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如:幼童被关厕所“立规矩”:我们该如何与公共空间中的儿童相处
【千问解读】
低龄儿童容易哭闹,如果我们在公共场合感受到被低龄儿童的哭闹打扰,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可否上前沟通,以及如何沟通,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儿童?
有人会认为,儿童是迷你版本的成年人
有人会认为,儿童就是儿童
与成年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持前一种观点的人会要求儿童遵循成人世界的规矩,当儿童不符合成年人的世界的规则的时候,就是需要“被立规矩”之时;持后一种观点的个体,对于儿童的行为往往会更加宽容。
随着人们对儿童心理的认识越深入,就越是能够认识到,儿童大脑和成年人就是不一样,他们对于世界的感受和认知与成年人也不同。
当一个陌生人考虑如何与儿童沟通之前,需要考虑到他们的认知特征。
首先,儿童和成年人对陌生人的感受很不同。
生活在城市的成年人,出门就会遇到陌生人,和陌生人打交道可能是每日日常的一部分。
而孩子一般不会特别喜欢陌生人,尤其是周围没有熟人陪伴的情况下。
其实这种“怕生”也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大脑正常发育和生活在相对安全的心理环境中的结果。
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是既不“认生”也不“怕生”的,妈妈可以抱,爸爸可以抱,叔叔阿姨甚至邻居也可以抱。
但是这种“谁都可以帮忙抱”的“好日子”会在婴儿六七个月的时候终止。
小婴儿会更加偏爱主要养育者,常常是妈妈。
如果平时见面的机会不多,可能爷爷奶奶也不能抱了。
这种亲疏有别的行为,对婴儿而言,是一种保护机制——认生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区别熟悉与不熟悉的能力,和愿意照顾自己的人呆在一起一般来说也是更加安全的。
其次,低龄儿童的语言和成年人很不同。
也许是因为人人都会说话,往往让许多人认为说话是一个自然而然“天生就会”的过程。
事实上,儿童的语言发展离不开一个正常的语言环境,而且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严格遵循从单字词到多字词,从短句到长句这么一个过程。
大多数孩子,在九个月左右才能说出“猫”“狗”这样的单字词;在一岁半左右的时候才会说“花猫”“黄狗”这样的双字词。
甚至大多数孩子,要到快三岁的时候,才能够正确地使用“我”这个词语。
因此,按照成年人的语速说出一个复合句,比如“你看我们都没有看手机,你为什么可以看手机呢”。
这句话对于大多数一岁多的孩子而言,都超越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此外,孩子掌握的语音,也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一般来说,“a”这个音最好发,“m”,“b”,“p”这个辅音也好发,因此大多数人类社会,都把“ma”和“ba”和“pa”这几个最好发出来的音,留给了妈妈和爸爸,让他们体验最初被孩子叫出来的惊喜。
低龄儿童的发音和成年人的发音之间往往有一些差距,这就使得不少低龄孩子说的话,往往只有常常跟他们打交道的爸爸妈妈听得懂,其余成年人不一定听得懂。
儿童的情绪感知能力并不差。
如果一岁多的孩子的语义理解能力有限,是不是就不能交流了,或者被威胁“如果你要XX,我们就XX,更不能XX”也没有关系——毕竟他们也理解不了。
从语义的角度,这句话他们的确很可能是听不懂的,尤其是在受到惊吓的时候,估计他们脑子也是一片空白。
然而,从情绪感知的角度,孩子的感受能力并不亚于成年人。
事实上,家庭中的父母的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先感受到的极可能是孩子。
越小的孩子,越是通过情绪而不是语义来交流。
妈妈心平气和乐滋滋地说“又尿床了,我要打你的小屁股”,孩子听上去不会有异样的感觉,甚至还可能会因为听到妈妈平静而喜悦的声音而开心;但是如果妈妈声音很高,粗暴地说“又尿床了,我要打你的小屁股”,婴儿听到这句话的反应会很不一样,他们很可能会被吓哭。
从上述三点出发,对于大多数一两岁的孩子而言,陌生人突然走过来跟他们说话,甚至要用不满的语气跟他们讲道理,本身是一件让他们感觉非常害怕的事情。
哪怕成年人的“初心”是好的,也没有打骂这些低龄儿童,只是在语言上去“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社会的“规矩”。
对这些道理的理解,也不在他们的认知能力范围内。
他们表达情绪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哭。
因此,如果因为我们被低龄儿童的哭闹打扰,而主动去和他们直接沟通,他们可能不仅不会停下来,还会哭得更凶。
这也不是说一两岁孩子的哭闹,就可以不用管。
事实上孩子需要管,成年人需要主动安抚。
但这不意味着谁想管都可以,或者怎么管都可以,合理安抚的前提是理解孩子。
低龄儿童的语言能力有限,他们可能会使用哭来表达很多感受,饿了,痛了,热了,委屈了,身体不舒服。
一个平时主要被妈妈带的婴儿,如果被爷爷奶奶带走,她很可能说不出“妈妈不在我身边,我很难过,我想念妈妈”,她的行为就是哭;一1316世界之最个平常某个时候总是在公园里扑蝴蝶的小朋友,突然被带上充满了陌生的飞机或者火车,可能也说不出“我不喜欢这里,我想回去看蝴蝶”,她还是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喜欢和生气;如果飞机1316.cc上的气压让她的耳朵不舒服,她也说不出“我的耳朵莫名其妙地疼,这种从未有的感觉让我既难受又恐惧”,她还是会哭,甚至大声地嚎哭。
这种对孩子哭声背后的原因的判断,往往需要和孩子有着长期的接触为前提,陌生人很难去判断。
在安抚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而不是使用“你再哭,我就不让你……”这样的句子。
如果孩子无聊,家长提供高质量的互动可能有效,比如跟他们讲故事,做小游戏,让他们涂会儿鸦;有时候可以考虑转移注意力,比如让她看看窗外的白云,慢悠悠的跟他白云相关的故事。
对于一些喜欢在超市或者公共场合通过撒泼打滚来威胁家长希望购买玩具的儿童,家长可能需要的不是安抚,而是在确保其安全的情况下,什么都不做,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不管用。
无论对于什么情境,对于一两岁的孩子,这种句式都要少用。
而且对于生病或者感觉不舒服而哭闹的孩子,有时候家长穷尽办法也难以有效安抚。
“教育”是一个有温度的词语,不是一个冷酷无情地“立规矩”的过程。
对于在什么条件下陌生人可以对一个孩子进行教育,人类社会也有不成文的规矩。
这个规矩常常体现为起码得有一个教育相关的资格,比如教师资格证。
此外,教育这个孩子还应当属于你的工作范围,比如是你班上的学生或者你学校的学生。
即便如此,教师的言行也会受到教师职业规范的制约。
如果每一个成年人都可以去随意教育别人的孩子,这个世界是难以想象的。
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陌生人可以帮忙哄娃,但无论什么情况下,威胁的句子都不是正常的“哄娃”范围。
当然,这并不1316世界之最意味着,陌生成年人不可以和低龄儿童互动,当看到一个蹒跚的儿童面临危险,要跑上机动车道的时候,一把把他们保住也是作为“陌生人”的我们的责任。
因此,当在公共场合感觉到自己被低龄儿童的哭声打扰的情况下,直接和低龄儿童沟通,可能是不仅于事无补还不合适。
适合沟通的对象应该是家长。
如果这种沟通不是简单的抱怨,可能会更有效。
也许可以问问对方是不是需要自己提供帮助,比如帮忙帮助独自带娃出行的家长拎个行李,或者帮对方托住双肩包方便对方从里面取出孩子需要的小玩偶。
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而言,我们都需要知道而且做好准备,现实的世界总是不够完美。
如果我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无论是坐飞机还是乘坐火车,很高的概率我们会遇到儿童或者婴幼儿。
如果很介意,可以戴上静音耳塞。
儿童是正常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是需要保护和关爱的对象。
如果说他们是花朵,那么你和我这样陌生的成年人都是这个花朵复杂气候的组成。
但愿我们都多一些爱心和耐心,去呵护这些花朵,而不是急急慌慌地给他们“立规矩”。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