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考研,提醒注意!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1-19 点击数:
简介:12月13日,研招网将开通下载《准考证》功能,研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自行下载《准考证》。

有哪些下载《准考证》途径呢?一起来看。

小编提醒:1.下载功能开通当天访问用户较多,建议大家错开高峰下载,此功能将持续开通,直到初试结束。

2.

【千问解读】

12月13日,研招网将开通下载《准考证》功能,研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自行下载《准考证》。

有哪些下载《准考证》途径呢?一起来看。

小编提醒:

1.下载功能开通当天访问用户较多,建议大家错开高峰下载,此功能将持续开通,直到初试结束。

2.为保证下载后的准考证信息正常显示,建议重新下载PDF文件阅读器查看。

可下载系统页面提供免费下载的PDF文件阅读器Foxit Reader或到其它合法网站自行下载PDF阅读器。

此外,建议下载时勿使用下载工具,可选择“另存为”的方式下载。

3.下载PDF格式准考证后直接打印即可,请勿转换文件格式等。

01 研招网下载《准考证》

第一步:登录研招网

要用你网上报名时的账号和密码登录!

忘记了密码,解决办法看这里:找回密码

进入研招网报平台首页后,你将看到初试时间提醒、考场规则等内容,这个页面上的提示要认真阅读!

点击“我已阅读并承诺遵守”按钮后,进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告页面。

第二步:认真仔细阅读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告内容,并按照公告提示提前做好考试准备。

注:

1、公告内容为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如有疑问,请咨询报考点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

2、请考生关注需要下载的附件,注意附件说明,有些附件需要打印填写后带至考场上交(附件说明由各省填写)。

各位考生请注意,这个页面上的提示一定要认真阅读,然后勾选“我已阅读并承诺遵守”后,再点击“下载PDF格式准考证”的按钮。

第三步:成功下载PDF格式准考证

02 支付宝下载《准考证》

方法一:打开支付宝APP,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学信网”官方小程序。

下拉页面选择“研招网”,点击进入。

在导航栏选择“统考网报”,点击统考报名,登录后根据页面提示,下载《准考证》。

方法二:打开支付宝APP,在首页搜索栏输入“学信网”,点击“研究生准考证”,可根据页面提示,下载《准考证》。

下载《准考证》后,建议考生多处备份,包括复印件和电子版,做好准备,初试和复试都将用到准考证。

考生请注意:

1.《准考证》由考生使用A4幅面白纸在规定时间内上网自行下载打印。

《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初试和复试 。

2.考生凭本人《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对号入座。

入座后将上述证件放在桌面左上角,以便核验。

3.考试地点由报考点指定。

考生应在考前了解考试地点及考场有关注意事项。

下载《准考证》时你可能遇到的问题:

1、下载后的准考证考试地点内容为“无”怎么办?

建议与报考点或报考点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联系咨询。

2、下载准考证时,提示“未进行网上确认或未被招生单位准考,请与报考点或招生单位联系。

”是怎么回事?

建议与报考点或者招生单位联系核实准考具体信息。

3、准考证需要彩色打印吗?

不需要,黑白打印即可。

再次提醒:《准考证》正、反两面均不得涂改或书写!

4、准考证可以重复下载吗?

准考证下载期间,下载次数没有限制,下载后请妥善保管。

5、准考证上没显示具体考场和座位号怎么办?

准考证上一般会显示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考场和座位号信息由报考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在准考证上体现。

如准考证上没有考场和座位号信息,您可咨询报考点或其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如何获取对应信息。

6、准考证上信息和报考信息不一致是否可以修改?

网报结束后,考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如准考证信息与报名信息不符,建议您在准考证下载时间内,及时联系报考点或招生单位反馈。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

一、考生应当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相关工作地点的秩序,不得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考生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考生不得将手机带入考点(考试封闭管理区域),进入考点后,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不得在考场外逗留,应当主动配合监考员按规定对其进行的身份验证核查、安全检查和随身物品检查,按照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和考点具体要求存放手机等非考试用品。

三、考生只准携带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或者按照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所需携带的用具。

不得携带任何书刊、报纸、稿纸、图片、资料、具有通讯功能的工具(如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照相、扫描等设备)或者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

四、考生入场后,对号入座,将《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验。

《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

考生领到答题卡、答题纸、试卷后,应在指定位置和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涂)姓名、考生编号等信息,按照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粘贴条形码等。

凡漏贴条形码、漏填(涂)、错填(涂)或者字迹不清的答卷影响评卷结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遇试卷、答题卡、答题纸等分发错误及试卷字迹不清、漏印、重印、缺页等问题,可举手询问。

但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五、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

六、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准进入考场参加当科考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当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规定。

考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试机构规定的区域逗留或者交谈。

七、考生应当在答题卡、答题纸规定的区域答题。

不得使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写在草稿纸或者规定区域以外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答题过程中只能使用同一类型和颜色字迹的笔。

八、考生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试题、答案或者交换试卷、答题卡、答题纸,不准将试卷、答卷、答题卡、草稿纸故意损毁或带出考场。

考生在考场内不得私自传递文具、用品等。

九、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上,由监考员逐一收取。

自命题科目,由考生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或者答卷)装入原试卷袋内并密封签字。

经监考员逐个核查无误后,方可逐一离开考场。

十、考生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务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研招网

2025考研初试成绩即将开查!国家线预测抢先看,这些变化将影响你

各省份成绩查询时间汇总 千呼万唤始出来!2025年考研初试成绩将于2月24日起陆续揭晓!根据各省最新通知: - 河南、江西:2月24日开放查询(官网直通); - 广东、江苏、宁夏:2月下旬公布; - 西藏:2月底前可查。

考生可登录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研招网查询,部分高校也将同步开通查分通道。

今年成绩发布时间较往年更集中,考生需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号,避免网络拥堵! 国家线预测出炉!涨还是跌?这些专业竞争最激烈 成绩公布后,国家线成为决定复试门槛的关键!综合多家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国家线呈现“文涨理稳,部分专业下降”趋势: 1️⃣ 文科类: - 经济学、金融:A类线预计345-368分(竞争白热化!); - 教育学、文学:或小幅上涨至325-356分; - 法学:预计320-340分,跨考热度拉高分数线。

2️⃣ 理工类: - 计算机、电子信息:分数线或维持高位,工学A类线260-277分; - 理学、农学:可能小幅下降至253-285分,冷门专业机会增加。

3️⃣ 医学类:临床医学A类线预计297-312分,报考热度持续走高。

⚠️ 注意:受报考人数减少50万(2025年报名388万)影响,部分专业国家线或“稳中有降”,但热门学科竞争依旧残酷! 复试新规!教育部宣布三大变化,直接影响录取结果** 今年复试迎来重大调整!教育部最新文件明确: 1️⃣ 全国复试时间统一:告别往年“时间差”,公平性提升,但备考节奏更紧张; 2️⃣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需额外通过2门本科主干课程考试,学术门槛提高; 3️⃣ 初试成绩必须过国家线:自主划线院校不得低于国家线,未达标专业明年缩招! 备战复试必看!三步逆袭攻略 1. 定位复试线:对照预测国家线,若成绩超A类线10分以上,可全力冲刺一志愿;擦线考生需关注调剂信息; 2. 强化面试技能:模拟面试、英语口语训练成关键,文科生重点准备热点分析,理工科需熟练实验操作; 3. 关注调剂动态:3月中旬国家线公布后,研招网将开通调剂系统,提前联系导师或目标院校,抢占先机! 最后提醒:成绩公布后,无论分数高低,切忌情绪化!高分需防“复试滑铁卢”,低分可抓“调剂黄金期”。

考研不仅是分数的较量,更是信息战与心态战! 点击关注,获取最新国家线权威解读+复试调剂攻略!评论区留言你的分数+专业,学长帮你分析上岸概率! **数据来源**:教育部、各省教育考试院、文都考研、新东方在线等。

(本文为预测性内容,实际分数线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025考研复试时间全国统一!初试出分在即,这些考研复试注意点需要格外注意——

2025年考研初试出分在即,不少考生开始关心复试及相关的准备工作。

记者了解到,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25考研复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需要考生在复习备考中特别注意—— 【复试时间统一】 教育部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教育部统一确定初试、复试时间。

相较往年,这一变化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以2024年的考研复试时间为例,全国范围内存在较大差异,最长的时间差可达十几天,这种差异不仅给考生带来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容易增加考生之间的竞争压力。

有观点认为,考研复试时间的统一可能会增加复试的难度,但也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要求】 根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这一规定体现了教育部对同等学力考生学术水平的严格要求,确保他们具备与本科生同等的学术能力。

2025年考研复试中对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要求,虽然提高了复试的难度,但也确保了考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为所有考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初试成绩与国家线】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所有考试科目均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学科专业,招生单位自主划定的考生初试成绩要求原则上不得低于国家分数线。

招生单位自主划定的考生初试总成绩要求低于国家分数线的学科专业,下一年度不得扩大该学科专业招生规模(不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这一规定对考生的初试准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保了进入复试的考生具备一定的学术基础和竞争力,而且明确提出如果初试总成绩低于国家线,下一年则不得扩大该学科专业招生规模。

【复试结果公示期缩短】 教育部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作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7日。

缩短公示期的新规定,不仅反映了教育部对招生流程效率提升的重视,也是对考生权益的一种保护。

通过缩短公示期,考生可以更早地得知复试结果,及时做出后续的决策,如是否接受调剂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加入收藏
               

事关考研,提醒注意!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