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 > 世界之最

现存世界最早的铜鼓是什么时候?云南发现战国前期的器物

时间:2022-02-18网络作者:小千
简介:现存世界最早的铜鼓是什么样子?铜鼓在历史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事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

【千问百科解读】

现存世界早的铜鼓是什么样子?铜鼓在历史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事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

铜鼓是中国历史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

铜鼓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

下面就跟千问网一起具体看看现存世界最早的铜鼓等相关内容。

 

现存世界最早的铜鼓 云南发现战国前期的器物

 

2016年1月10日,由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韦启参兄弟俩设计制作的一面直径4.2米、高2.6米、重达7吨的很大铜鼓,是目前世界最大铜鼓

铜鼓形状像圆鼓,有各式图案,有的铜鼓上还有蟾蜍图案(越人崇拜蛙)。

铜鼓的直径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

至今中国出土的铜鼓有一千五百多个。

在东南亚各地(老挝)也发现二百多个铜鼓,泰国民间收藏和出土的则有上千个。

“铜鼓”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出征交趾,得骆越铜鼓,铸为马。

”制作铜鼓的以百越中的骆越为多,即是黎族与壮族。

现存世界最早的铜鼓

 

现存世界最早的铜鼓 云南发现战国前期的器物

 

1975年,在云南省楚雄市万家坝古墓群中的第一号墓和第二十三号墓内,出土了五件铜鼓。

这是迄今为止,从科学发掘中所出土铜鼓年代最早的五件,也可以说,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铜鼓了*据学术界研究,这些铜鼓应是战国前期的器物,距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了。

1975年万家坝出土的铜鼓,胴、腰,足三段分明,胴部突出,内收成腰,再外扩成足。

胴、腰交接处有四个对称的条形耳.鼓而较胴部为小,中央有突起的光体。

五件铜鼓都是用两道合范铸成,而且都有姻熏痕迹。

其中最大的一件,面径48厘米,胴径64.5厘米,足径68厘米,通高39.5厘米,腰部有十六根垂直凸棱,腰与足相接处有一圏斜角重环纹,鼓内壁有二组双连云纹。

 

现存世界最早的铜鼓 云南发现战国前期的器物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号墓内,还出土了一件用铜鼓改制的铜釜,高28匣米,底径32厘米,口径46厘米。

这件器物如果把口沿上的一对辫索形耳去掉再倒置过来,器形完全和铜鼓一样。

万家坝所出铜鼓,器身似釜,表?也都有烟痕,说明这批铜鼓曾作炊事之用。

而且同在一号墓内又出土了利用铜鼓改制的铜釜,足以证明本地的铜鼓不但是从釜进展而来,并且尚停留在乐器、炊器分工不十分严格的初期阶段。

这对于-研究铜鼓的起源,也是非常甫要的实物资料。

铜鼓简介

铜鼓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以后又渲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 重器 或礼器,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

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

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

大体上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

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

铜鼓的装饰花纹,常见以下几种:太阳纹是铜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饰纹,它有两种表现形式,滇系的太阳纹光芒呈长的锐角,而粤系的太阳纹光芒则细长如针。

蛙纹是最富特色的一种装饰,均作立体浮雕状,有四只、五只、六只不等。

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个方向旋转。

最有趣味的是叠蛙,也称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达三四层的。

鹭鸟纹:鸟头有大的羽冠,作飞翔状,姿态优美。

此外,还有舞蹈纹、竞渡纹等。

民族乐器

铜鼓,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

铜鼓全部铜铸,一般的铜鼓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个别的较大)。

鼓腔中空,无底。

两侧有铜环耳。

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

铜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纹,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

广西北流出土一面铜鼓,高67.5、面径166厘米,重300公斤。

是现今世界最大的铜鼓。

全国各地收藏的铜鼓已达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间还有200余面。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铸造和使用铜鼓时代最早、历史最长的地区。

后流传到东南亚地区,如仰光,作用巨大。

一般用于祭祀、乐器、召集、婚庆、节日等等。

演奏方法

舞蹈时把铜鼓悬挂起来,一人用鼓槌敲击鼓面,一人手执木桶对准鼓底,以增加共鸣,声音浑厚深沉,能传远处。

舞者(一般是集体)围着铜鼓,随着鼓点节奏起舞。

分类

万家坝型铜鼓

以云南省楚雄市万家坝古墓葬群出土的铜鼓为代 表的一类铜鼓。

时值 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中期到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中期。

这种铜鼓鼓壁较厚,工艺粗糙,鼓面无花纹或花纹较简单,胸大于鼓面,是 迄今所知最早的铜鼓。

由于它的鼓面还残存有炊烟痕迹,足以证明它是古代由做饭的 铜釜向铜鼓演变发展过程中,处于炊具与乐器混用的最初阶段。

石寨山型铜鼓

以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葬群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

时值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初期到公元前1世纪的东汉初年。

流行于云南晋宁、四川会理、贵州赫章 、广西玉林等广大地区。

这种铜鼓是万家坝型铜鼓的继承与发展,鼓面较宽,铸造工艺也较精细,纹饰多样,其中有 翔鹭羽人、龙舟竞渡、瘤牛、剽牛祭祀和环形、同心、锯齿等纹饰。

反映了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表现了铜鼓铸造技艺日臻完善、进入了发展阶段。

石寨山型铜鼓在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流传。

冷水冲型铜鼓

以广西藤县横村冷水冲出土的铜鼓为代表 的一类铜鼓。

时值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晚期到12世纪的北宋时期。

流行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和左江、右江、郁江、黔江、浔江流域一带。

这种铜鼓形体瘦高、鼓体较大,花纹密集而趋于图案化,饰有变形翔鹭、变形羽人和变形龙 舟纹,重要特征是鼓面四周铸有蛙饰和鸟兽、人物等立体造型,奇异多姿。

是石寨山 型铜鼓的继承和发展,并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遵义型铜鼓

以贵州时值10 世纪的五代到14世纪的元代时期。

流行于以贵州、广西北部为中心的黔、桂、滇等省区。

这种铜鼓,鼓面无立体蛙、兽饰物,它的花纹和图案也衰退简化。

是由冷水冲型铜鼓 蜕变而来,也是由冷水冲型铜鼓演变到麻江型铜鼓的过渡形式。

麻江型铜鼓

以贵州省麻江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

时值12 世纪南宋 初年到19世纪清代晚期。

广泛流行于两广、滇、黔、川、湘、海南等省区。

麻江型铜鼓,鼓型矮小、数量最多。

这种铜鼓的重要特征是体型扁矮,鼓壁较薄,发音效果好。

在鼓面的同心晕圈中,铸有十二 生肖、八卦、盘龙等多种浮雕,并有“成化”、“万历”等汉字纪年铭文。

由于铸造 工艺精湛、饰纹丰富多彩和音响效果俱佳,使铜鼓发展到颠峰阶段。

麻江型铜鼓,还流传于越南北部广大地区。

北流型铜鼓

广西北流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 。

时值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到10世纪的唐末。

流行于广西北流、陆川、容县、浦北、广东高州等地。

这种铜鼓的特征是:面大于胸,胸部略直,鼓腰收束、凹处平缓,足部较高。

鼓面的立体蛙饰瘦小,蛙身无纹,一般为四只。

灵山型铜鼓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 铜鼓。

时当公元3世纪东汉末年到10世纪的晚唐时期。

主要流行于两广地区。

这种铜鼓与北流型铜鼓形制相近,鼓面大于胸,胸部较为平直,鼓面花纹精细,多为云雷纹、线纹和鸟纹等纹饰。

它的特征是:鼓面无立体蛙饰,而铸有三只脚蟾蜍六只。

鼓背也有纹饰。

西盟型铜鼓

以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村寨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 一类铜鼓。

时值公元8世纪唐代到20世纪清代末期。

流行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德宏、临沧、西双版纳 、西盟等地,是佤族、傣族和克木人所用的乐器。

鼓身较小,呈直筒形,面大于胸,腰、足无明显区分。

这种铜鼓,铸造精巧,鼓身轻薄,音响效果好。

它的特征是:鼓面铸有立体蛙饰,并两三只 重叠一起,等距分为四组。

有的还铸出立体小象、蛇、海螺、玉树等浮雕,由四只象雕作耳 ,独特而别致。

西盟型铜鼓,还流传于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尤其在缅甸北部克耶邦的克伦族中 广为使用。

故国外学者称其为“克伦鼓”。

花纹及寓意

铜鼓制作工艺考究,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

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浑然一体。

鼓身上段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间有两对鼓耳。

铜鼓大小、轻重不一,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纹饰。

按照名史家黄现璠所撰《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铜鼓的花纹,反映如下几个意思:

自然崇拜

人民从事农业生产中,对于阴阳雨雪的变化,知道与太阳有密切关系,但不了解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

故鼓面正中必画以太阳,反映了农业生产必需阳光。

雨水渴望

铜鼓上的连续回旋形构造.方形的叫雷纹,圆形的叫云纹。

它早巳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上,甲骨文中可看出它的演变,商周时代把它加以发展.装饰在铜器上,铜鼓用它作花纹图案,反映了先民一向从事农业生产,其中雷纹影响最大,为求雨多建雷庙。

图腾崇拜

作为图腾崇拜的反映,鼓面饰有四至八只蛙,有的大蛙负小蛙,有的大蛙中还有数只小蛙。

这是古人对蛙的崇拜。

因“蛙鸣即铜鼓(鼓)精”、“鼓声宏者为上”,龟蛙能知天时,故视为神物。

至于翔鹭纹、十二生肖、钱纹等,都与农业人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现象和生物有关。

相关习俗

敲击铜鼓伴随歌舞,常常与祈年禳灾等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我国历代诗人墨客对敲击铜鼓,载歌载舞赛神的情景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描绘。

如唐代诗人温庭筠在《河渎神》中咏道:“铜鼓赛神来。

满庭幡盖徘徊。

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帐妆薄。

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五代词人孙光宪在一首《菩萨蛮》中写道:“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

铜鼓与蛮歌。

南人祈赛多。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

板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诗词中有明媚旖旎的南国春光,又有在大好春色中,伴随阵阵鼓声和粗犷的歌声,舞蹈赛神的热烈场面。

在科学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民“俗信妖巫,击铜鼓以祈祷”和“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种宗教祭祀活动在西南边远山区,尤其是长江两岸及两广一带特别盛行。

我国古代诗人一再把铜鼓赛江神的风情载入他们的诗篇,唐朝诗人许浑在《送南客归有怀》中吟道: “绿水暖青菇,湘潭万里春。

瓦樽迎海客,铜鼓赛江神。

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

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世界纪录

2016年1月10日,一面直径4.2米、高2.6米、重达7吨的巨大铜鼓,经广西环江韦氏民间铜鼓铸造厂20个工人长达6个多月的日夜奋战,终于铸造出炉,作为迎接新年的“贺礼”。

该铜鼓由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韦启参兄弟俩设计制作。

铁匠出身的兄弟俩,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沙模铸造方法攻克了铜鼓铸造中的道道难关,经过多年揣摩、反复试验,在历经数不清的失败之后,终于掌握了一次性成型铸造技艺和其他核心技艺。

该面铜鼓是世界最大铜鼓,将于2016年1月16日在广西桂林市为铜鼓举行吉尼斯世界纪录评审活动。

[2] 

最大的铜鼓:2018年6月29日,一面在广西河池市铸造的巨型铜鼓,成功挑战最大的铜鼓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此鼓为双面鼓,鼓面直径6.68米,鼓身厚度2.88米。

(吉尼斯)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