玉米产量也惨遭腰斩。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两国的粮食欠收,直接导致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暴涨。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一度突破每蒲式耳16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2024年,这种粮食危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世界气象组织预计,拉尼娜现象有高达70%的几率在2024年夏秋季节再度来袭。

如果南美洲再次遭遇严重干旱,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将不可避免地掀起新一轮巨浪。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与此同时,高温正在加速蚕食其他农产品产区。

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国越南遭遇了10年来最严重干旱,导致咖啡种植面积骤减,国际咖啡价格上涨。

仅4月份,咖啡价格就上涨了13%。

预计因为越南咖啡减产,下半年价格还将进一步走高。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极端天气还在扰乱农业生产节奏。

欧洲多地在6、7月份出现破纪录高温,导致小麦等农作物提前成熟。

农民被迫提早收割,但过快的生长速度导致籽粒不饱满,产量和品质均受影响。

法国农业部预测,2024年该国小麦单产将比往年下降7%。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2024才过半,极端高温、干旱、洪水、野火等灾害性事件已经让全球吃尽苦头。

古特雷斯警告说:气候变化正在摧毁我们的地球,我们必须倾听大自然发出的求救信号。

人类引发的全球变暖,终有一天会反噬自身。

如果不加以控制,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将失控。

到那时,任何适应和减灾措施都将失去意义。

要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内,就必须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加快向清洁能源过渡,停止毁林,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而这,你们觉得能做到吗?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参考文献】

1.新华网.2024-07-26《古特雷斯:7月21日、22日和23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三天》

2.环球网.2024-07-04《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正式发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在持续!

3.时代周报.2024-04-30《多地遭遇暴雨洪灾、极端天气频发,2024全球气温或创新高》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解析,满清500格格嫁蒙古?史上最大规模“和亲”来龙去脉

入藏,昭君远嫁匈奴,堪称千古佳话、和亲美谈,很多人耳熟能详。

但你是否知道,我国历史长河中,还有两个民族之间的和亲,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远远超出你我想象。

这就是满蒙和亲。

1616年,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定都赫图阿拉,史称后金。

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告天”誓师,宣读讨明檄文,言与有“七大恨”,然后率步骑2万,开始进攻明军。

金军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尤其决战萨尔浒之后,在辽东站稳脚跟。

1621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

1625年,又迁都沈阳(后清太宗尊沈阳为“盛京”) 其实,在努尔哈赤的身后,还是有时刻让他担心的威胁存在的。

那是自后,明朝建立,退至长城以北的残余势力,史称北元。

明初北元分为瓦剌和鞑靼两部,明末分裂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部。

虽然数次分裂,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绝对不可小觑。

尤其同时与明金毗邻的漠南蒙古,更需要斟酌对待。

察哈尔部为漠南蒙古中一支显赫的部落,末代蒙古大汗汗,为了控制漠南各部,与明朝交好。

而漠南其余各部为了自存,希望借助后金,与林丹汗抗衡。

尤其科尔沁等部,年年进朝,岁岁进贡,深得努尔哈赤喜欢。

与科尔沁部搞好关系,使自己免除后顾之忧,可以全力攻明,同时还可以借助漠南力量,让金军,这样合作共赢,?精明的努尔哈赤,便把与科尔沁部搞好关系,结成同盟,当作头等大事去经营。

但怎样才能使二则关系更铁呢?无疑“和亲”是最佳选择。

和亲之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同为一家,自是再好不过的了。

谁先和亲?还是从自己开始吧,这样既得佳人,又能稳固自己的威望与地位。

说干就干,不玩虚的。

1612年,努尔哈赤以科尔沁蒙古贝勒明安之女“颇有风姿”为名,“遣使欲娶之”,明安当然巴不求得。

于是努尔哈赤礼宴成婚。

1615年,努尔哈赤又娶科尔沁郡王孔果尔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妃。

努尔哈赤不仅自己娶科尔沁两贝勒的女儿,同时命令他的儿子们纳王公的女儿做妻子,其中包括次子、五子、八子皇太极、第十子德格类、第十二子、第十四子等都娶了蒙古族王公的女儿为妻。

这就是贯穿清王朝始终的“满蒙联姻”的开始。

从1612年努尔哈赤求婚成功,到1912年灭亡,300年间科尔沁部王公之女,嫁给的有19人,分别做了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等人的皇后、妃子,嫁给皇子皇孙达官贵族的蒙古姑娘更多,史书没有具体统计。

1626年努尔哈赤去逝,他的第八子皇太极即位,是为“清太宗”。

皇太极遵循父汗努尔哈赤,为继续加强满蒙古关系,将这种婚姻关系进一歩扩展,不但自己更多迎娶蒙古女子为妻室,而且鼓励自己兄弟及皇族內王公贝勒众人,也纷纷将蒙古贵族女性娶进门。

早在1614年,皇太极娶科尔沁部莽古思女为妻,后尊为孝端皇后。

1625年,科尔沁台吉宰桑将其女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为妻,后其子福临继位(即帝),她被尊为,谥号文皇后。

1634年孝庄的姐姐也嫁给了皇太极。

这样姑侄女3人同嫁一人,皇太极这种联姻做了表率,他的后继者们,也高度重视满蒙联姻,将联姻继续进行下去。

帝曾亲自视察科尔沁,并乘兴赋诗“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看他们两族关系铁到什么程度,。

这种联姻,一开始,是蒙古各部依附后金,所以基本都是蒙古嫁女。

后来逐渐变成清朝皇室公主格格下嫁,而且额驸范围不仅漠南,扩展到了漠北和漠西。

这样整个蒙古各部,几乎都和满清,结成铁血联盟,从而更有效巩固了清朝对蒙古的统治。

整整三个世纪,到底有多少公主和格格,和蒙古的王公子弟进行了和亲呢?据统计至少有118位清朝公主和格格嫁到蒙古各部,虽然没有传说中500人这个数字大,但也着实不少,其中嫁到科尔沁部的就有24人。

满蒙联姻,不是临时之举,而是形成了正式的制度,叫“备指额驸制度”。

清初规定,清皇帝之亲女、养女成年婚配,除在内进行外,多嫁与蒙古。

凡指婚额驸,由理藩院行文,十三旗,查取各旗王、贝勒、贝子、公之嫡亲子弟及公主、格格之子孙, 凡十五岁至二十岁,聪明俊秀的台吉、塔布囊,将衔名、年龄注明,于每年十月送至理藩院。

造具年龄、姓名、三代履历清册报院后,咨送宗人府拣选。

凡已开送职名者, 令其父兄于年节请安时, 各带来京,带领引见,恭候备指。

十九年(1839) 改定,蒙古保送额驸年龄为十三岁至二十三岁。

正是因为这一套系统的“备指额驸制度”,满蒙关系越来越融洽,越来越亲密。

这既是政治联盟,也是军事联盟,使得我国北部边疆稳定,民族不断融合 联姻结盟如此成功,由蒙古“科尔沁部落”为首的及“土谢图汗、愽尔济吉特”等部落纷纷归附清朝,1636年蒙古各部落接受满清王朝封官封爵,进而推行盟旗制度,这标志着双方君臣关系的最终形成。

其中科尔沁部在清朝入关和征服各部落的战争中披荆斩棘,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因此位列蒙古草原各部之首,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地位。

但这种荣誉和地位,绝不是仅仅因为联姻而获得,《》中这样说“图谢图亲王、达尔汉亲王、卓礼克图亲王、札萨克图郡王四爵俸币视他部独增,非惟礼崇姻戚,抑以其功冠焉”,此话应该不假。

随机文章像蛇的无腿蜥蜴玻璃蛇,能把身体分为数段仅剩头部逃生(天魔解体)揭秘神仙已被科学家证实,政府为什么隐瞒修真(谣言终结)揭秘猪为什么是蛇的天敌,毒蛇面对野猪无处下口/野猪抗毒能力强雪花为什么是白色的,透明的冰晶在特定的波长下呈现出白色的雪花科学界不敢公开的秘密,人类史上最恐怖的十大科学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高温酷暑如何办?清朝帝王最爱避暑

古代高温酷暑怎么办?皇帝最爱避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满清入关之前久居东北高寒地带,入关之后身体不适应中原地区温暖的气候,稍微温度高点就会觉得热,一热起来还容易染病;所以从时代开始,朝廷到处找凉快地方避暑,围绕北京城建了一圈的园林;可京郊还是不那么凉快,康熙发现了一个 宜居之地 ,后来的皇帝们呆在里面都不愿意出来,还在这里办成了一件大事;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清朝入关之初,满人发现自己身体极其不适应中原地区的气候,总觉得热;而且为了安全考虑,北京紫禁城的设计有四圈高高的围墙,这样一来冷空气都被挡在城外了,所以尤其是一到夏天,紫禁城里面热得像蒸笼;众所周知,清朝的礼仪形式最繁重,皇帝和朝臣见面,还必须穿戴整齐,不能失了体统;如此一来,不说东北来的皇帝受不了,就是中原的臣子也经常热到中暑;不光是“热”,新来的满人还极容易染病;十八年(1661),顺治帝患上天花驾崩;天花对温度很敏感,在寒冷地带很难传播,而中原地区正好是天花病毒比较活跃的地方;所以满人十分想念高寒地带的冷空气。

?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在北京郊区四处建园,修了大大小小十几座园林,包括著名的“”;之后康熙把办公地点转移到园子里,没事的时候就在这里散步,他发现虽然园子里较宫里通风,但还是不够凉快;而且此处也没有“避痘”功能。

?在这个时期,清朝边境地区战事不断,康熙经常南征北战,康熙十二年的时候,他出塞北巡,在蒙古发现了一个必须占领的军事要塞,这里是一片又大又凉快的草原,特别适合打猎等休闲活动;还是极佳的避痘之所……总之好处多多!康熙马上圈起这块地,命人在此修建了全世界最大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他下令后世子孙每年秋季都要来此打猎,进行军事演习、加强武装力量,这个活动称为“木兰秋狝”,“狝”意思是打猎。

?要去打猎,一路上得有地方吃喝;于是康熙十六年起,朝廷从北京到蒙古木兰围场,修建了一批“行在”;据《满清实录》记载,皇帝出行所住之所称之为“行在”。

修建木兰围场,每年去蒙古秋狝虽然有众多好处,但是不能总是去,因为蒙古离北京太远,万一宫里出点什么事儿,一时半会赶不回来;于是康熙看中了河北承德这里的一处“行在”,命人把这里修成了第二个紫禁城;这就是如今人们熟知的“承德避暑山庄”;清朝后来的皇帝每年都带着、妃子们来这里住上大约半年。

?承德避暑山庄有哪些优势呢?首先它离北京很近,约230公里,遇到突发事件往回赶的话,大半天时间就可以到了;距离较近也方便太后、妃子等人出宫避暑;关键是这里气候凉爽,非常有利于“避痘”;所以一些害怕去北京的外交使节都会来承德避暑山庄朝见皇帝;据《》记载,乾隆在承德接见了土尔扈特的首领渥巴锡;他写了两篇文章庆祝土尔扈特回归,如今这两篇文章用汉、蒙、满、藏四种语言刻于石碑,立在承德;乾隆还在这里接见了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并修建了很多具有多民族风格的寺庙和宫殿;于是承德也形成了多个民族和宗教的汇聚之地。

?不得不说,相比其他朝代而言,清朝皇帝非常勤政;比如顺治以前经常累到吐血;清朝当中“康熙、、乾隆”三个皇帝最值得称赞!而承德避暑山庄经过他们三代的设计建造,成为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见证了很多国家大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