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考中状元靠的是颜值?真的走了后门吗?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击数:

王维考中状元靠的是颜值?真的走了后门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王维大家都很熟悉了,是我国古代唐朝时期的一位大诗人,他又很多诗作流传至今,自成一派,是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的,而王维曾经也在科举考试中考中状元,虽然听起来很风光,但也有人认为,王维之所以能中状元,是因为他走了后门,他因为靠自己的颜值征服了玉真公主,因此才得到了状元,历史上真的有这回事吗?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维考中状元靠的是颜值?真的走了后门吗?

1、王维真的靠关系成了状元吗

王维不但诗写得好,而且在绘画、音乐、佛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可以说是全才。

这样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物,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本不足为奇。

但据说当年王维参加科举考试,走的并不是寻常路,而是动用了岐王以及玉真公主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走了后门。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据说王维年轻时心高气傲,曾夸下海口:若参加科举考试,必得第一名,否则不参加。

应该说王维确实有这个实力。

但在当时,状元几乎都被有关系的人内定了。

所以,凭王维的才华,中进士不成问题,但中状元就很难了。

在王维参加科举考试那年,他听说另一个考生张九皋已经走了玉真公主的门路,内定为第一名了。

王维很不甘心,找到他的文学好友——岐王李范,求他帮忙。

岐王告诉王维;玉真公主势力很大,不可硬争。

但是玉真公主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说不定可以从这一点想办法。

权衡之后,岐王给王维出了一个主意,为他引见玉真公主。

经过岐王的安排,王维化妆成一个伶人,在公主的宴会上弹奏了一段优美的琵琶曲,赢得了满堂喝彩。

再加上王维年轻俊俏,风姿优美,自然引起了公主的注意。

于是公主向岐王了解王维的情况。

借此机会,岐王向公主大力推荐王维。

玉真公主现场考察,在听了王维的几首诗后,大加赞赏。

在岐王的话题引导下,玉真公主询问王维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考试。

岐王说:“他发誓如不得第一名,就不参加考试。

不过听说公主您已经推荐张九皋了。

”公主说:“张九皋我也不熟,这是别人托我的。

”然后又对王维说:“你要参加考试,我可以帮忙。

”王维连忙感谢。

于是公主给当年的主考官打了个招呼。

这样,王维果然高中了状元。

王维考中状元靠的是颜值?真的走了后门吗?

2、历史记载是怎么回事

因《新唐书》没有记载王维的发迹史,所以这个故事的真伪历来众说纷纭。

但同类故事在唐代的笔记小说里却比比皆是,比如,陈子昂是怎么成名的?以前,十年居京师,不为人知。

某天,他在东市买了一张要价百万的胡琴,并招呼大家去他家欣赏佳乐,然后当着大家的面把琴砸了,再把自己的文章散发给大家看,于是“一日之内,声华溢都”——他成名了。

而则完全是因为跟太学博士吴武相熟,他俩去拜访考官崔郾,连蒙带哄,让人家把他录为了第五名。

虽然正史中没有明确记载这些故事,然而“行卷”之事是有的。

这样的考试制度,漏洞百出,很不严肃。

但奇怪的是,唐代,尤其是“行卷”风行的盛唐和中唐时期,是杰出诗人纷纷涌现的时代;到了中唐以后,举人以传奇小说行卷,这时候,唐人的小说又开创了一个高峰期。

这种主要依靠主考官的眼力、品味、良知和判断力的选士制度,似乎对唐代的文官选取并未造成什么伤害,反而有所裨益。

当然,前提是这些走后门之人确实有真才实学。

不过,换作今天,若有人想要恢复这种文采风流、潇洒自如的行卷制度,就显得有些可笑了。

虽然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有那么几位靠“雷人”作文而被破格录取的,但其人数可谓少之又少,且这个成功是没有可复制性的。

在一个一切以分数为标准、充斥着群蝇宵小的时代,与其绞尽脑汁争论如何变革考试制度,不如先解决下考试背后的公平问题。

王维考中状元靠的是颜值?真的走了后门吗?

3、王维的结局是什么

天宝十五载(756年),仍任给事中。

六月,安禄山叛军陷潼关,随之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被俘。

被俘后,他曾吃药取痢,假称患病,以逃避麻烦。

但因为他的诗名很大,安禄山派人将他迎到洛阳,拘于菩提寺,硬委之以给事中之伪职。

至德二载(757年),九、十月,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与其他陷贼之官,均被收系狱中,随后押到长安。

这些人按律当死,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

乾元元年(758年),负官,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上元元年(760年),夏,转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

上元二年(761年),仍官尚书右丞。

春,上《责躬荐弟表》,乞尽削己官,放归田里,使弟王缙得还京师。

五月,进上谢恩状。

七月卒。

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