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两年下降86万,你就以为“上岸”容易了?
【千问解读】
世上有趣的现象不少,但要论一个热闹起来能带上百万“吃瓜群众”的,还得看考研。
几年前的考研报名现场,是人山人海、满眼期待;如今呢?
报名人数相比两年前,“哐当”掉了86万,原本热火朝天的“独木桥”,似乎开始冷清了些。
专家们一通分析,结论倒不难理解:
“卷学历”这事,性价比确实已经让不少人觉得划不来。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研究生文凭不再是“人生捷径”,反倒成了个花钱耗时的选择题——是继续“深造”,还是转身去“社会大学”修炼两年?
对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01 学历不再是“万能钥匙”
有时候,生活的转折点竟然是这样的:
当学历的金光逐渐黯淡,人们才开始认清它真正的作用——它不再是一把解锁未来的大门的万能钥匙,而是工具箱中一件普通却必备的工具。
就像小李,花了三年时间读了个“高大上”的研究生,毕业信心满满去找工作,结果发现面试官只在乎他三年的实践经验怎么填空。
反观同学小王,干脆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几年时间,从菜鸟熬成了小组长,工资高还受人尊敬。
小李苦笑:“这三年,我好像没有学到多少东西。
”
虽然说,学历成了门槛,但爬上去的高度,靠的还是综合实力。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场景。
小区保洁阿姨大姐头最近成了网红,原因是啥?她会用三国语言聊天、还能熟练操作电脑系统。
人家说:“文凭没啥,但我爱学东西。
”
所以说,靠一纸学历“躺赢”的日子已经过去,社会更青睐那些会用知识、能生存于变化中的人。
02 经济成本和回报不对等
学历“高攀不起”的另一个理由,很简单:
成本太高了。
我们不妨算一笔账——读个热门专硕,光学费动辄十几二十万,再加上三年生活费和机会成本,少说二三十万。
这二三十万能带来什么呢?按当前行情,很有可能,只是比本科生多几千块的月薪。
比如我的一个表弟,去年考上了金融专硕,开学那天差点被学费吓晕。
爸妈咬牙拿出积蓄,结果小区门口的理发店老板调侃他说:“我这儿初中毕业,三年内赚的钱比你这学费多多了,还包吃住!”
虽然带点戏谑,但也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你读研挣学问,我修手艺换钞票,最后看谁笑到最后。
还有更搞笑的。
朋友老刘,公司里来了个硕士新同事,老刘半开玩笑说:“当初我想读研,家里反对。
现在看,你干的事我本科毕业就干了。
”
年轻同事怔住了,回家问爸妈:“我是不是被坑了?”
所以说有时候,学历的价值感,常常在对比中被虐得体无完肤。
03 深造不再是唯一出路
再者,许多年轻人放弃考研,也可能是因为人生的选择比以往更多。
与其扎堆竞争,倒不如转弯走向另一片天地。
一位高中班主任讲过一个学生的例子:
明明成绩优秀,本科毕业后直接跑去当了健身教练。
几年后,这位学生发了条朋友圈:“不读研挺好,收入稳定,还有了自己的事业。
”
班主任乐呵:“人生的赛道不是只有名校和高学历。
”
另一个例子则更妙。
邻居家小姑娘,本科期间热衷短视频制作,毕业后本来家里逼她考研。
她却靠着兴趣兼职成了网红剪辑师,月入过万。
她爸看着硕士毕业月薪五千的亲戚孩子,叹了口气:
“有些事,还真得跟着时代走啊。
”
所以说,面对考研“退潮”,我们或许应该换一种思路。
过去,学历是“上岸”的必须品,而如今,它不过是众多工具中的一个。
对于个人来说,明确目标、量力而行,比盲目追求学历更重要;对于高校来说,改革教育体系、优化培养方式,是当务之急。
未来的教育或许需要更灵活的模式:
将学术研究与职业技能相结合,让学习与实践紧密挂钩,让深造成为真正的选择而非默认的路径。
对于社会而言,打破对学历的迷信、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才能让更多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因此,考研人数的下降,并不是悲观的信号,而是选择的多样化与观念的成熟化。
就像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样,变革的背后藏着无限的机遇,关键是如何抓住啊。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