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收获机大比拼(国外甘蔗收获机到底牛在哪里)
【千问解读】
甘蔗是亚热带地区禾本科多年生植物,是重要的制糖原料,在世界GDP中占有重要的比例。
全球甘蔗种植面积在2000万hm2(3亿亩)左右,巴西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其次是印度,中国位居第三,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还有古巴、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南非等。
甘蔗收获是甘蔗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劳动量最多的环节,其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对于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外一些产蔗大国,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在积极发展收获机械化。
如澳大利亚、美国早已实现了甘蔗收获机械化;古巴、巴西等国家的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也相当高。
为了促进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杂志社与洛阳辰汉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织了“甘蔗收获机”专题,介绍国外甘蔗收获机发展历程、发展经验,剖析我国甘蔗收获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以典型企业为代表,介绍适合我国经营模式的甘蔗收获机类型。
国外甘蔗收获机演变史
国外的甘蔗收割机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
1888年,“实用的收割甘蔗工具”模型被提出来;1890年,世界上第一台甘蔗收割机面世,该机长27m,由蒸汽机驱动,收割系统很特殊:由一个长割刀安装在机器前部的摆臂上,摆臂摆动带动割刀完成甘蔗的收获动作。
1894年,收割机构由轮子驱动的甘蔗收割机出现,其典型特征是收割机构由两片锯齿转盘构成,并由两个直径1.5m的轮子驱动。
1901年,马拉甘蔗收割机出现,利用齿条传动,将割下的蔗秆输送到后面的挂车上,这种物料输送动作为蔗秆的割后处理提供了原始功能模型。
国外甘蔗收割机到1930年才有重要进展,1930—1955年,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全秆式收获机。
当时全秆收获是甘蔗主要的机械化收获方式,去梢、除叶技术也有了较快发展。
不过,整秆式收获机虽然对直立甘蔗收割得很好,但对严重倒伏和缠绕的甘蔗则不能收割。
甘蔗段
1955年,澳大利亚的麦赛福格森公司提出了“甘蔗切段收割”的思路,并于1966年制造了第一台切段式收割机样机,该机主要由切梢器、分蔗器、底切割器、喂入输送器、切段器及升运器等构成。
不过这时的切段式甘蔗收割机是不带动力的,侧悬挂于拖拉机上,由拖拉机提供动力。
20世纪60年代是切段式甘蔗收割机技术不断巩固、熟化的阶段。
对于收割喂入困难的甘蔗、减少雨天泥土和茎叶堵塞底切割器的问题,以及增强在泥泞沼泽地区作业时牵引力和仿形等问题,都逐步得到解决。
同时,这也是提高零部件可靠性的阶段,如延长轴承和链条的使用年限、提高零件强度等。
然而随着悬挂式切段收割机可靠性的增加,使用者又要求收割机有更高的生产率。
为了提高收割机生产率以及向糖厂提供更洁净的甘蔗,要求有动力更大、操作性能更好的机器,而这是侧悬挂式收割机达不到的。
于是,自走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应运而生,这种机型能开割道,能从两边收割,同时能在12.5°的坡地上作业,机身比较窄,适合在甘蔗垄间作业,有足够的动力,使机具在任何恶劣的田间条件下以最佳速度行驶时,都能收割到最干净的甘蔗。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成为现代甘蔗收获技术的主流,其工效高、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和适应性强,是较为成熟和稳定的收获机具,已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南美洲得到普遍应用。
目前,世界著名的农机企业(迪尔、凯斯)都不断地制造和推广此类甘蔗收获机,并不再生产其他机型。
竞争格局及技术发展趋势
凯斯A8000型甘蔗联合收获机
1. 竞争格局
目前国外的甘蔗联合收割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切段式,一种是整秆式。
以切段式应用居多,是甘蔗收获的主流技术;整秆式在少部分国家和地区应用,在一些国家有被切段式机型代替的趋势。
(1)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
世界上发达的产糖国家,由于土地资源十分丰富,甘蔗连片种植面积大,田园平整,便于机械化作业,同时,糖厂制糖工艺接受切段式原料蔗,加之高度重视发展机械化生产,因此,这些国家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高,大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古巴等国,大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已成为甘蔗收获机械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国外农机企业的不断并购与重组,目前大型切段甘蔗联合收割机生产厂商及主要机型有凯斯公司的A8000、7000型,约翰迪尔公司的CH570、3510型,以及德国克拉斯公司的CC3000型等;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代表机型有日本久保田公司的UT-70K型,松元机工株式会社的MCH-15型等。
(2)整秆式甘蔗收割机。
该类收割机仅实现甘蔗的割倒、铺放等工序,然后利用配套的剥叶机进行切梢、剥叶,经人工集堆后,机械装载,再利用运输车运到糖厂。
该类机型也称为分段式甘蔗收获机械,适于丘陵地区小块蔗田作业,目前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应用。
代表机型有日本文明农机株式会社生产的NB-11型、久保田公司生产的NB-11K型等,剥叶机有久保田公司生产的BMC-250型剥叶机等。
该类机型经过30多年的改进与发展,技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但总的来说,其在世界主产糖国应用范围还不广泛。
2. 技术发展趋势
(1)收获技术不断创新,结构不断改进。
扶蔗机构从单螺旋结构到双螺旋结构,到目前新型的前端锥形螺旋扶蔗器,除了具有较好的扶蔗性能外,还增加了分蔗能力,使在地面上纵横交错的甘蔗扶起分开,便于机械行驶和收割。
断梢机构从双圆盘刀到增加双传动锥辊,可提高甘蔗梢的识别率,控制蔗梢长度误差。
砍甘蔗切割刀由单圆盘切割刀到双圆盘切割刀,并由光刃刀口到锯齿刃刀口等,达到宿根甘蔗割茬平整、破头率低及保证宿根甘蔗来年的生长。
约翰迪尔CH570型甘蔗联合收获机
(2)大量采用液压技术,实现无级变速和液压控制。
甘蔗收获机的切梢、扶蔗、切割、喂入、切段、清选、升运、装卸、行走系统都大量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和传动,而且变速、升降等控制都应用了液压操纵。
(3)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大量应用。
国外的大型甘蔗收割机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传感技术、遥控技术、GPS等信息技术不断应用。
利用这些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甘蔗品种、生长状况、产量情况等信息,实现甘蔗收获作业的动态协调管理,提高甘蔗收割效率。
对我国的启示
人工收获甘蔗
从甘蔗机械化水平较高国家的发展实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国外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发展道路也是曲折的,比如在研发推广切段式机型的过程中,也曾遭到制糖工业部门的抵制,后来在糖厂、种植户、收割机生产企业之间找到平衡点,这种机型才得以快速推广应用。
因此,国外发展甘蔗机械化收获,也是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逐步找到适合本国、本地区的发展模式和适用机型的。
二是种植集约化和生产机械化。
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甘蔗种植都达到了高度集约化,而且其他环节如土壤耕作、种植栽培、田间管理等都实现了机械化,农艺比较规范,为机械化收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我国的甘蔗种植也应引导农户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
一些产糖大国的甘蔗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鼓励规模经营和农民购置机械。
四是引进与开发相结合。
国外在发展甘蔗收获机的过程中,也是引进与开发相结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当地农艺的机型。
高三早起VS熬更守夜,效率大比拼
那么,早起与熬夜,哪个学习效率更高?答案显而易见:早起学习效率更胜一筹。
1早起优势显著早起者能够享受清晨的宁静,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天。
他们头脑清晰,计划周密,行动果敢,这对备考来说至关重要。
相反,熬夜学习不仅导致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还会降低学习效率,长此以往,更是对身体的一大负担。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毅力和体力的比拼,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才是高三学子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石。
2高效学习方法揭秘在高三的学习中,高效的方法同样不可或缺。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学习攻略: 学习方法 描述 明确复习计划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针对薄弱科目投入更多时间。
整理笔记 做好各科笔记,归纳重点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避免熬夜学习,将学习任务集中在白天完成。
定期自我检测 通过模拟考试等方式,定期检验学习成果,查漏补缺。
保持健康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总结早起学习以其高效、健康的特点,成为高三学子的优选。
同时,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记住,高考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竞赛,更是一场毅力和体力的较量。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养精蓄锐,才能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三国武力大比拼:张飞与赵云谁更厉害?
张飞成名于虎牢关,赵云则扬威于长坂坡。
无论是群殴或是单挑,两人都没输过。
那么,结合各自战绩来看谁更厉害一点呢? 那么,张飞和赵云两个人的功夫谁高谁低呢?在小说中,两人没有直接较量过。
如果按照通常的大交叉数据对比,过于繁琐。
我觉得其实不用这么复杂,用一个曹魏名将来做参照,就能比较出来。
此人便是。
张郃在小说中的武力虽排不上前十,但也是前二十的高手。
他与张飞赵云都有过较量。
先看看小说的记载。
张郃与赵云的交锋有两次。
一次是在第三十一回。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行到数里,一棒鼓响,前面拥出一彪人马。
当先大将,乃是张邰,大叫:“快下马受降!……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
视之,乃赵云也。
玄德大喜。
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
邰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
第二次是在第七十一回: (赵)云大怒,骤马一枪,又刺死焦炳。
杀散余兵,直至北山之下,见张郃、两人围住,军士被困多时。
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
张郃与张飞的对垒出现在第七十回: 飞自引兵一万,离阆中三十里,与张郃兵相遇。
两军摆开,张飞出马,单搦张郃。
郃挺枪纵马而出。
战到二十余合,郃后军忽然喊起:原来望见山背后有蜀兵旗幡,故此扰乱。
张郃不敢恋战,拨马回走。
当夜张郃乘着月色微明,引军从山侧而下,径到寨前……乃张飞也。
挺矛跃马,直取张郃。
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张郃三寨俱失,只得奔瓦口关去了。
从张郃与两人的交锋记录来看,无疑不是两人的对手,回合数也相当。
另外,从张郃对两人的态度上,也可看出其对两人武力高低的认识。
上文说到,张郃在七十一回遇到赵云时,赵云已被重重围困,张郃不仅兵力上占有优势,而且身边还有虎将徐晃。
即便如此,张郃仍是“心惊胆战,不敢迎敌”,足见对赵云的惧怕。
张郃对张飞是什么态度呢?在第六十九回中,张郃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曹)洪曰:“巴西守将张飞,非比等闲,不可轻敌。
”张郃曰:“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耳!此去必擒之!” 张郃说此话之时,已经是汉中之战时期。
此时的张飞早已名扬天下。
战、斗,这些威风事早已家喻户晓。
张郃不可能不知道,且张郃在兵力上也不占多大优势。
但在这样的局面下,仍信心满满,虽有为自我吹嘘之嫌,但不惧怕张飞也是事实。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张郃惧怕赵云而不畏张飞,可见在他的心中,张飞与赵云的功夫还是有一点距离的。
因此,若论排名,赵云也理应排在张飞前面。
随机文章第八节 辅政大臣百日维新的内容有那些?揭秘古代生化武器箭毒木,土著用剧毒树汁箭头打得英军丢盔弃甲外星人养殖人类吃灵魂,传人类是外星在地球培养的食物(无根据)飞机迫降为什么要放油,为减轻飞机重量放掉40万的燃油(安全第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