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W!考研人数骤减50W,人都去哪儿了?
【千问解读】
一、考研报名人数下降背景
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388 万,较上一年减少 50 万。
这是继 2024 年考研人数首次下降后的又一次显著减少。
此前,考研报名人数曾长期呈持续增长态势,2023 年达到峰值 474 万人。
考研人数下降的背景较为复杂。
一方面,2025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为 1200 万,相比 2024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 1400 万有所减少。
结合考研报名人数与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关系,报考总基数下降导致考研人数也随之下降。
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大院校不断提高推免招生比例,部分院校的推免率直逼 50%。
在招生名额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推免的名额越多,考研人的机会就越少,面临的竞争压力就越大。
反过来说,推免保研的人数将增加,考研人数可能下降。
同时,学硕的缩招或停招趋势愈发明显,许多专业减少了统招学硕的数量,甚至只接受推免或直博招生。
此外,部分高校对跨专业考研提出了前置专业要求,增加了报考门槛。
还有,考公、出国人数增加。
2025 国考报名人数在持续飙升,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达到 341.6 万人,同比增长明显。
出国需求被释放,考研人群被分流。
不管人数增减,对于正在备考的考研人来说,下降总比上涨好,扩招总比缩招强,少一个竞争对手,多一个上岸的机会。
但对于真心要走考研这条路的人来说,即使是机遇,也要过线才行,要分高才行。
二、考研人数减少原因分析
(一)保研比例增加
随着高校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视,保研比例逐渐增加。
统考名额的减少,使得保研成为许多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主要途径。
许多名校将更多的名额倾向于推免生,这无疑加大了考研的竞争难度。
对于那些没有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考研压力更大,成功上岸的机会也相应减少。
(二)更多考生选择出国留学
国内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
而国外院校可报考多个,增加了录取机会。
海外名校有一定的要求,但规划合理的话,录取有一定保证。
相比国内考研,出国留学学制一般为 1 - 2 年,时间成本低,回馈性价比高。
课程偏实操,毕业后可以直接找工作。
此外,研究生学历提升、专业能力提升、海外背景和个人视野都会得到提升,国外大学的课堂教育非常鼓励学生的国际化思维,学生们可以在案例讨论中,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实操经验,汲取不同的知识。
(三)经济下滑,考研成本更大
在经济形势的影响下,考研成本增加,让一些学生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
一方面,部分高校收支失衡,上级部门的拨款数额减少,导致多所高校研究生院宣布取消新生奖学金。
比如江苏大学宣布从 2022 级研究生开始取消全部新生奖学金,西北大学更是在 2023 年研究生录取招生工作结束后向所有拟录取研究生发布公告,取消新生奖学金,虽然后来在拟录取研究生的大力维权下,宣布此次取消新生奖学金的公告从 2024 级研究生开始,但这也反映出考研成本在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各高校逐渐扩招研究生群体,对每位学生发放高昂的新生奖学金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专业型硕士不提供住宿、部分硕士学费不断上涨、勤工助学岗位取消等情况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四)考公人数上涨
公务员职位稳定,吸引了众多考生。
考公热度不断攀升,2024 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 290 万,比 2023 年同期增加近 40 万,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很多人来说,提前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待遇不错,福利完善,不用担心失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而且公务员考试是继高考后再公平不过的考试了,其招录程序公开透明,只要有能力就能考上心仪的岗位。
此外,公务员招录没有院校歧视,对二三本很友好。
相比之下,读完研究生后考公考编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比如现在教师公开招聘里,研究生和本科学历都可以报考,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一般报考的门槛以学校为主,也就是看中第一学历的。
(五)跨专业门槛变高
前置专业要求严格,跨专业考研难度增大。
部分高校对跨专业考研提出了前置专业要求,增加了报考门槛。
这使得那些想要通过跨专业考研来改变自己专业方向的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
他们不仅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六)研究生毕业要求越来越严格
高校为保证培养质量,提高毕业要求。
这使得一些人在考虑考研时更加谨慎。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持续增长,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延长硕士、博士就读年限,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各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改革的重要内容。
这无疑 “劝退” 了一批学生,他们担心自己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业,或者无法达到毕业要求。
三、考研人数减少后的去向
(一)考公群体
随着考研人数的减少,部分考生转向了考公赛道。
公务员招录对应届生的偏爱,吸引了众多大学生从考研的道路上换到考公。
考公热度不断攀升,2024 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 290 万,2025 年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达到 341.6 万人,同比增长明显。
对于很多人来说,公务员职位稳定,待遇不错,福利完善,不用担心失业。
而且公务员考试招录程序公开透明,只要有能力就能考上心仪的岗位。
此外,公务员招录没有院校歧视,对二三本很友好。
相比之下,读完研究生后考公考编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比如现在教师公开招聘里,研究生和本科学历都可以报考,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一般报考的门槛以学校为主,也就是看中第一学历的。
一些同学考研过后还要考公务员,原因之一是考研过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公务员工作稳定,是多数人都想要得到的岗位;原因之二是更倾向于工作的稳定性,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也是大家比较认可的;原因之三是早有准备,作为一名研究生,对于考公务员来说是有一定优势的,上岸率较高。
越来越多的研究生也参与到了国考的行列中,一方面是原本想在学术道路上走下去,后来发现自己不合适;另一方面是父母的期望,希望孩子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再者研究生在公务岗位上独具优势,学历高可能得到副科级别的待遇,一些岗位也有报考要求学历为研究生,且更有可能被重点培养。
(二)出国留学群体
国内考研难度大,留学申请相对容易且可报考多个院校,一些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随着今年出入境的放开,原本受限只能选择考研的学生将会重新回到留学赛道上。
这也是今年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
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更深入的学术研究以及更好的职业机会,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实践经验以及更广泛的职业发展机会,帮助学生发展独立、自信、成熟和适应力等重要素质。
此外,留学后归国潮也在不断上升,留学生在经历了海外生活的风光后,发现生活并非如想象中那么美好,面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和社会适应问题,许多人选择回国,重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就业群体
大学生意识到考研后也需就业,有不错岗位便抓住机会直接就业。
目前就业市场上一些岗位可能提供了较为可观的短期薪资和福利,吸引部分原本打算考研的学生直接就业。
一些学生看到市场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对于掌握机器学习、算法编程等技能的本科毕业生需求较大,并且给予较好的发展机会,所以选择直接就业积累工作经验,而非继续深造。
从整体就业市场来看,虽然考研人数减少,但这部分学生很多可能是转向了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如考公、考编或者进入大型国企等。
他们希望通过直接就业获取稳定的职业保障,而不是通过考研再寻求未来的就业机会。
四、对考研人数下降的思考
考研人数的下降反映出大学生对读研看法的转变,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首先,考研人数下降表明大学生对读研的态度逐渐回归理性,不再盲目跟风考研。
在过去,考研热持续升温,许多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学历而选择考研,而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学生们开始认识到,学历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实践经验、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样重要。
因此,他们在选择未来发展道路时,更加注重实际需求和自身情况,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
其次,考研人数下降也提醒大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未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对于那些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和天赋的学生来说,读研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学习,他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那些更注重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的学生来说,直接就业或选择其他途径提升自己的能力可能更为合适。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实习、培训、考证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总之,考研人数下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反映了大学生对读研看法的变化和对未来规划的理性思考。
在未来,大学生们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