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读研成本暴涨至45w,比留学还贵?高性价比留学首选看这里!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1-29 点击数:
简介:一提起出国留学,大多数人会默认这是一条非常“烧钱”的升学途径,很多家长和同学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都会选择在国内读研、读博。

然而,现在国内的专硕也随着扩招和报考人数的增多,水涨船高,成了“金砖的砖”。

【千问解读】

一提起出国留学,大多数人会默认这是一条非常“烧钱”的升学途径,很多家长和同学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都会选择在国内读研、读博。

然而,现在国内的专硕也随着扩招和报考人数的增多,水涨船高,成了“金砖的砖”。

01 - 国内读研费用比肩留学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放出了自己的研一学费截图,显示共缴费10.9万元,并配文“心死了”。

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震惊:“我以为是一万九,想着还好,好像都是这个价,定睛一看十万九。

其实,国内研究生学费高这件事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吐槽了,近年来国内学费也不断在增涨,尤其是某些专业的硕士突然成为“学费刺客”,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国内读研的门槛,学费数额直逼留学费用。

印象中研究生学费一直停留在八千、一万元左右,这十万多的学费属实是不少了:关于国内读研的学费,学硕学费一直都是八千左右,但专硕就不一样了,少则八千、一万,多的要小几十万,不同项目有着不同价位,加价不加量。

尤其是金融、经济、管理类专业,简直是最近几年学费涨价的重灾区。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业设计)硕士从2025级开始,学费由12w/期上涨至16w/期,金融专硕学费也高达18.8w/期;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的总费用更是上涨至22.8w......

图源:上交大信息公开网

图源:上财研究生院官网

而除了上海地区,北京、江苏、武汉、四川等多地的985/211高校的学费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西南财经大学为例,今年它就宣布2025级全日制会计学硕士从原来的8w上涨到9.8w,而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学费由原来的8w上涨到16.8w,将近翻倍。

此外,还面临硕士(尤其专硕)学制延长、部分高校专硕不提供住宿通勤时间增加等压力,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成本。

单从这些研究生费用的数额来看,知道的是国内读研,不知道的还以为出国了。

整体算下来,如果是专硕三年学费是10w(取的中间值),加上三年房租10w, 再加上每月2000元的衣食行,读完差不多要开销近30w;如果学费20w,租房15w(住的比较好的情况),生活费每月3000元,那就需要45万左右了。

这么细算下来,专硕读完大约在28-45万的开销,和在某些留学地区的开销是差不多的。

当然,两个选择都各有利弊,选择学时更短的一年制留学,就可以更快拿到毕业证;选择国内的专硕,衣食住行都更加便捷安全系数也高。

而且由于国内外的学校与专业不同,未来就业方向也不一样。

所以并没有哪个选择一定更优,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多一种思路~还是要综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考虑。

02 - 留学要花多少钱?

其实,留学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贵,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专业所需要的费用都不同,具体花费丰俭由人。

这里,厦门贝亚特留学就给大家推荐几个性价比很高的留学国家和地区~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可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个留学国家了,公立大学一年学费基本在2-2.5w;私立大学学费区间较大,但也在2.5-5w左右。

生活费加其他基本花销一个月大概在四五千左右,算下来去马来西亚读公立大学,大概需要7-9w一年;而私立大学则在7-11w左右。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地区平均学费20w/年,平均生活费15-30w/年,所以香港留学一年的总花费大概为35-60万人民币。

费用区间较大,主要是因为部分商科专业较贵,学费约为30-42w/年;文科学费约15-25w/年;传统工科学费普遍在20万人民币左右;与计算机和金融相关的工科学费普遍在25w+。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香港的大学对一年制硕士不提供住宿,校外租房也比较贵,约为5-10w/年。

【新加坡】

与中国香港类似的是,新加坡院校也是商科会比非商科的学费高,但商科与港校相比会更便宜一些:大约需要25-35w/年,热门商科比普通商科贵个几万;理工科学费也差不多是25-35w/年,文科学费约20-25w/年。

新加坡留学也需要租房,留学生租房包括合租政府租屋或公寓,一年住宿费大概在3-10w不等,加上平均生活费5-7w。

所以新加坡留学一年的总花费大概为35-45万元人民币。

总的来说,无论是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深造,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看哪个更适合你。

一定要结合自身条件、经济情况、职业规划、市场需求等方面去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有留学需求的同学可以联系我,贝亚特留学个性化精品化的多对一服务,能帮助大家形成选校、专业和职业规划三者结合的独特申请方案。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还想了解更多实时资讯,可以关注厦门贝亚特留学中介余伟老师,我们会持续更新留学的新鲜资讯~

中药学留学专科学校排名,附河北医学专科学校排名

今天千问网小编整理了中药学留学专科学校排名 我在本科学中药学,想出国留学,学临床,还有希望不? -...,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河北医学专科学校排名 河北医学专科学校排名如下: 1、河北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始建于1956年,初名河北省中医专科学校,校址在河北省保定市,1957年开始招收中医学专业本科生,1958年更名为河北中医学院。

1962年与天津中医学院合并,校名为天津键空燃中医学院,隶属河北省。

2、承德医学院:该校坚持开放办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留学生生源遍布12个国家;先后与丹麦哥本哈根大稿虚学等10余所国外知名高校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聘请了30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其中5位外籍院士为特聘教授。

3、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等8个专业,学科涉及医、理、文、法四个学科门类,拥有双聘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燕亏颤赵学者等优秀人才100余亏颤人,护理学专业在全国独立学院中排名键空燃第一。

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学院设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药制药、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等本科专业。

遵循“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重视稿虚实践教学,除校内实验楼外,学院共有13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我在本科学中药学,想出国留学,学临床,还有希望不? -... 一般出国学临床的希望不大。

药学专业出国留学国家: 美国:药学专业出国留学,美国当然是首选。

机会和难度并存。

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一些药学院,科研力量和经费(就是奖学金机会!)都远远领先其他国家。

英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开设药学专业的学校不够多,不过相比来说入学相对容易一点。

奖学金机会也有,但难申请一些(特别是英国的全奖)。

香港、新加坡:有几个学校有药学,也可考虑,读研一般都会给奖学金的。

日本:研究生阶段会给奖学金,如果会日语也可以考虑去日本读药学。

欧洲其他国家和澳洲:读PhD一般都会有奖学金,但需要跟老师套磁。

药学专业出国留学申请难度: 药学专业出国留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从出国难易程度上考虑,有学长曾经总结过这样的顺序:药剂>药理>药化。

不过这也只是相对而言,天道留学提醒大家,在进行药学专业出国留学申请前,一定要练好基本功,积累一些实习实践经验,才能增加成功筹码,顺利出国深造。

  比如,营养,生物统计,public health,这部分也分为应用性质较强的和禅斗研究性质较强的。

基本上以课程为主前派,毕业慧袭贺时候需要论文。

中医学大学全国排名 中医学大学全国排名前三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1.北京中医药大银闭拦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综合性医药高等学府,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

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6年创办的北京中医学院,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

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包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等。

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涵盖中医、针灸推拿、中态数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等多个领域。

北京中医药大学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注重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培养具有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育与科研设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2.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所以中医药为特色,医药学为主体,工学、管理学为辅助的全锋胡日制本科高校。

学校地处上海市奉贤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一批知名的中医药专家和学者。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了多个实验室和临床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

学校开设的专业涵盖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学等多个领域。

学校以培养中医药人才为使命,致力于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传承。

学校与国内外多个高校和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和实习平台。

3.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广州市天河区的综合性高等医药院校,成立于1956年。

学校前身为广州中医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0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本科高校,也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卫生部规划委员会中国西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单位。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设有多个研究机构和实验室,涵盖中医药、西医药、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学校还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积极推进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排名 院校专业: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原直属国家卫生部,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单位。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校训和“崇德远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学精业”的大学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有三元里和大学城两个校区,占地1355亩,建筑面积78万多平方米。

专任教师1608人,其中正高职称503人,副高职称513人,有一批以国医大师禤国维、周岱翰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

设有二级学院15个;2021年招生专业共有21个,有在校学生的专业共有27个。

其中,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治疗学七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护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生物技术、体育教育六个省级一流专业建锋谈设点。

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基础医学7个一级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科学技术哲学2个二级学科及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培养质量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人才辈出,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教授等一批杰出校友,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学校科研工作特色明显,优势突出。

“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获得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启差;“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国桥教授团队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许能贵教授团队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校重点打造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创新中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中悄基皮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科技创新中心(三元里校区)等重点平台,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

,学校一直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

整建制派出医疗队赴加纳执行医疗援助任务。

承担商务部科摩罗抗疟中心技术援助项目、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疟疾防治技术援助项目及广东省援助巴新疟疾防治中心建设项目,科摩罗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疟疾零死亡。

我校复方青蒿素全民服药以清除传染源的方案纳入《恶性疟的全民服药-现场实施手册》,为加快全球疟疾防治进程贡献了中医智慧。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中医药强省建设。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与政府共建医院4所和适宜数量的非直属附属医院。

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

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位居“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榜首,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第三附属医院是广东省唯一的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以中医骨伤科为医院的龙头专科。

2003年“非典”时期,我校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单位,主张中医药早介入,临床效果突出,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校专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第一版到第七版的诊疗方案。

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先后派出112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派出专家作为中国政府赴马来西亚抗疫医疗专家组领队,赴马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帮助农民精准脱贫、促进山区乡村振兴。

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和胃止痛胶囊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

“十三五”期间,学校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让及技术转移工作,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经费达7000万元。

在全省指导建立了50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

,学校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塑造了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

学校建设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一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广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

,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两万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联合香港、澳门地区大学成立粤港澳中医药联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7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和3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

学校和附属医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开展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共建,合作开设特色品牌课程,开展交换生项目,深入开展中医药领域的合作研究,联合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联合设立中医药联合研究基地等。

,(以上内容更新至2021年11月) 全国医学院校排名大全 1、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校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板块,占地500余亩。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均取得A+的优秀成绩,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的高校。

学校有14个学院、部、中心,8所附属医院,23个研究所;国家重点学科6个(含培育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教职员工近1300人,包括3名两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9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

2、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睁祥档大学。

2008年教育部、重庆市《部市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学校为重点建设大学。

据2019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袁家岗和缙云2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6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余亩;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系),34个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学生25760人,其中研究生5740人,本科生19310人,留学生710人;教师总数2220人;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3、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前身天津医学院建于1951年。

1984年6月,以天津医学专科学校为基础建立天津第二医学院。

1993年,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决宴毁定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得到国家教委批准。

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17年9月,学校入围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4、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位于江悉乱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多科性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医药院校。

5、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都中医学院更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6月,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1800亩,开设有19个学院,37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其他信息: 广州中医药大学位于广州,是广东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和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及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之一,原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于2000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

学校现有二级学院16个,本科专业27个,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

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点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19个。

以上,就是千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药学留学专科学校排名 我在本科学中药学,想出国留学,学临床,还有希望不? -...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末留学生一共有120人 为什么回来的只有94人呢

还不知道:清末留学生为何只有94人回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虽然说晚清政府的统治十分黑暗,但其实晚清也出了很多曾想挽救国家的爱国先进人士,洋务派就是当时朝堂中的代表。

虽然我们如今来看洋务运动,因为一开始就错误地站在了维持清政府统治那一边,所以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就同时也宣告了失败;但实际上在当时看来,洋务运动已经是做得最好的救亡图存运动了,他们大办实业,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武器。

最重要的是,洋务运动对于新思想的培养,开办的新式学堂,算是很多近现代思想家的培育摇篮。

为了学习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运动特地在全国挑选了120位天才神童,于1872年将他们派去美国留学,想让他们学成回报祖国。

但没多久,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进程加剧,清政府也不得不紧急召回这批原本需要在美国学习15年的留学生们。

但派出去了120名留学生,回来却只有94人,还有26名儿童去哪儿了? 第一,有些孩童的审核不合格,清政府送他们出去留学,肯定是选择最顶尖的那批为了去学技术的,但还是有个别孩童,是依靠着家中关系,强行塞进来的。

在出发前夕,这批人肯定都还会被剔除,因此就少了部分人。

第二,水土不服原因。

对于传统儒家思想而言,背井离乡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凄惨的事情,再加上他们去的还是另外一块大陆上的美国,这种惶恐就被放得更大。

而当时美国人对于人的歧视也是很浓厚的,因此在身体以及心灵的双重打击下,部分神童很快就倒下了,其中就包括着15岁就考上了大学的天才神童潘明钟。

第三,部分儿童的确不愿再回国。

当时清政府紧急召回这些儿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儿童们本身——他们被先进思想洗脑的已经过度西化了。

清政府送他们出去留学,是为了让他们学成来回报国家的,并不是送天才给美国的。

但是国内腐朽落后的氛围,怎么能跟当时先进的美国比呢?他们的儒家思想已经遭到了动摇,尽管清政府想及时止损,召回他们,但是还是有部分儿童不愿再回国,选择留在美国,继续学习先进的技术。

综上3点,就是这26名失踪天才的全部原因。

但是被召回的这部分儿童也没受到重用,他们因为清政府的怀疑,觉得他们内心已经投靠了美国,因此白白浪费了他们一身学识。

直到清政府破灭后,部分留美儿童才有了释放自己才能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国内读研成本暴涨至45w,比留学还贵?高性价比留学首选看这里!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