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歇后语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4 点击数:

【千问解读】

传统经典歇后语  歇后语是古人流传到现在的一个知识,歇后语一般用于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之类的。

歇后语还常用于文章写作,这会让文章变的更有意思。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统经典歇后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统经典歇后语 篇1

  1)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2)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3)孙悟空碰著如来佛——认栽  4)孙悟空的金箍棒——随心如意  5)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6)孙悟空封了弼马温——管它官大官小  7)孙悟空借火扇——一物降一物  8)孙悟空变土地庙——尾巴难藏  9)孙悟空进了八卦炉——炼结实了  10)孙悟空打筋斗——十万八千里  11)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12)孙悟空戴上紧箍——有法无用  13)孙悟空关进老君炉——三魂冒火,七窍生烟  14)孙悟空赴蟠桃会——自己闯进去  15)红娘挨打——成全好事  16)严嵩做寿——照单全收  17)苏妲己请客——众妖齐全  18)杜十娘的`百宝箱——全部家当都在里头  19)来俊臣审酷吏——请君入瓮  20)杨二郎的兵器——两面三刄  21)杨五郎当和尚——半路出家  22)杨家将上阵——全家出动  23)杨志卖刀——无人识货  24)李鬼劫路——欺世盗名  25)李逵打宋江——过后赔不是  26)李林甫当宰相——口蜜腹剑

  传统经典歇后语 篇2

  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阴沟里翻船——————没想到的事  阴沟里的老鼠——————明的不敢来暗地里来  阴沟里洗手一一假干净  阴阳先生睡在坟头上——————舍不得那块宝地  阴沟里的水——————干净不了  阴天戴草帽…一多此一举  阴天晒褥子——————不是时候  银河的星光——————闪闪烁烁  银河里的星星——————光辉灿烂  萤火虫落在秤杆上一一一自以为是颗亮星  有骆驼不说羊——————尽拣大的讲  有西瓜不说芝麻——————尽拣大的讲  有窝头还要馒头——————好了还要更好  有大哥有二哥——————你算老几  有枣无枣打一棒——————试试看  有有立正,有的稍息——————下整齐  有王母娘娘带着——————不愁上不了天  有了花骨朵——————不怕不开花  有王母娘娘带着——————不愁上不了无  比匕喻有高师不愁学不到真本领。

)  鱼腐下洞庭——————大有作为  雨中挑稻草一一越挑越重  雨天的麦跺——————发了  雨天的癞蛤蟆一叫得欢  雨无尿裤子——————里外一样  雨打棺材——————娇(浇)死人  雨过送伞——————虚情假意  雨后的太阳——————够热情(晴)的  雨后天睛——————渐渐明白  雨后送伞——————空头人情  雨后的青笋——————一日三窜  雨浇泥菩萨——————土里土气

  传统经典歇后语 篇3

  1)三十晚上的案板——不得空  2)豆芽上蒸笼——蜷起脚脚受气  3)蚂蚁上磨盘——条条是道  4)驼背子仰起睡——两头不落实  5)十五个驼子睡床——七拱八翘  6)放屁打饱嗝——上下通气  7)干胡豆下酒——展牙巴劲  8)叫化子摆围鼓——穷作乐  9)老太婆吃腊肉——扯皮  10)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传统经典歇后语 篇4

  热锅上的豌豆——乱蹦乱跳  热锅里的豌豆——乱蹦乱跳  缺暴齿吃豌豆——歪嚼  婆婆子七豌豆——怪地疼  螃蟹夹豌豆——连滚带爬;连爬带滚;滚的滚,爬的爬;滚蛋  牛犄角上撒豌豆——招不住子儿  冒牙佬吃豌豆——拐得疼  蚂蚁噙豌豆——滚蛋  蚂蚁盘豌豆——滚蛋  麻雀吃豌豆——给尻子找麻烦呢;嘴巴不和屁儿商量  驴嚼豌豆——嘴上功夫;全凭嘴劲  冷锅头炒豌豆——没说的;没熟的  冷锅里炒豌豆——叫得响  腊月间的焌豌豆——不上涎;不上咸  腊月干吃区豌豆——不上涎  姜嘎姥妈点豌豆——野鸡扒了  鸡啼起来搂豌豆——根根筋筋都抓着了  郭呆子扔豌豆——没有根  光筷子夹豌豆——滑头对滑头  房脊上撒豌豆——两面滚  二套牛车拉豌豆——拉扯不清  鹌鹑脖里寻豌豆——谋财害命  竹筒里倒豌豆——一干二净  竹筒倒豌豆——一干二净  凉水泡豌豆——冷处理  筷子夹豌豆——不可多得;一个个来  光筷子吃豌豆——滑头对滑头  房脊上晒豌豆——两边滚  吃豌豆咽鸡蛋——一个赛一个

施耐庵水浒传中的人物歇后语

水浒传中的人物歇后语_歇后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孔子教三字经歇后语

孔子教三字经歇后语_歇后语  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孔子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思想家,是国家和民族的大才。

而教学三字经,是教小孩子启蒙识字做人,是普通人都能完成的,不必要用孔子这样的`大才。

因此,孔夫子教三字经就是大才小用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

[2]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2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3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4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5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6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7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8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9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10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11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12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13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14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15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16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17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18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19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20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22孔父子搬家--尽是输{书)  23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大名  24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25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26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27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2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29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30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3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32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33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传统经典歇后语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