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故事之索命宝剑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击数:
简介:科举考试是历史平民唯一能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因此每年全国各地都会有无数的才子远赴千里进京赶考。

</p><p>但是这千里之路并不好走,加上历史交通不便,还经常有土匪强盗的出没,所以每当科举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p><p>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清朝才子进京赶考落榜后,返乡途中遇

【千问解读】

科举考试是历史平民唯一能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因此每年全国各地都会有无数的才子远赴千里进京赶考。

但是这千里之路并不好走,加上历史交通不便,还经常有土匪强盗的出没,所以每当科举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清朝才子进京赶考落榜后,返乡途中遇到的诡异事件。

清朝道光年间,杭州举子刘发根赴京赶考,无奈名落孙山,只好收拾行李回乡。

这日,刘发根住进京郊的一家驿站。

想想自己十年寒窗,金榜无名,便辗转难眠。

看到窗外月光皎洁,他干脆披衣起床,走出驿站,在月光下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片树林边。

刘发根看到前面一团黑糊糊的东西蠕蠕而动,就壮着胆子捡起一块石头,朝那团东西砸去。

这一砸不打紧,只听那团东西发出一声长嚎,挺着尖刀般的獠牙,朝他直冲过来。

原本是一头野猪!刘发根吓得撒腿就跑,野猪在后面穷追不舍。

刘发根情急之下,飞身爬到一棵树上。

野猪见刘发根上了树,便猛撞树干。

这棵树被撞得摇摇晃晃的,刘发根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接着,野猪发出一声嚎叫,又猛冲过来,一头撞在树上,只听忽啦啦一阵响,树倒了下来。

刘发根被压在树下,紧接着便听到野猪发出嗷嗷惨叫,转眼没了声息。

半晌,刘发根睁眼望去,只见野猪倒在地上,鲜血都流到他跟前来了。

他急忙爬起来,走过去一看,只见野猪咽喉处划开好大一道口子,已经死了。

这真相是这样的?刘发根仔细察看,发现树的根部露出一把剑,剑尖正对着野猪。

他顿时明白过来,刚才那野猪冲得太猛,冲松了树根,结果埋在树根下的剑从下面冒了出来,正好刺在野猪的咽喉要害。

树下怎么会有一把剑呢?刘发根再一细看,剑旁还有一块布,布上有几行深黑的字迹,像是用血书写的。

刘发根借着月光一看,只见布上写着:有缘人见信如晤。

吾与苏州周进海均进京赴试不中,余十年寒窗,尽归乌有,将束命于斯。

此剑乃吾友周进海至爱之物,有缘人若见此剑,万望送至苏州,面交周进海。

大恩大德,来生必报!浙江海宁许贵林顿首拜于道光十一年暮春。

刘发根看了看信札上的日期,离现在已经十年。

他想,定是这个许贵林十年没等到可以托付的人,他的灵魂便引领自己来到这里,再用那头野猪带出宝剑和血书,将临终遗愿托付自己去完成。

看来这把宝剑关系重大。

想到这里,刘发根朝宝剑磕了几个头,说:“先生冥冥之中救我一命,我一定不负所托,亲手将宝剑交给周进海!”

第二天,刘发根改道直奔苏州。

一番劳顿,终于到了苏州城。

接着他就傻眼了: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那个周进海?他只好先找家旅馆休息,再做打算。

这时店小二来送茶水。

刘发根试着问道:“你可知此地有个叫周进海的?”

店小二一听就乐了:“你问的可是周进海周员外?他是苏州首富,姑苏城内,无人不知啊!”

刘发根一听大喜,又问:“他十年前可曾赴京赶考?”

店小二说:“不错,周员外十年前赴京应试,不中。

回来后他投笔从商,数年间便垄断了江南的绸缎生意。

这故事在我们这口耳相传,尽人皆知。

“那就是他了!”刘发根喜不自胜,赏了店小二几文铜钱。

接着,刘发根找到周进海的府邸。

门房告诉他,周员外出去办事,要半个月才干回来。

刘发根怕门房骗他,就在周府对面租下一间房子,天天守着。

半月之后,刘发根见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周府门前,车上下来一人,约莫四十来岁,衣着考究,器宇不凡。

刘发根想:此人必是周进海了。

第二天一早,刘发根便上门求见。

周进海端坐在太师椅上,冷冷地问:“你是何人?有何贵干?”

刘发根答道:“晚生受你一位故人之托,前来归还你的爱物。

周进海一听,好不奥秘:“哪个故人?什么爱物?”

刘发根说:“晚生受许贵林先生所托……”话没说完,只听“当”的一声,周进海手中的茶盏掉到了地上。

他手指着刘发根怒道:“一派胡言,我哪有你说的什么故人?来人,送客!”

刘发根忙说:“你当年与许先生分手时,将爱物留在许先生处……”

周进海猛地打断刘发根的话,吼道:“一派胡言!来人,送客!”

门外进来两个汉子,将刘发根架了起来。

刘发根奋力挣开,大声说:“你把宝剑留在许贵林那里了!我是专程来还宝剑的!”挣扎之中,背上的布包掉在地上,露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

周进海一下子瘫在椅子上,无力地挥挥手,说:“轰,给我轰走他……”

刘发根万万没料到周进海会是这个状况。

但许贵林先生的魂灵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自己曾宣誓要将剑亲自交到周进海手上,那就一定得做到。

接下来几天,刘发根天天到周府来见,但门房死活不让他进去,还偷偷告诉刘发根,员外自从上次见他以后,一直卧病在床,以后休想再见到员外了。

刘发根十分奥秘,问:“我只是来送还东西的,他收了东西我就走人,为何不见我?”

当天夜晚,刘发根包好剑,将剑背在背上,绕到周府西墙,爬上墙边的大杨树,一跃就进了周府。

他拦住一个丫鬟,拔剑架在她脖子上,逼她带他到周进海卧室前,径直走了进去。

周进海见手持利剑的刘发根进来,吓得像一摊烂泥软在地上。

刘发根上前将他拉起,好像提起一个破布袋。

刘发根很奥秘地问:“员外何苦如此?”

周进海喘着粗气,说:“你……你又何苦……如此相逼?”

刘发根把剑递到周进海跟前,说:“晚生并无他意,因受人之托,只求员外收下这把剑。

这时,门外响起一阵叫喊,原本刚才那个丫鬟悄悄跑出去,叫来了一帮家丁。

这帮家丁冲进房间,见刘发根手持利剑,再也不敢上前。

这时周进海吓得只有出气,已没有进气了。

刘发根有心把剑留下,又怕走不脱,叹了一口气,说:“罢了!”提着剑出了门。

家丁怕他拼命,让开了一条出路。

从此,周府加强戒备,刘发根再也没有机会进去。

他没料到还件东西竟会这么难,在门口又等了几天,仍不见周进海踪影。

他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周进海早已悄悄离家,躲到乡下去了。

刘发根连忙赶往乡下,找到周进海在乡下的庄园。

庄园门口戒备森严。

等到天黑,刘发根又翻墙进了周家院子,一番观察,见有间房子不时有仆人出出进进。

夜深人静之时,刘发根摸到那间房子前,从窗户爬了进去。

来到床前,借着床前的烛光,撩起蚊帐一看,里面熟睡的正是周进海。

这时周进海已被惊醒,他看见刘发根手持利剑立在床前,顿时吓得魂飞魄散,颤抖着从枕头下取出一包东西,递给刘发根,,语不成调:“壮……士……收……下。

刘发根打开包裹,里面竟是一包金子!正要推还,却见周进海一副哀求神情,身子抖得像筛糠。

刘发根心想,不如收下金子,换他一个心安,再说了,这么长时间下来,自己的盘缠已尽。

刘发根便收下包裹,说:“我此番奔波,都为还你的宝剑而来,这个就算是你付的报酬吧!这把宝剑我给你,你收好了。

告辞!”说完,他大踏步出了门,径直回杭州去了。

刘发根走后,周进海再也睡不着了。

他望着床头寒光闪闪的利剑,想起十年之前进京赶考,名落孙山,用尽了盘缠,被困在一间小店里。

这时,他遇上了同来赶考的许贵林。

两人一见如故,结为知己。

许贵林替他结清了食宿费用,还送他几十两银子的盘缠。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两人外出赏月,走到一片树林边,周进海趁许贵林不备,一剑插入许贵林后背,取走许贵林身上的银票,连夜逃回苏州,从此投笔从商,用这些银子作本钱,竟然发了大财。

没料到十年过去了,许贵林竟托人送来这把利剑。

这哪是剑,这是许贵林来索命呀!

周进海扯了块布,将剑包好,提着一把铁锹,悄悄走出庄园。

外面月光如水,一如十年前的那个晚上。

他跌跌撞撞向前走,只觉身后跟着一个人。

他走得越快,那人跟得越快。

周进海不敢回头,一路狂奔,直到跑不动了才停下来。

他挥动铁锹,拼着老命挖出一个深坑,解开布包,正要将剑扔进坑里,不想脚下一滑,一头扎了进去……

第二天,周家人找到了土坑里的周进海。

只见他俯身向下,一把剑斜着穿透了他的后背……

上斩昏君下斩馋臣的尚方宝剑,绝非咸鱼

影视剧里常有一把金光闪闪的尚方宝剑,可以上斩昏君、下斩谗臣,并且能先斩后奏。

那么,真实的历史中,存在这样的尚方宝剑吗?或者它只是大家伙的意淫? 1.包青天与九品芝麻官 小时候喜欢看《包青天》,除了看他独特的月牙脸以及神奇的断案本领外,还有两件大杀器常常让人心潮澎湃。

一个是三口铜铡:龙头铡斩皇亲国戚、王子王孙,虎头铡斩贪官污吏,狗头铡斩普通百姓。

(以前没觉得,现在感觉这御赐的杀人的工具好亲民哦。

) 另一件便是御赐的尚方宝剑。

普通人犯了罪,王朝马汉直接拿下,然后依法处理。

可是碰到皇亲国戚犯了罪怎么办呢?这类反派总要给剧情设置些阻碍,为了最大限度的吸引火力,他们通常会来这么一句:我乃是当朝皇亲国戚,你一个小小的开封府尹怎么敢治我的罪? 正当大家都为包大人着急时,他一个响指:请尚方宝剑!(读尚方宝剑这四个字时,要用丹田发音,而且最好每读一个字,停顿一下。

)这下子,刚刚还嚣张的反派一下子就蔫了,因为这尚方宝剑就如同亲临,可以上斩昏君、下斩谗臣。

于是剧情大反转,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

后来这尚方宝剑的故事被移植到他的《九品芝麻官》中。

当包龙星被皇上封了大官后,决定重新审理戚家被害一案。

因为状告常威用武功杀死一家十三口,而常威不承认自己会武功,包龙星于是准备用大刑逼他暴露武功。

然而常威的干爷爷李公公却突然现身,还带来了一件御赐的黄马褂,常威穿上黄马褂之后,任何人都无法对他用刑了。

本文为谜案在线原创,未经谜案在线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正当包龙星陷入困局中时,老夫人带着一柄尚方宝剑来救场,它能上斩昏君、下站奸臣。

大喜之下的包龙星立刻就用它来追杀常威,追了半天后,李公公突然缓过神来:没听说过有尚方宝剑啊。

这时包老夫人说道,这把剑是皇帝赐给的。

这下糟了,李公公立马抓住了这个把柄,用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这是要反清复明啊。

最后的办法是,包龙星吞了这把剑,从而解决了这个危机。

除了《包青天 》、《九品芝麻官》外,还有很多的影视作品里都有尚方宝剑的身影。

那么这把威力无穷的尚方宝剑,纯粹只是老百姓的意淫吗?它存在于历史中吗? 2.的尚方斩马剑 遇到这种问题,第一个想法就是翻书啦。

一查,还真有,最早的记载来自《汉书》。

时期,有一个官员叫朱云。

有一天上朝的时候,他跟皇上说:现在的大臣们都太不像话了,既不能辅佐皇上治理天下,又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看着就让人生气,所以希望皇上赐我一把尚方斩马剑,让我杀掉一个奸臣警示大家伙。

他话说得很漂亮很正气,皇帝就顺着他问了句,那你想杀谁呢?朱云说,要杀丞相。

这个把成帝气的半死。

因为张禹不仅是当朝的丞相,还是他的老师,从小教他读书,两个人的感情很好。

现在这个朱云竟然要杀帝师,成帝岂能饶他?于是就下令把他拖出去斩了。

朱云不甘心就这样被拖下去,于是死死地抱住殿上的栏杆不撒手。

(想必还会骂骂咧咧,说一些诸如奸臣当道,皇帝你不听我的忠言,国家要亡啊之类的话。

) 也不知道是他力气太大,还是栏杆质量太次,竟然让他把栏杆给折断了。

这个时候呢,旁边有人看不下去了,替他求情,说这是个忠臣,都是为了国家,就算说的不对,也没必要杀人啊。

皇帝一听也对,就赦免了他的罪过。

不仅如此,汉成帝看着那断掉的栏杆,突然一想,这可是个作秀的好机会。

于是下令:断掉的栏杆就放那吧,不要修了,可以让直言的大臣们看看,这就是我的胸怀。

(不过呢,他还是应该查一查谁搞的这个豆腐渣工程。

)本文为谜案在线原创,未经谜案在线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在皇帝有意无意的宣传下,朱云请求尚方斩马剑斩杀奸臣,直谏皇帝并且折断栏杆的故事就传了下来,成了典故。

以后的文人常常用它来给自己励志,意淫自己也能成为朱云那样的人,手拿尚方斩马剑,为国家杀奸臣。

比如的刘基,就是那个传说中神机妙算的,就写过这样两句诗:“先封尚方剑,按法斩奸贼。

”诗里的尚方剑是尚方斩马剑的简称。

不过处女座的朋友可能会较真,汉代的是尚方斩马剑,咱们今天说的是尚方宝剑,他俩有差别啊,看起来不是一回事啊。

那咱们就得从字面意思来说了。

中国的古代,特别是宋明以前,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没有什么商品经济,很多东西就是有钱也没地买。

所以皇帝所用的东西都是专门找人生产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地位尊贵,也确实是因为实在没地方去买。

比如皇帝想喝口老村长,搁现在可以去小区里的小卖部,或者直接去京东买,当天就能到。

但是古代社会,皇帝只能让人办个酒厂来酿酒。

专门为皇室生产、管理各种用品的地方,各朝各代名称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些专用的词汇,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御字,像御膳房。

除了御字,还有其他的词汇,比如尚。

有的朝代管皇帝穿衣的叫尚衣,管吃饭的叫尚食。

此外,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尚书。

它最初指的是管理皇室的档案和文书,主管叫尚书令。

最初是内朝官,或者说是皇帝的私人官,与外朝的三公九卿等国家的正式官员不相同。

不过后来皇帝搞集权,外朝官员的权力逐渐集中到了尚书这个部门手中。

它后来逐渐变成了国家的正式官职,尚书令也成了宰相的代名词。

比如就当过尚书令一职。

本文为谜案在线原创,未经谜案在线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说回这个尚方,它的职能是为皇室制造管理各种器物,包括饮食起居、梳妆打扮所用的盆盆罐罐,以及各种兵器。

在这些兵器中,剑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项。

因为是给皇帝制造的,所以里面的工匠都掌握核心科技,“好宝剑尚方造”的口号当之无愧。

因为是尚方生产的,所以可以叫尚方剑。

但有人认为这种叫法太没新意,所以起了个外号:斩马剑,或者尚方斩马剑。

因为据说尚方制作的剑异常锋利,连马都可以斩杀。

(当然肯定达不到文艺作品里削铁如泥的水平,不然的话就会叫尚方削铁剑了。

) 至于说尚方宝剑,宝就是宝贝,这是形容剑的珍贵,修饰词可以省略,所以尚方宝剑就是尚方剑,而尚方剑也就是尚方斩马剑,它们都是因为出自尚方而得名。

皇帝如果要赐宝剑给大臣,通常也都是尚方生产的,所以御赐的宝剑也就是尚方剑。

咱们再说说御赐宝剑的事情。

中国很早就有佩剑的传统,从先秦的到后来的都喜欢腰间别把剑,如同现在女生跨个爱马仕的包包一样,是种时髦,也是种身份的象征。

所以皇帝也常向大臣们御赐宝剑,比如汉代的,有一次赏赐他一柄宝剑,他就说,我这一辈子已经收到6把御赐宝剑了,皇上你就别再赐我这东西了吧。

西晋的死后,当时的皇帝追封他为太宰,并赐给他衮冕之服、绿綟绶,还有御剑。

时,皇后生了重病,道士张留孙将她治好了。

忽必烈非常高兴,要让张留孙当天师。

他推辞不当,于是皇帝给了他上卿的尊号,并且命令尚方铸一把宝剑以便赏赐给他。

从汉到元,都有皇帝御赐宝剑的事情。

但是这些宝剑基本都是一种荣誉产品,给你涨面子用的,从史料中看不出尚方剑有专杀的权力。

本文为谜案在线原创,未经谜案在线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3.来自军事里的尚方宝剑 眨眼之间到了,也就是包青天故事的背景所在地,那么这时候有了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吗? 宋朝时期,御赐的宝剑摆脱了花瓶的束缚,开始已经有了专杀的权力。

史书记载,当奉命讨伐江南时,就赐给了他一把宝剑,跟他说:副将以下的,如果不听你的命令,随便杀。

此外,宋朝的《武经备要》里面还说:本朝的制度,大将每次外出作战时,皇上都会赐给他一把宝剑,如果有人不听军令,可以直接杀掉他。

这样一看,尚方宝剑的确有了先斩后奏的能力。

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宝剑都是赐给外出作战的将领的,也都是用在军事战场上的。

为什么赐这个东西呢?有句熟语,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因为战场形势变化很大,不可能步步都按照事情的规划来做,也不可能事事都要请示之后再行动。

所以,皇帝要给大将额外的权力,让他在某些情况下方便行事。

这一做法后来在明朝发扬光大。

二十年,陕西叛乱,皇帝让魏学曾带兵叛乱,并且赐给了他一柄尚方宝剑,让他有足够的权威,避免下面的人不听指挥。

这是第一次将尚方宝剑赐给武将。

不过魏学曾没干好差事,不久被撤了,叶梦熊顶替了这个职务,他同样也被赐了把尚方剑。

叶梦熊成功平叛后,皇帝尝到了好处。

自此以后,赐剑的频率大大增加。

熊廷弼、、、郑成功等都曾被赐尚方剑。

不仅赐剑的次数增加了,而且更正规化了,比如赐剑时有了重大的仪式:代行授钺礼。

而且尚方剑对于将领的重要性也超过之前,到了明朝后期,大将出征,必须有“剑、敕、印”三样东西,才可以构成督师代表皇帝的象征。

尚方剑也跑进了头衔里。

比如郑成功曾经有这样的头衔,“钦命总督南北直省水陆军兼理粮晌、节制勋镇、赐蟒玉尚方剑便宜行事、挂招讨大将军印、总统使成功”。

(这头衔,一般人一口气读不下来啊。

) 从宋到明,尚方宝剑所能行使的权力逐渐增大,御赐宝剑也更加制度化。

但是呢,这两个朝代尚方剑都是用在军事中的,至于战场之外,比如赐给开封府尹一把可以诛杀大臣的尚方宝剑,历史中没有记载这样的事情。

明朝灭亡后,御赐尚方剑的做法也取消了。

(所以《九品芝麻官》里的李公公才会说,本朝从没听说过有尚方剑。

)作为文官的包大人,应该是没有这样的尚方宝剑的。

另一方面,尚方剑虽然有杀人的权力,但限制其实蛮大的。

比如宋朝赵匡胤给曹彬的那把剑,只能杀副将以下的人。

明朝时规则更多了些,一个是只能杀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人,二是巡抚、总兵无权杀,只能杀总兵以下的官员。

这里就要说到袁崇焕了,当初他便是凭借御赐的尚方剑设计杀掉了东江总兵毛文龙,这其实属于越权了。

后来崇祯要杀他,擅杀毛文龙便是原因之一。

至于影视剧里说的上斩昏君,在梦里倒是可以,现实中的皇帝,不会给自己挖这么大的一个坑的。

下斩谗臣呢,一些中低级的官员倒是可以先斩后奏。

但这种东西呢,核心在于震慑,不是在于杀人。

一般的人不太敢用,不然你搞几次试试,看皇帝怎么想你。

总而言之,能上诛昏君、下诛谗官的尚方宝剑,不全是老百姓的yy,历史中存在过这样的东西,不过应该是在宋以后,而且都是赐给武将用在打仗中的。

平常赏赐给文官的也有宝剑,但那主要是给他们装X用的。

武将的尚方宝剑呢,确实有一定的专杀权力,不过也不能随便用,像袁崇焕那样做的人迟早是要被秋后算账的。

本文为谜案在线原创,未经谜案在线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随机文章看到未来的欧拉琳达秘书,劫数难逃论预言人类末日佛罗里达州马尔伯里天坑,采矿废料造成的天坑(深56米)日本三菱零式战斗机2012再飞,太平洋战争完败P51乌贼为什么是四维生物,可掌控时间预知未来嫦娥拍到美国登月舱遗址,网传美国登月骗局谣言被打脸(键盘大神失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刘备打造了八把宝剑,为什么有两位虎将没有得到呢?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加入收藏
               

诡异故事之索命宝剑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