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亿人的顾虑:出国留学值不值,文凭硬不硬,目标怎么选?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0-21 点击数:
简介:疫情管控放开,航班限制取消,出入境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出国留学的春天来了。

与此同时,很多有意出国留学的家长和孩子的顾虑却依然存在:出国留学值不值?

【千问解读】

疫情管控放开,航班限制取消,出入境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出国留学的春天来了。

与此同时,很多有意出国留学的家长和孩子的顾虑却依然存在:出国留学值不值?反向留学有意义?国外文凭香不香?目标学校怎么选?诸如此类的问题萦绕在他们心里,挥之不去。

一、值不值?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人口共14.43亿

截至2021年,全国中等收入人口数量达到了4.5亿,占全国人口的31.2%。

这4.5亿人,毫无疑问是出国留学的“主力军”。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出国留学值不值?

接下来,咱们从投资消费、入学难度、教育质量、个人成长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值不值”的问题。

一说投资消费

出国留学这件事,既有投资属性,也有消费属性。

从国外院校的角度看,由于英美等主流留学地的大学私立性质的占比较高,所以它们能从中国留学生的学费和其他消费中获得不小的经济收益。

但是,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出国留学是“花冤枉钱”是失偏颇的

综合各个方面来看,出国留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过度竞争,在国外的学校,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成长,拿到了就业敲门砖

由此可知,出国留学值不值,先要根据自身情况衡量一下自身经济实力、消费额度和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

二说入学难度

谈到高考和考研,很多国内的家长和孩子都闻之色变。

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1071万,2021年这个数字上涨到1078万,2022年更是达到了1193万。

从全国新增人口数量来推断,2016、2017两年是新增人口高峰,也就是说,在2034、2035年之前,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仍将持续走高

与此同时,国内高等院校的新增学位数量,尤其是高层次大学的新增学位数量却无法同比例提升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不争的事实:未来十几年的高考仍将很难。

再说考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已经达到474万。

十年之前的2013年,这个数字是176万。

即便近年来研究生不断扩招,其增长比例也跟不上报名人数的增长

考研,正在变得越来越“卷”。

为什么中产阶层选择留学?避免国内升学的过度竞争是重要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相对于国内大学,学生在国外大学可以获得层次较高的教育,那么留学一定有它“有价值”的一面

三说教育质量

英美等主流留学目的地的大学录取与国内有所不同。

国内的高考也好,考研也罢,大多数是拿分数说话,更像是一种高校对学生的大方面选择,英美等国的高校录取,则更像是一种学校与学生的双向奔赴

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留学的“精准性”和受到个性化教育的可能性要高于国内升学

此外,英美等国的很多高校,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习惯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的很多高校,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比例较大,缺乏互动交流、团队合作、论证演示、反思总结。

两相对比,如果孩子的思路比较开阔,更适应开放式的教学,出国留学就具备相当的“价值”

四说个人成长

国内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业非常重视,从学龄前阶段就开始“卷”,孩子花费在学业,尤其是文化知识上的时间远超同年龄段欧美的孩子。

但这样的教育模式也会带来副作用,那就是国内很多孩子的独立能力比较差,不善于独立解决问题,比较听话却缺乏创新意识

出国留学,异国他乡,孩子即便不愿意,也必须接受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独立解决问题的现状。

与此同时,他们可以增长见识,接触不同的文化和观念,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站得更高

从孩子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如果家长属于“不肯放手,包办代替”型,孩子属于“习惯依赖,成长缓慢”型,那么出国留学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二、顾虑多?

说完了出国留学“值不值”,咱们还得探讨一下多数人的顾虑,包括“反向留学潮”和“文凭不够硬”

一说“反向留学潮”

过去的一年当中,很多媒体连篇累牍地对“反向留学”进行了报道。

在国外的大学课堂上,“有心人”拍摄了一段视频,发现座位上的学生多数都是中国人。

于是乎,某些人得出了“出国留学也还是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混,没啥意义”的结论

理性分析,这样的结论多少有点以偏概全

中国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但在不同的国家,中国留学生占国际学生的比例是不同的

这个比例在英国是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在美国是三分之一以上。

把范围放大到留学地本国的学生和国际学生,中国人所占的比例会被进一步稀释。

在英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多数是去读研究生,少数是读本科;多数选择商科,少数选择工科

由此判断,在英美的商科读研,中国同学相对较多;在其他国家的工科读本,中国同学自然很少。

二说“文凭不够硬”

过去的两年当中,国内很多就业岗位对留学生的入职要求变得更高了。

“出国镀金,回国就业,条件优厚,吃喝不愁”成了过去式,很多人担心出国留学后归国就业,竞争不过国内的学生。

理性看待,那些出国混日子的学生,不管在国内就业还是在国外就业,日子都不会好过

原因是:文凭是个敲门砖,就业最终看实力

学生的实习经历、就读院校和专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才是真正实力的体现。

所以,品学兼优的学生,自然不必担心“竞争力低下”的问题

总体上看,担心“反向留学潮”和“文凭不够硬”并不是没有道理,但基于自身情况,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核心问题

三、怎么选?

归根结底,选择出国留学的目标院校,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一要看经济实力与目标是否匹配;二要看自身的喜好和特长与就读国家和高校是否匹配;三要看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与就读专业是否匹配。

对外,要思考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气候、安全情况和学校的整体实力、优势学科、学风学情;对内,要思考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三观。

不偏听偏信,把择校当成一个“研究项目”来认真对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才是科学的、可取的态度

此外,比“在哪学”更值得深入思考的,还有“怎么学”

留学是个性化的,把握自己的留学机会,端正自己的留学态度,做好深度参与留学的准备,深度融入留学环境,勤于总结和反思,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铸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综上所述,出国留学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颇具性价比的选择。

只要你认真衡量过投资收益比、破除以偏概全的某些误解、建立好自己的择校体系,完全可以大胆选择“走出去”。

开阔眼界、拓展思想、学有所成,自然能开启一段美好的人生,你说呢?

对出国留学,你怎么看?你认为符合哪些标准的留学,算是性价比高?来评论区高谈阔论吧。

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看更多教育观点。

职高生只能报考本省大学吗

职高生只能报考本省大学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职业高中(简称职高)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生选择的途径。

与普通高中相比,职高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然而,一些人认为,职高生只能报考本省的大学,这是否属实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职高教育的特点。

职高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强调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术。

通过专业性的课程设置,职高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投入职业生涯并有望获得较高的就业率。

因此,很多人认为,职高生更适合报考本省的大学,以便更好地与本地的就业市场接轨。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区域限制因素。

不可否认,一些高校对招生范围进行了限制,优先录取本省或本地区的学生。

这是出于许多方面的考虑,包括资源分配、地域平衡等。

因此,在面临本省大学和外省大学的选择时,职高生可能更容易被本省大学录取。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职高生只能报考本省大学。

首先,一些大学采取了开放招生政策,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开放招生名额。

即使是外省的职高生,只要他们具备相应的学力和能力,仍然有机会被外省的大学录取。

其次,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域限制逐渐减少。

职高生可以通过#了解和申请#省份的大学,甚至可以参加全国性的答案,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

当然,这需要职高生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无论是本省还是外省的大学,都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

职高生如果希望被外省大学录取,就需要在学习和实践方面表现出色,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总结起来,虽然职高生报考本省大学可能更为便利,但并不代表他们只能局限于本省大学。

通过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自己,职高生可以扩大自己的选择范围,争取被#省份的大学录取。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关键在于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并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温馨提示:以上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 职高生 外省

2025年四川西南高职财经大学

介绍四川西南高职财经大学成立于2025年,是一所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

学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郊区,校园占地面积达到500亩,环境优美,设施齐备。

招生情况学校每年招生规模约为1000人,主要招收三年制专科生和四年制本科生,开设有会计、金融、国际贸易等财经类专业,以及计算机、物流等相关专业。

教学设施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语音实验室、模拟实训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师资力量学校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学术造诣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

其中,不少教师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教育。

校园文化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弘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校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还开设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毕业就业学校注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与众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近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未来展望四川西南高职财经大学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倡导诚信、勤奋、创新、卓越的校风,努力打造一所特色鲜明、水平优异的高职院校。

相关热词搜索:学校 学生 校风

加入收藏
               

4.5亿人的顾虑:出国留学值不值,文凭硬不硬,目标怎么选?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