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5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千问解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就文化而言,最有价值的往往是正在生成和正在消逝的部分。
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注]中的乡村社会而言,正在生成的便是信息化、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种种新的文化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美丽乡村。
而正在消逝的则是乡村社会数千年建构起来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其存在的空间——传统村庄。
作家们敏感地意识到作为传统乡村社会实体的一些“村庄”,正在成为逐渐远去的文化背影。
这与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
由此,作为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的村庄正在解体。
正是由于村庄成为一种正在消逝的文化,新乡村叙事才集中爆发出了从未有过的书写“村庄”的热潮,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阿来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孙惠芬的上塘村、梁鸿的梁庄等。
作家们尽管风格各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与自己心中的“村庄”做最后的告别,有的甚至直接将作品命名为《即将消失的村庄》(赵本夫)、《最后的村庄》(曹乃谦)。
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留住村庄的情怀,并由此生发出文化“乡愁”主题,为正在消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
这曲多声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远历史回音的“乡愁”主题。
这个时期的乡愁,既不同于鲁迅所说的“侨寓文学的作者”们“隐现着”的“乡愁”,也不同于余光中远离故土的“乡愁”。
鲁迅所说的那些“侨寓”北京的作家们对故土的“胸臆”,只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对故土的怀恋和想象,诸如“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事实上也应包括沈从文之于湘西。
而其时的贵州、榆关、湘西都还是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延续着的乡村社会,他们“愁”的只是自己主观上的怀恋、想象和与他们生活的城市之间的文化反差。
所以说,那时的乡土文学与其说是在写乡土,不如说是在写作家自己的“胸臆”。
谢有顺曾用“‘存在’的乡愁”来区别先锋派作家们与此前乡土作家们的“‘文化’的乡愁”。
而事实上,在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作家们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文化消逝的特征,不管用树碑立传、记录苦难,还是神化、美化甚或丑化方式与之作别,都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生离死别”,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
(摘编自李震《新乡村叙事及其文化逻辑》)
材料二:
文化自觉的提出最早来自费孝通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是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关系的成果。
由中华民族的“大混杂、大融合”格局所形成的“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统一”文化,启发费孝通提出兼容并包、互利共生、共存共荣的文化自觉思想。
在费孝通的思想脉络里,文化自觉理论是他从关注利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经济政治建设,转向关注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的文化建设的标志。
这一思想上的转向,代表了费孝通对乡土中国之现代化的体悟,从物质文明延伸到了精神文明、从社会生态扩展到了社会心态。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记住乡愁”其实就是乡土中国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保持文化自觉的体现。
乡愁除了包含恋土、乡愁、思乡的复杂情感外,作为一种隐喻城乡关系、乡民认同的观念话语,也包含着价值诉求和伦理意义,如理想追求、身份认同、精神寄托等。
有学者认为,“记住乡愁”是对“乡愁”这一中国传统话语的传承和现代化转换,为乡村伦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构提供了道德与文化的“根”,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愁”成为人们重归故乡的精神动力。
无论是单纯思念家乡的返村乡民,还是为了支援家乡建设的返村乡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落叶归根”的精神动机而返乡,也就是出于对家乡的文化认同而非仅仅是对经济发展机会和政策倡导的认同。
因此,乡村振兴所要实现的应当是一个以文化认同撑起乡愁、留住乡愁的乡村,而不是一个只有城市文化而丧失乡愁底蕴的乡村;是一个“文化实心化”的乡村,而非一个“文化空心化”的乡村。
这种基于文化自觉的深层认同,也同样可以作用于城市,乡愁记忆是所有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种乡愁记忆生成了落叶归根的观念,让人们与家乡建立了精神纽带,这是传统中国城乡人才流动循环的原因所在,也是化解现代中国城乡融合难题的策略之一。
费孝通曾在《损蚀冲洗下的乡土》一文中提到,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是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神。
中国人一直有着强烈的“根”文化,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和教育的社会:小之一家一村,大之一乡一国。
而从社会层面来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
传统中国确如费老所言,乡土社会的人才从不忘本,而是始终设法回到生养他的土地和族人中去,将保卫和培养“乡土之根”视为责任和荣耀。
然而,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土生土长的人才已不复为乡土社会自身所用,人们既不愿也不能回到乡土中,这成为中国乡村随现代化进程而衰弱的根源之一。
因此,记住乡愁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使人们能够将个人人生价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将生命融入到家乡振兴和国家复兴中,重新打通城乡互促共进的回路,甚而以此为基础,增进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文化认同。
(摘编自吴越《文化自觉与记住乡愁:乡土中国的文化价值》)
【注】第三次文化裂变:在21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兴起,新型信息产业与农业、工商业的融合体之间不断冲突与再度融合,乡村社会从传统生活习俗、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语言和行为方式,到心理和观念意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的乡村社会而言,正在消逝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B.“侨寓文学的作者”们的“乡愁”和沈从文之于湘西的“愁”都偏于主观化,他们的故土彼时还存在并延续着。
C.费孝通是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理论的人,在费孝通的思想脉络里,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与现代技术富国强民,前者更深刻。
D.中国乡村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衰弱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土生土长的人才流失,因此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有助于人才回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村庄作为一种正在消逝的文化,成为新乡村叙事中重要的元素,它是阿来笔下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梁鸿的梁庄、裴文中的榆关,它是“乡愁”的载体。
B.乡愁不仅包含恋土、乡愁、思乡的情感,也包含价值诉求和伦理意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深层认同,为乡村伦理重构提供了道德与文化的“根”,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C.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正在上演一场文化意义上的“生离死别”,“记住乡愁”有利于振兴乡村,规避乡村“文化空心化”现象。
D.一家一村一乡乃至一国都是供给我们生长和教育的环境,我们受到其滋养后再回馈反哺,有利于维持其应有水准,使之不衰退和消亡。
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一中“挽歌”主题的一项是(3分)( )
A.肖勤的《外婆的月亮田》描绘了层层叠叠的月亮田、开满洁白桐花的桐花岭以及仡佬族少女,如世外桃源般的乡村,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涓涓乡愁。
B.乔叶的《宝水》讲述了太行山深处的宝水村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文旅特色型乡村,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生活和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
C.鲁迅的《故乡》展现了还乡者的故乡体验和对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判断,反映出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与痛苦,也表达出对惨败的故乡景象、麻木的故乡人的痛心与无奈。
D.《秦腔》以贾平凹老家为原型,讲述清风街的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以及难以挽回的衰败、无地彷徨的哀伤。
4.两则材料都大量使用引号,请梳理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5.中央领导人曾指出要“记得住乡愁”,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如何才能“记得住乡愁”。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窗
泰格特(澳大利亚)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
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
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
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
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
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
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
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
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
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
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
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的看总比没有强。
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
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
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
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
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
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
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
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
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
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
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
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
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文本二:
突转式逆向构思法,简而言之,即“蓄势于前,突转于后”,也就是先写顺势的直线发展,似乎文章要按照这一发展趋势结束,但当顺势发展到关键之处,突然来一个大转折,“涌出一个动人肺腑的高潮来”,以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终篇。
蓄势要蓄足,转折要转陡。
以流水作比,蓄势好比提高水位,加大落差,飞流直下,更为有力,激起更大的浪花。
这样的突转,才能获得充分的表现力。
顺逆法也是一种使文章曲折生姿的妙法,它是通过对顺势与逆势的巧妙安排,造成文章波澜迭起、起伏变化、曲折生姿的写法。
顺势,即顺着事物某种发展趋势来写;逆势,即写与顺势相反的趋势。
“文似看山不喜平。
”创作时应当精心构思,巧妙安排,表现出情节的顺势逆势,并使之错落相间,相辅相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顺逆法构思中,顺势和逆势的出现,必须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不能违背生活的逻辑,去编造荒诞不经的情节,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顺逆法与突转法有相似之处,更有区别。
二者都有逆转出现,但顺逆法是把顺势和逆势错落相间地进行安排,使文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突转式则是先写一个又一个的顺势,最后来一个逆转,蓄势于前,突转于后。
(摘编自海珠儿《谈逆向构思法》)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窗》的故事里有着艺术的辩证法,不同读者可作出不同的解读,若用心回味,从中能悟出人生的况味和哲理。
B.小说环境设置上一间病房,一扇门,一个窗户,其它一概从略;角色设置上两个病人,一主一次。
狭小的空间,简单的情节,而人物形象却格外鲜明。
C.情节发展需要矛盾冲突的推进,小说的主要矛盾是不靠窗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这一矛盾让我们看到了两个灵魂的撞击。
D.《窗》构思之妙,采用正反、虚实之法表现人性:靠窗病人嘴里窗口栩栩如生的生活图景,到了不靠窗病人眼里却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7.依据文本二,下列对文学作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促织的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属“意料之外”,却符合鬼怪志异小说的情境设定,在“情理之中”。
B.《氓》中先写女主人公对“氓”的热烈情感,再写婚后的不幸以致决绝分手,形成情节突转,具有极强的感情冲击力。
C.《老人与海》中写桑地亚哥老人一次又一次与对手搏斗,最后却落得一无所有,即是用一个又一个顺势为最后逆转蓄势。
D.《荷花淀》中先写女人们探夫归来遇敌,将紧张的气氛推到极致,然后写伏击获胜,属于典型的突转式逆向构思法。
8.文中两处写到“盯着天花板”,揭示了靠门的病人怎样的心态?(4分)
9.小说《窗》“蓄势于前,突转于后”的情节安排产生了怎样的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情性者,人治之本,礼乐所由生也。
故原情性之极,礼为之防,乐为之节。
性有卑谦辞让,故制礼以适其宜;情有好恶喜怒哀乐,故作乐以通其敬。
礼所以制,乐所为作者,情与性也。
昔儒旧生,著作篇章,莫不论说,莫能实定。
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
故世子(即世硕)作《养书》一篇。
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
孟子作《性善》之篇,以为“人性皆善,及其不善,物乱之也”。
谓人生于天地,皆禀善性,长大与物交接者,放纵悖乱,不善日以生矣。
若孟子之言,人幼小之时,无有不善也。
微子曰“我旧云孩子,王子(即纣王)不出。
”纣为孩子时,微子睹其不善之性性恶不出众庶长大为乱不变故云也。
羊舌食我初生之时,叔姬视之,及堂,闻其啼声而还,曰:“其声,豺狼之声也。
野心无亲,非是莫灭羊舌氏。
”遂不肯见。
及长,祁胜为乱,食我与焉。
国人杀食我。
羊舌氏由是灭矣。
纣之恶在孩子之时;食我之乱见始生之声。
孩子始生,未与物接,谁令悖者?丹朱生于唐宫,商均生于虞室。
唐、虞之时,可比屋而封,所与接者,必多善矣。
二帝之旁,必多贤矣。
然而丹朱傲,商均虐,并失帝统,历世为戒。
性本自然,善恶有质。
孟子之言情性,未为实也。
(选自王充《论衡·本性》,有删减)
材料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减)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微子睹其不善A之B性C性恶不出D众庶E长大F为乱G不变H故云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原,推究,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相同。
B.以,表示修饰关系,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的“以”用法相同。
C.与,参与,与《六国论》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思不相同。
D.内,通“纳”,结交,与《鸿门宴》中“距关,毋内诸侯”的“内”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充认为礼乐制度是根据人的性情制定出来的,任由性情发展就可能出现极端的后果,因此用礼来作为防范,用乐来作为节制。
B.世硕、密子贱、微子等人都认为人的本性中有善恶两个方面,而最终成为善人或者恶人,则是后天引导、培养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C.王充认为丹朱、商均分别处于尧、舜时代,所接触的肯定大多是贤能的大臣和善良的百姓,他们成为恶人应该不是受人影响造成的。
D.孟子认为每个人包括君王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君王如果能够用这样的心情去施行仁政,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把天下治理好。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孩子始生,未与物接,谁令悖者?
(2)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14.文本中王充对孟子的“性善论”有何看法?如何分析论证?(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初春
王绩
前旦出园游,林华都未有。
今朝下堂望,池冰开已久。
雪避南轩梅,风催北庭柳。
遥呼灶前妾,却报机中妇。
年光恰恰来,满瓮迎春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四句写诗人“前旦”和“今朝”游望所见之景,巧妙地透露出诗人心理变化。
B.因春天迟迟未至,诗人着急得又是呼妾又是唤妻,表现出他对春天的热切盼望。
C.末尾二句写开瓮酒迎新春,这与前面盼春、寻春、见春的叙写相呼应,文脉贯通。
D.本诗用自然质朴的语言描写富有趣味的居家生活,这与杜甫的《客至》异曲同工。
16.五、六两句中“避”“催”二字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指出,那些嘴上说爱果树的人,其实是在害果树;而指出那些喜好多发政令的官员对百姓也是如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吊古伤今,古今常情。
《赤壁赋》中,苏子与客遥想曹操当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洒脱,不禁发出“______,______”的人生无常的慨叹。
(4)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描绘高远壮阔秋景的名句,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满街杨柳绿丝烟。
”这是民间对于清明的描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个大家 A 的诗句,是杜牧笔下的清明见闻。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的则是陆游笔下的清明时节。
节日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在对传统节日的赓续传承中,我们读懂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与魂。
①立足节日文化元素,从2021年开始,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奇妙游”这一 B 的节目架构,延展电视节目的审美空间和表达边界,传递当下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但我们没有止步于传统,而是让科技赋能文化,用影视化拍摄手段赋予节日“烟火气”之上的诗意与美感。
③《墨舞中秋帖》《登高抒怀》等节目,不仅从民俗等方面对节日文化进行了还原,在内容与形式上也进行了适度创新,让人们更加热爱自然、敬畏天地。
④此外,我们开始寻找具有象征性的、能够反映文化深层价值的元素,以创新方式融入节目中。
比如,在传统文化中,“金刚”象征 C 的力量和坚强意志,舞蹈节目《龙门金刚》通过艺术形象描述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坚韧,激发观众的共鸣,增强自豪感与凝聚力。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
A______B______ C______
19.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B.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从床下拽了出来。
C.“插柳莫让春知晓”,这谚语是在变着法子表达“人勤春来早”的意思。
D.你让我仔细想一想,这个方案比较复杂,下午三点前给你回复。
20.“河南的文化底蕴,滋养了节目创作灵感。
”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文化出海”,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面。
如何“文化出海”?我们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看“罗盘”识方向。
“扬帆远航”,意味着机遇,也预示着这些文化产品要接受更多受众、更多视角的检验。
因此,既需要识别(甲 ),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
比如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阂上演“一户一墩”火爆场面,世人可以“信口拈来”各种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使“冰墩墩”成为全球近几届奥运会热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
二是建“港湾”助远航。
水手可以一往无前地出海,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对于文化“走出去”来说亦是如此。
①比如截至到2022年,②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已吸引260多家企业入驻,③将大量华语影视作品发行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④合作区还上线了“十诺云平台”,⑤为全国乃至浙江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
三是(乙 )。
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
“文化出海”,除了内容“出海”,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
比如,为了提升翻译出版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启动了“海外翻译与传播应用能力培养计划”,围绕多语种翻译出版、书刊海外传播、海外出版营销、数字出版技术等领域,开展研修培训、研讨交流等。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文化出海”是一场与未来角逐的远征,期待在“文化出海”的这条路上,我们的电影、文学、动漫等产品能扬起一道道风帆,形成千帆竞发之势,驶进世界各地受众的心里。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信口拈来”,有人认为用得好,有人认为有语病。
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着力即差”,是苏轼临终遗言中的一句话。
大意是:凡事太过用力,反而落了下乘。
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如此?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项“前者更深刻”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二“文化自觉理论是他从关注利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经济政治建设,转向关注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的文化建设的标志”可知,是他关注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并没有对二者所起效果进行比较。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裴文中的榆关不属于正在消逝的文学范畴。
B项偷换概念,“道德与文化的‘根’”是“记住乡愁”而非“乡愁”。
D项“使之不衰退和消亡”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中无依据。
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题干问最“符合材料一中‘挽歌’主题”,根据材料一“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为正在消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和“这曲多声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远历史回音的‘乡愁’主题。
这个时期的乡愁,既不同于鲁迅所说的……”,以及“在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作家们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文化消逝的特征”可知,D选项属于此意义上的“挽歌”。
A、B两项没有写到乡村的文化消逝特征,C项不属于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的作品,不符合材料一“挽歌”的范畴。
故选D项。
4.【答案】①基于原作者的直接引用,使论证有所依据,出处明确,真实可信。
比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统一”文化等。
②强调表达重点,加深读者对表述对象的印象,突出该词的重要性。
比如“村庄”“乡愁”“愁”“记住乡愁”等。
③突出所引词语的特殊含义,使得词语产生比喻义和引申义,更符合文本的表达,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比如“生离死别”“根”“落叶归根”等。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论述类文本中引号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文中使用的引号,一共有三种作用,分别是表直接引用、表强调和表特殊含义。
直接引用的例子为:材料一中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鲁迅所说的“侨寓文学的作者”们“隐现着”的“乡愁”,谢有顺曾用“‘存在’的乡愁”来区别先锋派作家们与此前乡土作家们的“‘文化’的乡愁”,材料二中“大混杂、大融合”格局、“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统一”文化、“文化实心化”“文化空心化”等,这些引用都是选自其他作者的原句,可以使论证有理有据,真实可信。
“村庄”“乡愁”“愁”等词使用引号,起到强调的作用,这些词在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引号的使用加深了读者对表述对象的印象,突出了该词的重要性。
“生离死别”“根”“落叶归根”等词引号的使用使得词语产生了比喻义和引申义,更符合文本的表达,形象生动。
5.【答案】①关注乡村文化中正在消逝的部分,鼓励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留住村庄的情怀,深化“乡愁”主题。
②增强对家乡的文化认同,以文化认同撑起乡愁、留住乡愁。
③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使人们能够将个人人生价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将生命融入到家乡振兴和国家复兴中。
④重新打通城乡互促共进的回路,让愿意回归乡村社会的人才能够返村。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如何“记得住乡愁”考查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两则材料可找到相关语句:材料一中“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为正在消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
材料二中“无论是单纯思念家乡的返村乡民……也就是出于对家乡的文化认同而非仅仅是对经济发展机会和政策倡导的认同”“乡村振兴所要实现的应当是一个以文化认同撑起乡愁、留住乡愁的乡村”“土生土长的人才已不复为乡土社会自身所用……这成为了中国乡村随现代化进程而衰弱的根源之一”“记住乡愁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家国一体的文化认同”。
结合以上材料,筛选整合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内容的能力。
“一主一次”错,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同为故事的主角。
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B.“形成情节突转”错误。
突转式是先写一个又一个的顺势,最后来一个逆转,《氓》中婚后生活不幸,到最后决裂,没有情节逆转。
C.“用一个又一个顺势为最后逆转蓄势”错,《老人与海》不是“一个又一个的顺势”,而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最后逆转”错误,并未实现“逆转”。
D.“属于典型的突转式逆向构思法”错,突转式逆向构思法是以“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终篇”,《荷花淀》遇敌、歼敌的情节发展是自然的,不符合突转式逆向构思法。
故选A项。
8.【答案】前一处表明了病人被“到靠窗位置去”的念头折磨得彻夜难眠的痛苦心态;(2分)后一处表明了病人在病友需要救助时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心态。
(2分)
9.【答案】①从情节上看,前文用靠窗病人的描述充分蓄势,最后突转,发现窗外是一堵墙,结尾骤起波澜,出人意料,曲折生姿。
②从人物形象看,在蓄势与突转中,以靠窗病人善良真诚,反衬另一个病人丑陋的一面。
③从主题角度看,这样安排可以更好地表现人性的复杂,批判人性的丑恶。
④从读者感受看,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更具冲击力。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
)
【解析】《窗》通过简单的场景设置和人物关系,揭示人性的复杂与内心的矛盾冲突。
窗户成为欲望和想象的象征,通过蓄势将不靠窗病人的渴望推至顶点,突转显现出无情的现实反差,形成震撼的结尾,给人留下深刻的反思。
小说采用突转式逆向构思法,引人入胜,展现人生在面对欲望和道德选择时的困惑和考验,不同的读者从中可以体会到人生的深刻哲理。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前一处“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此前那位靠窗的病人在被允许坐起来的一个小时中,向靠门的这位病友描述他“看”到的窗外的一切,最初这是靠门的病友最享受的时光。
可是渐渐地,他的想法变了,“为什么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这想法折磨得他“彻夜难眠”。
而此处的“盯着天花板”,正透露了他被“到靠窗位置去”的念头折磨得彻夜难眠的痛苦心态;
后一处是在那位靠窗的病人半夜发生危险时,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而靠门的这位病人却依然执着于“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于是他什么也没做,而是“仍然盯着天花板”,直至病友死去。
“盯着天花板”表明了病人在病友需要救助时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心态。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安排的艺术效果的能力。
从情节上看,前文用大量笔墨描写靠窗的同伴为另一个病人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如公园、湖水、天鹅、孩子们、情侣、鲜花、球赛等,这些都属于“蓄势”;后文不靠窗的病人对“窗”的占有欲促使了情节的转变,“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最后当他终于如愿挪到了那张病床上时,“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最后突转,发现窗外是一堵墙,结尾骤起波澜,曲折生姿。
从人物形象看,靠窗的病人用自己的想象为两人的生活注入动力,“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而“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前文用了大量笔墨表现同一间病房的两个人在描述窗外的一切时的满足与幸福;后文不靠窗的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渴望占据窗口床位,使他漠视一个生命的逝去,故事也有了矛盾冲突的戏剧性。
在蓄势与突转中,以靠窗病人善良真诚,反衬另一个病人丑陋的一面。
从主题角度看,一扇窗,将病房中本不相干的两个人连在一起,两个不幸的人命运有了交集,窗也因此成了他们共有的窥望窗外世界的平台以及精神生活的依托。
转折的情节演进,运行中情节突转,不靠窗的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故事也有了矛盾冲突的戏剧性。
这样安排可以更好地表现人性的复杂,批判人性的丑恶。
从读者感受看,情节发展需要矛盾冲突的推进,小说的主要矛盾是不靠窗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微观世界里这一矛盾让我们看到了两个灵魂的撞击。
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更具冲击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
10.CEH【解析】微子睹其不善之性。
性恶不出众庶,长大为乱不变,故云也。
11.D项【解析】材料二中的“内”通“纳”,意思是“结交”;“距关,毋内诸侯”的“内”意思是接纳、放入,二者意思不同
12.B项【解析】密子贱、微子等人都认为人最终成为善人或者恶人,则是后天引导、培养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13.【答案】(1)孩子刚生下来,还没有与外界事物(外人)接触,谁会叫(让,教)他胡来(乱来、作乱)?(句意2分;“始”1分;谁令(之)悖者,省略句1分)
(2)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自身有四肢。
凡自身有这四种发端的,懂得都要扩大充实它们。
(句意2分;“是”1分;“犹”1分)
14.【答案】①王充认为孟子性善论不符合实际情况。
②主要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正面用微子看幼时纣王就有不良的本性及羊舌食我一出生就有恶性的例子,阐释他们并非后天接触外界被人影响才变恶,来反驳孟子人幼小时没有不善的观点。
③反面论证,从朱丹、商均出生在良好环境,却傲慢、暴虐,来反驳孟子的“性善论”。
(观点1分,分析2分)
参考译文:材料一
情性,是治理人民的根本,礼乐制度就是由此制定出来的。
特意推究了情性发展到极端的后果,然后用礼来作为防范,用乐来作为节制。
人性有卑谦辞让,所以制礼来适合事理;人情有好恶喜怒哀乐,所以作乐来表达敬肃。
制礼作乐的根据,是人的情和性。
过去的儒生,写文章,没有不论说的,却没有一个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周朝人世硕认为人的本性中有善的有恶的两方面,取人的善良本性,通过培养、引导,好的品行就会滋长起来;取人的恶劣本性,加以培养、引导,那坏的品行就会发展下去。
像这样,原来情性就会各有善恶,而是善是恶,在于培养的方向。
所以世硕作《养书》一篇。
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这些人,也论述过情性,与世硕相互有出入,但都说人的情性中有善恶两个方面。
孟子作《性善》篇,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至于他们不好的品质,是受了外界事物的不良影响。
说人由天地所生,都禀受了善良的本性,长大以后与外界事物接触,放纵自己胡作非为,不好的品质日渐滋长。
像孟子所说的,人幼小的时候,没有不善良的。
但微子说:“我过去评论孩子时说过,纣王没有一般孩子好。
”因为纣王做孩子的时候,微子就看出了他不良的本性。
其禀性恶劣,不如一般人,长大之后为非作歹,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禀性,所以他这样说。
羊舌食我刚生的时候,祖母叔姬去看他,刚走到堂屋,听见他啼哭的声音就往回走,说:“他啼哭的声音,像豺狼号叫。
狼子野心,不认六亲,除了这个孩子,没人会灭我羊舌氏族。
”始终不肯去看他。
等他长大以后,祁胜作乱,羊舌食我参与其中。
国人杀了羊舌食我,羊舌氏因此灭亡。
纣王的恶劣品质,表现在孩子的时候;羊舌食我参与作乱,显现在刚生时啼哭的声音。
孩子刚生下来,还没有与外界事物接触,谁会叫他胡来?丹朱在尧的宫里出生,商均在舜屋里出生。
尧、舜的时候,挨家挨户都有品德高尚可以受封的人,所被接触到的人,肯定大多是善良的百姓。
尧舜二帝的身旁,肯定大多是贤能的大臣。
然而丹朱傲慢,商均暴虐,都失去了帝位,历代成为人们的教训。
生性原本自然就如此,它的善恶是由承受的气的性质决定的。
孟子说的人情天性,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材料二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古代圣王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这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的原因是:假设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交好讨好的原因,不是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的原因,也不是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自身有四肢一样。
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发端的,懂得都要扩大充实它们。
”
15.B项【解析】“因春天迟迟未至,诗人着急得又是呼妾又是唤妻,表现出他对春天的热切盼望”错。
春天不是迟迟未至,它已经到来;诗人也不是因此着急,而是呼妾唤妻让她们开酒迎春;表现出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
16.【答案】①“避”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初至梅树上冰雪消融的景象,透露出春天到来的信息;②“催”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催发柳条萌芽生绿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每点3分,手法1分,景象1分,情感1分)
17.(8分)【答案】(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必须是秋景,壮阔、高远)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8.A耳熟能详B别出心裁C无坚不摧
【解析】A处强调诗句是大家熟悉的,据此填空。
B处强调河南广播电视台节目的新颖、独特,因此为“别出心裁”,另“别具匠心”等亦可。
C处修饰的是“力量”,且主语为“金刚”,强调力量的强大。
“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等成语合适。
19.C【解析】C项和原文中的“让”,意为“使”;A礼让、退让B被D容许、听任。
“让”的意思注解:①把方便好处让给别人②请人接受招待③索取一定的代价④表示指使、容许、听任⑤避开躲闪⑥被
20.B
21.①修改为:比如截至2022年;⑤修改为:为浙江乃至全国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句词语重复。
“截至到”中“至”就是“到”的意思,去掉“到”,可改为:比如截至2022年。
第⑤句语序不当。
按照范围大小,“全国乃至浙江”应改为“浙江乃至全国”。
22.甲: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乙:“育”水手搏风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依据后文“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可知,此空的关键词是“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即“相通”的地方;再依据后文“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可知,此空的结构应是“哪些需求是……”。
所以可填: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
乙处,依据前文第二段开头“一是看‘罗盘’识方向”和第三段开头“二是建‘港湾’助远航”可知,此空的内容应是一个比喻,即和“罗盘”“港湾”有关;再依据后文“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可知,此空的关键词是“水手”。
所以可填:“育”水手搏风浪。
23.观点一:用的好。
“信口拈来”仿用成语“信手拈来”仿造出的新词,让读者感受到世界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轻松自如;仿造的新词也给人以新鲜感。
观点二:有语病。
“信口拈来”,仿用成语“信手拈来”,指人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但“信口拈来”不能直接带宾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效果的能力。
观点一:用的好。
这里“信口拈来”是根据成语“信手拈来”仿造出的新词,让读者感受到世界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轻松自如;仿词是灵感的产物,可以引起听读者的联想与思考,仿造的新词也给人以新鲜感,使语句平添情趣、生动活泼。
观点二:有语病,不合逻辑。
这里“信口拈来”,仿用成语“信手拈来”,指人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但“信口拈来”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而此句带有宾语“各种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
四、写作(60分)
24.
【材料背景】
公元1101年,苏轼病重卧床,生命垂危,他的好友维琳和尚在他耳边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
”苏东坡说:“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
”另一位好友说:“固先生平时践履,至此更需着力!”苏东坡用微弱的声音回答:“着力即差。
”说完便与世长辞,享年66岁,“着力即差”成了苏东坡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为一段文字,三句话组成。
第一句,“‘着力即差’,是苏轼临终遗言中的一句话。
”引出话题的对象;第二句,对“着力即差”做出解释,“大意是,凡事太过用力,反而落了下乘。
”第三句联系现实生活设问,引发思考。
可以有如下思考:
①“着(zhuo)力”指代的是尽力,其中有勉强用力、刻意用力的意思,“差”表示错误、差错,全句的含义是,在人生或者事业中,如果我们强行或者刻意地去努力,那么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下乘的结果,甚至是一种错误。
②做事努力,用心是没错的,所谓“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③现实语境的声音似乎都在强调,你只要努力了,就一定能过上想要的幸福生活。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事与愿违。
因为个人能力,天赋,心态,努力的方向、方法等因素都是追求路上的制约因素。
④良性的“努力”,应该是通过努力找到最合适的满足目的的方法,而最佳的方法一定是那种可以轻松的顺势自然得到的,即所谓的巧劲。
而一味靠使蛮力,是很难到达彼岸的。
不加考虑地过于上心,过于用力,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动作太过用力,就会僵硬、笨拙、不连贯。
跳舞太用力,舞姿就难以行云流水;滑冰太用力,身体就难以行动自如;穿针太用力,就难以把线穿进针眼。
个人心太用力,就是心念太盛、贪欲太强,当心“过犹不及”。
⑤着力即差并不是说不努力,不是躺平,而是不执念,不伤害自己,不深陷其中,努力之后,顺其自然,尽力而为而不强求。
⑥当然,学生也可以思考,什么情况下,我们尽力用力,多花力气,可以让我们更快达到目的以趋上乘。
⑦“着力即差”所蕴含的哲理,更多地是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有自己擅长的事情。
而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追求完美,而在于追求真实。
真正的价值,不是在于外部的成果和成就,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这并不是对努力的否定,而是一种对生活与工作方法的深刻反思——顺应自然、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是盲目地、刻意地去追求某种结果。
在勤奋努力的背后,还有一种更大的智慧:道法自然,知行止,懂进退,有韧性,和一颗超然豁达的心。
学生在以上范围内谈“着力”的认识即可,或者有自己的思辨,言之成理亦可。
但是不能泛谈“中庸”,“适度”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