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个边疆部落,自己建了一个渤海国

而在时,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渤海国。
大祚荣雕像 渤海国的开国君主名为大祚荣,出自粟末靺鞨
【千问解读】
而在时,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渤海国。
▲大祚荣雕像 渤海国的开国君主名为大祚荣,出自粟末靺鞨(mò he)部落,其父乞乞仲象为部落首领,曾率族人依附于高句丽。
派兵攻灭高句丽后,为防止高句丽人与临近地区的蛮夷百姓联合起来,唐廷将大批高句丽遗民与部分靺鞨人强行迁往内地。
在这个过程中,乞乞仲象遂率其部众迁居于营州(今辽宁朝阳),依附唐朝维持生活,大祚荣也正是在此出生并长大成人,从小就深受唐朝文化影响。
▲唐高宗李治剧照 武则天称帝后,因营州都督赵文翙(huì)生性残暴,不时欺压居住于此的胡人,契丹首领李尽忠等人起兵反唐,史称“营州之乱”。
偏居于此的乞乞仲象部受到牵连,面对叛军的威胁,乞乞仲象只好答应反唐。
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六月,朝廷军队击败契丹叛军后,武则天开始对靺鞨人进行清算——她先是假意册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并赦免其罪,让乞乞仲象安心。
在其病逝后,其子大祚荣继位时,唐廷便命原契丹大将李楷固率军围剿,大祚荣部落民众死伤惨重,无奈之下只能率部取道天门岭,东渡辽水(今辽河),开始踏上逃难之路。
▲女皇武则天剧照 为摆脱穷追不舍的李楷固,大祚荣决定在其必经之路天门岭设伏,他利用有利地形,组织所率高句丽、靺鞨兵据险抵御,结果全歼朝廷大军,只留李楷固只身一人狼狈逃回驻地。
本想再次征讨靺鞨人的李楷固,后来因为契丹阻挡其东进道路,便放弃了对大祚荣残部的征讨。
大祚荣乘机发展势力,返回靺鞨故地后不断收容高句丽遗民,并利用周边诸多强大政权的彼此矛盾加以挑拨,四处攻城伐地,数年间就使得疆域大幅扩展,南接新罗、北邻黑水靺鞨,西连契丹,其所属百含靺鞨、高句丽、契丹、奚、室韦等诸多民族,治下十余万户,精兵数万,是当时东北地区较为强大的政权之一。
▲靺鞨贵族蜡像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于东牟山(今吉林敦化敖东)筑城定都,次年自立为靺鞨国王,并以尊称 “da”(古通古斯语中意为酋长)而自创其姓“大氏”,因其父曾受封为震国公,对外称“大震国”,由此开创了渤海国的前身。
武则天死后,为收复辽东,遣张行岌持节出使,一番招抚后大祚荣表示愿意归附,并以其子大门艺入唐为质,以示诚意,但因契丹、突厥连年寇边,挡住了众人的归去之路,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唐朝渤海国疆域图 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玄宗再遣崔忻出使辽东,置该地为忽汗州,正式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其为忽汗州都督。
此外,玄宗还亲自改其国号为“渤海”,自此渤海国成为唐朝统治下的一个藩属国,每年都会遣使朝贡,开展了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三月,大祚荣去世。
同年八月,遣使命其嫡子大武艺承袭父位。
有意思的是,朝鲜王朝时期,统治者将渤海国称作是该国历史上的“”之一,下诏为其进谥“大圣明武高大王”,后世民众因此也一直坚信渤海国属于大韩民族。
参考文献: 《·唐纪》《渤海国史》 随机文章关于詹姆斯·布坎南总统单身生活的175年历史隋为什么才只短短三十七年?没周瑜、陆逊的战功怎当都督?鲁肃靠「榻上策」助孙权称帝宛如雕像的欧洲沼泽木乃伊,相貌清晰内脏都还在美国惊爆3000年木乃伊怀孕,小报纸编出的眼球故事(谣言终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唐朝两宋和明朝的火药有什么分别?都是如何用火药制造武器的
如果用火药代替一般易燃物,效果要好得多。
火药发明之前,攻城守城常用一种抛石机抛掷石头和油脂火球,来消灭敌人。
火药发明之后,利用抛石机抛掷火药包以代替石头和油脂火球。
据路振的《九国志》记载,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这可能是有关用火药攻城的最早记载。
2、两宋时的火药 到了两宋时期火药武器发展很快。
据《·兵记》记载: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卫队长唐福向廷献出了他制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
1002年,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表演。
火药兵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
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
火药应用于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
《武经总要》中记录的早期火药兵器,还没有脱离传统火攻中纵火兵器的范畴。
随着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逐步过度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
硝酸钾、硫磺、木炭粉末混合而成的火药被称为黑火药或者叫褐色火药。
这种混合物极易燃烧,而且烧起来相当激烈。
如果火药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就会发生爆炸。
火药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氮气、二氧化碳)和热量。
原来体积很小的固体的火药,体积突然膨胀,猛增至几千倍,这时容器就会爆炸。
这就是火药的爆炸性能。
利用火药燃烧和爆炸的性能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火器。
北宋时期使用的那些用途不同的火药兵器都是利用黑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制造的。
蒺藜火球、毒药烟球是爆炸威力比较小的火器。
到了北宋末年爆炸威力比较大的火器向“霹雳炮”、“震天雷”也出现了。
这类火器主要是用于攻坚或守城。
公元1126年,守开封时,就是用霹雳炮击退金兵的围攻。
金与北宋的战争使火炮进一步得到改进,震天雷是一种铁火器,是铁壳类的爆炸性兵器。
元军攻打金的南京(今河南开封)时金兵守城时就用了这种武器。
《金史》对震天雷有这样的描述:“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并无迹,甲铁皆透”。
这样的描述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这是对火药威力的一个真实写照。
火器的发展有赖于火药的研究和生产。
《武经总要》中记录了三个火药配方。
唐代火药含硫、硝的含量相同,是1比1,宋代为1比2,甚至接近1比3。
已与后世黑火药中硝占四分之三的配方相近。
火药中加入少量辅助性配料,是为了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等效果。
火药是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
1044年主编的《武经总要》一书中介绍了三种火药配方,以不同的辅料,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的不同目的。
宋代由于战争不断,对火器的需求日益增加,时设置了军器监,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
军器监雇佣工人四万多人,监下分十大作坊,生产火药和火药武器各为一个作坊,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史书上记载了当时的生产规模:“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
这些都促进了火药和火药兵器的发展。
时出现了管状火器,公元1132年陈规发明了火枪。
火枪是由长竹竿作成,先把火药装在竹竿内,作战时点燃火药喷向敌军。
陈规守安德时就用了“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
公元1259年,寿春地区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竹筒作的,这种管状火器与火枪不同的是,火枪只能喷射火焰烧人,而突火枪内装有“子巢”,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巢”射出去。
“子巢”就是原始的子弹。
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
现代枪炮就是由管状火器逐步发展起来的。
所以管状火器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又一大飞跃。
突火枪又被称为突火筒,可能它是由竹筒制造的而得此名。
《》所引的《行军须知》一书中提到,在宋代守城时曾用过火筒,用以杀伤登上城头的敌人。
到了元明之际,这种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状火器改用铜或铁,铸成大炮,称为“火铳”。
1332年的铜火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管状火器实物。
3、 明代在作战火器方面,发明了多种“多发火箭”,如同时发射10支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32支箭的“”;最多可发射100支箭的“百虎齐奔箭”等。
明燕王(即后来的)与建文帝战于白沟河,就曾使用了“一窝蜂”。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发齐射火箭,堪称是现代多管火箭炮的鼻祖。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当时水战中使用的一种叫“火龙出水”的火器。
据“武备志”记载,这种火器可以在距离水面三、四尺高处飞行,远达两三里。
这种火箭用竹木制成,在龙形的外壳上缚四支大“起火”,腹内藏数支小火箭,大“起火”点燃后推动箭体飞行,“如火龙出于水面。
”火药燃尽后点燃腹内小火箭,从龙口射出。
击中目标将使敌方“人船俱焚。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二级火箭。
另外,该书还记载了“神火飞鸦”等具有一定爆炸和燃烧性能的雏形飞弹。
“神火飞鸦”用细竹篾绵纸扎糊成乌鸦形,内装火药,由四支火箭推进,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多火药筒并联火箭,它与今天的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工作原理很相近。
火箭的发展,使人产生了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的愿望。
根据史书的记载14世纪末,的一位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47个当时最大的火箭的椅子上,双手各持一个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行的梦想。
尽管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万户被誉为利用火箭飞行的第一人。
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行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
随机文章世界上十大最神秘的木乃伊,外星人木乃伊毁掉你的三观无人机和遥控飞机的区别分析,无人机能自动控制飞行/性能超屌距离产生美感的刺猬效应,哪怕是最亲密的夫妻也应有私密空间释放恶臭的红笼头菌能吃吗,红笼头菌有毒吗/有毒不建议食用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唐朝三百年时间里最悖逆人伦的三个事件
在登上了大唐帝国的宝座后,便将李元吉之妻霸为己有,这位弟媳妇即之女。
之后,卢江王李瑗谋反,李世民将其诛杀后,又将其妻纳入后宫陪侍左右。
李世民的“上梁不正”,为日后整个大唐王朝后宫糜乱的“下梁歪”埋下了祸根。
二、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在当太子时便与其父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即)关系暧昧。
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被打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李治继位后,仍与武则天旧情难忘,于是让其还俗并纳为“昭仪”,最后李治将其扶正成了自己的皇后。
武则天的身份应该是李治的庶母,李治的行为,可谓毫无人伦道德可言。
三、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称,相传其年轻时便迷恋自己的姑母,到了晚年更是荒淫无度。
开元八年,见其第十八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便不顾公媳之间的礼数,纳入宫中霸为己有。
此时杨玉环刚满22岁,唐玄宗已经56岁。
唐玄宗在宫中呼儿媳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
此后李隆基便一直过着如《长恨歌》中所云的日子: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随机文章名将狄青被《杨家将》黑成了大反派,必须为他正名英军发现12个英国不明飞行物,国防部认为是孔明灯比银河系大3万倍的星系,对比银河系就像小苍蝇(直径30亿万光年)海王星是谁发现的,勒威耶用数学计算出位置/伽勒发现海王星台风风力最大的部位是云墙内测,最大风力16级以上/威力堪比氢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