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被称为战斗民族,为什么他们打不赢蒙古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8 点击数:3
简介:俄罗斯人被称为战斗民族,他们勇武好战、侵略成性,曾由一个弹丸小国,扩张成为230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帝国,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

然而即使是俄国这样的常

【千问解读】

俄罗斯人被称为战斗民族,他们勇武好战、侵略成性,曾由一个弹丸小国,扩张成为230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帝国,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

然而即使是俄国这样的常胜之国,也仍有令人难堪、的黑历史。

面对蒙古大军,人数占有绝对优势的俄国人却两百年难求一胜。

同样被蒙古人统治,汉人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将蒙古帝国的宗主国——赶回了漠北老家;而俄国人呢?直到1480年才脱离蒙古人的统治,比中国晚了100多年。

那么对于俄国人来说,战胜蒙古为何就那么难呢?就笔者看来,原因非常简单,简而言之就是“被杀怕了”! 古代俄罗斯国家起源于公元10世纪,被称为基辅罗斯,总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人口多达500万。

虽然不能和当时的中国相比,但在东欧也是一个相当的强大的国家。

其后由于内政问题,基辅罗斯分裂成诸多小国,互相攻战不休。

虽然俄罗斯诸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但面对异族外敌,他们却总能出人意料地联合在一起。

1219年,发动第一次西征,他命令大将和率领2万人,对俄罗斯发动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

虽然蒙古骑兵人数不多,却精锐无比,一路,单个的俄罗斯诸侯根本抵挡不了。

为了抵抗蒙古的侵略,俄国诸王公史无前例地联合在一起,并组织了一支8万人的大军,试图全歼2万蒙古部队。

战斗开始后,蒙古人使出了他们所惯用的“诈败”战术,假装向后方溃逃。

有勇无谋的俄罗斯人不知是计,没命地追赶,结果中了蒙古人的埋伏,几乎,六个王公当场被杀,死亡6万多人,光记功用的耳朵就装了几十个口袋。

蒙古人虽然取得了大胜,但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侦查,而非征服,所以他们抢劫、杀戮了一番后,就退回了蒙古本土。

还没等俄罗斯人喘口气,一支更可怕的蒙古大军就向自己袭来。

1236年,新任蒙古大汗决定征服欧洲,他以侄子拔都、老将速不台为主将,调集15万大军直扑俄罗斯。

1237年,蒙古大军进入俄罗斯的领土,俄国人根本无法阻挡,毕竟他们连2万蒙古人都打不过,更何况是15万。

从1237年到1239年,蒙古大军席卷俄罗斯全境,俄罗斯诸国全部被灭亡,数百座城市被蒙古人攻破,其中就包括俄国未来的首都——莫斯科。

在俄罗斯,蒙古人犯下了难以想象的罪行,进行了的大屠杀,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被血洗了一遍。

1240年,蒙古大军攻占基辅,俄罗斯彻底臣服于蒙古的铁蹄之中,往日繁华的俄国诸城被杀得四处是白骨,千里无人烟。

当时教皇的使节曾路过被蒙古征服的基辅城。

这座城市曾拥有10万人口,被蒙古占领后却只剩不到200所房子。

当时的俄罗斯诗人曾悲哀地写道: “父兄之血似流水浸湿土地,无数兄弟子女皆为奴隶,田园荒芜、草木丛生,尸骨遍地……” 经过这次浩劫,俄罗斯的男丁被杀掉了一大半,死亡600万。

如此惨重的损失,导致俄罗斯人口迟迟难以恢复因此,他们从数量在难以像汉人一样,对蒙古统治者占据绝对优势。

更严重的是,俄国人完全被蒙古人杀怕了,杀出了心理阴影,一见到蒙古人就不知道如何打仗。

在蒙古金帐汗国的残酷统治之下,俄罗斯人虽然屡次起义,但两百年内连一次胜利也获得不了。

200年后,金帐汗国逐渐腐朽,逐渐陷入了衰落和分裂,俄罗斯莫斯科公国趁机兴起。

1480年,莫斯科的伊凡三世终于如同破天荒般地战胜蒙古人,打破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

由此,俄罗斯人才真正破除对蒙古人的恐惧,终于从奴役中抬起了头。

以莫斯科为旗帜,俄罗斯得到了统一,一个世界级的强国从广袤的东欧平原冉冉升起。

随机文章解密淝水之战:淝水之战简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探寻爱因斯坦不敢说秘密,到了4岁才学会说话的爱因斯坦国外海滩惊现两具美人鱼尸体,如丝般顺滑的头发/魔鬼的样貌蒙娜丽莎的背后骷髅头,纪念丽莎·盖拉尔迪尼逝去的儿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扩廓帖木儿何以被称为“王保保”:一名之由来与历史传奇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因其卓越的才能或特殊的经历而被赋予了别样的称谓,这些称谓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位末年的杰出将领,便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复杂的人生轨迹,赢得了“”这一别称。

那么,扩廓帖木儿为何会被称为“王保保”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扩廓帖木儿的基本情况。

扩廓帖木儿,人,生于元末乱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智勇和军事天赋。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起家于草莽之间,到成为元朝的栋梁之才,再到后来与军队的殊死搏斗,扩廓帖木儿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果敢。

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仅在当时声名显赫,而且在后世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那么,“王保保”这个称谓又是如何来的呢?据史料记载,扩廓帖木儿在年轻时曾寄养于回族人家中,因此得了一个汉名叫“保保”。

在蒙古语中,“保保”有着守护、保佑的意味,寓意着吉祥和安康。

而“王”字则是后来人们对他尊称的加缀,体现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崇高地位。

因此,“王保保”这个称谓不仅蕴含了扩廓帖木儿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赞誉。

除了个人经历外,“王保保”这一称谓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扩廓帖木儿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元朝抵御外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

他的事迹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英雄传奇。

而“王保保”这个称谓,正是人们对他英雄形象的一种凝练和概括。

综上所述,扩廓帖木儿之所以被称为“王保保”,既是因为他在年轻时曾寄养于回族人家中并得名“保保”,也是因为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卓越成就赢得了人们的尊称。

这一称谓不仅体现了扩廓帖木儿的个人经历和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扩廓帖木儿何以被称为“王保保”:一名之由来与历史传奇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因其卓越的才能或特殊的经历而被赋予了别样的称谓,这些称谓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位末年的杰出将领,便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复杂的人生轨迹,赢得了“”这一别称。

那么,扩廓帖木儿为何会被称为“王保保”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扩廓帖木儿的基本情况。

扩廓帖木儿,人,生于元末乱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智勇和军事天赋。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起家于草莽之间,到成为元朝的栋梁之才,再到后来与军队的殊死搏斗,扩廓帖木儿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果敢。

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仅在当时声名显赫,而且在后世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那么,“王保保”这个称谓又是如何来的呢?据史料记载,扩廓帖木儿在年轻时曾寄养于回族人家中,因此得了一个汉名叫“保保”。

在蒙古语中,“保保”有着守护、保佑的意味,寓意着吉祥和安康。

而“王”字则是后来人们对他尊称的加缀,体现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崇高地位。

因此,“王保保”这个称谓不仅蕴含了扩廓帖木儿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赞誉。

除了个人经历外,“王保保”这一称谓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扩廓帖木儿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元朝抵御外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

他的事迹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英雄传奇。

而“王保保”这个称谓,正是人们对他英雄形象的一种凝练和概括。

综上所述,扩廓帖木儿之所以被称为“王保保”,既是因为他在年轻时曾寄养于回族人家中并得名“保保”,也是因为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卓越成就赢得了人们的尊称。

这一称谓不仅体现了扩廓帖木儿的个人经历和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俄罗斯人被称为战斗民族,为什么他们打不赢蒙古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