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为什么值得去旅游呢(恩施这个地方曾经有个)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3-05-28 点击数:

恩施为什么值得去旅游呢(恩施这个地方曾经有个)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点击蓝字 ↑【恩施发布】关注我-◇-

恩施为什么值得去旅游呢(恩施这个地方曾经有个)(1)

很多人都不知道

恩施这个地方

曾经有个“小香港”

恩施市崔家坝镇

地处于恩施市东北方向,距城区69公里。

这里山水灵秀,资源丰富,曾是著名的山羊养殖重镇和交易集散地,曾经依托318国道,创造了“十里长街”的繁华“路边经济”。

但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开通后人流、物流的冲击,该镇逐渐陷入困境。

恩施为什么值得去旅游呢(恩施这个地方曾经有个)(2)

尖山航拍图 文林 摄

如何抓住精准扶贫的机遇

从困局中“突围”

迎来乡村振兴的“春天”

成为摆在

该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面前的

一个重大课题

记者走进该镇

一路探访

寻找该课题的答案

曾经的“小香港”成为“贫困乡”

恩施市崔家坝镇,被誉为恩施的北大门,早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兵家要地,自清朝就设有文物衙门,“施宜古道”如一根金链,将南陵古渡——南里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滚龙坝、崔家坝镇等明清古镇串连在一起,自古便是边贸口子镇。

在“两路”(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开通之前,恩施境内出山的唯一通道就是横贯全境的318国道。

今年70岁的向碧昌是崔家坝镇的退休老干部,参与了《崔家坝镇志》的编撰工作。

崔家坝镇是恩施州府出山的必经之路,318国道穿镇而过,形成繁华的‘十里长街’,可谓是车水马龙,‘路边经济’十分繁荣。

回忆起那些年的辉煌,向碧昌滔滔不绝。

曾经的辉煌

崔家坝镇境内318国道原有餐馆、修车铺、加水站等经营户上百家,年总收入最高时连税收都有500多万元。

尤其是自1993年起,崔家坝镇被省确定为小城镇第二批改革试验区,对外实行了全面开放,对内加紧改革,仅10年时间,崔坝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十里长街形成,使集镇建筑总面积达到了3.5平方公里,鸦鹊水集镇也得到改造,集市贸易繁荣空前,被三乡五邻称为“小香港”

然而

随着“两路”的开通

高速路出口未设置在崔家坝

曾经红极一时的318国道

“路边经济”风光不再

受车流量骤减影响,国道沿线经营户大多关门歇业。

崔家坝镇的“十里长街”也全面萧条,昔日辉煌的餐饮、住宿、修理等服务行业陷入瘫痪状态。

基础设施落后、产业优势不明显致使崔家坝镇背上“贫困”二字。

时代不断发展,由过去的辉煌一下跌入低谷,优越感荡然无存,这里的人们背上了“思想包袱”。

如何在阵痛中获得新生?

如何在转型中“突围”?

看如何牵住“牛鼻子”打通“任督二脉”

崔家坝镇的街上建设工地热火朝天,街道两边均被挖开,工人们正在进行污水管网改造。

这是该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

如何使崔家坝镇脱贫致富?

要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只有解决了‘人’的问题,才能实现‘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抓好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两点一线发展版图’的宏伟蓝图。

崔家坝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凝聚人心,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领导班子,镇委花了一番心思:

通过“两学一做”和“支部主题党日 ”活动,扎实开展“庸懒散”专项治理,准确定位领导班子职责,细化年度责任清单,并将清单延伸到下级组织及镇直部门,确保各责任人敢于“亮身份、做表率、担责任、带发展”,深入推进作风效能建设。

只有让党员干部转作风、敢担当、善作为、抓落实,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推动思想大改观、作风大转变、行动大改进,才能持续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

以党建统领,抓住“牛鼻子”,就打通了“任督”二脉,疏通了“毛细血管”。

思想变了,干部的作风好了、干劲足了,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各项工作也顺利开展起来了。

在崔家坝镇

曾经流传着一个“卖水”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崔家坝镇按照满足3000人日常用水的标准建了一个容量800立方米的水厂。

没几年,城镇人口猛增至万人,供水一时捉襟见肘。

分时段供水,一天一供,最后几天一供。

打这时起,一到春旱冬干季节,从一二公里外的肖家洞、林家湾、前山坡挑水度日,就成了崔家坝镇1万多人的头等大事。

1998年,30出头的卢刚每天早上7时起床,开着农用车装载大铁桶,到8公里外的建始县红岩寺取水,再拉回崔家坝集镇叫卖。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15车,进账600多元。

水贵如油,卖水行当竟成了一种“产业”。

从他一个人干,到后来40多人争相卖水。

平时1块、2块一担的水,缺水季节涨到5块、6块还有人抢。

买水和卖水的人流、车流,成为崔家坝镇上的一道风景。

新水厂2014年7月1日建成开始供水,崔家坝集镇和318国道沿线1.4万人吃上自来水。

热闹一时的卖水市场,骤然萧条。

卖水,在崔家坝镇红火16年的行当,消失了。

行当消失的背后,是民生幸福指数的提升。

恩施为什么值得去旅游呢(恩施这个地方曾经有个)(4)

“尖刀班” 疏通水管, 农户倍感欢欣。

彭代伟 摄

据了解,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崔家坝镇在水利建设上累计投资5000万元,电力累计投资3000万元,全镇通村公路、循环公路全面实现水泥化,构筑交通网,打通微循环。

水路电项目不断上马建成

乡镇面貌日新月异

看如何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崔家坝镇铺子房村陈家塆进出塆子的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地里的百合、雷竹等经济作物长势喜人,关乎全塆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的水窖有了盖子。

陈家塆原本是个不通公路的偏远村塆,总共住着8户人家31口人,有8人吃低保,在家的都是老人、妇女、小孩,能勉强算健壮劳动力的只有3个留守妇女。

由于交通不便,又无水源,祖辈主要靠种包谷、洋芋熬日子,吃水生产都靠肩挑背驮。

自2015年开始,在村里老党员宋尚权的带领下,在当地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有了水、通了路,村民们发展了23亩百合、8亩雷竹、2亩辣椒、3亩南瓜、1亩白果,走上了产业脱贫路。

恩施为什么值得去旅游呢(恩施这个地方曾经有个)(5)

技术人员指导修剪西红柿枝蔓。

崔显实 摄

2017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476户1551人验收脱贫,南里渡、铺子房2个村顺利脱贫。

精准脱贫工作考核跻身全市前列。

镇党委负责人自豪地说。

记者在崔家坝工业园看到,施南府魔芋公司的产业园已经建成投产,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

恩施为什么值得去旅游呢(恩施这个地方曾经有个)(6)

合作社西红柿丰收。

崔显实 摄

据了解,2017年,崔家坝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发展方式,规划了“锦绣崔坝”的发展蓝图,即结合产业(低山茶叶高山药果、全镇山羊)发展打造“一区一园一路”(一区即集镇新区朝阳星镇、一园即精准扶贫产业园、一路即318国道),是恩施市规划的“八大走廊”之318国道生态走廊的主景区。

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崔家坝镇围绕318国道沿线发展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沿线居民发展农家乐、民宿,让百姓在家门口挣钱。

同时,发挥南里渡“依山,傍水,靠路近”的特点,招商引资奥山集团落户,打造全市第一家水上度假基地,推出乡村生态旅游线。

恩施为什么值得去旅游呢(恩施这个地方曾经有个)(7)

低山猕猴桃基地。

崔显实 摄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着力打造边贸口子镇、恩施北大门的崔家坝镇,在“团结、务实、开放、包容”的崔家坝精神指引下,一个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新崔家坝镇正破茧而出,未来的崔家坝镇,将在打造省级特色生态小镇的道路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恩施为什么值得去旅游呢(恩施这个地方曾经有个)(8)

刘家河水库风景

链接:大事记

1981年,鸦鹊公社更名为崔家坝公社;公社党委决定,把崔家坝发展成为恩施县山羊第一镇。

1983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爱国卫生运动先进集体。

1985年,崔坝集镇铺设自来水管,集镇饮上了卫生水;10月,撤销鸦鹊区并入崔坝镇。

1989年,省教委批准为“燎原计划示范乡”、崔坝农中为“燎原计划”示范点;中美白肋烟合作基地在崔坝建成,生产烟叶首次冲出亚洲外销美国。

1993年,省、州政府批准为综合开发试验区。

1995年,集镇沿“318”国道定名为佳兴大道,全长3公里。

1996年,崔家坝镇与英美公司达成联合开发富硒白肋烟协议。

1997年,州政府批复崔家坝镇撤销原9个乡,改设5个管理区。

2000年,滚龙坝成为全市生态家园文明新村试点。

2002年,姚湾河水库正式破土动工建设;进行村组合并,将原来46个村合并为11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08个村民小组。

2003年,被省委政法委表彰为“文明乡镇”。

2007年,滚龙坝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2年,首个垃圾焚烧厂在鸦鹊水村卧龙岗开建。

2015年,水田坝村农民崔显实出版全镇第一本个人公开出版物——诗集《打杵上的村庄》。

2016年7月19日遭遇特大暴雨,20日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燃爆,全镇干部群众抗击灾害,众志成城。

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市考核排名第一,年底综合考核全镇进入全市前列。

2018年,奥山集团签约,在南里渡打造水上运动公园。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