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与面食结合的山西名小吃猫耳朵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击数:

思绪与面食结合的山西名小吃猫耳朵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华文化出色“吃客”,
你是喜爱扬州市的红烧狮子头,
還是四川的夫妻肺片,
還是广州市的煲仔饭,亦或是 山西的猫耳朵?

思绪与面食结合的山西名小吃猫耳朵 -第1张图片

一个令人误解的名字

“猫耳朵”因其独特的名称,还曾闹过不少的笑话。

有外地人来山西吃饭,山西人说要吃“猫耳朵”。

外地人吓坏了,偷偷给家人打电话说:“他们这里的人好残忍呀,居然要吃猫耳朵,听得我都有点害怕了。

”后来才知道,此“猫耳朵”非彼“猫耳朵”,而是一种可口的面食,这才消除了误会。

思绪与面食结合的山西名小吃猫耳朵 -第2张图片

一碗大有来头的美味

据传,清乾隆皇帝出巡民间,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在湖中赏玩。

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

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

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是否有美食。

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

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

”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

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

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

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

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

思绪与面食结合的山西名小吃猫耳朵 -第3张图片

一碗寄托着相思的面食

思绪与面食结合的山西名小吃猫耳朵 -第4张图片

猫耳朵可用多种面粉制作,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同时也能够较全面地满足人体需求,防治各类营养缺乏病。

思绪与面食结合的山西名小吃猫耳朵 -第5张图片

在晋中一带,大家用白面、高梁米面制作;在雁北、忻州等严寒地域,大家用莜面、荞面制作,称之为“碾肉疙瘩”、“碾饪輯”。

莜面绵软,能碾发布纹路、触角等花式,使面点样子做出去绚丽多彩。

猫耳朵的制作有别于饸饹面和拨鱼,无需专用工具,只需把面和得软绵绵的,揉成大的纸条,再碾成豇豆大的小块,随后用无名指、大拇指捏着一转,便被卷显像猫耳朵一样。

在沸水里煮开它,捞出配佐料火灾一炒,耳卷里吸存着料汁,味儿饱和状态,吃起來十分美味。

另外,它也是大家用于接待姑爷的饭食,有着“吃完猫耳朵,超好听媳妇话”的民间谚语。

而晋北一带,以白面制作状如猫耳朵的搓豌子,则是大家结婚与接待客人的饭食,也是一种山西省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

猫耳朵原是民俗特色美食,以其筋滑可口,美得不可方物,慢慢进入了“人生巅峰”,变成宴席上的一道佳食美味可口。

一个专注旅游攻略的网站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