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两连降,三个清晰信号已经出现

作者:李一年(抱朴财经评论员)家长..._新浪网
【千问解读】
来源:抱朴财经

不少年轻人是考编考公失败才去读研究生,而且考研成功不是上岸,是缓期执行。
作者:李一年(抱朴财经评论员)
家长和学生都越来越清醒了。
有的是被迫清醒,比如我的朋友W总,孩子打死也不肯读高中,但是孩子编程很厉害,于是他放到自己公司,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反正不差钱。
我觉得这孩子以后比W总厉害,比W总有钱,因为作品和自驱力摆在那里。
有的是主动清醒,看清了套路,决定省钱,早早工作,不卷学历。
所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4年的438万报名人数降低50万”,不仅如此,其实此前已经降过一次了,“从2023年的474万下降到2024年的438万”。

由此折射的人口信号、就业信号、教育信号是非常清晰的。
01
新生儿数量逐年下跌
考研人数下降的直接原因就是人口少了。
假设 21-25 岁为考研者年龄的主要区间。
随着世代更替,这一区间的人口规模下降不少,00 后(00 年-04 年出生)人数规模为 8312 万,相比 95 后(95-99 年出生)的 9987 万,本就少了 1675 万人。
那么,以后的考研者会不会越来越少?
我直接给一组数据,大家自己看:
自2016年起,我国新生儿数量逐年下跌。
从2016年的1846万,下跌至2023年的902万。

最近有个报喜的人口数据,但是我认为难以持续。
陆续有地方宣布,2024年上半年的人口出生数据要好于2023年同期。
比如湖北省天门市,截至2024年8月14日,2024年全市出生人口达到4232人,不仅扭转了出生人口连年下滑的趋势,还逆势增长11.3%。
(《第一财经》,11月22日)。
我为什么认为难以持续呢?
两个原因:
时间上,从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推迟了结婚。
解封之后,不少人集中到2023年来结婚。
所以,《中国统计年鉴2024》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结婚登记768.21万对,离婚登记360.53万对。
2023年,全国初婚人数为1193.98万人,比2022年增加了142.2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13.52%,这也是2014年以来,初婚人数首次实现增长。

空间上,你看到的多数的新生儿数据增长比较明显的区域是在内地。
比如湖北天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还有东北的大庆,为什么?因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很多年轻人在沿海城市暂时找不到工作,于是返乡做点小生意,或者找一些工资低一点的工作。
内地城市的年轻人稍微多了一些,结婚率、生育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还有一些在沿海城市读大学的年轻人,回老家卷县城、地级市的编制,也在实际上提高了当地年轻人的数量。
那么,明年的新生儿出生率如何?
结婚率已经亮出了底牌:
11月2日,民政部官网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民政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显示,2024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离婚登记196.7万对。

相较而言,今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量较去年同比减少94.3万对,离婚登记量同比减少0.6万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量已创下近年新低。
大家已经有结论了吧。
02
年轻人急于就业
考研人数下降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年轻人急于就业,家人大概率无力支撑考研,就一个字——“穷”。
至于就业有多卷,他们已经顾不上了,先养活自己。
就业就算是开网约车、送外卖,至少可以勉强活命,是挣钱,而读研究生是花钱。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8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8.8%,较上月提高了1.7%,创下2023年12月失业率统计调整后的最高纪录。
10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1%。

企业有没有能力雇佣每年超过1100万的高校毕业生呢?很多数据没法看,但有个数据是比较真实的,即税收数据。
税收增长,那么,就业肯定不错。
如果税收负增长,就业压力就比较大。
1-10月,全国税收收入150782亿元,同比下降4.5%。

与此同时,非税收入在增长,非税收入34199亿元,同比增长15.3%。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企业实现增长,但目前看来,似乎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
怎么创造就业和税收?
讲点相关新闻吧,此前很多人批评某女律师在短视频平台跳舞,现在有人批评前国家队退役队员在短视频平台跳舞。

前者月薪5000元,坐标上海,被迫在网上跳舞赚钱谋生,被批评后,已经不跳了。

后者已经辞职,成为自由人,被批评后,如今包裹严实,努力在跳舞,还是有很多人在批评她。
至于跳的是不是擦边舞,我不是专业人士,不好衡量,交给平台去裁决。
我的看法是如果别人可以跳,而且符合规则,她就可以跳,她希望按自己的方式活着,有什么错?她不要那个编制,不要那每个月几千块钱,可不可以?当然可以。
有些舆论,有些观念真是令人窒息。
一个姑娘爱跳舞,一些看客愿意看,虽然我对此娱乐模式没兴趣,但那是人家谋生的权利和选择啊,她自己愿意就好了,合法合规就好了。
一个网友说得好:
“最高的荣誉给了国家,
最大的苦头给了自己,
最美的一面给了我们,
只要合法合规,我都支持”。
宽松一点更宽松一点,少管一点再少管一点,自然就有就业了,法律才是底线。
“法无禁止即可为”,就这话,某些人估计不懂。
就业这么卷,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03
年轻人越来越清醒
考研人数下降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年轻人醒悟了。
年轻人发现即使卷了一个硕士学历出来,好像也不好找工作,怎么办?继续卷博士、博士后?这就掉到坑里了。
我认识一朋友,卷到了博士后,在大学当老师,发现自己成了论文民工。
写不完的论文,完不成的KPI,开不完的会,发不完的愁,搞不定的学生,斗不完的内部矛盾,最后打开钱包一看——收入打折。

那么,卷学历的意义在哪里?
如果本科也可以考公考编,那么就去考,不用读研究生。
不少年轻人是考编考公失败才去读研究生,而且考研成功不是上岸,是缓期执行。
很快,考编考公成功也不能叫上岸了,因为趋势已经变了。
不信?呵呵,很快就信了。
现在的年轻人不像以前那么好忽悠了,你用一纸文凭就想换我三年青春和三年学费,我要想想。

如果很多年轻人是这个思路,越来越多人变得清醒,其实用学历延缓就业压力这条路基本上就到头了。
以上,就是为什么考研人数动不动就降几十万的原因,因为时代不同了,因为年轻人更务实了,也更穷了。
*转载本号原创文章可在底部留言,原创文章推送24小时后开白名单。
未经授权进行转载或洗稿、抄袭等行为一经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抱朴财经私享会
日期:12月1日周日下午
地点:广州珠江新城
主题:《特朗普当总统,我们如何应对》
特朗普当总统对于世界格局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经济方面,他更强调“美国优先”,那么,他真能把制造业引流回美国?能源方面,他对新能源没兴趣,但他是否会对特斯拉网开一面。
美国的新能源行业还有戏吗?会迎接什么样的冲击?
大概率,特朗普政府对留学和移民会有所收紧,对非法移民的全面驱逐是一定的。
那么,这对于留学、移民的市场会形成新一轮的大震荡,我会给出解决方案。
至于关税问题恐怕也要直面,抱怨毫无意义,企业要想办法,我们总结了七条经验供企业家参考,希望对普通工薪阶层和企业家都有借鉴作用。
在职mba研究生如何考在职MBA研究生考试指南
一、考试流程 1.了解报考条件:首先需要了解报考在职mba研究生的基本条件,包括学历要求、工作经验等。
2.报名参加考试:符合报考条件后,可以报名参加在职mba研究生入学考试。
3.参加笔试和面试:考试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面试则更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
4.等待录取结果:考试结束后,需要等待学校公布录取结果,被录取的考生将进入培训阶段。
二、申请条件 1.学历要求:一般要求考生具有本科学历,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2.工作经验:在职mba研究生招生时通常会考虑考生的工作背景和业绩,因此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考生更容易获得录取。
3.语言水平:部分学校可能会要求考生提供英语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
三、备考策略 1.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科目和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科目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2.选择合适的教材:根据考试大纲选择适合的教材和辅导书籍,重点突破难点和易错点。
3.多做模拟题:通过做模拟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
4.保持良好心态:备考期间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四、总结在职mba研究生的考试流程、申请条件和备考策略是成功考取的关键。
考生需要提前了解报考条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教材,多做模拟题,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时,也要关注学校的招生政策和考试大纲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河北省2025年考研初试考场规则及注意事项发布
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给予处理,并按规定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 考生应当自觉服从监考人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人员等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相关工作地点的秩序,不得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考生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应主动接受监考人员和考试工作人员按规定进行的身份验证和对随身物品等进行的必要检查。
佩戴口罩的考生,在接受身份验证时须摘下口罩。
本次考试采用“2+1”安检模式(即所有考生入场前均须接受两次人工安检和一次智能安检门安检),如有异常情况,将进行复检复查。
请广大考生合理规划出行安排,建议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留足入场检查时间。
考生到达考点后不得在考点周围逗留、聚集,应尽快有序进入考点。
为避免反复安检,影响正常入场考试,请考生不要携带钥匙、磁卡、充电宝等含有金属材质的物品,尽量不要穿戴含金属的衣服、鞋帽等,不佩戴金属手镯、项链等饰品。
因装有心脏起搏器等不宜进行金属探测器、智能安检门等设备检查的考生,应在检查前声明,并出示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证明,如不提前声明,后果自负。
4. 除必需的文具,如黑色字迹签字笔、2B铅笔、无封套橡皮、透明文具袋等或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所需携带的用具外,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具有通讯功能的工具(如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无线耳机和照相、扫描等设备)、书刊、报纸、稿纸、图片、资料或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以及涂改液、修正带、手表等计时设备、文具盒、眼镜盒、管制器具、背包等物品进入考点(考试封闭区域)。
请注意:考生须按照考点要求在指定位置存放手机等通讯设备、背包等非考试用品以及其他规定以外物品。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随身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无论使用与否,均认定为考试作弊,取消本次考试全部成绩。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试题袋需考生本人拆启和密封,请考生提前准备好小刀和胶棒。
统考科目化学(农)(科目代码315)自2025年研考起,不再需要使用计算器。
所有统考科目考试中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5. 每科开考前30分钟(第一科开考前40分钟),考生开始入场。
入场后,对号入座。
不得在考场外逗留。
入座后将《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等放在桌面左上角,以备查对。
考生要认真核对考场号、座位号是否正确。
《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
请注意:第四科考试科目代码为910-919的考生(科目代码在《准考证》科目名称后标注),在参加第四科考试时一般需要更换考场、座位,但考点不变,请以《准考证》上注明的考场、座位号为准,防止因走错考场、坐错位置而影响考试。
其他考生所有考试科目均在同一考场、同一座位。
6. 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参加当次科目考试。
考生进入考场后中途未经监考人员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考场,当次科目考试结束后才准交卷出场。
7. 考生领到统考科目答题卡、试题册和“考生信息条形码”后,应首先在试题册首页和每张答题卡(正反面)指定位置正确填写姓名、考生编号等栏目,并将“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在每张答题卡“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位置”区域。
考生领到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试卷后,应在监考员下发的自命题科目答题纸上正确填写姓名、考生编号等信息,如招生单位提供条形码,请将条形码粘贴在自命题答题纸左上角条形码框内,并注意条形码顺序。
凡因漏填(涂)、错填(涂)、漏贴条形码或字迹不清而影响评卷结果的答卷,责任由考生自负。
8. 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否则按违规处理。
9. 考生应试时填涂信息点部分使用2B铅笔,其他部分使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字迹要工整、清楚,填涂要规范,不得使用涂改液。
答题过程中只能用同一类型和颜色字迹的笔,不得使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
10. 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
但遇试题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问题,可举手询问。
11. 考生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试题、答案或者交换试卷、答题卡、答题纸,不准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草稿纸故意损毁或带出考场。
考生在考场内不得私自传递文具、用品等。
如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考试工作人员。
12. 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否则按违规处理。
全国统考科目答卷由监考人员整理回收。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由考生本人将试题册、答题纸全部装入原试题袋内,然后考生用本人签名的密封签密封试题袋后,将试题袋交由监考人员回收。
经监考人员同意后,考生方可离开考场。
出场后,听从考试工作人员指挥,尽快离开考点,不得在考点周围逗留、聚集。
13. 全国统考科目答案应书写在与科目名称相对应的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未在指定位置或超出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答案应书写在考点提供的自命题答题纸上。
写在草稿纸或者规定区域以外的答案一律无效。
考生不得在答题卡、答题纸上做任何标记。
以下25科为全国统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论(101)、管理类综合能力(199)、英语(一)(201)、俄语(202)、日语(203)、英语(二)(204)、数学(一)(301)、数学(二)(302)、数学(三)(303)、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307)、教育学专业基础(311)、心理学专业基础(312)、历史学专业基础(313)、数学(农)(314)、化学(农)(315)、教育综合(333)、经济类综合能力(396)、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397)、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39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4)、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法律硕士综合(法学)(497)、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498)。
其他名称及代码的考试科目为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
14. 我省所有考场均为视频监控考场,考生违规行为可通过考场视频录像回放进行认定,请考生诚信应考。
15. 我省考场统一配备挂钟,作为考生掌握考试时间的参考,考试时间以考点的统一信号为准。
16. 请考生随时密切关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www.hebeea.edu.cn)、官方微信公众号(hbsksy)及各市教育考试机构、各报考点发布的信息,及时查看报考点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送的站内提醒消息,并按有关要求参加考试。
原标题:河北省2025年考研初试考场规则及注意事项发布 来源:河北新闻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