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三年级,数学成绩普遍下滑,不是粗心而是忽视了根本问题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10 点击数:
简介:孩子到了三年级,数学成绩突然下滑,到底该怎么办?看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她家是男孩,施行的是快乐教育,没有上任何补习班。

【千问解读】

文|凝妈悟语

孩子到了三年级,数学成绩突然下滑,到底该怎么办?

看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她家是男孩,施行的是快乐教育,没有上任何补习班。

语文英语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一直稳定在96分以上,数学成绩却忽高忽低。

一二年级的时候,数学最低也是90多分,可是到三年级,单元测试有时候都不到80分,妈妈看到这个成绩直接心慌焦虑了。

她很纳闷,孩子做奥数题大部分都能自己完成,高难度的思维题也能轻松搞定,平时写作业习惯也很好,预习-写作业-复习,学习效率也很高。

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差,一到考试怎么就崩盘呢?

看了看孩子的试卷,错误集中在计算和应用题上。

比如计算307×3,应该等于921,他却算成了621。

很可能是把“×”和“+”混在了一起,开始算的时候还想着是乘法,算着算着就当成了加法。

比如应用题,问“李乐家到学校一共有多少米?”给出的提示是“我已经走了180米,剩下的路程是已经走了的3倍”。

应该先算出剩下的路程,180×3=540,再算总路程180+540=720(米)。

但是孩子却把3倍的“3”当作了部分路程,写成了540+3=543(米)。

从错误情况来看,孩子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存在漏洞,但是家长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问题。

家长认为孩子是粗心大意,等长大一些就好了。

实际上,孩子的问题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动变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问题只会越积越多、越来越严重,孩子还会产生畏难心理。

孩子从一年级起计算题就失分严重,一直没有重视起来。

到三年级,题量和难度都加大,孩子更难应付。

考试的时候,时间紧张,孩子因为计算不熟练,做题速度慢,到后面就慌神,出错率更高。

家长认为孩子做一些更难的奥数题,简单的题自然就会了。

孩子基础不好,一味拔高,只会让孩子眼高手低。

孩子看上去会做难题,但并没有真正转换成自己的能力,只是当作一件差事机械完成任务,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达不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还给家长造成一种孩子很聪明,学习没问题的假象。

可见,孩子到三年级,数学成绩下滑,不是粗心而是忽视了根本问题。

像这类三年级数学成绩下滑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个男孩的分数还是比较高的,还有家长说,孩子数学只有55分、60多分、70多分,更是感到崩溃和不知所措。

面对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很多有经验的数学老师给出了建议,他们也是从数学好的孩子身上总结出的经验,是值得学习的。

他们认为,“数学好”的孩子,基本都有下面3个特征(也是学好数学的3个建议),学渣装不出来。

如果数学不好,可以跟着学起来。

第一,持续练习计算

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本能力,从小学开始到初中都需要狠抓。

小学一年级起就要养成每天口算的习惯,一直不要放松。

建议采用口答和书面两种形式,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和书写速度。

控制在10-20分钟,孩子是可以接受的。

像男孩子,不太喜欢正襟危坐做题,在口答的时候,孩子可能喜欢走动,不要禁止,只要他处于学习状态即可,让他保持愉快的心情非常重要。

第二,转换做题习惯

一二年级的做题习惯是口算,不列草稿,到三年级就不再适合,因为只靠想象无法完成复杂任务。

像三位数加减法,口算很容易出错。

孩子在计算的时候需要在草稿纸上列竖式,一步步来,不至于遗漏和忘记,保证准确率。

草稿也要书写工整,防止看错行,出现计算失误。

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用画图的形式帮自己理清思路,是非常好的做法。

像上面提到的应用题,如果画出一段线,一分为二,把数据信息写在上面,就不会出现加“3”的失误了。

第三,训练数学思维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的作者埃德加·莫兰说,在未来的教育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中科院院士袁亚湘提醒,千万不要把数学当作语文来教,背诵各种口诀、公式、例题,孩子不明白背后的道理,稍微变换一下题型,孩子就无所适从。

要教孩子背后的道理和奥妙,让孩子觉得好玩,这个很重要。

也就是说,不要搞题海战术,要训练数学思维。

做一题搞懂一题,可能不止会做100道题,做100道题,一题都没有搞懂,那还不如不做。

如果孩子基础不行,也不要着急拔高做奥数,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还是要从基础的思维练起比较好。

比如通过一些有趣的思维游戏,让孩子搞懂镜像关系、方位顺序、排列规律、比较数量、数量分配、图形关系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养成爱思考、会思考、擅长画图、认真观察、仔细分析、踏实做题的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做题都很稳,稳中取胜。

写在最后:孩子到了三年级,数学成绩突然下滑是普遍现象,千万不要以为是孩子粗心大意,长大就好,要重视真正存在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孩子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2023育儿季#

强基计划数学类专业好就业吗?附2025可报考院校名单

强基计划的专业招生范围主要在数学、物理、历史等专业,虽然这些专业大多都是基础学科,但它们的应用范围很广,就业领域也很大,考生毕业其实很好找工作。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强基计划数学类专业的具体情况,并附上强基计划数学类专业可报考院校名单。

一、强基计划数学类专业好就业吗?作为强基计划的热门招生专业之一,数学系的学习课程包含很多抽象又需概括的数学知识,专业也覆盖了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并非一些人所想的单纯的基础教育。

而关于强基计划数学类专业的就业,小编分析了如下信息:1、专业培养方向数学类专业的人才主要聚焦高等芯片与软件、国防军工、先进制造、国家安全等领域,服务方向偏向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大数据概率统计计划、密码学等,相关院校致力于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同在的高层次创新型数学拔尖领军人才。

2、专业就业前景数学人才在社会上其实是很吃香的,特别是IT、科研、金融等领域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毕业生不仅可以在数学相关机构、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工作,还可以在高科技部门从事科技开发、数学应用研究、数据分析等工作,还有金融机构的会计计算、风险控制等等职位,都是面向该类专业生开放的。

不管你是想找高薪工作,还是想实现科研梦想,亦或是想要教书育人,该类专业的对口职业在社会上都有缺口,就业前景十分不错。

3、院校就业率以四川大学为例,该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2020年和2022年的就业率都达到了100%,其他数学类专业的就业率也在90%以上,就业数据挺好。

二、有数学类专业招生的强基大学如今强基计划的数学类招生专业主要包括数理基础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计算与应用,其中开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校最多。

目前强基院校共有39所,除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东北大学等8所高校没有开展数学类专业强基招生计划,其余均开设了对应专业进行招生。

具体名单和对应专业如下,可供2025届参考。

(图片可滑动查看)#container {width: auto;height: 400px;overflow: auto;}#content {display: inline-block;height: 100%;}

2025高考数学如何考?新高考数学题型及分值分布提前了解

2025高考数学怎么考?高考数学题型有哪些?分值又是如何分布的?自主选拔在线特整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下吧。

通过观察2024年高考数学的变化与特点,新高考Ⅰ卷与Ⅱ卷较往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题量减少、难度增加,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收集整理了2024高考数学的一些调整,为2025年高考考生提供一些备考策略~推荐阅读:2025届高三重要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5高考数学怎么考?新高考数学题型及分值分布提前了解2024新高考Ⅰ卷本着能力立意、稳中求变、回归基础、侧重素养的命题原则,减少题目数量设置、突显题目难度分层、兼顾思维运算比重、全面覆盖考点分布、精准导向人才选拔。

温馨提示:高考对于各位学子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创建“2025高三学习交流群”,这里是专为高三的同学们打造的学习交流平台。

在这里,大家可以分享学习经验、讨论难题,同时获取最新的升学资讯内容,还在等什么?赶快加入我们吧~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高考数学调整了什么  1、试题数量大调整  几十年来,高考试卷都是22道题。

2024高考试题数量减少了3题。

  除单选题的个数和分数(8个,40分)不变外,其他题型在个数和分数上均有所调整,将原来的4个多选题(20分)、4个填空题(20分)、6个解答题(70分)分别减少为3个多选题(18分)、3个填空题(15分)、5个解答题(77分),其中只有解答题增加了分数。

  2、试题题型大调整  解答题也不再是之前的三角、数列、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全考,而是六个板块中选出4个考查,最后一个题目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3、试题更注重通性法  本次试卷试题淡化解题技巧,注重通性通法。

题目设置层次递进有序,难度结构合理,大部分为常规题目。

  中低难度的题目平和清新,重点突出。

高难度的题目不偏不怪,中规中矩,体现了很好的区分性。

  ①第1、2、3、4、10、12、15题(共44分)属于简单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②第5、6、7、9、11、13、16、17题(共62分)属于中等考查难度的题目。

主要考查常规的计算和推理,落实双减。

  4、试题更有“数学味”  之前的试卷为了强调所谓的情境,前面有一大段废话,这些话有没有都不影响题目的意思。

与2022,2023年的高考题不同,这次考试多了非常多简单题。

简单题多,可以保证平均分不至于太低。

  这份试卷想拿高分很难,想拿低分也难。

对于中上水平的学生不利,难题不会做,简单题你会人家也会,追不上数学顶尖学生,也拉不开差生的距离。

未来考生如何应对  一、重视教材与基础  ①回归课本:2024年高考数学中,有多道题目直接关联到课本例题和练习题,甚至出现了课本原题。

因此,2025年的考生应特别重视教材,确保对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不要等到最后阶段才匆忙复习课本,而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②强化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考生应确保对函数、导数、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核心知识点有扎实的基础,并能熟练应用于各种题型。

  二、关注考点变化与趋势  ①分值变化:从2024年高考数学可以看出,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的分值有所上升。

因此,在2025年的备考中,应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

  ②题型变化:新高考数学试卷中,题型的随机性和融合性增强,如跨章节的融合题、新题型的出现等。

考生应关注这些变化,适应新的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应对能力。

  三、提升解题能力与思维  ①培养观察与推理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观察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通过推理和联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在圆锥曲线和数列的融合题中,需要观察结构、推理分析函数性质等。

  ②总结解题思想:在做题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答案的正确性,更要关注解题过程中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总结解题思想,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加强计算与细节处理  ①提高计算能力:计算是数学解题的基础,考生应加强对常规计算的训练,确保在考试中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计算。

同时,要注意计算方法的优化和简化,提高计算效率。

  ②注重细节处理: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如单位换算、正负号判断、小数点位数等。

这些细节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失分,因此考生应特别注意。

加入收藏
               

孩子到三年级,数学成绩普遍下滑,不是粗心而是忽视了根本问题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